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三個方面不斷爆發戰爭西部卻一直保持和平而友好的氛圍,這全是馬超的功勞。要知道那些青藏草原上的半開化部落從來不是友善和愛好和平的而且他們對於富庶的西川壩子正處於居高臨下的地位。沒有馬超這位"神威天將軍"和他死後軍團的余威,蜀漢在西部安得如此從容?馬超的威望一方面是家族的傳統另一方面西方的少數民族在川西丘陵地帶和馬超交戰也毫無取勝的希望。 有人問為什麼劉備出征東吳不帶上魏延馬超?是不是不信任?後方空虛,這二位一個防備西陲一個拱衛漢中(諸葛亮則是蜀漢的後勤部長,趙雲是戰略預備隊)誰也動不得把家都交給你們了這是最大的信任。 從戰略上說,蜀漢為馬超設計的未來是涼州。諸葛亮出師北伐前去哭馬孟起並非多事,此時北伐主要目的就是奪取雍涼以涼州益州兩州的實力為後盾來圖謀進取中原(荊州失去後對隆中對的修正)。沒有了這位身經百戰又熟悉西部情況的名將,孔明大概有痛失一臂的感覺。 世人常道馬超有勇無謀,此種說法有失公允。馬超作為劉備手下著名的大將,有一定的方略。例如曹操召馬騰入京,超曾勸其不可輕入靜觀其變,馬騰不聽;曹操渡河時他曾識破曹操欲斷本軍後方的計策;攻漢中時穩健的行事作風;有人想為孟達報信,使者被馬超所獲,於酒宴上探得虛實,報與玄德。大家這樣講無非是因他對曹操和諸葛亮的兩次失敗。可細想來這二位是何等人物,就算關羽趙雲也未必躲得過。一計韓遂行事不當且他若不害馬超此計日久自破;二計主要是張魯中計與馬超並無太大干系。 6.張飛 張飛,字翼德。涿郡涿縣人(河北)。 張飛是一個非常搞笑的人物。說他傻吧,還有點小心眼兒;說他聰明吧,耍起性子那叫一個小胡同趕豬。關羽一路過關斬將,得知張飛下落,特來尋他。結果一見面張飛就要砍,也就是關羽武藝好反應快,要不被秒了豈不冤死。趙雲長坂坡尋嫂,張飛卻以為他投降曹操去了,揚言見著“一槍刺死”。關羽跟他那麼多年兄弟他還不信呢,別說趙雲了。劉備三顧茅廬來請伏龍,諸葛亮高臥不起。張飛大怒謂雲長曰:“這先生何是傲慢!見我哥哥侍立階下,他竟高臥,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後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雲長再三勸住。劉備和呂布的關系很復雜,主客互易。張飛總想找呂布點麻煩。呂布稱玄德為賢弟,張飛聽了,嗔目大叱曰:“我哥哥是金枝玉葉,你是何等人,敢稱我哥哥為賢弟!你來,我和你斗三百合!”布默然無語。吃完了飯,呂布送劉備出門,張飛躍馬橫槍而來,大叫:“呂布,我你並三百合!”好說歹說勸住了。曹操設計讓劉呂相並。呂布為玄德賀喜,張飛扯劍上廳要殺呂布。玄德慌忙阻住。布大驚曰:“翼德何故只要殺我。”把呂布搞得這麼郁悶,老羅給足了張飛面子。張飛打了呂布丈人,引得布一怒奪了徐州;這厮不說反省自己貪杯誤事,卻又詐稱山賊偷了呂布的馬,弄得劉備連小沛都呆不下去了。呂布來問罪他卻道:“我奪你馬你便惱,你奪我哥哥徐州便不說了!”著實令人捧腹。《三國演義》中,只有張飛一人和呂布不分勝敗。兩人大戰一百多合,這樣看張飛的武力應該還可以往上排。大戰馬超於葭萌關,打了一天一夜,鏖戰千合,酣暢淋漓!長坂橋上,張飛斷後,憑著一股無往不勝的霸氣,硬生生攝得文聘、曹仁、樂進、張颌、夏侯兄弟等名將不敢進軍。張飛見半晌無人應戰,大喝:“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聲若驚雷,嚇得夏侯傑肝膽皆碎,曹操慌忙領諸潰逃。要不是許褚、張遼攔住,還真讓張飛糊弄過去了。據言,張飛此吼與一般斷喝不同,乃是自創的一種奇門功夫,後被一農夫習得流傳於世,曰“獅吼功”。 張飛除了勇武,計謀上也相當不錯。當陽疑兵,分身巴郡,智取瓦口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人言此只是神來之筆,偶爾為之。其實,哪有那麼多偶然,孔明就曾說過張飛並非一介勇夫。這一次次的偶然恰恰說明了張飛已從匪氣深重的莽夫成長為一名合格甚至優秀的將領。 張飛死得令人扼腕。大丈夫應馬革裹屍還,他卻出師未捷身先死``````要說這帶兵打仗切不可感情用事。張飛、劉備皆因關羽之死失去理智,不但丟了性命,也為歷史留下了諸多遺憾`````` 7.許褚 許褚,字仲康。谯國谯縣人(安徽)。 典韋死後曹操的王牌。力大無比,能掣二牛尾倒行百步,勇猛好戰,人稱“虎癡大將軍”。 曹操手下大將要比劉備多多了,可單論武力,能與“五虎上將”相嶼的唯仲康一人。比起張遼、徐晃等人,許褚幾乎沒有以出色指揮聞名的戰役,但細心者可以發現,許褚對敵從未正面失敗過,有一次敗於張飛卻是喝多了。看看許褚驕人的戰績吧:與呂布斗了二十余合不分勝敗;力戰趙雲,三十合不分勝敗;與典韋大戰三日;渭口斗馬超,大戰二百合有余。馬超也不得不歎服:“吾見惡戰者莫如許褚,真‘虎癡’也!”;華容道,騎無鞍馬來戰張飛。操進軍洛陽時,李催派其侄李暹、李別出戰。未及開言,許褚飛馬過去,一刀先斬李暹;李別吃了一驚,倒撞下馬,褚亦斬之,雙挽人頭回陣,曹撫許褚背曰:“子真吾之樊哙也!”許褚就愛打硬仗,對手越強他就越起勁兒;相反對手要是差點,他打起來就沒那麼猛了。這大概就是許褚面對顏良的手下敗將徐晃卻拖拖拉拉打了50多個回合的原因吧。 許褚很可愛。煮酒論英雄後,曹操讓他把劉備叫回來。劉備不回,他想反正曹操沒叫厮殺,劉備人也不錯,便自作主張放了劉備回來復命;許攸是官渡之戰的大功臣和曹操私交又不錯,就因為把許褚及眾將士的拼殺看作匹夫之勇被殺了。換作別人肯定不會也不敢這樣對待曹操手下的賢士;曹操呢,一看事已至此,罵了許褚兩句就完事兒了。唉,沒辦法,誰讓許褚是曹操最喜歡的“保镖”呢!許褚戰張飛之時,明知道軍情緊急,趕上高興勁兒還是喝了個大醉。曹操命眾將比試射術,勝者以錦袍獎之。徐晃雖技壓群臣但沒按曹操的規矩辦。單個許褚不服,硬是要奪徐晃已經穿到身上的袍子,最後扯爛了;許褚體胖,斗馬超時竟捨去衣甲赤膊上陣,也不怕丟了防護危急性命。仲康這股為了勝利不惜性命的狠勁兒由得令人拍手稱快。 許褚忠心,無論形勢多麼危急他總是第一個沖出來,救了曹操無數次。渭水河抵孟起;葫蘆口戰張飛;濡須塢曹操中計,許褚力敵甘寧周泰兩員上將使操得脫;取漢中孟德冒進,楊昂、楊任引伏兵殺出。操大驚,又是許褚提刀縱馬向前截殺,保其無恙。一日操酒醉,褚仗劍立於堂門之內。曹仁奉命星夜來見,被許褚擋住。曹仁大怒曰:“吾乃曹氏宗族,汝何敢阻當耶?”許褚曰:“將軍雖親,乃外藩鎮守之官;許褚雖疏,現充內侍,主公醉臥堂上,不敢放入。”仁乃不敢入。曹操聞之,歎曰:“許褚真忠臣也!” 8.黃忠 黃忠,字漢升。荊州南陽人(河南)。 老年人的偶像,上歲數的三國迷無不對黃忠喜愛有嘉。 忠早年為劉表帳下中郎將,後隨劉表之子劉琮降曹,鎮守長沙。 幸好劉備收降了老黃忠,不然《三國演義》就少了好多人們津津樂道的故事。年愈六十尚能與關公大戰百合,並逼得關羽使必殺——拖刀計,黃忠的實力大家應該有個底了。戰場之上,射術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有人看不起射術,認為暗箭傷人非君子所為。其實從戰爭的角度看,取勝才是關鍵。多一分能力就一多一分勝利的本錢。好比考試時的附加題,會做成績就高。呂布、典韋、徐晃、太史慈、夏侯淵、祝融等名將射術都不錯(典韋飛戟,祝融飛刀),但最知名的就屬黃忠了。黃忠能開二石力之弓,百發百中。戰長沙時他本可以射殺關羽,何奈二人都是義士,英雄惜英雄怎生下得了手。不知道年輕時侯干什麼去了,攻取漢中那段日子是黃忠一生最輝煌的時光。 大將張颌兵犯葭萌關,黃忠請戰,亮仔言其老以激之。忠白發倒豎曰:“某雖老,兩臂尚開三石之弓,渾身還有千斤之力(請戰嘛,吹得懸乎點應該的):豈不足敵張颌匹夫耶!”趨步下堂,取架上大刀,輪動如飛;壁上硬弓,連拽折兩張。孔明問誰為副將,黃忠說嚴顏就成(我懷疑他故意搞笑)。然而,就是在這一片哂笑聲中,黃忠定計夾攻張颌,颌大敗退軍八九十裡;又使驕兵計破了夏侯尚、韓浩;不顧疲乏緊握戰機,連夜進軍與早埋伏好的嚴顏兵合一處奪了屯糧重地天蕩山!漢升斬了韓浩,嚴顏殺了夏侯德。捷報飛傳成都,蜀軍一片歡騰。 黃忠馬不停蹄又趕到夏侯淵駐守的定軍山。夏侯淵打曹操起家的時就跟隨左右,武藝精妙剛猛非常,曾屯長安拒馬孟起。黃忠先與法正商定“步步為營”之計,誘淵搦戰;而後引軍占了要地對山,令妙才無法穩住陣腳;最後借疲兵之術急攻曹軍。老將軍飛馬下山,猶如天崩地塌之勢。夏侯淵措手不及,被黃忠趕到麾蓋之下,大喝一聲,猶如雷吼。淵未及相迎,黃忠寶刀已落,連頭帶肩,砍為兩段! 曹操起兵為淵報仇。黃忠又請命去攻屯糧草辎重的北山。這一戰與趙雲合力殺敗張颌、徐晃,占了北山;徐晃渡過漢水來攻蜀營,黃忠謂趙雲曰:“徐晃令弓弩射者,其軍必將退也:可乘時擊之。”言未已,魏軍後隊果然退動,蜀軍乘勢殺出,曹兵大敗。接著陽平關、漢中等役漢升又屢屢建功。 由此看來,老將軍以70高齡位列“五虎上將”,實至名歸。 所言不對,是關羽張飛趙雲魏延黃忠.其中魏延在其他大將不在後反了.這是佐證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