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蝸牛有幾種可以吃正文

蝸牛有幾種可以吃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蝸牛有幾種可以吃
 
蝸牛是一種食用、藥用和保健價值都很高的陸生類軟體動物,其食用和藥用歷史已經有二千多年。在國外,蝸牛是世界七種走俏野味之一,列國際上四大名菜(蝸牛、鮑魚、干貝、魚翅)之首。在法國有“法式大菜”之譽,在歐美等國的聖誕節中,幾乎到了沒有蝸牛不過節的地步。近年,中國沿海開放城市悄悄興起食蝸牛熱,每逢節假日,市場上的蝸牛都會脫銷。鄧小平同志生前曾品嘗過蝸牛菜,他稱贊說:“蝸牛菜彌補了國內一項空白,要很好地發展。”
蝸牛在國際上享有“軟黃金”美譽。它的肉嫩味美,營養豐富。據測定,每500克蝸牛肉中含蛋白質90克及氨基酸、維生素、鈣、鐵、銅、磷等多種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蝸牛性寒、味鹹。有清熱、消腫、解毒、利尿、平喘、軟堅等功能。對糖尿病、咳嗽、咽炎、腮腺炎、淋巴結核、瘡痛、痔瘡、蜈蚣咬傷等疾病有一定療效,因此被食家譽為美味珍馐,保健佳品。
營養分析
蛋白質含量高於牛、羊、豬肉,脂肪卻大大低於它們,並含有各礦物質和維生素,是體質虛弱,營養不良以及久病體弱者的食療首選。所含的酶能化積除滯,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則能增強人體腦細胞活力。科學家認為多吃蝸牛能對皮膚和毛發產生營養美容作用。
適宜人群
1.老少皆宜,胃腸消化力弱,體虛的人最宜。
2.小便不通、痔瘡腫痛、慢性咽痛和鼻血不止等症患者宜食但不宜久服。
 
蝸牛是沒有腿的,象蛇一樣地爬行,我還給你找了一些蝸牛的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英文名】snail
【拉丁文學名】fruticicolidae
【科屬分類】柄眼目,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大蝸牛科

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雖然它的嘴大小和針尖差不多,但是卻有25600顆牙齒。在蝸牛的小觸角中間往下一點兒的地方有一個小洞,這就是它的嘴巴,裡面有一條鋸齒狀的舌頭,科學家們稱之為“齒舌”。

蝸牛並不是生物學上一個分類的名稱。一般指大蝸牛科的所有種類動物,廣義的也包括腹足綱其他科的一些動物〔包括蛞蝓等〕。一般西方語言中不區分水生的螺類和陸生的蝸牛,漢語中蝸牛只指陸生種類,雖然也包括許多不同科、屬的動物,但形狀都相似。蝸牛有一個比較脆弱的,低圓錐形的殼,不同種類的殼有左旋或右旋的,有明顯的頭部,頭部有兩對觸角,後一對較長的觸角頂端有眼,腹面有扁平寬大的腹足,行動緩慢,足下分泌黏液,降低摩擦力以幫助行走,黏液還可以防止螞蟻等一般昆蟲的侵害。蝸牛一般生活在比較潮濕的地方,在植物叢中躲避太陽直曬。在寒冷地區生活的蝸牛會冬眠,在熱帶生活的種類旱季也會休眠,休眠時分泌出的黏液形成一層干膜封閉殼口,全身藏在殼中,當氣溫和濕度合適時就會出來活動。蝸牛幾乎分布在全世界各地,不同種類的蝸牛體形大小各異,非洲大蝸牛可長達30厘米,在北方野生的種類一般只有不到1厘米。一般蝸牛以植物葉和嫩芽為食,因此是一種農業害蟲。但也有肉食性蝸牛,以其他種類蝸牛為食。法國人用蝸牛做菜肴,因此培育出一種個大肉厚的勃艮第蝸牛,有40-50厘米長,重達40多克,現在這種人工養殖可食用的蝸牛已經隨同法國烹饪向世界各地傳播。蝸牛是雌雄同體的,有的種類可以獨立生殖,但大部分種類需要兩個個體交配,互相交換精子。普通蝸牛將卵產在潮濕的泥土中,一般兩到四周後小蝸牛就會破土而出。一次可產100個卵。蝸牛的天敵很多,雞、鴨、鳥、蟾蜍、龜、蛇、刺猬都會以蝸牛作為食物,螢火蟲主要以蝸牛為食。一般蝸牛壽命可以活2-3年,最長可達7年,但大部分可能當年就成為其他動物的食物。蝸牛在各種文化中的象征意義也不相同,在中國,蝸牛象征緩慢、落後;在西歐則象征頑強和堅持不懈;有的民族以蝸牛的行動預測天氣,芬蘭人認為如果蝸牛的觸角伸的很長,就意味著明天有一個好天氣。

蝸牛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屬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富含20多種氨基酸的高檔營養滋補品。蝸牛屬腹足綱陸生軟體動物,種類很多,遍布全球。據有關資料記載,世界各地有蝸牛四萬種。在我國各省區都有蝸牛分布,生活在森林、灌木、果園、菜園、農田、住宅、公園、庭園、寺廟、高山、平地、丘陵等地。但有飼養和食用價值的種類卻很少。蝸牛作為人類的高蛋白低脂肪的上等食品和動物性蛋白飼料,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外形特征】

蝸牛的整個軀體包括貝殼、頭、頸、外殼膜、足、內髒、囊等部分,身背螺旋形的貝殼,其形狀形形色色,大小不一,有寶塔形、陀螺形、圓錐形、球形、煙斗形等等。目前國內養殖的白玉蝸牛、蓋罩大蝸牛、散大蝸牛、亮大蝸牛、褐雲瑪瑙蝸牛等都有自己獨特的外形。



【生活習性】

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濕、疏松多腐殖質的環境中生活,晝伏夜出,最怕陽光直射,對環境反應敏感,最適環境:溫度16~30℃(23~30℃時,生長發育最快);空氣濕度60%~90%;飼養土濕度40%左右;ph為5~7。當溫度低於15℃,高於33℃時休眠,低於5℃或高於40℃,則可能被凍死或熱死。 

喜鑽入疏松的腐殖土中棲息、產卵、調節體內濕度和吸取部分養料,時間可長達12小時之久。雜食性和偏食性並存。喜潮濕怕水淹。在潮濕的夜間,並投入濕漉的食料,蝸牛的食欲活躍。但水淹可使蝸牛窒息。自食生存性。小蝸牛一孵出,就會爬動和取食,不要母體照顧。當受到敵害侵擾時,它的頭和足便縮回殼內,並分泌出粘液將殼口封住;當外殼損害致殘時,它能分泌出某些物質修復肉體和外殼。具有很強的忍耐性。蝸牛具有驚人的生存能力,對冷、熱、饑餓、干旱有很強的忍耐性。喜恆溫養殖。溫度恆定在25~28℃之間,生長發育和繁殖旺盛。


【蝸牛的食性】

蝸牛覓食范圍非常廣泛,主食各種蔬菜、雜草和瓜果皮;農作物的葉、莖、芽、花、多汁的果實;各種青草青棵飼料、多汁飼料、糠皮類飼料、餅粨類飼料均食。


【蝸牛的4個時期】

1)孵化期:是指從蝸牛產出的卵到孵化出殼時這一段時間。

2)幼螺期:幼螺是指蝸牛出殼後到30d以內的小螺階段。

3)成螺期:幼螺滿1月至6月齡之間,這5個月齡的螺叫成螺階段。它是介於幼螺和種螺中間的時期,蝸牛在這個階段是生長發育(個體膨大),又是生殖生長(性器官的生長和發育)的時期。

4)種螺期:生長滿6個月以上的蝸牛。



【蝸牛的種類】

蝸牛是陸生貝殼類軟體動物,從曠古遙遠的年代開始,蝸牛就已經生活在地球上。蝸牛的種類很多,約25000多種,遍及世界各地,僅我國便有數千種。大多數蝸牛均有毒不可食用,我國有食用價值的約11種,如褐雲瑪瑙蝸牛、高大環口蝸牛、海南堅蝸牛、皺疤堅蝸牛、江西巴蝸牛、馬氏巴蝸牛、白玉蝸牛等。現在世界各地作為食用並人工養殖的蝸牛主要有三種: 

法國蝸牛

又叫葡萄蝸牛,因主要生活在葡萄種植園內,以葡萄莖、葉、芽、果等為食而得名。又因其形似蘋果,故而又稱蘋果蝸牛,學名叫蓋罩大蝸牛。亮大蝸牛品種產於法國、意大利、前蘇聯等國。溫度與散大蝸牛適應界限基本相同。本品種體重可達400克。
貝殼呈圓球形,殼高28~35mm,寬45~60mm。殼質厚而堅實,不透明,有5.0~5.5個螺層,螺旋部增長緩慢,呈低圓錐形。體螺層膨大,殼口不向下傾斜,殼面呈深黃褐色或黃褐色,有光澤,並有多條黑褐色帶。殼頂鈍,成體之臍孔被軸唇遮蓋。殼口呈橢圓形,口緣鋒利,口唇外折,內質呈淡黃色或淡褐色。

庭園蝸牛

屬“哈立克斯”蝸牛,原產歐洲中西部的法國、英國等地區,通常棲身於園林或灌木叢中,故稱為之“庭園蝸牛”,又叫散大蝸牛。其成蝸牛體形略小,直徑約3厘米左右,螺殼質薄,呈黃褐色,並具有4條紫褐色帶,殼表面布滿許多黃褐色的小斑點。目前,我國養殖的散大蝸牛,因品種退化,個體小,經濟效益較差。

瑪瑙蝸牛

台灣人稱露螺,在廣東一帶叫東風螺、菜螺或花螺,屬於瑪瑙蝸牛類。瑪瑙蝸牛原產於東部非洲的馬拉加西島,後來傳遍了整個熱帶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蝸牛,故又稱為非洲大蝸牛。螺形呈錐狀,螺殼表面包有一層黃褐色的殼皮,並帶有深褐色花紋。通常成蝸牛的螺殼長約6~8厘米,寬約3~4厘米,重50克以上。在非洲西部地區,特別是黃金海岸的居民,視蝸牛為唯一的動物性蛋白質。由於此種蝸牛肉味鮮美,倍受歐美老板的歡迎,致使非洲大蝸牛成為今日世界上的主食蝸牛。這種蝸牛是較適應在我國自然條件下生長的品種。

目前,我國普遍養殖的品種叫白玉蝸牛,別稱白肉蝸牛,以肉色雪白而得名白玉蝸牛,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陸生貝殼類。雌雄同體,在全世界所有的食用蝸牛品種的大家族中,屬首屈一指的佼佼者。白玉蝸牛是我國的特種動物之一,具有特殊價值,特殊營養,特異風味,特別用途,肉質肥厚,營養豐富,高蛋白,低脂肪,富有20多種氨基酸,也是宇航員和運動員最佳的滋補品。

它屬於瑪瑙蝸牛的變異品種。其特異之處在於頭、頸、足的肌肉光色不同,但在形態和生活習慣上則與褐雲瑪瑙蝸牛沒有區別,養殖方法也基本相同,只是養殖時對衛生條件要求高一些,而且其外銷經濟價值也高一些。




【蝸牛的危害與防治】


同型巴蝸牛會以柑桔類果樹為寄主,柑桔葉片常被其吃成缺刻,枝條皮層也常被取食,柑桔果實取食後形成凹坑狀。其寄主植物,還有林木幼苗、蔬菜和花卉等。

蝸牛在大豆苗期危害,輕則造成葉片、莖稈破損,僵苗遲發,成苗率下降;重則將豆苗全部吃光,造成成片無菌。防治大豆田蝸牛,宜采取綜合措施。

1)清潔田園:夏熟作物或蔬菜收獲後,及時鏟除田間、圩埂、溝邊雜草,開溝降濕,中耕翻土,以惡化蝸牛生長、繁殖的環境。

2)消滅成蝸:春末夏初,尤其在5~6月份蝸牛繁殖高峰期之前,及時消滅成蝸。一是放養雞鴨取食成蝸,注意需要在未用農藥時進行。二是人工拾蝸。田間作業時見蝸拾蝸,或以草、菜誘集後拾除,或人工專門拾蝸。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滅蝸效果。

3)化學防治以保護大豆出苗為目標,在蝸牛群體較大,且即將進入危害始盛期時,采用化學藥劑防治蝸牛。用多聚甲醛300g,蔗糖50g,5%砷酸鈣300g和米糠400g(先在鍋內炒香),拌和成黃豆大小的顆粒;每畝用6%密達殺螺粒劑0.5~0.6kg或3%滅蝸靈顆粒劑1.5~3kg,拌干細土10~15kg均勻撒施於田間。蝸牛喜歡棲息的溝邊、濕地適當重施,以最大限度減輕蝸牛危害。


【蝸牛的藥用價值】

《本草綱目》中早有以蝸牛治病的記載。近代中醫學也公認蝸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治消渴等作用,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氣管炎、前列腺炎、惡瘡和癌症等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功效;消腫療瘡,縮肛收脫,通利小便、應用與主治:治療腫療毒;治瘡療初起;治瘰病;治牙齒疼痛;最近俄羅斯科學院高級神經活動和神經生理學目前正在嘗試用蝸牛等軟體動物的神經組織治療帕金森氏症。帕金森氏症是因為大腦黑質細胞逐步退化,並停止分泌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所造成的。其主要症狀為肌肉僵直,手足震顫。研究發現,哺乳動物對軟體動物組織的排異能力很弱,研究人員將蝸牛神經組織植入老鼠腦內,其相互兼容的時間可長達6個月以上。在進一步改進技術後,俄專家已能使蝸牛神經組織與患帕金森氏症的老鼠的腦組織融合一起,並使受損的老鼠的腦功能逐步恢復。根據上述成果,俄專家在下一階段的研究中,將用軟體動物的神經組織對患有帕金森氏症的志願人員進行試驗性臨床治療。

藥用說明

別名:天螺蛳、裡牛、瓜牛

來源:大蝸牛科動物回型蝸牛eulotasimilarisferussac,以干燥全體或活個體入藥。夏秋捕捉,開水燙死,曬干;若用鮮品,臨用時捕捉。

[1] [2] [3] 下一页

請問阿拉斯加雪橇犬與哈士奇犬有什麼不同。最好詳細點。養的時候要注意什麼事項?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