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走路腳采到了石子一樣剌痛是什麼原因正文

走路腳采到了石子一樣剌痛是什麼原因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走路腳采到了石子一樣剌痛是什麼原因
 
這是正常的,適應一下就好了,不過不要一下用力.先慢慢用力,即使痛也要忍著,再逐漸用力,會逐漸適應的,打石膏時是石膏代替腳部和腿部受一部分力,現在這部分力都歸腳來受,當然要不一樣一點.放心,人體的適應能力是非常強的,千萬不要因為怕痛就不敢用力,那以後你的腳會形成殘疾的.
 
楊二車娜姆~~她姓楊~~二車是寶石的意思~~娜姆是仙女的意思~~

摩梭人,13歲考入上海音樂學院;畢業後進入中央民族歌舞團。
1990年離開中國到美國,後在意大利當模特,游歷歐洲。先後到日本、新加坡和我國台灣等地講學和演出。
1997年開始寫作出版,著有《走出女兒國》《中國紅遇見挪威藍》《你也可以》等書。其作品已被譯成多國語言,在全世界熱銷。現為《時尚———中國服裝》專欄作家。

楊二車娜姆,一個總是身穿中式服裝周游世界的傳奇女人。
她14歲從摩梭部落翻山越嶺,徒步走過幾座大山,走進上海音樂學院,走進北京中央民族歌舞團,走到美國,又走到挪威和瑞士……她在走路中成長,在走婚中成熟。
幾年前,一本《走出女兒國》的自傳小說,讓我們認識了無比神秘的楊二車娜姆;認識了神秘無比的摩梭族。這個被稱做人類早期社會形態活化石的摩梭族,是當今世界惟一的母系王國。
在中國雲南省境內生活著一個少數民族--摩梭族,他們世世代代居住在泸沽湖邊維系著母系氏族的傳統生活,藍天、白雲、綠水;樸素、平靜而真實的生活使這裡的人們對人生有著最樸實的理解。
因為高山的阻擋,摩梭人很少走出泸沽湖的懷抱,他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似乎對外面的世界也並不感興趣,但終於有一天,一個摩梭女孩兒在晨羲中離開泸沽湖踏著石子路開始了出走的歷程。這個摩梭女孩兒名叫楊二車娜姆,她離開家鄉來到上海,然後到北京,一個偶然的機會又去了美國,之後是歐洲之旅,當想家的時候她又回到泸沽湖,她像一片雲,在這個對她來說很小的世界裡飄來蕩去。
娜姆依然住在北京外交公寓裡,這不過是她幾個家之中的一個。自從“嫁”給她的王子——瑞士外交官石丹梧以來,這就是她在中國除泸沽湖以外的固定的家了。
楊二車娜姆最早的家在川滇高原泸沽湖畔一個叫左所的地方,跟摩梭最後一個王妃肖淑明是鄰居。去年我翻山越嶺跑到那兒找她,摩梭人告訴我:“娜姆到美國走婚去了,大把大把的美金寄回來,她家現在是我們摩梭部落最有錢的!”

我嚇了一跳,原來她嫁給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攝影記者“鹌鹑蛋”,在他們看來不過是走走婚而已。
事實上他們後來也真離了。
現在她的身份,已是挪威王國外交官石丹梧的夫人。其實呀,也可以叫她同居女友,因為娜姆說她的摩梭媽媽不知把戶口簿塞在家裡的哪條牆縫裡了,所以無法跟她的挪威王子石丹梧正兒八經地去注冊。所以也沒有人知道娜姆的真實年齡,因為她說自己也真不太清楚,老一代摩梭人不會算數,不計時間,現在也是,要5個雞蛋就伸5個指頭,11個就要出動腳趾頭了。
既然她老是像宮雪花那樣,一涉及到年齡和一些關鍵性問題就“失憶”,我們就只能忽略這些細節了。
有人說石丹梧壓根不想跟她結婚,幸虧挪威有法律規定:同居了3年以上的戀人,就算事實婚姻。楊二車娜姆與石丹梧在一起接近6年,算兩次都可以了。所以她的每本書裡,稱石丹梧是王子,她自己是大使夫人。
楊二車娜姆一點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她,她率直地說:“我的的確確是在走婚,走的是‘國際婚’,要知道,走婚是我們摩梭人祖祖輩輩的傳統的戀愛與婚姻狀態呀!”
她說去年11月,王子從瑞士飛美國,與從中國飛回去的她在舊金石住了10天,一是為她的英文版自傳與出版社簽合同,二是度走婚假。

娜姆的走婚依據
也許很多人不理解走婚,其實它不是一件兒戲的事兒。
在泸沽湖摩梭人中,結婚後兩夫妻同住一屋檐下的,是數得出的少,連村長也奉行走婚,在月黑風高的晚上,村裡只剩幾聲狗吠的時候,才從媽媽的家中走出來,去找固定的“阿夏”(情人),他們生下的孩子,都放在阿夏的家,在媽媽作主的家庭,舅舅代替了爸爸的地位,如果哪家孩子闖了禍,別人會說:“你家舅舅怎麼教你的!”
當了爸的男人完全不需要養育自己的孩子,卻要管好同住一起的姐姐和妹妹的孩子。他的孩子在別人家裡,別人的孩子也在他家裡。對一個摩梭男人而言,當舅舅的角色,遠比當父親的角色重要。
摩梭人在十二三歲就舉行一生中最大的節日——成丁禮,行過成丁禮以後,無論男孩女孩都可以自由戀愛與走婚,所以走婚對成年人的楊二車娜姆來說,是天然的事兒。
那個陽光一點不比梵高的阿爾小鎮遜色的地方,那個向日葵與土豆都長得又大又圓的地方,孕育了野性的楊二車娜姆,那一湖濃藍的水,高原清朗透明的天空,賦予了她率直、奔放的性格。
發生在楊二車娜姆身上的事情,總讓主流社會覺得怪怪的,有悖常規。但很另類又說不上,她做起事情來還是挺實在、挺現代的嘛。
到底那些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都湊巧發生在她身上,還是她的性格注定了一生都要制造故事?

摩梭“公主”走出女兒國
“我的性格注定了我的命運只能這樣,我喜歡在路上的感覺,喜歡轉換不同的角色,喜歡嘗試各種事情,只要我想,我就要去做,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攔住我!”
小時候的娜姆是湖裡的一只丑小鴨,既不漂亮,也不聽話,路過的喇嘛給她起名為楊二車娜姆,意為“寶石仙女”,寶石仙女天生一副好嗓子,祭山時一唱起來,旁邊的山頭都聽得見。
如果不是自小心裡有一股不要命也要走出去,不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就白活了的潮水湧動,楊二車娜姆現在和她的同村姐妹一樣,還在群山環繞的湖邊放羊,撿柴火,割麥子,窮盡一生也走不出那幾座大山。她所見到的最大的show不過是過節時到湖對岸去參加賽馬和劃船比賽。只有在那邊,她才可以見到更多從外面走進湖裡玩的人,那些穿著不同服飾的外來游客,告訴她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采。
14歲那年,一支采風隊“采”中了她和另外3個女孩,到縣裡參加歌唱比賽,她這才看到那條可以通向遠方的公路,她知道,順著那兒,她可以走到北京去。北京從來都是摩梭人心中向往的天堂。
晚上住在招待所,繩子一拉,整個房間都亮了,把娜姆嚇了一跳,原來電燈就是這個樣子!她整晚又開,又熄,拉來拉去,恨不得把繩子剪回家,掛在祖母屋裡,從此不用上山砍松脂照明。
那一次外出讓她明白了,靠唱歌也可以唱到外面去,於是,她從縣裡唱到自治州,再唱到上海音樂學院……高原猛烈的陽光把她的臉頰曬出兩朵“高原紅”,像天然胭脂,那如山上百靈鳥一樣的歌聲和摩梭姑娘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讓14歲的她打了包袱,裡面裝著幾件衣服、7個雞蛋和一盒火柴,一個人逢山過山,遇水淌水地翻過幾座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走到了城市。
她花了兩年時間才學會普通話,3年的大學,讓她在上海交了很多漢族朋友,但為了圓摩梭人也能到神聖的北京去的那個夢,為了做摩梭的“才旦卓瑪”,她歷盡艱辛,坐火車跑北京不下30次,終於調進北京中央歌舞團。


從美國走婚到歐洲
1989年,酷愛照相的娜姆愛上《國家地理》雜志一個外號叫“鹌鹑蛋”的攝影記者。婚後,他把娜姆帶到了美國舊金山,在那兒,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慣令兩人感情破裂,離婚後的娜姆語言不通,經濟拮據,為了養活自己,一個人要打四五份工,巨大的生活壓力令她右耳失陪,不能再唱歌,後來,她從一句英文不會說,到可以用滿嘴髒話罵老板,生活之重令她從一個單純的驕傲的摩梭女孩蛻變成一個可以忍辱負重的女人。
我問她:“你恨鹌鹑蛋嗎?”她哈哈笑著說:“不會,我們還是好朋友,畢竟是他把我帶到美國的,他現在也住舊金山,最近他太太要生小孩了。前年他帶著太太到泸沽湖去玩,就住在我老家裡,跟媽媽和哥哥他們相處得可好了……”
1996年,在意大利胡逛的娜姆通過新聞獲知距家不遠的麗江大地震,嚇得連夜買機票回國往家鄉趕。途經北京,她住在一個意大利女朋友在使館區的家,不期然地認識了鄰居石丹梧。
比她小很多的石丹梧是一個挪威帥哥,褐色頭發,藍眼晴,英國倫敦外交官學校的高才生。
剛開始她居然有點看不上人家,後來覺得這個人品不錯嘛,才慢慢地給他機會。最後他就成為她心中的白馬王子,兩個你叫我王子,我叫你公主,肉麻之至,仿如不經意墮進了童話世界。受她出的書感染,大家都跟她這樣叫。
我問:“有人說,你利用與你走過婚的男友,從他們身上收獲成熟與成功,你怎麼看?”娜姆毫不在乎地說:“idon'tcareanything!(我不在乎一切!)如果這也可以的話,也不是個很笨的方法呀,whynot?(為什麼不呢?)我知道,知道我的有兩種人,一種人很喜歡我,其實我也很羨慕我自己的經歷,有時我也會對自己大吃一驚,為什麼我總是那麼幸運,可以走得那麼遠呢?……另外有一種人不會喜歡我,說我太張揚,太自以為是,太自戀,其實,活出真實的自己有什麼不對呢?這個世界很大很美,我不會為這些小事不開心。”
“結”了婚的她生活狀態一點沒變,照樣是滿世界跑,一年回一次泸沽湖,在北京呆幾個月,在美國呆幾個月,在瑞士呆幾個月——因為石丹梧在那兒工作。
我問:“你馬不停蹄地跑,你的王子會不會不滿意?”
“怎麼會,我們各人忙各人的,去年有7個月沒有一起了,但絲毫不影響兩人的感情,我和他至少一周通一次電話,出門前都先交換自己的日程表。這次在美國度假都是分頭去,10天後又天各一方,他忙,我也忙。”
楊二車娜姆說一口氣出了兩本書,去年底是《女人夢——煙雨是天涯》,今年初是《你也可以》。剛剛與台灣簽了3本書,計劃5月份推出,分別是自傳、散文集與時尚荟萃。
娜姆特別跟我提到她最近家裡的大事——在泸沽湖獅子山下買了4畝地,面湖建起了擁有30個房間的木頭房子,還有一個展示她與王子一起到各國進行文化交流的圖片和書籍的個人展廳。她老強調在那兒可以很寧靜地寫東西和懷孕,而且寫的東西和生的孩子都會非常漂亮。
讓我再次領略到娜姆的宣傳意識和經營策略。而她的可愛之處也在於不避嫌、不忌諱的無懼的生存意識。
她說,走哪匹山,就唱哪匹山的歌。在美國做生意,她要穿名牌服裝;在瑞士當外交官夫人,她要跟潮流,趕派頭;在北京,她是個寫字的人,餓了會跑去吃路邊店;而回到摩梭,她就會洗盡紅顏,素面朝天地和媽媽、兄弟姐妹們一起種玉米,割向日葵,那才是她最大的享受。

<ahref="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31/92/25/1142319225.9303724.jpg
"target="_blank"><imgsrc="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31/92/25/1142319225.9303724.jpg
"border="0"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a>全名叫楊二車娜姆,是摩梭族女兒國出生的.學音樂的.曾與一外國男子有過一段婚姻.現獨身.個性奔放,喜男色。愛在頭上戴花,被柯以敏稱之&quot;中國第一媒婆&quot;.聽說唱歌唱得不錯,我不認識她
 

斑鸠能吃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