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寶寶不吃飯正文

寶寶不吃飯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我家寶寶已經11個月了,最近能有兩個月了就是不吃飯,大米,小米,面條,什麼都不吃,就是餓壞了也不吃,只吃奶,餓的看到奶就大哭,給飯也不吃,我都要愁“死了”怎麼辦啊,請各位媽媽幫幫忙。
 
一般寶寶8-10個月可以完全斷奶(母乳)了,飲食也大部分固定為早、中、晚三餐,並由稀飯過渡到稠粥、軟飯,由肉泥過渡到碎肉,由菜泥過渡到碎菜,到快一歲時,可訓練寶寶自己吃飯,並必須斷奶(母乳),如果還繼續用母乳喂孩子,孩子可能既不喝牛奶,食欲也差,而且各方面的營養都跟不上寶寶生長的需要,但同時不得不遵循循序漸進的方法給寶寶添加輔食,從少到多,由稀到稠,從細到粗,習慣一種再加另一種,在孩子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時添加,出現反應暫停兩天,恢復健康再進行。

斷乳後喂養,嬰幼兒每日需要熱能大約1100~1200千卡,蛋白質35~40克,需要量較大。由於嬰幼兒消化功能較差,不宜進食固體食品,應在原輔食的基礎上,逐漸增添新品種,逐漸由流質、半流質飲食改為固體食物,首選質地軟、易消化的食物。鑒於此,嬰幼兒的飲食可包括乳制品、谷類等。烹調時應將食物切碎、燒爛,可用煮、炖、燒、蒸等方法,不宜油炸及使用刺激性配料。

嬰幼兒斷乳後不能全部食用谷類食品,也不可能與成人同飯菜。主食應給予稠粥、爛飯、面條、馄饨、包子等,副食可包括魚、瘦肉、肝類、蛋類、蝦皮、豆制品及各種蔬菜等。主糧為大米、面粉,每日約需100克,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豆制品每日25克左右,以豆腐和豆干為主;雞蛋每日1個,蒸、炖、煮、炒都可以;肉、魚每日50~75克,逐漸增加到100克;豆漿或牛乳,每日500毫升,1歲以後逐漸減少到250毫升;水果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供應。

斷乳後嬰幼兒進食次數,一般每日4~5餐,分早、中、晚餐及午前點、午後點。早餐要保證質量,午餐宜清淡些。例如,早餐可供應牛乳或豆漿、蛋或肉包等;中餐可為爛飯、魚肉、青菜,再加雞蛋蝦皮湯等;晚餐可進食瘦肉、碎菜面等;午前點可給些水果,如香蕉、蘋果片、鴨梨片等;午後為餅干及糖水等。每日菜譜盡量做到多輪換、多翻新,注意葷素搭配,避免餐餐相同。此外,烹調技術及方法,也能影響嬰幼兒的飲食習慣及食欲。若色、香、味俱全,可促進嬰幼兒食欲,增多食物攝入,加強其消化及吸收功能。以上幾點僅供參考,其實孩子在在成長過程中會碰到很多類似的問題,讓我們一起探討吧,祝寶寶健康快樂!
 

 
家長多用心,讓寶寶愛上吃飯
固定就餐時間,固定就餐位置。
2.家裡不要給孩子存放零食
3.精心調配食物,做可口的飯菜
4.就餐情緒愉快,就餐專心致志。
5.家長首先不挑食不偏食。
6.增加孩子的活動量,多鍛煉
如果孩子還是吃飯不香的話, 可以嘗試一下最 近的新療法,叫做“以食治食”,就是用特制的零食來糾正偏食厭 食的毛病。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在網上搜了搜,有一家叫做孫奶奶歡食 的公司在生產這種產品。大家可以登陸公司網站
www.sunnainai.com
看看。lisa5099
 
寶寶不吃飯的原因很多的,如天氣關系、食物不和胃口、吃飯時不專心等。缺鋅只是其中之一啊。你要確定原因,對症處理。建議給寶寶補充益生菌,調節胃腸道菌群平衡,促進吸收與消化。注意給寶寶飲食多元化。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的讓寶寶運動。不行的話帶寶寶去醫院查一個微量元素,看寶寶是否真的缺鋅。當然奶粉也可能是一個因素,奶粉選擇不好也很容易造成寶寶厭食,挑食。我家從來沒有過這種情況。我家寶寶吃奶粉時吃的是美國原裝進口的旭貝爾奶粉,口味清淡,類似母乳。口感和配方都接近母乳,對寶寶腸胃刺激小,寶寶更容易接受。而且還特別添加了益生元成分,可以調節腸胃,寶寶不會上火便秘,還胃口好。所以我的寶寶現在三歲了,從來不挑食,身體很棒的。祝寶寶健康!
 
寶寶是不是消化不太好啊?這麼大的寶寶正是能吃的時候,每天喝兩頓奶就好了,早晚各一頓奶量加起來有500ml左右就行,每天要按時按量的吃飯一天吃三頓就好,平時不要給寶寶吃零食,尤其是乳飲料什麼的,慢慢培養寶寶一定會好的,我寶寶一直給他是美國旭貝爾的奶粉,這個奶粉對寶寶的消化很好的,裡面含的復合益生元的量挺多的,寶寶吃了這麼久了個方方面表現都很好,媽媽可以試試的。
 
家有偏食寶寶該咋辦?
 媽媽的煩惱

 
   寶寶偏食,我好擔心


  “我們家寶寶1歲以前很乖的,蠻好帶的;1歲一過就開始挑食了!甜的、軟的她愛吃,但豬肝泥、胡蘿卜泥、主食、蔬菜統統不愛吃!挑三揀四的,每次吃飯都像在打持久戰,外公外婆輪流哄著喂她吃;最近寶寶越來越過分了,有時候嚼了兩下,還會立馬吐出來,這樣下去,我是真的很擔心,她會不會營養有問題啊?”


    ——欣欣媽媽

 
   專家觀點

 
   其實,像欣欣媽媽這樣每天為“偏食寶寶”苦惱的媽媽大有人在;餐桌大戰已經成為家有寶寶的中國家庭每天上演的“保留節目”。據調查,目前我國1~7歲寶寶中有偏食行為的數量高達44%,在大家已經習以為常的寶寶偏食行為背後是否有什麼新的研究發現是廣大家長所不知道的?寶寶偏食到底是不是可以聽之任之?偏食會不會隱藏健康隱患?日前,在2009年第13屆亞太兒科會議暨第3屆亞太護理會議(appa)上,惠氏特別邀與會專家——美國兒童飲食行為研究專家蘇珊·約翰遜博士和中國兒童與青少年保健專家盛曉陽教授為偏食寶寶提出指導性的“補偏”計劃。


   寶寶餐桌上的小秘密,寶媽了解嗎?


    原來,寶寶不愛吃新食物是“天生”的。蘇珊·約翰遜博士指出,寶寶不願意嘗試新食物,有時是源於自我保護,對待新食物人們都會有一種“陌生感”,寶寶也會因為陌生而產生好奇,進而希望能夠破解並得到答案。但對於敏感、生性小心翼翼的寶寶,陌生會讓他們產生“恐懼”,結果當然就是排斥。所以寶寶對“眼熟”、“口熟”的食物更有偏好度,只有這個食物反復出現在餐桌上,才能讓寶寶增加“安全感”,更易於寶寶接受,寶寶才會試著去嘗試。

 
   小秘密1:媽媽熟悉,寶寶也熟悉

  
   媽媽在孕期和哺乳期間對食物的喜好度,會影響寶寶對食物的接受度。根據一項研究顯示,如果孕婦和哺乳期媽媽經常喝胡蘿卜汁,她們的寶寶往往比其他寶寶更能接受胡蘿卜口味,寶寶更熟悉媽媽所食食物的味道。

 
   小秘密2:寶寶熟悉有過程

 
   寶寶在接受新食物前有很長的一個適應期,但是有75%的媽媽在寶寶“拒絕”5次後,就誤以為寶寶以後再也不會喜歡這種食物,忽略了寶寶對食物的熟悉過程。


    小秘密3:寶寶熟悉講方法


   寶寶在嘗試熟悉某種新食物前,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呢。“一聞,二玩,三吃”,但很多媽媽都不太了解寶寶的這種行為,就會阻止寶寶熟悉新食物。


   寶寶偏食危害何其多,寶媽可知道?


   寶寶先天偏愛“眼熟”食物,而媽媽後天的“偏”養也給寶寶偏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盛曉陽教授坦言:“就是因為很多媽媽後天對寶寶的溺愛,加重了寶寶偏食的狀況。

 
   1~7歲為寶寶偏食好發期,也正值生長發育的黃金階段。由此所引發的一系列“顯性危害”和“隱性危害”不容再被忽視。“顯性危害”是屬於家長能看到的,有明顯特征的,例如低體重發生率較高,偏食寶寶的身高比正常寶寶偏低。而“隱性危害”不易被家長察覺,主要是指會對生長發育存在潛在損害,影響寶寶未來的身高和體重、智力等發育。對抵抗力降低存在潛在風險。


   “行為+營養”完美補偏,寶媽行動起來!


    面對無奈的餐桌大戰,媽媽們除了愛莫能助,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直至妥協外,是不是有方法來規避寶寶偏食的健康風險呢?盛曉陽教授表示,偏食寶寶的喂養應遵循“行為干預+針對性的營養干預”雙管齊下的原則。

 
   “一方面要保證營養供應,另一方面媽媽要消除焦慮,如果媽媽繼續非常焦慮,就會起到一種相反的作用。作為兒科醫生,建議先讓寶寶補充營養,例如給寶寶補充針對性的特殊配方奶粉,如惠氏膳兒加等,讓媽媽對於寶寶的營養放心,消除媽媽的焦慮行為。”

 
   另外,父母要通過有效的行為干預,培養寶寶健康的飲食行為。要給偏食寶寶提供健康飲食,給予其吃食物的自由,以理服人、以身作則,對於寶寶的微小進步都應給予鼓勵,有意識給寶寶擴大食物的選擇面,盡可能讓偏食寶寶嘗試新食物。任何一樣孩子不吃的東西,應變換方法耐心嘗試,10次不少,20次不多。

文章轉載:
http://2776.net/article/sort0176/info-8564.html

 
寶寶不吃飯,媽媽怎麼辦
“我女兒現在21個月大,最近忽然她十分不喜歡吃東西,喂她吃什麼她都頭一歪,“牙關禁閉”,反正就是堅決拒絕進食。我知道她一定很餓,所以我很著急,我該怎麼辦?”——小廖媽媽,廣州

寶寶厭食是媽媽們頭痛的問題,首先,你要找出引發厭食的主要原因:

1、喂養方式不當導致寶寶厭食(強迫他進食,進食時被訓斥);

2、寶寶注意力分散而產生厭食(如邊吃飯邊看電視,玩玩具,聽故事等);

3、吃飯前是否有先吃零食的習慣。

面對各種症狀,媽媽們可以嘗試以下幾種做法:

1、吃飯要定時,並培養寶寶坐在固定的位置上吃飯;

2、吃零食要控制時間和數量,勿讓零食影響正餐;

3、吃飯時環境要安靜,把電視關掉,玩具等都收藏起來;

   更多讓寶寶愛上吃飯的方法你可以去看恆初育兒網
http://www.hengchu.cn/feed

我家寶寶十個月自從吃了螃蟹就不吃飯十幾天了怎麼辦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