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名方 口服藿香正氣丸、香連丸、桂附理中丸、保和丸、補中益氣丸、木香槟榔丸等. 陳艾一把、生姜一塊,水煎服,治暴瀉不止. 蜜炙粟殼、姜制厚樸各30克為細末,每次服4克,米湯送下,忌生冷,治久瀉不止. 大蒜搗爛貼敷足心或臍中,適於虛寒久瀉. [注意事項] 1、腹瀉藥只能作為臨時治療措施,一般不應該超過一周,不能經常服用或長期服用.否則可能會嚴重削弱正常的腸道功能. 2、使用止瀉藥時,應弄清楚腹瀉原因,對不明原因的腹瀉或嚴重的腹瀉應到醫院就醫. 3、痢疾等細菌性感染性腹瀉應到醫院就診. 4、用藥時請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建議] 1、喝汽水或其他含大量糖份的高滲透飲料,以免它們將大量體液從身體的其他組織器官吸入腸道而加重脫水. 2、只進食少量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少量多次地喝含有鹽份(電解質)的液體.嬰兒和兒童患者暫時禁食1~2餐. 3、腹瀉期間生吃水果和蔬菜,也吃油膩的食物或奶制品. 4、如腹瀉持續48小時以上或患者出現脫水的症狀,患者應立即求醫,尤其是兒童和老年人. 5、乳糖不耐受症(不能消化奶中含有的糖),患兒在腹瀉治愈後,應根據醫生的指示逐漸添加奶制品. 6、飯前、便後要洗手;蓋好未吃完的食物,以免蒼蠅,蟑螂或老鼠污染飯菜.准備或存放食物時應生、熟分開.不吃衛生差的街邊小販售賣的熟食,以預防感染性腹瀉. [警告] 如出現下列,應勸請患者及時就診: 1、成人腹瀉持續48小時以上. 2、5歲的兒童或老人出現嚴重的腹瀉. 3、大便中帶有膿血或大便呈柏油狀. 4、患者伴有發燒、腹痛、虛弱、持續性嘔吐、頭暈等症狀. 5、患者有脫水症狀,例如口唇干燥;口渴;皮膚彈性差;尿少或者無尿;心率加快;意識模糊;嬰兒現出囟門、眼窩凹陷等. 6、在旅途中發生腹瀉或服用抗生素後出現腹瀉. 相關藥品 消食導滯和胃.用於食積停滯,脘腹脹滿,嗳腐吞酸,不欲飲食. 補中益氣.用於體倦乏力,內髒下垂. 清熱燥濕、行氣、止痛、止痢止瀉.用於大腸干燥,赤白下痢,裡急後重或暴注下瀉,肛門灼熱. 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用於外感風寒,內傷濕滯,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洩瀉. 用於飲食積滯,消化不良. 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用於外感風寒,內傷濕滯,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洩瀉. 祛濕清熱,化滯止痢.用於濕熱凝結引起;紅白痢疾,腹痛下墜. 行氣導滯,瀉熱通便.用於濕熱內停,赤白痢疾,裡急後重,胃腸積滯,脘腹脹痛,大便不通. 舒肝解郁,開胃消食.用於氣郁停滯,倒飽嘈雜,胸腹脹痛,消化不良. 清熱燥濕,行氣止痛.用於洩瀉腹痛,便黃而粘. 用於治療腸道感染、腹瀉.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