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流感疫苗一定不患流感嗎 疫苗,是指為了預防、控制傳染病的發生、流行,用於人體預防接種的疫苗類預防性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是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動物的血清、細胞等制備的供預防、診斷和治療用的制劑。預防接種用的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菌苗和類毒素。其中,由細菌制成的為菌苗;由病毒、立克次體、螺旋體制成的為疫苗,有時也統稱為疫苗。 疫苗分為兩類。第一類疫苗,是指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應當依照政府的規定受種的疫苗,包括國家免疫規劃確定的疫苗,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執行國家免疫規劃時增加的疫苗,以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衛生主管部門組織的應急接種或者群體性預防接種所使用的疫苗;第二類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費並且自願受種的其他疫苗。 [編輯本段]原理 疫苗是將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立克次氏體、病毒等)及其代謝產物,經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於預防傳染病的自動免疫制劑。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動物體免疫系統的特性。當動物體接觸到這種不具傷害力的病原菌後,免疫系統便會產生一定的保護物質,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質、特殊抗體等;當動物再次接觸到這種病原菌時,動物體的免疫系統便會依循其原有的記憶,制造更多的保護物質來阻止病原菌的傷害。 [編輯本段]意義 疫苗的發現可謂是人類發展史上意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繁衍生息的歷史就是人類不斷同疾病和自然災害斗爭的歷史,控制傳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預防,而接種疫苗被認為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而事實證明也是如此,威脅人類幾百年的天花病毒在牛痘疫苗出現後便被徹底消滅了,迎來了人類用疫苗迎戰病毒的第一個勝利,也更加堅信疫苗對控制和消滅傳染性疾病的作用。此後200年間疫苗家族不斷擴大發展,目前用於人類疾病防治的疫苗有20多種,根據技術特點分為傳統疫苗和新型疫苗。傳統疫苗主要包括減毒活疫苗和滅活疫苗,新型疫苗則以基因疫苗為主。 [編輯本段]種類 一人工主動免疫制劑 1.死疫苗 選用免疫原性好的細菌、病毒、立克次體、螺次體等,經人工培養,再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將其殺滅制成。此種疫苗失去繁殖能力,但保留免疫原性。死疫苗進入人體後不能生長繁殖,對機體刺激時間短,要獲得持久免疫力需多次重復接種。比如:甲肝滅活疫苗,就是死疫苗。 2.活疫苗 用人工定向變異方法,或從自然界篩選出毒力減弱或基本無毒的活微生物制成活疫苗或減毒活疫苗。常用活疫苗有卡介苗(bcg,結核病)、麻疹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小兒麻痺症)等。接種後在體內有生長繁殖能力,接近於自然感染,可激發機體對病原的持久免疫力。活疫苗用量較小,免疫持續時間較長。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優於死疫苗。比如:水痘疫苗是減毒活疫苗,麻風腮三聯疫苗都是屬於活疫苗。 3.亞單位疫苗(組分疫苗)
除去病原體中無保護免疫作用甚至有害的成分,保留其有效的免疫原成分後,制成的疫苗。可用化學試劑裂解流感病毒,提出其血凝素、神經氨酸酶制成;用腦膜炎球菌夾膜多糖等制成亞單位疫苗。比如:現在比較常用的無細胞百白破疫苗,就是亞單位的疫苗。 4.基因重組疫苗 應用基因工程技術制成,如把編碼hbsag基因插入酵母菌基因組,制成基因重組乙肝疫苗。基因重組方法還可制成更多種類、更價廉、更安全有效的疫苗或多價疫苗。比如:現在常用的乙肝重組疫苗。 5.dna疫苗 dna疫苗是將病原或腫瘤整個或部分蛋白抗原的基因克隆在真核表達載體上,直接注入體內,使其抗原在體內表達後激發機體產生免疫反應。其制作方法簡單,安全,有效。從1992出現到現在,已經有兩種dna疫苗上市。 6.類毒素
細胞外毒素經甲醛處理後失去毒性,仍保留免疫原性,為類毒素。其中加適量磷酸鋁和氫氧化鋁即成吸附精制類毒素。體內吸收慢,能長時間刺激機體,產生更高滴度抗體,增強免疫效果。常用的類毒素有白喉類毒素、破傷風類毒素等。 二被動免疫制劑 1.抗毒素 2.抗菌血清和抗病毒血清 3.丙種球蛋白 4.特異性免疫球蛋白 5.免疫核糖核酸 6.轉移因子 7.胸腺素 8.干擾素 人工主動免疫和人工被動免疫均能使機體增加抗病能力,但後者的持續時間短,主要用治療和緊急預防。 [編輯本段]兒童注射疫苗 按照我國規定的計劃免疫程序,寶寶必須在1歲內完成5種疫苗的接種,具體包括以下幾種: (1)乙肝疫苗。一般在出生兩天內、1個月、6個月各注射1次,每3~5年加強注射1次。目前使用的多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它可以用於預防所有已知亞型的乙肝病毒感染。 (2)卡介苗。接種卡介苗可預防結核病。卡介苗在一般嬰兒出生後即可接種,如果出生時沒接種,可在2個月內接種。在3歲、7歲及12歲時,如結核試驗陰性,應進行復種。 (3)小兒麻痺糖丸。口服小兒麻痺糖丸可預防嬰兒癱,即醫學上的“脊髓灰質炎”。現在服用的均是白色三價混和疫苗,出生後滿2月,初服,以後每隔1月服兩次,連服兩次,4歲加強1次。 (4)百白破混合制劑。注射百白破混合制劑可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這三種疾病可嚴重威脅小兒的健康與生命。接種一般是在嬰兒出生滿3個月時進行,初種必須注射3針,每次間隔4~6周,孩子1歲到2歲時再復種1次。 (5)麻疹疫苗。注射麻疹疫苗可預防麻疹。第一次接種應在嬰兒滿8個月,到2歲、7歲、12歲時再進行復種。 小提示:寶寶發熱,有急性傳染病時接種疫苗,可能誘發、加重原有病情,不能接種。家長帶孩子去打預防針時,應主動說清孩子的身體情況,以便醫生正確掌握禁忌症,這樣既可減少疫苗接種的副反應,又能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尤其是卡介苗屬於活菌苗,小兒麻痺糖丸、麻疹疫苗屬於減毒活疫苗,對於那些體質特別虛弱的孩子在注射後,一定要密切觀察孩子的反應,將孩子出現的不良反應同其他的病症加以區別。 以下是規定強免的疫苗 國家規定強免(強制免疫)的疫苗是必須打的,即強制免疫的,也是免費的(至少上海是一分錢不收的,外地怎麼樣就不清楚了),小孩日後入托、入學甚至出國都要憑打過的接種證辦理的。 以下是規定強免的疫苗(2006年3月1日執行): 出生時: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1月齡:乙肝疫苗(第二次) 2月齡:脊髓灰質炎疫苗(第一次) 3月齡:脊髓灰質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 4月齡:脊髓灰質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 5月齡:百白破(第三次) 6月齡: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腦疫苗(第一次) 8月齡: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腦疫苗(非活第一、二次)、(減活第一次) 9月齡:a群流腦疫苗(第二次) 18月齡: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 2歲:乙腦疫苗(非活第三次)、(減活第二次) 3歲:a群流腦疫苗(第三次) 4歲:脊髓灰質炎疫苗(第四次) 6歲:乙腦疫苗(非活第四次)、(減活第三次)、a群流腦疫苗(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 16歲:精白破(第二次) 還有一些疫苗不屬於強免范圍,如麻腮風、風疹、腮腺炎、肺炎、水痘等,都要收費的,可自願選擇打或不打。記住一點,凡是收費的疫苗都需要家長簽名認可,方可接種。 [編輯本段]成人可注射的疫苗: 乙肝疫苗、甲肝疫苗、肺炎疫苗、水痘疫苗、麻風腮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支氣管炎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傷寒疫苗、痢疾疫苗、宮頸癌疫苗、霍亂疫苗等很多 還有艾滋病疫苗、人禽流行性感冒疫苗等還在研制中。 [編輯本段]生物制品 是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動物的血清、細胞等制備的供預防、診斷和治療用的制劑。預防接種用的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菌苗和類毒素。其中,由細菌制成的為菌苗;由病毒、立克次體、螺旋體制成的為疫苗,有時也統稱為疫苗。 [編輯本段]全球疫苗市場概況 近年來,全球疫苗市場正引起不少制藥公司的興趣,特別是在流感可能大爆發的恐懼感籠罩下,流感疫苗市場正日益受到青睐。該市場已連續幾年以年均兩位數的速度增長,使得全球流感疫苗市場大大地擴張。2005年,這一市場的規模估計達到了16億美元。據預計,該市場的增長趨勢仍將繼續。據市場調研機構datamonitor公司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010年,僅僅是在全球七大市場上,流感疫苗市場的規模就有可能超過30億美元。 注射流感疫苗並不代表就不感冒了,只是說注射疫苗後,一但發生流感他生病的幾率要比沒有注射的人要小,而且即使生病他的症狀也比較輕。流感的病株每年都回發生變異,因此你今年注射的對明年的流感病毒是沒有免疫力的,而且每年注射的最佳時間是9、10、11三個月。如果你小孩的體質比較差仍建議每年注射,流感爆發輕壯年也會得病,但青年人的免疫力也有前弱之分,體質好免疫力強的也有不生病的,體弱的輕壯年及有哮喘的年輕人建議注射。小孩最好增加甲肝疫苗及輪壯病毒疫苗。 很正常,流感和普通感冒是兩碼事,因此,流感疫苗對普通感冒是不起什麼作用的。以後只在爆發流感前注射疫苗就可以了。祝你如意。流感疫苗其實就是一種細菌。把這種細菌植入體內後,人體會產生抗感冒的抗體,但這並不表明種入這種疫苗就不會再引發感冒。而且,感冒本身就是人體和這種細菌互相糅合的一種過程。而且,細菌的種類繁多,接種的感冒疫苗不可能會囊括所有的細菌類型。可能這次感冒正好就是你所接種的細菌的種類,那麼這種抗體就會產生作用。另外,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對細菌的承受力也會產生不同的反應。所以,即使接種了感冒疫苗也會感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