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洞”是什麼呢? 蟲洞”是什麼呢?簡單地說,“蟲洞”就是連接宇宙遙遠區域間的時空細管。暗物質維持著蟲洞出口的敞開。它可以把平行宇宙和嬰兒宇宙連接起來,並提供時間旅行的可能性。它也可能是連接黑洞和白洞的時空隧道,也叫"灰道". 下面我為大家舉個例子: 假如說大家都在一個長方形的廣場上,左上角設為a,右上角設為b,右下角設為c,左下角設為d。假設長方形的廣場上全是建築物,你的起點是c,終點是a,你無法直接穿越建築物,那麼只能從c到b,再從b到a。再假設假如長方形的廣場上什麼建築物都沒了,那麼你可以直接從c到a,這是對於平面來說最近的路線。但是假如說你進入了一個蟲洞,你可以直接從c到a,連原本最短到達的距離也不需要了。這就是所謂的蟲洞。但是由於蟲洞引力過大,人無法通過蟲洞來實現“瞬間移動”的可能。 早在20世紀50年代,已有科學家對“蟲洞”作過研究,由於當時歷史條件所限,一些物理學家認為,理論上也許可以使用“蟲洞”,但“蟲洞”的引力過大,會毀滅所有進入的東西,因此不可能用在宇宙航行上。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的研究發現,“蟲洞”的超強力場可以通過“負質量”來中和,達到穩定“蟲洞”能量場的作用。科學家認為,相對於產生能量的“正物質”,“反物質”也擁有“負質量”,可以吸去周圍所有能量。像“蟲洞”一樣,“負質量”也曾被認為只存在於理論之中。不過,目前世界上的許多實驗室已經成功地證明了“負質量”能存在於現實世界,並且通過航天器在太空中捕捉到了微量的“負質量”。 據美國華盛頓大學物理系研究人員的計算,“負質量”可以用來控制“蟲洞”。他們指出,“負質量”能擴大原本細小的“蟲洞”,使它們足以讓太空飛船穿過。他們的研究結果引起了各國航天部門的極大興趣,許多國家已考慮撥款資助“蟲洞”研究,希望“蟲洞”能實際用在太空航行上。 宇航學家認為,“蟲洞”的研究雖然剛剛起步,但是它潛在的回報,不容忽視。科學家認為,如果研究成功,人類可能需要重新估計自己在宇宙中的角色和位置。現在,人類被“困”在地球上,要航行到最近的一個星系,動辄需要數百年時間,是目前人類不可能辦到的。但是,未來的太空航行如使用“蟲洞”,那麼一瞬間就能到達宇宙中遙遠的地方。 據科學家猜測,宇宙中充斥著數以百萬計的“蟲洞”,但很少有直徑超過10萬公裡的,而這個寬度正是太空飛船安全航行的最低要求。“負質量”的發現為利用“蟲洞”創造了新的契機,可以使用它去擴大和穩定細小的“蟲洞”。 科學家指出,如果把“負質量”傳送到“蟲洞”中,把“蟲洞”打開,並強化它的結構,使其穩定,就可以使太空飛船通過。 蟲洞的概念最初產生於對史瓦西解的研究中。物理學家在分析白洞解的時候,通過一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思想實驗,發現宇宙時空自身可以不是平坦的。如果恆星形成了黑洞,那麼時空在史瓦西半徑,也就是視界的地方與原來的時空垂直。在不平坦的宇宙時空中,這種結構就意味著黑洞視界內的部分會與宇宙的另一個部分相結合,然後在那裡產生一個洞。這個洞可以是黑洞,也可以是白洞。而這個彎曲的視界,就叫做史瓦西喉,它就是一種特定的蟲洞。 自從在史瓦西解中發現了蟲洞,物理學家們就開始對蟲洞的性質發生了興趣。 蟲洞連接黑洞和白洞,在黑洞與白洞之間傳送物質。在這裡,蟲洞成為一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羅森橋,物質在黑洞的奇點處被完全瓦解為基本粒子,然後通過這個蟲洞(即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羅森橋)被傳送到白洞並且被輻射出去。 蟲洞還可以在宇宙的正常時空中顯現,成為一個突然出現的超時空管道。 蟲洞沒有視界,它只有一個和外界的分界面,蟲洞通過這個分界面進行超時空連接。蟲洞與黑洞、白洞的接口是一個時空管道和兩個時空閉合區的連接,在這裡時空曲率並不是無限大,因而我們可以安全地通過蟲洞,而不被巨大的引力摧毀。理論推出的蟲洞還有許多特性,限於篇幅,這裡不再贅述。 黑洞、白洞、蟲洞仍然是目前宇宙學中“時空與引力篇章”的懸而未解之謎。黑洞是否真實存在,科學家們也只是得到了一些間接的旁證。當前的觀測及理論也給天文學和物理學提出了許多新問題,例如,一顆能形成黑洞的冷恆星,當它坍縮時,其密度已然會超過原子核、核子、中子……,如果再繼續坍縮下去,中子也可能被壓碎。那麼,黑洞中的物質基元究竟是什麼呢?有什麼斥力與引力對抗才使黑洞停留在某一階段而不再繼續坍縮呢?如果沒有斥力,那麼黑洞將無限地坍縮下去,直到體積無窮小,密度無窮大,內部壓力也無窮大,而這卻是物理學理論所不允許的。 總之,目前我們對黑洞、白洞和蟲洞的本質了解還很少,它們還是神秘的東西,很多問題仍需要進一步探討。目前天文學家已經間接地找到了黑洞,但白洞、蟲洞並未真正發現,還只是一個經常出現在科幻作品中的理論名詞。 蟲洞也是霍金構想的宇宙期存在的一種極細微的洞穴。美國科學家對此做了深入的研究。目前的宇宙中,“宇宙項”幾乎為零。所謂的宇宙項也稱為“真空的能量”,在沒有物質的空間中,能量也同樣存在其內部,這是由愛因斯坦所導入的。宇宙初期的膨脹宇宙,宇宙項是必須的,而且,在基本粒子論裡,也認為真空中的能量是自然呈現的。那麼,為何目前宇宙的宇宙項變為零呢?柯爾曼說明:在爆炸以前的初期宇宙中,蟲洞連接著很多的宇宙,很巧妙地將宇宙項的大小調整為零。結果,由一個宇宙可能產生另一個宇宙,而且,宇宙中也有可能有無數個這種微細的洞穴,它們可通往一個宇宙的過去及未來,或其他的宇宙。 旋轉的或帶有電荷的黑洞內部連接一個相應的白洞,你可以跳進黑洞而從白洞中跳出來。這樣的黑洞和白洞的組合叫做蟲洞。 最後,即使蟲洞存在並且是穩定的,穿過它們也是十分不愉快的。貫穿蟲洞的輻射(來自附近的恆星,宇宙的微波背景等等)將藍移到非常高的頻率。當你試著穿越蟲洞時,你將被這些x射線和伽瑪射線烤焦。蟲洞的出現,幾乎可以說是和黑洞同時的。 物理學家一直認為,蟲洞的引力過大,會毀滅所有進入它的東西,因此不可能用在宇宙旅行之上。但是,假設宇宙中有蟲洞這種物質存在,那麼就可以有一種說法:如果你於12:00站在蟲洞的一端(入口),那你就會於12:00從蟲洞的另一端(出口)出來。 黑洞和黑洞之間也可以通過蟲洞連接,當然,這種連接無論是如何的加強,它還是僅僅是一個連通的“宇宙監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