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無奈的我小舅子被人家騙到遼寧省鞍山去搞傳銷了,順帶的把他姑姑家的小丫頭也騙去了,好在小丫頭也騙過去了,現在他們失去了自由,好在打電話把基本情況大概穿過來了,但是具體的就不知道哪了,現在請大家幫幫忙我只有一個我小舅子的電話號碼,他的號碼是15842206634,有消息的還請及時打電話通知我,我的電話是15861502543,或者請大家幫我想想辦法!!!我在這裡拜謝大家了 首先推薦 淘寶最新減肥產品 唯一全國授權 促銷買2送1 無效包退
http://taojf.go.7766.org
從流浪棄兒到著名作家
——介紹《諾言》作者班台萊耶夫 班台萊耶夫,全稱列昂尼德·班台萊耶夫,蘇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他的許多作品成為蘇聯和俄羅斯兒童文學的經典,深受蘇聯和俄羅斯兒童喜愛。 班台萊耶夫原名阿列克謝·伊萬諾維奇·葉列麥耶,列昂尼德·班台萊耶夫是他的筆名。 1908年,班台萊耶夫出生於俄國聖彼得堡。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國內戰爭的嚴重破壞,新生的蘇維埃俄國產生了大批無家可歸的兒童,幼小的班台萊耶夫也是其中一員。他和其他流浪棄兒一樣,靠乞討和偷竊為生。雖然如此,班台萊耶夫對文學藝術卻從小就向往有加。 為了解決流浪兒童這個可能危及社會穩定的問題,1920年蘇聯成立了“兒童生活改善委員會”,對全國流浪兒童進行教養,著名教育家列寧夫人克魯普斯卡娅親自負責指導全國的教養工作。 這樣,1921年,少年流浪棄兒班苔萊耶夫被送進入政府所辦的流浪兒教養學校,這是班苔萊耶夫命運的轉折。在這裡,他懂得了如何做人,知道勞動的必要,明白了知識的重要,從此徹底和過去的不良生活告別。 學校畢業後,班苔萊耶夫先後做過鞋匠、廚師助手、電影放映員助手等工作,他一直堅持以辛勤的勞動來謀生,同時,他一直對文學充滿熱情。1925年班苔萊耶夫和他的教養學校同學貝雷赫夫合作,創作了敘述兒童教養學校如何改造流浪兒童的小說《什基達共和國》。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無意得到了手稿,讀後大為贊賞。在高爾基的大力推薦下,1927年班苔萊耶夫的第一部小說《什基德共和國》出版了,19歲的班苔萊耶夫一舉成名。 此後,班苔萊耶夫更加勤奮寫作,發表了許多兒童文學作品。成為蘇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蘇聯衛國戰爭期間,班苔萊耶夫擔任隨軍記者,還抽空創作了一系列描寫被圍困的列寧格勒少年兒童的短篇小說。二戰後,班苔萊耶夫又創作了以兒童文學為主的眾多作品,成為蘇聯乃至世界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 1987年,班台萊耶夫在蘇聯列寧格勒(今俄羅斯的彼得堡)去世,享年80歲。 班苔萊耶夫創作的基礎是自己的親身經歷,他善於揭示少年兒童美好的心靈,他的作品情節生動、構思巧妙、形象鮮明、描寫細致,尤其是作品語言具有少年兒童特點,不僅少年兒童喜歡閱讀,即使成年人也對他的作品深感興趣。 班苔萊耶夫的代表作有: 長篇小說《什基德共和國》、《遼恩卡流浪記》、《我們的瑪莎》等; 中篇小說《表》、《卡爾盧什卡的戲法》、《文件》等; 短篇小說《新生》、《總工程師》、《小頭巾》、《諾言》等; 散文隨筆《在被圍困的城市裡》、《把門開個縫》等。 對於班苔萊耶夫的作品,我國讀者最熟悉的莫過於短篇小說《諾言》。《諾言》只是一篇小短篇,但卻告訴了孩子們一個人生信條:一個人最令人肅然起敬的最寶貴的是——誠實守信、恪守諾言,誠信往往是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這篇小說把這個人生信條深深地刻在成千上萬孩子的心中,影響了數代少年兒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