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麥、蛋黃、綠茶、動物肝髒、香菇、豆豉、黃豆面等。但是,如果聽其自然放任不管,那麼,一年後患者中將有半數終生難以恢復。所以,為了您的健康,要盡量少吃快餐食品。(作者:吳再來)
老人謹防特發性低味覺 川野 李大伯退休回家後閒著無聊,除了伺弄院裡的花草盆景,就是悶著頭吸煙。漸漸地,他感到吃東西沒有滋味,食欲大為降低,人也消瘦了。 一天,街道“老年人活動中心”舉辦醫學保健講座,恰好講的是如何防治老人特發性低味覺,使李大伯明白了補鋅、戒煙有助於改善低味覺的道理。自那以後,他戒除了多年的吸煙習慣,在食譜中增添了富含鋅元素的食品。說來也怪,他慢慢覺得吃東西有滋味了,食欲也增強了。 現代醫學認為,老年人的特發性低味覺,與體內含鋅量不足有關。國外學者曾對33名老年人和31名年輕人進行試驗,讓他們品嘗苦、辣、酸、甜、鹹的食物,而老年人出現味覺錯誤比年輕人多,且老年人體內含鋅量越少,味覺越差。因此,老年人在日常飲食中,除注意烹調方法,以適應老年人的口味外,還應多吃些粗糧、豆類、動物肝、瘦肉、蛋黃以及魚、蛤、蚌、牡蛎、蘋果等。低味覺嚴重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葡萄糖酸鋅、甘草鋅或硫酸鋅等。 人的食欲與嗅覺和味覺密切相關。當食物的氣味和滋味刺激了鼻腔黏膜上的嗅覺細胞和舌頭上的味蕾,這些嗅覺和味覺感受器在受刺激之後,通過神經的傳遞,使食欲中樞活動,從而引起食欲。但人進入老年後,嗅覺和味覺功能逐漸衰退,如果再經常吸煙,煙味的刺激會使味覺、嗅覺受到抑制,食欲更受影響。另外,吸煙時,煙中的有毒成分也會抑制消化腺的分泌,使口腔裡的唾液減少,加上煙對口腔的污染,加劇味覺失常。 甜蜜蜜沈宏非(9月5日15:47) 一個人最容易察覺到老之將至的時刻,可能並不是某一次例行的體檢,也不是三番五次地忘記了赴約的時間,而是在冬天的某個夜晚,突然不能自已地想念起甜食。 醫生對我說,原本並不特別嗜甜、甚至是一個厭甜者,之所以會在一個寒夜裡動了“甜心”,很可能是季節性憂郁症(sad)的症狀。此症多發於中年人,又以冬季最為普遍。由於冬季缺少日照,在腦部神經細胞之間做信號傳遞的單胺氧化酶(serotonin)的活動降低,從而對情緒和胃口產生了一系列負面影響。嚴重的還會導致暴食症、強迫症、恐慌症以及社交恐懼症。適當地多進甜食,勤曬太陽,均有助於加速單胺氧化酶在腦部的合成與分解,不失為抵抗憂郁的有效手段。醫生還建議說,如果遇上持續的陰天,不妨把家裡的燈全部打開,或是前往百貨公司那一類的公眾場所,在明亮的環境裡進行自我治療。 與我年齡相若的一些朋友,相繼都出現了這種症候。排除了“西雅圖不眠夜”的暗示,確認與糖尿病無關,然後,我認為是時候遵醫囑打開房間裡所有的燈,往咖啡杯裡加入第二塊方糖,想一想,為什麼過去因吃糖而快樂,現在卻因不快樂而吃糖。 中年是下午茶,董橋所說的下午茶是英式的,免不了要加糖。 甜是嬰兒最初的滋味記憶,糖果則同時帶來了早期的誘惑和禁忌。我第一次聽說鹽來自海水,便立即把一大片沙灘幻想成砂糖。人類的親糖,乃基於如下美妙的生化反應:食物的滋味分子滲入味蕾,味感細胞的微形纖毛在滋味分子的刺激下,經由味蕾所連接的神經,將滋味訊息以電流脈沖形式傳遞至大腦中樞後的腦回下部,最終導致味覺。不過,滋味分子只有達到一定濃度,才能在腦部形成味覺反應。足以促成味覺反應的食物分子濃度,五味中以苦最低,甜最高,其次是鹹。這意味著,人吃不了苦,卻可以心滿意足地接受甜的撫慰。 在造字上,五味中只有“甜”體現了舌頭與蜜、糖相依為命的直接經驗。鹹主要用以吊味,酸辣制造刺激,只有甜,洋溢著寧靜和安全。 味覺細胞在舌頭上的功能性分布也是這樣。感覺酸味的味覺細胞駐守在舌頭的兩側,感覺苦味的潛伏在舌底,感覺鹹味的分布在舌頭的前沿,而感覺甜味的味覺細胞,恰好就集中於最敏感的舌尖。漠視或繞舌尖而行的飲食,就像沒有情書的戀愛以及未經戀愛的婚姻。 一切都被安排得如此妥當!只是由於其他滋味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不斷加入,際遇和個體的差異漸漸拉開,從對蛀牙的防范,到對熱量的躲避,糖被淡化甜被稀釋,但是,糖依然如霜降般覆蓋著、保護著每一個人的童年記憶。與其把中年嗜糖診斷做衰老的信號,不如視之為一場倒敘的淡入。在那些遙遠的山嶺上,甜蜜而潔白的霜已經開始解凍,它們就要匯成一條河流,把我們安全地渡返。說吧,記憶,就像嗜甜軟的張愛玲所說的那樣,回憶若有氣味,應是“甜而穩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惆怅,像忘卻了的憂愁”。 中醫來說,口甜是脾虛的表現,可以找個中醫面對面看看你,做個診斷你應該是中醫說的脾虛.
中醫脾虛證是指中醫所稱之脾髒虛弱而引起的病證,其病情雖較繁雜,但就筆者長期的臨床觀察,主要有嘔吐、洩瀉、水腫、出血等,我在治療方面積累了點滴經驗,現略述如下:
脾虛嘔吐證見飲食稍有不慎即易嘔吐,時作時止,胃納不佳,食入難化,脘腹痞悶,口淡不渴,面白少華,倦怠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濡弱。脾虛嘔吐為脾髒虛弱,胃氣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止嘔,方選香砂六君子湯加減。
脾虛洩瀉證見大便時溏時瀉,遷延反復,完谷不化,飲食減少,食後脘悶不舒,稍進油膩食物則大便次數增多,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脾虛洩瀉由脾虛失運,濕注腸道所致,治宜健脾滲濕止瀉,方選參苓白術散化裁。
脾虛水腫證見身腫,腰以下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復,脘腹脹悶,食納減少,面色不華,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質淡,苔白滑,脈沉緩。脾虛水腫由脾虛水停,泛溢肌膚所致,治宜溫脾利水消腫,方選實脾飲加減。
脾虛出血證見便血紫黯,甚則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氣短聲低,面白無華,頭暈,舌質淡,苔薄白,脈細無力。脾虛出血乃脾氣虛弱,血失統攝為罹,治宜健脾益氣攝血,方選歸脾湯加減。
脾胃是人體納運食物及化生氣血最重要的髒腑,對脾胃病患者來說,食療亦不可缺少,但必須根據病人平素的體質和病情不同來選擇飲食,即所謂“辨證施食”,若平素脾胃虛寒的人,或寒證的胃痛、腹痛、洩瀉等,應多食性味辛熱的蔥、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虛弱的人,宜食用紅棗、山藥、扁豆、芡實、蓮子肉等。若胃熱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若氣機阻滯的病人,宜多食蘿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調料,茲將與脾胃病有關者,擇要敘述。
藥點藥飯
名詞解釋:藥點、藥飯是將谷物與某些食物和藥物一起制作成飯、糕、餅、包子、饅頭等主食或點心,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
●方1、橘紅糕:鮮橘皮10克,打碎成細粒後用糖浸漬,再和入面粉制成糕點。適用於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痰多。
●方2、豆蔻饅頭:白豆蔻粉6克,撒入適量的面粉內,再蒸煮成饅頭,適用於腹脹、食欲不振。
●方3、紅棗益脾糕:紅棗30克、白術10克,干姜1克,雞內金10克。先煮熬取汁,再將汁與面粉500克及適量的糖制成糕,適用於胃呆納減,大便溏薄。
●方4、山藥飯:山藥、蓮肉、米仁、扁豆各30克,洗淨切碎,蓮肉去皮,芯後煮爛,再與粳米一起煮飯,適用於脾虛洩瀉、食欲不振。
●方5、八仙糕:黃芪、白術、山藥、山楂、茯苓、陳皮、湘蓮末、黨參各5克。先將上述藥物煎煮取汁,再與適當粳米粉、糯米粉、白糖一起蒸成糕。適用於脾虛洩瀉,食欲不振。
●方6、砂仁藕粉:砂仁5克,三七2克,藕粉30克,白糖適量,將砂仁、三七研為細末,拌勻即成。適用於胃脹痛、嘔吐納呆。
●方7、麻仁玉米糕:火麻仁、芝麻各30克,玉米粉、紅糖適量,將火麻仁研末、芝麻洗淨,放入玉米粉拌勻,再加入紅糖用水和面做成糕。適用於脾虛名血虧損引起的便秘。
●方8、姜糖山芋:山芋500克,生姜2片,蜂蜜適量同煮。適用於腸燥便秘。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