中有絕佳的隱身效果,後腳粗狀發達,善於彈跳,遇到危急是它們慣用的避敵方法。 交配行為;和其它昆蟲比,交配時間比較久,因此雌下雄上.夫妻檔的畫面屢見不鮮。 [編輯本段]防治方法 ⒈農業防治 ⑴興修水利,做到旱澇無災。 ⑵做到大面積荒灘墾荒種植,改變蝗蟲的棲息環境,減少發生基地的面積。 ⑶植樹造林,改變蝗區小氣候,減少飛蝗產卵繁殖的適生場所。 ⑷提高耕作和栽培技術,達到控制蝗卵的作用,因地制宜,改變作物的布局,減少蝗害。 ⒉生物防治 ⑴在蝗災區,使用高效低毒的農業和生物農藥,保護蝗區的捕食性天敵。 ⑵大面積施用微孢子蟲。 [編輯本段]養蝗蟲的注意事項 一、養殖蝗蟲種源的選擇和鑒定 確定蝗蟲種類的方法有: ⑴咨詢蝗蟲分類專家。 ⑵查閱蝗蟲檢索表或圖譜。 ⑶咨詢有經驗的蝗蟲養殖戶。 ⑷把蝗種寄送給客戶鑒定審查等。 常見的養殖蝗蟲種類有:東亞飛蝗、棉蝗、中華稻蝗、中華蚱蜢等。這些品種各有優缺點,要綜合考慮其生長周期、代數、味道、食料、個頭大小以及客戶所需品種等因素,並結合當地的氣候、食料來源等情況選擇養殖品種。 二、蝗蟲養殖棚的建造與棚地的整理 在建棚前先將地面上的螞蟻、蝼蛄消滅干淨。可采用捕捉、誘殺、開水燙等方法。以上 幾種昆蟲是蝗蟲的天敵,能捕食蝗蟲和破壞蝗卵,所以在棚內決不能讓這些動物存在。為了便於雨季的排水,棚內地面要高於地面10—15厘米,土質最好采用砂壤土,此土不易結塊,便於產卵取卵。可在四月中旬,在建棚地面上種上小麥等作物,准備幼蝗食用。 棚的建造面積,按飼養蝗蟲多少確定,養一萬只蝗蟲,用十五平方米即可。可利用院內外空閒的地方,根據自己的條件可用鐵絲、木棍、竹片等建造一個棚支架,再按這個棚架的大小,用稜布(紗窗布)做一個像蚊帳一樣的棚罩,掛於棚架上,底邊埋在地下,留下門口,門口安上拉鎖。這個裝置是為了不讓蝗蟲跑出來和便於進出喂養管理。(也可以搭成拱形棚) 棚的高度在1.5—2米即可,為了保溫和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在溫度高的時候和蝗蟲較大(大齡以上)不怕下雨時可不罩塑料布。如利用自然條件養殖飛蝗,棚的建造必須在四月底以前完工,選擇陽光充足的地方為宜。 三、若蟲期管理 ⑴蝗蝻取食量很小,且喜歡取食鮮嫩植物,此期蝗蟲非常纖弱,應注意防雨,以防淹死蝗蝻。 ⑵溫度最好控制在25-30℃,光照在12小時以上,濕度保持15%左右,這種條件下蝗蟲最活躍,喜食,有利於生長。 ⑶三齡以上的蝗蝻食量逐步增大,此時要保證棚內有充足的食物,否則影響其正常生長,還會出現自相殘殺的現象。 ⑷保持棚內干淨,1-2天清棚一次,以防疾病發生。 四、蝗蟲是災害性昆蟲,它不同於其它的特種養殖業,養殖它一方面可以變害為寶,增加農民收入,一方面又增加蝗蟲的種量,形成了潛在危害。必須對它的養殖進行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成規模的養殖,按1畝地養殖為標准,在養殖場地四周應建有半米寬的植物染毒隔離帶,周圍要用鐵絲網做圍欄,並配有農藥噴霧器,殺蝗蟲的農藥有很多種,可以用75%馬拉硫鱗乳油,也可以用2.5%敵殺死等菊酯類殺蟲藥進行殺滅。 養殖戶如果不想對蝗蟲進行養殖,要進行最後一次的滅絕措施。養殖戶不想養殖了,應提前做好准備,在每年的春季5月20號之前不能反養殖棚撤掉,待蝗蟲全部出土以後,未成蟲之前,用農藥將其全部殺死,這樣就不會有危害了。養殖戶在秋末之前,決定不在養殖了,必須在9月10號之前,即蝗蟲沒有交配前將其全部出售,或用農藥殺死,不得讓其在養殖棚內產卵,這樣的措施才能保證根除以後的潛在危害,利於養殖蝗蟲產業的健康發展。 [編輯本段]用途 蝗蟲的生物學特性與價值:蝗蟲為藥食兩用昆蟲,卵生,屬昆蟲綱直翅目,蝗科。據統計,蝗科共有859種蝗蟲,能入藥供食用的主要有兩種,即東亞飛蝗和中華稻蝗,這兩種蝗蟲營養豐富,肉質松軟、鮮嫩,味美如蝦,據《飛蝗之研究》和《飛蝗的飼料價值》等書介紹,蝗蟲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昆蟲激素等活性物質,並含有維生素a、b、c和磷、鈣、鐵、鋅、錳等微量元素,蝗蟲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還是治病良藥,有暖胃肋陽,健脾消食,祛風止咳之功效。《本草綱目》記載,蝗蟲單用或配伍使用能治療多種疾病,如破傷風、小兒驚風、發熱、平喘、痧脹、鸬鹚瘟,凍瘡,氣管炎和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等。可以十只煎湯服,或炒存性研末服,五只/次,凍瘡炒存性研末調香油塗患處。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類餐桌上已由雞鴨魚肉等傳統型轉為綠色野味型,蝗蟲營養豐富,肉質鮮嫩,味美如蝦,在香港等地具有“飛蝦”的美稱,是各國人民的喜食佳品,在美國還舉行“昆蟲宴”招待貴賓,其中就有蝗蟲。據報導,有些肥胖和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目前多趨於食用昆蟲,意欲達到減肥祛病之目的。隨之而來的有些國家和地區都相應的興起昆蟲食品。用昆蟲做菜,或制成罐頭、餅干、雪糕等食品,十分暢銷。 [編輯本段]現實中的喻意 比喻那些自己不去勞動而又吞食集體勞動成果的人,因為蝗蟲是侵蝕莊稼的害蟲,用來比喻不勞而獲、坐享其成的人是最好不過。 比喻一哄而起,如現在所說的蝗蟲經濟 [編輯本段]食療價值 蝗科昆蟲中華稻蝗、飛蝗等的蟲體。又稱為蚱蜢。分布於我國華北、華東、中南和四川、陝西、甘肅、台灣等地區。獲得後去翅、足,洗淨,用沸水燙死後食用。 [性能]味甘、辛,性溫。能健脾消食,息風止痙,止咳平喘,通絡。 [參考]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鈣、磷、鐵、銅、錳、維生素a、b等成分。 [用途]用於脾虛少食或營養不良;急慢驚風,抽搐痙攣;百日咳,支氣管哮喘,喘咳氣急。 [用法]煎湯,炒食,或研末。 [附方] 1,茴香炒飛蝗:蝗蟲30g,小茴香6g。一同放入食油中翻炒,待熟時加食鹽少許炒勻。 本方用蝗蟲健脾消食,小茴香理氣健胃。用於脾虛氣滯,脘腹滿悶脹痛,飲食減少等。 2,蚱蜢散:蝗蟲焙燥,研末。每次服3g,一日3次。 《救生苦海》用酒送服本品,治療破傷風;《本草綱目拾遺》用砂糖和服,治小兒驚風。皆取本品止痙攣,息內風。但均屬治標(緩解症狀)之法,宜與治本對因的藥物配用。 3,蚱蜢鉤籐湯:蝗蟲10只,鉤籐15g、薄荷葉10g。加水煎服。 源於《百草鏡》。本方取蝗蟲、鉤籐息風止痙,薄荷葉疏散風熱。用於驚風發熱,抽搐痙攣。 4,蚱蜢湯:蝗蟲30只,加水煎湯,分3次服。 源於《本草綱目拾遺》。本方專取蝗蟲止咳降逆,平喘。用於百日咳,咳嗽氣急,連連不已。亦可用於支氣管哮喘等。 鬧蝗災的時候有可能 能咬死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