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家裡出現大老鼠是怎麼回事有什麼預兆正文

家裡出現大老鼠是怎麼回事有什麼預兆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聖教典禮中,仍保留了羔羊、蛋、面包的祝聖經文。

在歐洲許多國家,復活主日的主餐均食羔羊肉,因為在祝聖羔羊時,可讓人紀念摩西借著羔羊的血,領導以色列人出埃及,而這羔羊(後來稱為逾越節的羔羊)是耶稣的預表:他是上帝的聖潔羔羊,藉他在十字架上所留的血,使人類得以洗淨罪,脫離魔鬼的奴役。

蛋也象征春天及新生命的開始。到了基督徒的時代,更賦予了一層宗教意義:象征耶稣復活走出石墓。

而面包則使基督徒們想到耶稣是永生的活糧。在歐洲許多國家中,復活節通常會另外烤制特別的復活節面包,面包上畫有基督耶稣的字樣、十字架,或羔羊的圖案等,以紀念基督。

復活節島與復活節

在煙波浩渺的南太平洋上,有一個面積僅為165平方公裡的小島--復活節島,它以神秘的巨石人像和奇異的風情吸引著無數游人。復活節島是智利的一個小島,距智利本土3600多公裡。據說,1722年荷蘭探險家雅可布·洛吉文(jabboroggeween)在南太平洋上航行探險,突然發現一片陸地。他以為自己發現了新大陸,趕緊登陸,結果上岸後才知道是個海島。正巧這天是復活節(1722年4月5),於是就將這個無名小島命名為復活節島。1888年,智利政府派人接管該島,說來也巧,這天又正好是復活節。

--------------------------------------------------------------------------------------------------------------

日期:每年春分過去,第一次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

復活節是基督教紀念耶統復活的一個宗教節日。早年在基督教會中對復活節的日期曾經有過爭議,引起一時混亂,直到公元325年,教士會議才決定整個教會統一在一天慶祝復活節。

復活節有不少傳統的慶祝活動,蛋就是復活節最典型的象征。古時人們常把蛋視為多子多孫和復活的象征.因為它孕育著新的生命。後來基督教徒又賦予蛋以新的涵義,認為它是耶稣墓的象征,未來的生命就是從其中掙脫而出世。復活節人們常把蛋染成紅色,代表耶稣受難時流的鮮血,同時也象征復活後的快樂。還有一種古老的習俗,是把煮熟的彩蛋送給街頭的孩子們做游戲。他們把彩蛋從山坡上該下:誰的蛋最後破,誰就獲得勝利。全部彩蛋都歸他所有。美國白宮每年也玩這種游戲,只不過是把蛋放在草坪上滾動而已。

兔子也是復活節的象征。因為兔子繁殖力很強,所以人們也把它視為新生命的表現者。人們常常繪聲繪色地給孩子們講復活節彩蛋是兔子下的,並把彩蛋放在花園裡,讓孩子們玩找蛋游戲。

現在每逢復活節.美國大小糖果店總要出售用巧克力制成的復活節小免和彩蛋。這些彩蛋小的和雞蛋差不多,大的競有甜瓜那麼大,孩子們吃起來津津有味。送給親戚朋友,也不失為上佳禮品。

復活節的傳統食品是肉食,主要有羊肉和火腿。它們都具有一定的涵義。據《聖經》說:上帝要考驗亞伯拉罕,讓他把獨生子以撤獻為播祭。亞伯拉罕果真照辦,在他舉刀要殺以撤時,上帝命天使阻止了他。這時,亞伯拉罕正好發現一只公羊,便把它取過來獻為燔祭,代替了他的兒子。因此用羊祭祀,是過節的一個老傳統。羔羊則象征著耶稣的獻身。至於吃火腿,據說是英國人遺俗,以示對猶太人禁止肉食內含血這一規矩的蔑視。後來此風便被英國移民帶到美國。

<ahref="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90/92/43/1167909243.8923230.jpg
"target="_blank"><imgsrc="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90/92/43/1167909243.8923230.jpg
"border="0"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a>復活節是最古老最有意義的基督教節日之一。它慶祝的是基督的復活,世界各地的基督徒每年都要舉行慶祝。復活節還象征重生和希望。時間是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

復活節是基督教紀念耶稣復活的節日。傳說耶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後第三天復活升天。每年在教堂慶祝的復活節指的是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如果月圓那天剛好是星期天,復活節則推遲一星期。因而復活節可能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的任何一天。

典型的復活節禮物跟春天和再生有關系:雞蛋、小雞、小兔子、鮮花,特別是百合花是這一季節的象征。復活節前夕,孩子們為朋友和家人給雞蛋著色打扮一番。這些蛋有的煮得很老,有的只是空空的蛋殼。復活節那天早上,孩子們會發現床前的復活節籃子裡裝滿了巧克力彩蛋、復活節小兔子、有絨毛的小雞及娃娃玩具等。據說復活節兔子會將彩蛋藏在室內或是草地裡讓孩子們去尋找。一年一度的美國白宮滾彩蛋活動經常被電視台實況轉播。

一個瑞士家庭的復活節彩蛋作品

在多數西方國家裡,復活節一般要舉行盛大的宗教游行。游行者身穿長袍,手持十字架,赤足前進。他們打扮成基督教歷史人物,唱著頌歌歡慶耶稣復活。如今節日游行已失去往日濃厚的宗教色彩。節日游行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具有濃烈的民間特色和地方特色。在美國,游行隊伍中即有身穿牛仔服踩高跷的小丑,也有活潑可愛的卡通人物米老鼠。在英國,游行多以介紹當地的歷史和風土人情為主,游行者化裝成為蘇格蘭風笛樂隊以及皇宮衛士,吸引了眾多的游客。復活節的到來還使人們紛紛換上新衣。過去基督教教徒會在節前去教堂行洗禮,然後穿上自己的新袍,慶祝基督的新生。穿戴一新的習俗保留至今,因為人們認為節日裡不穿新衣是要倒運的。復活節期間,人們還喜歡徹底打掃自己的住處,表示新生活從此開始。

復活節焰火

德國政府規定復活節休息兩天。在節日裡,家人團聚,品嘗各種傳統食品,親戚朋友見面要互相祝賀。象征生命的蛋、火、水、兔等成了復活節的吉祥物。雞蛋和兔子在西方是新的生命和興旺發達的象征。雞蛋的本色象征太陽,把雞蛋染成紅色則象征生活幸福。在復活節中,父母要特地為孩子們准備制成雞蛋、兔子形狀的巧克力糖。親友間要互贈彩蛋。在萊茵河中游和黑森東部的一些城鎮,至今保留著“彩蛋樹”這一古老習俗。人們把成百的蛋殼塗上彩畫,串成蛋鏈,在復活節這天掛在松樹上,制成彩蛋樹,大人孩子圍著彩蛋樹唱歌、跳舞、慶祝復活節。而阿爾卑斯山的姑娘們則通過贈送紅雞蛋來表達自己的愛情。在復活節這天,姑娘如果向某一小伙子贈送三個紅雞蛋,表示姑娘向小伙子求愛。關於兔子成為復活節的吉祥物,是有一段傳說的。

繪有耶稣頭像的傳統東正教復活節彩蛋

在古代耶稣復活之日,正值斯堪的納維亞地區居民慶祝大地回春的“春太陽節”,作為草原、森林動物中多產動物之一的兔子,它象征了春天的復蘇和新生命的誕生,同時它又是愛神阿弗洛狄特的寵物,也是日爾曼土地女神霍爾塔的持燭引路者。因此,現在兔子作為給孩子們送復活節雞蛋的使者,深受孩子的寵愛。'在復活節這一天孩子定會收到兔形禮物。火不僅給人類帶來了光明,也使大地獲得了新生。作為耶稣再生的象征,復活節的許多活動都與火相關。

復活節這一天,人們在教堂前點燭以示聖化,並將聖燭迎進千家萬戶。這一天,孩子們最快樂的事是把聖火送到各家。他們在教堂前用聖火點燃樹枝,然後奔跑著送到各家各戶,其間充滿著歡快的節日氣氛。在德國的巴伐利亞地區,每年的復活節居民們都要舉行火炬賽跑,以慶祝耶稣的再生。而北萊茵上威斯特法倫州的呂克台復活節滾火輪更是遠近聞名。六個巨型大木輪被火點燃滾下山谷,就像六個火球從天而降,漆黑的山谷被大火輪照得通明,它與五彩缤紛的焰火交相輝映,再次顯示了火給人類帶來了新生。

作為德國惟一的少數民族索布族人則是用百騎大合唱的形式來慶祝耶酥的復活。一個個身穿黑色上衣、頭戴黑色禮帽的索布族人,騎在用彩帶、鮮花和白色貝殼裝飾的駿馬上,浩浩蕩蕩地行進在林間小路上。他們邊走邊用粗犷雄厚的嗓音高唱贊歌,場面十分壯觀。

復活節與食物

希臘科孚島西端的一個漁村,當地
人正在烤全羊過復活節。烤全羊是
當地人在復活節的傳統活動。

售貨員給顧客包裝巧克力蛋。食用雞蛋或巧克力蛋是西方過復活節的風俗。

在歐洲,因為有四旬期(復活節前40天)的守齋的緣故,在每次復活節用餐前,都先予以祝聖;因此第七世紀時,就有祝聖羔羊的記載出現了,之後又多了油脂和火腿的祝聖。

其實四旬節守齋是禁止吃蛋類的。到了十二世紀,才開始有雞蛋的祝聖;因此在復活節時,天主教徒會把蛋塗成紅色,請神父祝聖,自己也用作禮物送給朋友,這是為什麼現在復活節都要送彩蛋的最早起源。

除了雞蛋外,還有其它食品,如奶油、乳酪、面包等的祝聖。在禮儀改革前的聖教典禮中,仍保留了羔羊、蛋、面包的祝聖經文。

在歐洲許多國家,復活主日的主餐均食羔羊肉,因為在祝聖羔羊時,可讓人紀念摩西借著羔羊的血,領導以色列人出埃及,而這羔羊(後來稱為逾越節的羔羊)是耶稣的預表:他是上帝的聖潔羔羊,藉他在十字架上所留的血,使人類得以洗淨罪,脫離魔鬼的奴役。

智利復活節島上的巨型石像

蛋也象征春天及新生命的開始。到了基督徒的時代,更賦予了一層宗教意義:象征耶稣復活走出石墓。

而面包則使基督徒們想到耶稣是永生的活糧。在歐洲許多國家中,復活節通常會另外烤制特別的復活節面包,面包上畫有基督耶稣的字樣、十字架,或羔羊的圖案等,以紀念基督。

復活節島與復活節

在煙波浩渺的南太平洋上,有一個面積僅為165平方公裡的小島--復活節島,它以神秘的巨石人像和奇異的風情吸引著無數游人。復活節島是智利的一個小島,距智利本土3600多公裡。據說,1722年荷蘭探險家雅可布·洛吉文(jabboroggeween)在南太平洋上航行探險,突然發現一片陸地。他以為自己發現了新大陸,趕緊登陸,結果上岸後才知道是個海島。正巧這天是復活節(1722年4月5),於是就將這個無名小島命名為復活節島。1888年,智利政府派人接管該島,說來也巧,這天又正好是復活節。
<br/><br/><fontcolor=#0556a3>參考文獻:</font>
http://www.share.com.cn/easter
復活節的由來】



在歐美各國,復活節是僅次於聖誕節的重大節日。按《聖經·馬太福音》的說法,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後三天復活,因而設立此節。根據西方教會的傳統,在春分節(3月21日)當日見到滿月或過了春分見到第一個滿月之後,遇到的第一個星期日即為復活節。東方教會則規定,如果滿月恰好出現在這第一個星期日,則復活節再推遲一周。因此,節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

  

 【復活節的習俗】



關於耶稣基督之死,按基督教教義,是為了贖世人的罪。因此,在基督教中,復活節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和聖誕節一樣,隨著社會的進步,復活節的宗教色彩也越來越淡薄,作為一個民俗節日的特征,則越來越明顯。



 實際上,復活節期間的活動,除基督教的宗教儀式外,許多習俗都源於異教。比如:在英國,每年都要舉行復活節化裝游行,其間有民族風格的風笛樂隊,孩子們裝扮的維多利亞女皇時代的皇宮衛隊等。在美國紐約,則要舉行復活節時裝游行。在希臘,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h1ni疫苗能和流感疫苗同時接種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