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寶寶拉肚子胃口差了很多怎麼辦正文

寶寶拉肚子胃口差了很多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我家寶寶快三個月了,這幾天拉肚子了,現在胃口變得好小了,剛滿月的時候就能吃150ml,而現在卻只能吃100ml差不多,該怎麼辦呢,請有經驗的媽媽們給我一點意見,謝謝!


 
根據你所說的應該是秋季腹瀉:

每年8月中旬至12月是孩子秋季腹瀉的多發季節,以10~11月份為高潮'以嬰幼兒(6個月~2歲)腹瀉的發病率最高。多數孩子最初表現為發熱(體溫可達38℃~40℃),多合並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如流鼻涕、打噴嚏、鼻塞、微咳、咽部不適等。幾乎所有患兒均有嘔吐,且多出現在腹瀉之前,持續2~3天。

腹瀉持續較久,最長可達28天。腹瀉初期1~2日內即排出水樣便,大便稀薄、色淡,有時呈白色米湯樣或清水樣,黏液少,很少有腥臭味。化驗檢查大便,膿細胞很少見。多有嚴重口渴及明顯的煩躁,伴有輕度或中度脫水。抗生素治療無效,一般多在5~7日內自然痊愈。

一般治療及護理

秋季腹瀉治療的4個原則:

1.在較少影響營養的情況下,給消化道以適當的休息;

2.控制腸道內外感染;

3.糾正水與電解質紊亂;

4.良好的護理。

在醫生治療開始前適當禁食,一般可禁食8~12小時,同時給予口服補液鹽,以此代替靜脈輸液。在醫生治療後可以逐漸恢復飲食,人乳喂養兒應當減少每次喂乳時間;人工喂養兒可以用濃米湯(最好是小麥粥)加牛奶喂食,以此保證嬰幼兒的熱量和營養的補充。以後就逐漸增加易消化的食物。

在給孩子治療時,父母還要精心護理好孩子。對於嬰幼兒在腹瀉的初期要記錄好大便次數、大便量和每天喂食的量,隨時向醫生反映。保持口腔和皮膚清潔,及時換尿布。每次大便後用溫水沖洗臀部,防止尿布疹及繼發感染。四肢發涼時,可以用熱水袋保暖,但要防止燙傷。注意居室空氣流通,患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不要接觸孩子,防止交叉感染。保持環境清潔,防止繼發其他感染。

中醫治療

對於秋季腹瀉,西藥抗生素治療無效,而中藥則有自己的優勢,對於不同原因造成的腹瀉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1.寒瀉:孩子過食生冷,或感受風寒後引起的腹瀉。常見發燒,怕冷無汗,腹痛腹脹,大便清稀,腸鳴。用藥可以選服“藿香正氣軟膠囊”,一次2粒,一日2次;或外用“小兒敷臍止瀉散”貼臍,一日1次。

2.熱瀉:孩子腸胃積熱,或外受暑濕引起腹瀉。急促而量多,大便稀黏,便味酸臭,或有泡沫,小便黃等症狀。可選用清熱、止痛止瀉中藥治療。如“周氏回生丹”,一次1~2粒;或“葛根芩連微丸”,一次1克,一日3次。

3.水瀉:孩子貪食生冷食物引起的腹瀉。常見水瀉不止,每天大便次數多,腸鳴腹脹,大便如稀水,或水谷不分,瀉後腸鳴腹脹減輕等症狀。這時孩子病情很容易加重,產生脫水。一般以到醫院請醫生治療為好。

4.傷食瀉:孩子過食或添加輔食不當引起的腹瀉腹脹腹痛,便前哭鬧,大便酸臭,或見奶瓣或不消化食物,口臭氣促,食欲不振,夜臥不安等症狀。用藥可服“至寶錠”,一次1丸,一日2次。

5.脾虛瀉:孩子久病久瀉,或身體虛弱引起腹瀉。常見面色發黃,疲倦無力,大便松散不成形或次數多等症狀。用藥可用“啟脾丸”,一次1丸,一日2次。

選擇以上用藥效果不好或病情加重時,要隨時到醫院請醫生診治,防止出現意外。
 
喂養腹瀉寶寶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原則一:補鹽糖水
  首先,腹瀉寶寶一開始會呈現輕度脫水的狀況,因此,護理的重點是為寶寶補充水分。可以讓寶寶喝鹽糖水,也就是在500毫升的開水中加入葡萄糖或白糖10克、食鹽2克~5克,按20毫升~40毫升/千克體重的比例讓寶寶喝。如果寶寶消化功能還好的話,也可以將鹽放入米湯或稀飯中。
原則二:飲食調理
  寶寶一旦腹瀉,一些媽媽會控制寶寶飲食,生怕一不留心加重寶寶病情。其實恰恰相反,腹瀉的寶寶更需要營養豐富的食物,以防腹瀉後營養不良。
  母乳喂養的寶寶可繼續吃母乳,人工喂養的寶寶仍可給予平常的喂養方式,該吃什麼就吃什麼。需要媽媽注意的是,寶寶此時的腸胃功能尚處在恢復期,因此,進食應遵循少食多餐、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則。
  母乳喂養的孩子如果腹瀉,可以縮短每次喂奶的時間,讓孩子吃前面1/2~2/3的乳汁,因為乳汁的前半部分主要含蛋白質,而母乳的後半部分主要含脂肪,寶寶吃了不易消化,所以可以把這部分乳汁擠出來倒掉。
  如果孩子是喝牛奶的,這時就不宜吃全脂奶,而應吃脫脂奶。脫脂奶可以自己做,牛奶燒開冷卻後,用筷子把表面一層奶皮挑起來扔掉,反復三次,就成了脫脂牛奶。
  不過,寶寶不腹瀉了就不宜再吃脫脂奶,以免發生營養不良。
原則三:食物止瀉
  一些食物有治療寶寶腹瀉的功效,比如焦米湯和胡蘿卜湯。焦米湯的具體做法是:把米粉在鍋上炒到顏色發黃,再加適量的水和糖,然後燒成糊就可以了。米粉加水再加熱,就成了糊精,糊精容易被人體消化,並且它的炭化結構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
  胡蘿卜湯的做法是將胡蘿卜洗干淨,切成小塊加水煮爛,再用紗布把渣濾掉,最後加水(按500克胡蘿卜加1000克水的比例)加糖燒開就可以了。
  因為胡蘿卜是鹼性食物,所含的果膠能促使大便成形,並能吸附腸黏膜上的細菌和毒素,是一種良好的止瀉食物。並不是不斷根,而是你們每二次吃的東西不好,還是吃藥吧,飲食清淡,吃點清粥吧。合生元有調理腸胃的功能,但並不能止瀉,吃了藥後吃合生元也可以補充體內有益菌,幫助好的快些。拉肚子的幾種成因
(1)不合理的喂養:寶寶吃得太多了,或次數過多,加重了胃腸道消化系統的負擔;添加的輔食質量不當,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吃飯時間不定時,胃腸道不能形成定時分泌消化液的條件反射,使機體消化功能降低等

(2)細菌感染:由於食物或用具潔淨度不夠,使寶寶吃進帶細菌的食物,也會引起胃腸道感染也能引起腹瀉。

(3)著涼

(4)疾病:患感冒、肺炎等疾病時,也可能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亂而發生腹瀉

(5)生理性腹瀉:有些嬰兒自出生後,或經過不長的一段時間,出現大便次數增加,而且持續時間較久。每天大便少則3-4次,多則6-7次。大便外觀稀稠,消化尚可,水分不多,色發黃綠,無膿和血。多見於6個月內的嬰兒,體型較胖,常有濕疹。在整個腹瀉階段從沒有發熱,雖然腹瀉已久,精神食欲卻一直很好,體重和身高及其他方面了的發育均正常。說明腹瀉並沒有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所以不屬於病態,故稱生理性腹瀉。這種腹瀉無須任何治療,一般在逐步添加輔食後,大便次數和性質就會變好了

(6)饑餓性腹瀉:饑餓引起腹瀉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腸蠕動增加,故大便次數增多。在考慮到孩子的腹瀉可能是由饑餓引起的,可以從小量開始增加食量。

必須去帶寶寶看醫生的幾種症狀
以下幾種腹瀉的疾狀,你就該帶寶寶去看醫生了:

1、不斷拉肚子超過了24小時;

2、每天拉肚子8-10次以上;

3、37℃的高燒超過2-3天;

4、常伴嘔吐2-3次;

5、糞便中帶有血;

6、總是懶洋洋的或昏睡狀態

如何護理拉肚子的寶寶
(一)、預防措施
1、合理喂養,提倡母乳喂養。

2、按時添加輔食:小兒生長發育迅速,不論母乳或人工喂養兒均應按時添加輔食,以滿足營養需要。

3、注意飲食質量: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養及人工喂養時,應注意飲食調節。

4、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乳品的保存和奶具、食具、玩具和設備的定期消毒。

5、增強體質:避免過熱或過冷,平時應加強戶外活動,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

6、感染性腹瀉患兒,應積極治療,但要避免長期濫用廣譜抗生素,實際上小兒腹瀉約一半以上為病毒所致,或者由於飲食不當引起。
<br/><br/><fontcolor=#0556a3>參考文獻:</font>
http://bbs.qqbaobao.com/read.php?tid-34712.html
寶寶這種情況不是拉肚肚,只是消化不良而已,用媽咪愛和健脾散,每天每天兩包,很見效的哦,試試吧^_^是啊,同意樓上的說法,我家寶寶也有過幾次拉薩市肚子經歷,每次都配上消化不良的藥,吃個一兩天准好,祝寶寶早日健康快樂起來!!!
 
寶寶腹瀉護理“重點”

寶寶腹瀉了,您更要做好“護理師”!嬰幼兒腹瀉除應及時治療外,家庭護理也十分重要,其重點如下:

☆要調整好孩子的飲食,以減輕胃腸道的負擔

飲食原則提示:

避免食用高纖維食物

大部分的植物纖維均有促進腸蠕動的作用,因此在寶寶腹瀉時,應避免食用纖維較多的食物,如葉菜類、筍類、瓜類、全谷類等。若為輕微的腹瀉,則可選擇葉菜較細嫩、纖維較少的食物,而且分量不宜過多。

供給主食類食物

要給寶寶提供熱量,宜補充米飯等五谷食物,如嬰幼兒營養米粉、粥、白吐司等,但仍須視寶寶的年齡及腹瀉情況而定。一般而言,嬰幼兒營養米粉容易消化。
對於已經會咀嚼的寶寶,可喂粥及骨頭湯,除可補充熱量外,亦可提供流失的電解質。較大的寶寶則可去皮的白吐司當作點心食用。

注意蛋白質的攝取

建議選擇瘦肉、去皮的雞肉、魚類、蛋、豆腐等較不油膩且又含蛋白質的食物。海鮮類的油脂含量雖然很低,但若要食用,須確保新鮮、衛生、以免因儲存不當,食用後造成有害菌侵入體內,再度引起腹瀉。

調整奶粉濃度

輕微的腹瀉,可以將牛奶沖淡一些,如果寶寶喝配方奶,應讓寶寶喝固定的品牌,不要隨意更換,以免寶寶不適應。如要為寶寶選擇另一種品牌的奶粉,則要注意換奶粉過程中寶寶是否有不適的腸胃反應,若有不適情形,暫時停止換奶粉。

注意烹調方式

烹調方式應選擇清蒸、水煮的方式,避免油炸、油煎等不易消化的制作。

☆注意孩子的腹部保暖

小兒腹部容易受寒,而患有腹瀉的兒童,腸蠕動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涼則腸蠕動更快,從而加重病情。可適當給孩子增加衣著,亦可用大口罩,護肚兜等圍住嬰兒臍部。

☆要注意保護好孩子的臀部

由於排便次數增多,肛門周圍的皮膚及粘膜必定有不同程度的損傷,父母在護理中要特別注意肛門部位。便後應用細軟的衛生紙輕擦,或用細軟的紗布蘸水輕洗,洗後可塗些油脂類的藥膏,以防紅臀,並要及時更換尿布,避免糞便尿液浸漬的尿布與皮膚摩擦而發生破潰。對於病孩用過的便具、尿布以及被污染過的衣物、床單,都要及時洗滌並進行消毒處理,以免反復感染或傳染給其他人。

部分腹瀉嚴重的孩子或如營養不良孩子發生腹瀉時,易發生脫肛現象,表現為部分直腸粘膜突出於肛門外。此時父母可在給孩子清洗臀部時,用柔軟的毛巾將脫垂的部分輕輕的往上頂,如數次無效或反復發生脫肛,則須由中醫行局部藥物熏蒸等治療。

☆口服足夠液體以預防脫水

脫水是指體內液體,特別是細胞外液的大量丟失體外,造成體內電解質紊亂,影響體內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嚴重時可危及生命的一種現象。腹瀉的孩子口服液體的服用量為頭4小時服完20~40ml/kg的特定液體,以後隨時口服,能喝多少給多少。

這種特定液體是指:

(1)米湯加鹽溶液,配制方法為米湯500毫升加細鹽1.75克

[1] [2] 下一页

被貓頭鷹啄傷了需要打疫苗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