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劑或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等。第三期病人多需用降壓作用強的藥物如節後交感神經抑制劑、神經節阻滯劑,如鹽酸可樂定、長壓定等治療。 ⑤臨床上常聯合應用幾種降壓藥物治療,其優點是:藥物的協同作用可提高療效;幾種藥物共同發揮作用,可減少各藥的單劑量;減少每種藥物的副作用,或使一些副作用互相抵消;使血壓下降較為平穩。最常用的聯合是利尿劑和其他降壓藥合用,利尿劑既可增強多種降壓藥療效,又可減輕引起浮腫的副作用;利血平和肼屈嗪,β受體阻滯劑和米諾地爾合用時,各自減慢和增快心率的副作用互相抵消。 ⑥急進型高血壓病的治療措施和緩進型第三期相仿。如血壓持續不降可考慮用冬眠療法;如出現腎功能衰竭,則降壓藥物以選用甲基多巴、肼屈嗪、米諾地爾、可樂定為妥,血壓下降不宜太顯著,以免腎血流量減少加重腎功能衰竭。 ⑦對血壓顯著增高已多年的病人,不宜使血壓下降過快、過多,病人往往因不能適應較低或正常水平的血壓而感不適,且有導致腦、心、腎血液供應不足而引起腦血管意外、冠狀動脈血栓形成、腎功能不全等可能。發生高血壓危象或高血壓腦病時要采用緊急降壓措施。 近年來多選用鈣離子拮抗劑作為首選藥,尤其對伴有冠心病心絞痛者尤為適宜,對有傳導阻滯、心動過緩者亦甚安全;亦可選用酶抑制劑,對伴有心功能欠佳者更好,對血壓過高上述兩藥可同時應用;對有心動過速者可選用β受體阻滯劑,尤其對心肌梗死後伴有高血壓、心動過速或過早搏動可能有預防猝死的作用;對持久血壓不易下降者有時需上述三藥同時應用,但應從小劑量開始,並經常隨訪血壓。近年研究證明,硝苯地平與卡托普利有逆轉高血壓引起的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故特別適合高血壓合並心髒病患者。 糖尿病人的降血壓藥物的選擇 患者應首選的抗高血壓藥物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因為該藥對糖尿病患者具有以下作用: ①在發揮降壓作用的同時.還可提高肌肉和脂肪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這一點對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的患者尤為重要。 ②對糖脂代謝沒有不良影響,有時還可以起到改善糖和脂肪代謝的作用。 ③可抑制動脈平滑肌細胞增殖,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減輕或逆轉左心室肥厚,改善心肌功能。 ④對早期糖尿病合並腎病患者可明顯降低微量蛋白尿,具有保腎功能。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品種較多,包括苯那普利、賴諾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福辛普利等。需要指出的是,這些藥物有極少數患者服後可能出現干咳等副作用,停服藥物後干咳症狀隨即消失。 如果單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壓控制未能達標時,抗高血壓藥聯合應用也有講究,可考慮以下三種選擇。 1.聯合使用血管緊張素ii受體桔抗劑,常用的有氯沙坦、額沙坦等。這類藥不影響人體對葡萄糖的耐量,具有改善胰島不敏感性的作用。 2.聯合使用鈣通道阻滯劑。在降血壓的同時.不影響糖及脂質的代謝。常用的有硝苯地平(心痛定)、尼群地平(硝苯乙nll定)、維拉帕米(異搏定)等。 3.聯合使用利尿劑,尤其是小劑量噻嗪類利尿劑,還可以減少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常用的有吲達帕胺(壽比山)、雙氫氯喧嗪等。但必須注意,噻嗪類利尿劑有排鈉排鉀作用.易引起低血鉀等副作用,一旦發生,應立即停藥或補鉀。 另外,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血壓藥的同時,應該加服小劑量阿司匹林,每日75—150毫克,可使心肌梗死的發生率降低36%,而腦出血的發生率並不增加。我們強調糖尿病患者合並高血壓時,不要選用p受體阻滯劑,如普萘涪爾、貝他涪爾等,這類藥可抑制胰腺分泌,降低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使葡萄糖耐量下降。同時,p受體阻滯劑還可抑制肝糖原分解,影響脂質代謝,加重降糖藥引起的低血糖反應,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心髒功能。 三、康復治療 臨床治療和康復醫療相結合,可更好地降低血壓,減輕症狀,穩定療效,同時可減少藥物用量。康復醫療還有助於改善心血管功能及血脂代謝,防治血管硬化,減少腦、心、腎並發症。康復醫療的作用途徑有功能調整與鍛煉兩個方面。具體方法有: 1、氣功療法:以松靜功為主,其要領是“體松、心靜、氣沉”。體質較佳者可練站樁功,較差者以坐位練功。 六字訣對於治療高血壓有很好的療效,一般練功一個月左右,90%的人都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得到改善。2、太極拳:為低強度持續性運動,可擴張周圍血管,給心髒以溫和的鍛煉。太極拳動中取靜,要求肌肉放松,“氣沉丹田”,有類似氣功的作用。 3、步行:在良好環境下散步或以常速步行15-30分鐘,有助於降壓及改善心血管和代謝功能。 4、醫療體操:練習太極拳有困難者可教以舒展放松,配合呼吸的體操,可采用太極拳的模擬動作,分節進行。 5、按摩或自我按摩:按揉風池、太陽及耳穴,抹額及掐內關、神門、合谷、足三裡,可助降壓和消除症狀。 6、理療:某些藥物的離子導入、脈沖超短波或短波治療及磁療都可用來作為鎮靜及降壓的輔助治療。 四、迅速降壓措施 治療高血壓危象和高血壓腦病時需迅速降壓,可用靜脈注射或滴注給藥措施。 編輯本段高血壓病的注意事項 一、合理膳食 1.飲食對於高血壓的重要性:民以食為天,合理的膳食可以使你不胖也不瘦,膽固醇不高也不低。 2.高血壓患者的飲食宜忌: ①碳水化合物食品: 高血壓病人de保養
1.早餐時吃些甜瓜和酸奶. 甜瓜和酸奶礦物質鉀的含量較高,有助於控制血壓。一項對2600人進行跟蹤研究的結果表明,6天吃含1克鉀的食物,如一個土豆、一只大香蕉和226克牛奶,五星期後血壓可下降4個毫米汞柱。 2.多喝橙汁 橙汁含豐富的維生素c。英國醫學工作者對641名成年人的血液進行化驗後發現,血液中維生素c含量越高的人,其動脈的血壓越低。這些研究人員認為,維生素c有助於血管擴張。每天服用60毫克維生素c片,或者多吃些蔬菜、胡椒、檸檬和其他酸味水果,也可起同樣作用。 3.清晨避免過度疲勞 一般來說,心髒病往往在早晨發作,原因之一是在上午11點前,人的血壓至少比其他時間高出5個毫米汞柱。為了避免疲勞,周末盡量少參加那些令人感到疲憊的聚會。每天工作結束後,把書房或辦公室收拾得井井有條,以免第二天早上看到紛亂的工作場所,影響情緒,導致血壓上升。此外工作室保持窗明幾淨,也會使人心情舒暢。 4.少喝咖啡 根據拉克大學的一項研究,一天之內,若口服相當於兩杯咖啡的咖啡鹼藥,人的血壓就會上升2—3個毫米汞柱,咖啡鹼可使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 5.經常吃些大蒜 每天吃2—3瓣大蒜,是降壓的最好的簡易辦法,對一組415人的研究調查表明,食用600—900毫克蒜泥,平均降壓11個毫米汞柱。大蒜可幫助保持體內一種酶的適當數量而避免出現高血壓。 6.少爭吵 根據刊登在《心理健康》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在夫妻或非婚同居中出現意見分歧時,雙方耐心地聽取對方的意見,心平氣和地交談,血壓會保持正常水平。相反,在發生分歧對,兩人都不冷靜而發生爭吵,會使人心煩意亂,血壓驟然升高。
7.避免勞累過度 根據對195個男子進行3年的跟蹤調查,減輕勞動強度可使高血壓患者的血壓下降10個毫米汞柱,正常人的血壓下降5個毫米汞柱。 8.多吃鲑魚 體重超量的人每日食113克鲑魚,4個月血壓可下降6個毫米汞柱,因為魚肉中所含的蛋白質和脂肪酸有助於保持動脈的彈性。 此外,經常食用魚肉還可減輕體重,至少不會使軀體臃腫。 9.不要把面包作為晚餐的主食 白面包中的小麥面粉將增加體內的胰島素,而後者在數小時之內就可使血壓升高。一項研究發現,血液中含胰島素高的人患高血壓症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3倍。 10.食冰激凌補充鈣 吃一塊冰激凌可補充150—200毫克的鈣,而每天補充1克鈣,8個星期可使血壓下降1—2個毫汞柱,因為鈣可使動脈管壁保持柔軟性。每天喝幾杯脫脂牛奶,可起到同樣的作用。
11.午飯後到戶外散步 德國的一頂研究結果說,到戶外曬10分鐘的太陽,血壓可下降6個毫米汞柱。紫外線照射可使機體產生一種營養素——維生素d3,維生素d3與鈣相互影響可控制動脈血壓。 12.在安靜的環境裡工作 一個研究小組曾對118人進行實驗,結果發現,當人們處在喧鬧的工作環境中時,血壓平均上升4個毫米汞柱,即使嘈雜聲持續時間短,血壓同樣也會上升。研究人員還做了一項試驗: 100個人每天沉思冥想20分鐘,12個月後再測壓時,這些人的血壓平均下降了11個毫米汞柱。如果不喜歡靜下來沉思,可以買一個魚缸,觀賞熱帶魚也有降低血壓的效果。 13.午後最好吃用杏仁和芋頭做的點心 杏仁和芋頭均含有豐富的鎂元素。一項對60個高血壓患者的研究說明,患者每天食480毫克鎂,血壓平均下降4個毫米汞柱。鎂能夠起松弛血管內壁的作用。約70克干芋頭種子可提供每天人體所需要的420毫克的鎂元素。另外,魚、麥芽、菠菜以及某些谷物也都是攝取鎂元素的很好來源。
<br/><br/><fontcolor=#0556a3>參考文獻:</font> www.ccvv120.com 晨飲一杯蜂蜜水可降血壓 蜂蜜含有大量的鉀元素,鉀離子進入人體後,有排鈉的功效,所以能起到維持血液中電解質平衡作用. 高血壓病人與高血壓性心髒病人,堅持每天晨飲一杯蜂蜜水,即可起到明顯的降壓作用,但不要用開水沖泡,要用低於60度的開水沖.用涼開水最佳
蘋果:多吃蘋果有益於冠心病患者及嗜鹽過多的高血壓患者。花生米浸醋:七日後食用,每天早晚各十粒,用於治療高血壓,七日為一個療程。芹菜:特別是芹菜根煎服有很好的降壓作用。芹菜還可以和其他食物如大棗配在一起治療高血壓。用芹菜250克,大棗10枚,水煎,食棗飲湯。菠菜:含有蛋白質、葡萄糖、蔗糖及維生素c、b、d、k和p。常食用菠菜有很好的降壓作用。青蘿卜汁:每次一匙,每日三次,連服10日,療效顯著。綠豆:適量裝入豬、羊、牛的苦膽內,陰干研粉,每次4-6克,一日兩次有降壓作用,適用於頭暈、頭痛的高壓患者。 高血壓大意不得。現在血壓是多少?偶爾測出一次血壓升高,不能確診為高血壓。如果連續三天測出高血壓,那可以確診為高血壓。要不要吃藥,要看升高的程度。臨界高血壓可以通過控制飲食、適度鍛煉、注意休息等措施來調節。要是還是血壓偏高。那麼只能藥物控制。降壓藥種類很多,作用的機理也不同。是藥三分毒,降壓藥有一定的副反應。吃什麼藥?那還是請當地醫生決定。因為這要看你父親的具體情況(年齡、體質、其它並發症)而定。如果按目前西醫的治療手段就只有吃降壓藥,而且是終生服用,“是藥三分毒,”如再長期的服用藥物最傷肝髒,後傷腎髒。找名家中醫對症調理加強身體的機能,血壓自然就穩定了,有些人得了高血壓,不服用任何藥物,過了幾年還是原來那樣,也沒出現什麼不適感。下面附上台灣中醫彭奕竣編寫的《中醫之鑰》一書中關於高血壓節選的一段內容,期望對你會有所啟發,如有興趣可來信我的郵箱: [email protected] 繼續探討。 “……高血壓病是如何誕生的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明了血壓計,量到血管的舒張壓、收縮壓數據,為什麼血管的舒張壓、收縮壓會超過正常值呢?則有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九十八的原因不明,既是原因不明卻又將高血壓的原因分為原發性高血壓、續發性高血壓、青年性高血壓......豈不矛盾,原因不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