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正常的孩子是不需要感統訓練的。 所謂“感統”是指將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信息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內外的知覺做出反應 而感覺統合失常,一般稱為“神經運動機能不全症”,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障礙問題,一般都發生在孩子的身上。這些孩子的智能測驗都在平均水准以上,確有學習上或行動上的障礙,有四分之一以上甚至造成學習成績低落,被誤認為有智障的現象。
這種孩子最明顯的症狀是有緊張性頸反射的神經運動機能不全症狀,嚴重的話.甚至會出現和腦性麻痺症孩子類似的行業。不過通常這類孩子都屬於輕微症狀,因此一般的智力測驗、腦波檢查或官能檢查都很難發現,這正是父母親最感頭痛的問題。
感統失調的表現 那麼感統失調之後會有那些表現呢?我們來對比專家給出的答案和我們生活中具體遇到的表現。
專家答案: 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毫無原因懼怕某些學科,心理障礙多 看似聰明,卻膽小不敢 自言自語,無法和人溝通 容易跌倒或撞牆 咬手指或無法戒除奶嘴 笨手笨腳,容易受挫、缺乏自信 寫字無法在框內,筆畫經常顛倒 固執,脾氣暴躁 發音不佳,語言發展緩慢 粘人、愛哭、性情孤僻慢 坐立不安,姿態不良,無法安靜 挑食、偏食、餐飲習慣不佳靜 喜歡爬高,卻不敢走平衡木 怕別人碰觸身體,容易吵架 愛旋轉游戲,過久而不會暈眩 眼睛容易酸,討厭閱讀
現實生活中的具體表現:
1.前庭平衡失調 (1)多動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暈,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調皮任性,興奮好動,容易違反課堂紀律,容易與人沖突,愛挑剔,很難與其他人同樂,也很難與別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有些孩子還可能出現語言發展遲緩,說話詞不達意,語言表達困難等。 (2)視覺感不良,盡管能長時間地看動畫片,玩電動玩具,卻無法流利地閱讀,經常出現跳讀、漏讀或多字少字;寫字時偏旁部首顛倒,甚至不認識字,學了就忘,不會做算術,常抄錯題、抄漏題等。 (3)聽覺感不良,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見,丟三拉四,經常忘記老師說的話和留的作業等。 2.本體感失調 (1)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閉上眼睛容易摔倒,站無站姿、坐無坐相,容易駝背、近視,過分怕黑。 (2)動作協調不良,動作協調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樣會滾翻、騎車、跳繩和拍球等。 (3)精細動作不良,不會系鞋帶、扣紐扣、用筷子,手腳笨拙,手工能力差。 3.觸覺失調 (1)觸覺過分敏感,表現為害怕陌生的環境,吮手、咬指甲、愛哭、愛玩弄生殖器等,過分依戀父母,容易產生分離焦慮;或過分緊張,愛惹別人;偏食或暴飲暴食、脾氣暴躁。 (2)痛覺過分遲鈍,有喜歡冒險、自傷自殘行為,不懂總結經驗教訓。少動、孤僻、不合群,做事縮手縮腳,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為。
感統失調產生的原因 而這些又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下面也有專家給出的答案,和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具體表現。
專家答案:
胎位不正所產生固有平衡失常; 活動空間太小,爬行不足所產生前庭平衡失常; 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兒右腦感覺刺激不足; 早產或剖腹生產,造成觸覺學習不足; 祖父母采用傳統方式,要求太多或太放縱; 潔癖症母親或保姆造成幼兒觸覺刺激缺乏及活動不足; 要求太多,管教太嚴,產生拔苗助長的挫折; 保護過度或驕縱溺愛,造成身體操作能力欠缺; 過早用學步車,造成前庭平衡及頭部支撐力不足; 延誤矯正,造成幼兒自信不足和不良習慣的定型化;
生活中的具體表現:
1.孕期失誤 (1)先兆流產,有可能引起中樞神經系統不健全,如:發育遲緩,輕度大腦功能失常。 (2)懷孕初期嚴重嘔吐、偏食、早產,造成孩子先天營養不良。 (3)孕婦的不良飲食習慣。如好食煙、酒、咖啡等,使臍帶毛細血管萎縮,胎兒獲得的營養減少,孩子出生後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程度的感覺統合失調表現。 (4)胎位不正產生固有平衡失常;剖腹產造成觸覺學習不足。 (5)懷孕時用藥不慎或情緒常處於過度興奮或悲傷狀態。 2.撫育不當 (1)家長怕髒或怕摔著孩子,沒有讓孩子適時爬行,日後可能出現協調性、平衡感差。 (2)出生後家長搖抱少,孩子靜坐多,過分限制孩子的活動范圍。 (3)該哭的時候不讓哭,心肺功能弱,口腔肌肉缺乏鍛煉,甚至語言表達差。 (4)過度保護,不注重適齡基本能力的訓練;缺乏運動、缺乏游戲、缺乏大自然的熏陶。 (5)缺少伙伴,群體生活不足,造成觸覺問題。 3.教育有誤 (1)情感愛撫不夠,物質上寬松,精神上苛刻。 (2)不尊重幼兒的基本權利,集體教育(幼兒園)追求教育一致,不注重個性培養,排斥好動的幼兒。 (3)過早進行認知教育(讀書、寫字等專項技能學習)。 (4)不了解兒童生長發育規律,要求過高,限制過多。 (5)電視、游戲機成為兒童主要的玩具。
人類大腦出生時只發育了23%,剩下的77%在後天發育,多數家長對他的掌上明珠存在過分保護的問題,兒童應有的摸、爬、滾、打、蹦跳等行為,在發育的自然歷程中被人為破壞。兒童該爬的時候沒爬,日後可能出現協調性、平衡感差、該哭的時候不讓哭,口腔肌肉缺乏鍛煉,心肺功能弱,甚至語言表達差。加上劇烈競爭的教育方式親子關系僵化和緊張而引起的感覺統合不足,由於感覺統合不足引發的學習、生活、活動障礙的問題愈來愈多。心理學家認為:0-6歲的學習主要以感覺學習為主,由於感覺器官本身是在不斷成長中,感覺統合不健全是正常的,在生命中最重要的學習階段0—12歲,所以感覺統合的游戲對成長中的孩子可以幫助他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今後學習能力的發揮有重大的作用。 如果小孩正常的話,是不需要的 向你推薦北京朝陽區感統訓練中心——小海龜四惠遠洋天地店面。老師非常專業,針對感統失調、運動障礙和語言障礙的孩子,一對
一進行特訓,針對每一個孩子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成立4年多來百余名孩子在這裡成功得到治療。 另有幫助語言障礙的孩子特設的英語閱讀班,一對一,每日進行,目前為免費,每周定期有外教參加。今後會為特殊孩子設立白天看
管陪護班,減輕家長負擔。 讓每一個孩子充充滿滿收獲到“愛和喜樂”,是這裡存在的意義! 這裡收費合理,具體情況你可以電話或親臨咨詢!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四環路慈雲寺橋東南)遠洋天地75號樓306室 地鐵四慧站下車向北步行5分鐘 電話:01065933783 13699205088(汪老師) 網址: http://blog.sina.com.cn/52xiaohaigui www.xiaohaigui.com.cn 郵箱: [email protected]
因人而異感統不失調的孩子也可以訓練,感統訓練主要是運用器材訓練,對孩子起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等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