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內基小體。 (二)實驗室檢查 1.血象白細胞總數12~30×109/l不等,中性粒細胞多在80%以上。 2.免疫學試驗 (1)熒光抗體檢查法:取病人唾液、咽部或氣管分泌物、尿沉渣、角膜印片及有神經元纖維的皮膚切片,用熒光抗體染色檢查狂犬病毒抗原。 (2)酶聯免疫技術檢測狂犬病毒抗原:可供快速診斷及流行病學之用。如病人能存活1周以上則中和試驗可見效價上升,曾經接種狂犬疫苗的患者,中和抗體須超過1:5000方可診斷為本病。 (3)病毒分離:病人唾液、腦脊液或死後腦組織混懸液可接種動物,分離病毒,經中和試驗鑒定可以確診,但陽性率較低。 (4)內基小體檢查:從死者腦組織印壓塗片或作病理切片,用染色鏡檢及直接免疫熒光法檢查內基小體,陽性率約70~80%。 [鑒別診斷] 本病應與病毒性腦炎、破傷風、格---巴綜合征、脊髓灰質炎、假性恐水症、接種後腦脊髓炎、神經官能症等疾病相鑒別。
[治療] (一)一般處理單間隔離病人,避免不必要的刺激。醫護人員最好是經過免疫接種者,並應戴口罩和手套、以防感染。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洩物須嚴格消毒。 (二)加強監護患者常於出現症狀後3~10日內死亡。致死原因主要為肺氣體交換障礙、肺部繼發感染;心肌損害及循環衰竭。因此,必須對呼吸、循環系統並發症加強監護。 (三)對症處理補充熱量,注意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對煩燥、痙攣的病人予鎮靜劑,有腦水腫時給脫水劑。必要時作氣管切開,間歇正壓輸氧。有心動過速、心律失常、血壓升高時,可應用β受體阻滯劑或強心劑。 (四)高價免疫血清與狂犬病疫苗聯合應用高價免疫血清10~20ml肌注,也可半量肌注,另半量在傷口周圍浸潤注射,同時行疫苗接種。 (五)干擾素可試用。
由於狂犬病感染途徑和臨床表現的特殊性,因此被病獸咬後的傷口處理和免疫預防實際是早期的非常重要的治療。 ①傷口處理咬傷後立即用20%肥皂水或0.19%新潔爾滅(不可合用)徹底沖洗傷口半小時,然後後75%酒精或2.5~5%碘酒塗擦2~3次,深部傷口可用濃硝酸燒灼,傷口不宜縫合或包扎。 ②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的應用 我國目前使用的是組織培養疫苗,要求每次注射抗原量不少於2.5國際單位,使用方法是:一般咬傷患者於0、3、7、14、30天各肌肉注射一安瓶疫苗。嚴重咬傷(頭、面、頸、手指和多部位咬傷)或深度咬傷(大量出血、功能障礙或肌皮咬傷)除按上 因為藥費很吃錢確定沒傷口那就不用了 只要沒有淤血.劃痕,傷口就不用打狂犬病
類 別:傳染科
概 述: 狂犬病(傳染科)又名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多見於犬、貓、狼等肉食動物,人多因被病獸咬傷而感染,亦可由染毒垂液污染各種傷口粘膜甚至結膜而引起感染。此外偶可通過剝病獸皮、進食染毒肉類、吸入蝙蝠群聚洞穴中的含毒氣溶膠而發病。人對狂犬病毒普遍易感,被病犬咬傷而未預防接種者,其發病率平均為15 ̄20%(可高達70%);為病狼咬傷後的發病率較高,平均為50%。發病與否與咬傷部位、創傷程度、局部處理情況、衣著厚薄以及疫苗注射情況等因素有關,國內報告全程疫苗注射後的發病率為0.15%,未注完全程者為13.93%。本病在87個國家有流行,主要流行於東南亞、亞洲及拉丁美洲地區。發達國家由於對人和狗進行預防接種而使本病得到控制。國內很多大城市本病已基本絕跡,但中小城市、農村及邊遠山區仍有病例發生。發展中國家(包括我國)的主要傳染源為病犬,其次為貓和狼。而發達國家由於狗的狂犬病已被控制,本病主要由野生動物如狐狸、食血蝙蝠、臭鼬、浣熊等傳播。近年來注意到流行區一些外觀“正常”的犬、貓也可引起狂犬病。狂犬病臨床表現的特征為恐水怕風、咽肌痙攣、進行性癱瘓等。本病重點在於預防,一旦發病,病死率幾乎100%。
症狀表現: 1.前驅期:低熱、頭痛、乏力,不適等症狀,一半以上病人被咬傷部位及其附近有麻木發癢、刺痛或蟻爬感,常有瀕死感。 2.興奮期:高度興奮、煩躁、恐懼。最突出的症狀是恐水、怕風,甚至連聽到水聲都能引起喉肌痙攣。可有吞咽和呼吸困難,大汗,流涎等。大多神志清醒。 3.麻痺期:痙攣發作減少,出現弛緩性癱瘓。呼吸變慢及不整,最終因呼吸麻痺和回圈衰竭而死亡。
診斷依據: 1.病前有被病犬、貓、狼等咬傷或抓傷史;或被病獸垂液接觸破損皮膚、粘膜史。 2.被咬傷部位先出現痛、癢、麻木、如蟻爬樣感等,隨之出現恐水、怕風、興奮、流涎、發作性肌痙攣等表現,最後出現呼吸、回圈衰竭而死亡。病程一般不超過7天。 3.患者的垂液、腦脊液接種分離病毒陽性並經中和試驗鑒定可確診。
治 療: 治療原則 本病無特效治療,病死率極高。加強對病人的監護治療,可延長存活時間。應做好病員的隔離及醫務人員防護工作。 1.隔離於單獨病房,避免聲、光、水等刺激。 2.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3.對症支援療法:如呼吸麻痺可氣管切開人工呼吸;狂躁痙攣者應用鎮靜劑。
用藥原則 1.本病無特效治療,一旦發病,病死率極高。 2.根據病情對症處理,如有腦水腫者用脫水劑,呼吸衰竭時加呼吸興奮劑,並發感染者加用抗生素等。
預防常識: 本病是所有傳染病中最凶險的病毒性疾病,無特效治療,病死率幾近100%,因而重點在於預防。一旦被病狗或病獸咬傷,應立即進行徹底嚴格的傷口局部處理,同時應進行狂犬病疫苗接種(醫院或衛生防疫部門有疫苗供應),有條件應盡可能同時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本病絕大多數由病犬咬傷所致,因此,對養狗應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按規定對家犬進行免疫接種。為了盡量避免您和他人患狂犬,建議家庭不要養狗! 提幾點供參考:應在犬咬傷24小時內注射狂犬疫苗,連續5針為一免疫療程;犬咬傷不一定要出血,皮膚劃痕也算損傷;如咬人犬在兩周內不發狂犬病死亡,那被咬者感染狂犬病機率極低。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