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麻雀幼鳥和中鳥的雌雄如何分辨?正文

麻雀幼鳥和中鳥的雌雄如何分辨?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麻雀幼鳥和中鳥的雌雄如何分辨?
 



山麻雀:




山麻雀成鳥雌雄不同色,通過看胡子辨別公母比較准。




剛孵出的小鳥不管公母都一個顏色

——

和成年雌鳥顏色一樣,
頭和背部沒有酒紅色的毛。




雄雛臉頰和吼部的毛色是淡青灰色(冷色系),
嘴下到吼部的毛根可以看到隱隱發黑,
有的時候看到的黑色區域並不明顯,你可以把鳥抓在手上,
吹開喉部的羽毛,從毛根深黑轉到毛尖灰色,有的毛尖會有點白岔。
雌鳥臉頰和吼部的毛色是淡黃褐色(暖色系),
嘴下到吼部的毛色也是這樣,同一色系連成一片,
仔細挑選應該就不會錯的。當然我們不能排除鳥販子做手腳,
我就看到過有鳥販子用眉筆給雛子麻雀畫胡子的,呵呵。。。。
但是不怕,他們畫不到毛根,而且只要鳥雛臉頰和吼部的毛色發黃,
多數就是母的!




選山麻雀雛子有一點要注意的,
就是在雄雛中去判斷未來的青公和黃公,因為雛鳥(包括原毛)
也會有毛色深淺的,在許多鳥裡選毛色深的(發紅的)
並不代表這鳥以後換了毛顏色就好,
很可能換出來後是毛色就比雌山麻雀紅一點,臉頰發黃,
胡子小而色淡,看上去不清爽的青公;
而那種雛鳥整體羽色灰而淡的,偏冷色多的,看上去不好看,
灰灰的那種雛鳥往往換了毛後就是頭上和背部的毛色紅的深,
臉上的毛非常白,胡子大而黑的黃公。




另外對雛鳥未來脾性的判斷可以看眼角,
這點可以借鑒百靈的相鳥方法,
當然這裡只是去對以後的情況做個分析,並不是說脾性大的鳥不好,
在雛鳥階段完全可以大膽嘗試。還有個辦法是看嘴的顏色,
同樣大小的雛鳥在一起,嘴上(嘴根應該發黃,嘴尖部分)
發黑色多的,腿和腳趾發黑的,鳥性則大,
如果是快出窩的雛什麼已具野性了;嘴從根部到嘴尖都發黃的,
腿和腳趾顏色淡灰或肉色的,則性溫順,宜馴養。





(樹)麻雀:




成鳥雌雄同色,雛子麻雀的雌雄辨別除了看精神,
頭型以外主要看胡子,當然雄雛的彈音(叫聲)會高些,亮些。。。
。在挑選時全面觀察應該可以挑到自己中意的雛鳥。




雄雛頭門較寬,胡子色深,最主要的有雄鳥的胡子一般呈方形(
長方形),臉部和頸部白圈的白色較正發亮;
雌鳥的胡子多呈三角形,臉部不夠白;
值得注意的是麻雀雛子叫的時候吼管都會波動,
如果想通過這個來分辨一般不會太准。。。。



2

.原毛的選擇




雌雄的辨別和挑雛子一樣,不多說了,
原毛的挑選也有幾點須注意的。




最主要是判斷小鳥出窩的時間




上面談到的看嘴殼和腿的顏色很關鍵,
這個時間的鳥已經在野外生活了一短時間,具有一定野性,
出窩時間越長的越難養純,如果一不小心找了只脾性壞的鳥,
那接下來的飼養往往以放生告終。嘴殼越黑則性越大,
腿和腳趾越黑則在野外生活時間越長。





當然還要注意的是別把老母鳥當原毛挑回去養了,
那種嘴和腿都是漆黑的,一身舊毛的肯定是老



婦女








南京本地的山麻雀雛鳥一般在六月中下旬上市,
這樣的話在七月中上旬上市的原毛應該都是頭窩,且出窩時間不長,
能在這個時候找到一只原毛應該最好。
到了八月中下旬上市的鳥有的頭頂可能已經出現幾根紅毛,
這樣的鳥野性基本已成,飼養難度將回很大;
如果到了九月份之後還沒找到一只中意的鳥最好就算了,
或者向朋友要一只吧。





選擇時那種滿籠子亂撞的武將千萬不要選,
在籠裡已經仰頭的更不能要了,要找那種頭像低的(
喜歡把頭往下鑽的)頭門寬的,蹦的不厲害的。
當然最好過到小籠子裡單獨再觀察一下。





最好用不帶底板的小籠,用手托住籠底從上方觀察之,
如果持續幾分鐘鳥始終在籠底活動這鳥有潛力!(呵呵,
這是個壞方法,因為有些鳥本來可能還沒毛病,
可給你這樣就嚇出了毛病,鳥販子要叫了),
但對麻雀這樣的生鳥來說如果你故意嚇它都沒出現什麼情況的話,
這鳥的確值得養了。





在攜帶回家的途中最好將籠具用布都包上,只留底部,
生鳥進籠一下黑了容易出問題,籠子都亮著又怕路上嚇出點毛病。





五.飼養



1

.雛鳥的喂養





雛子的填食我喜歡用活黃鳝連骨絞碎,拌豆粉,蛋黃(
如果雛鳥火大可用綠豆粉,
也可將適量青菜葉絞碎拌在食中還可以加些微量元素),比例為

3




3



3



0.5



0.5

這樣喂的雛鳥長的快,體形大,毛色好。。
。。。。味到尾巴長了一小半,開始自己啄東西了就可以上架子了,
這裡要說一點是一般山麻雀比(樹)麻雀動嘴要早。
放上稀食讓它自己啄。注意這時的小鳥最好不要直接進籠子,
因為小鳥的活動,練習飛行的欲望非常強烈,在籠中常竄上竄下,
有時候一急很可以仰頭甚至翻跟頭,而麻雀一旦仰頭了,
再也改不掉,雛鳥照樣如此;
而且這時候任其在籠中亂非亂跳很容易把剛長好的尾羽翅膀碰掉,
影響美觀影響鳥的正常發育,到那時候後悔就晚了。
在架子上可以約束它的行動,也不防礙主人與鳥建立感情,
讓小鳥適應了周圍的環境,養成良好的習慣後再進籠子。
特別是那些在架子上喜歡把頭往上夠的小鳥更應該多栓一些時間,
進籠一旦發現鳥搬了就把它上架子養吧。當然也有朋友直接進籠的,
但會把籠子最上面的橫絲給擋起來,不讓鳥抓,這個方法也可以。
不管怎樣如果你不想放養的話,盡量少讓雛鳥在外面飛著玩。







 



 


 
看看鳥嘴。幼鳥嘴發淡黃色!
 
看生殖器
 

雀巢的桶裝水18元覺得價格合適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