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什麼是老鼠倉正文

什麼是老鼠倉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節”即上帝通過那稣向世人顯示自己。當時只有那路拉冷的教會例外,那裡只紀念耶稣的誕生而不紀念那稣的受洗。後來歷史學家們在羅馬基督徒習用的日歷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著:“基督降生在猶大的伯利恆。”經過研究,一般認為12月25日伴為聖誕節可能開始於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約在公元375年傳到小亞細亞的安提阿,公元430年傳到埃及的亞歷山大裡亞,那路撒冷的教會接受得最晚,而亞美尼亞的教會則仍然堅持1月6日主顯節是那稣的誕辰。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也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歷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蘇的開始。可能由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這是教會初期力圖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

後來,雖然大多數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為聖誕節,但又固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於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聖誕節節期(christmastide),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聖誕節。自從12月25日被大多數教會公認為聖誕節後,原來1月6日的主顯節就只紀念耶稣受洗了,但天主教會又把1月6日定為“三王來朝節”,以紀念耶稣生時東方三王(即三位博士)來朝拜的故事。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播,聖誕節已成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廣大非基督徒群眾的一個重要節日。在歐美許多國家裡,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12月25日的主要紀念活動都與那稣降生的傳說有關。

耶蘇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蘇是因著聖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谕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蘇”,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當馬利亞快要臨盆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恆務必申報戶籍。約瑟和馬利亞只好遵命。他們到達伯利恆時,天色已昏,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渡宿,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時,耶蘇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蘇。後人為紀念耶蘇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聖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蘇的出世。

聖誕節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紀念耶蘇的誕生,但真實的誕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聖誕節也開始流行起來了。



"平安夜"的由來——


一八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在奧地利薩爾札赫河畔的奧本村裡,有一只老鼠大膽地溜進村裡古老的聖尼哥拉斯教堂風琴樓廂裡。這只饑寒交迫的小東西東跑西竄,到處咬噬,終於干下了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導致了一曲脍炙人口的聖誕贊美詩的誕生。

翌日清晨,一位身穿黑色禮服大衣的中年人走進教堂,徑直來到風琴旁邊坐下。此人名叫弗蘭茲-格魯伯,正當三十一歲,有著一頭黑發,高高的鼻梁和一雙富有感情的眼睛。他雖然默默無聞,但在這偏僻地區很受村民尊敬。因為他是本村的小學教師,又是聖尼哥拉斯教堂的風琴演奏家。

他坐下來,踩著踏板,按下了琴鍵。可是風琴只發出幾聲嗚咽似的微弱氣息。

當格魯伯正要俯身去察看究竟時,他的好朋友約瑟夫-莫爾來了。莫爾是個教士,也是一位音樂家。奧本村教堂的正式神父還不曾派來,莫爾是臨時被派來頂替這職位的。

格魯伯見他張皇,不覺一怔,連忙問道:“天主降福!什麼事兒,約瑟夫?”那位年輕的代理神父舉起雙手,做出一副絕望的神態,並示意讓朋友起來跟他走。

莫爾領著格魯伯走到樓廂裡的風琴鍵盤後面,指著鼓風的皮風箱上一個大洞說:“今早我發現這個洞,一定是老鼠咬破的。現在一踏下去,什麼聲音都沒有了!”

格魯伯仔細地檢察了風箱上的那個洞。聖誕之夜做彌撒而沒有風琴奏樂,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他禁不住喊道:“真該死!現在可糟了,我們該怎麼辦呢?”

“有辦法,”莫爾神父有點見腆地說:“我寫了一首短詩,倒可以作為歌詞一湊合著頂用一下的。”接著他又嚴肅地說道:“這可不是那一類的歌呀。”

格魯伯看見他的朋友這麼激動,不覺微笑起來。因為大家都知道,莫爾的確很喜歡「那一類」的歌--就是當農婦和船工歡飲時,在齊特拉琴伴奏下所唱的那種所謂粗俗的民歌小調。這種東西往往引起那些固執守舊的虔誠教徒的不滿,使得道貌岸然的長老們大皺眉頭。

格魯伯拿起莫爾所寫的詩讀了頭幾段,頓時覺得好象有一股奇異的靈氣貫穿脊梁。這的確不是「那一類」的歌。它好象是抓住了他的心,溫和純樸和動人地向他訴說。他從來都未曾這麼深刻地感動過。他耳邊隱隱響起了這些詩句的樂音。

莫爾幾乎是抱歉地說:“我只是這麼想,既然我們的風琴已經不響了,那麼你是否可以把這東西給我們的吉他琴配個曲,也許還可以搞個小小的童聲合唱隊來唱唱,……你看怎麼樣?”

格魯伯說:“好呀,好,好!也許我們可以這樣做。給我吧,我拿回去看看是否能把曲子寫出來。”

格魯伯踏著地上的積雪,慢步走回安斯村。他一路上沉浸在他的樂曲構思中。

平安夜,聖善夜,萬暗中,光華射。

他就像耳聾的貝多芬一樣,在內心深處聽見了所有的旋律:

照著聖母也照著聖嬰,

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

靜享天賜安眠,

靜享天賜安眠。

他准備寫給童聲合唱的曲調已在腦際回湯。他回到他那簡樸的住房,坐在他那古老的鋼琴邊,面對牆上掛著的十字架,終於譜寫稱了完整的歌曲。

那天下午,莫爾的書房裡聚集了十二名男孩和女孩。他們穿著羊毛長襪、外套和圍裙,整齊而漂亮。他們並排站在一圈圈的冬青花環下,益發顯得生氣勃勃。

排練開始了,格魯伯和莫爾各自彈起他們的吉他琴,不時滿意地對視微笑。開始時,大家對歌曲不甚熟悉,彈唱都嫌粗糙了些。第三部分也不太妥當,但很快便改好了。行了,這歌曲終於完成了。

聖誕夜,教堂裡點燃的幾百支燭光,在光潔的金盤碟和聖餐杯上映輝爭耀,給那些僵硬呆板的哥德式聖母態像,賦予了盎然生氣和溫柔慈祥的風采。教堂裡到處都用青松、萬年青和聖漿果等裝飾起來。全體教徒擠坐在長條硬板凳上。男人們穿著臃腫的羊毛外套,婦女則被披上了醒目的圍裙和有色的披巾。

當莫爾和格魯伯提著他們的吉他,隨著十二名男女兒童走上聖壇前時,驚訝的群眾頓時轟動起來。格魯伯向他的樂隊微微點頭示意,琴弦便撥響了。接著,莫爾神父的男高音和格魯伯先生的男低音,便和諧地共鳴著響徹那古老的教堂。

於是,流傳久遠的聖誕贊美詩【平安夜】便這樣首次被人們唱出來了,誰也不曾料到這首歌後來竟會風靡世界。



▲聖誕狂歡夜的由來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稣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
從12月24日於翌年1月6日為聖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似我國過春節。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聖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聖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只襪子,等候聖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後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平安夜12月24號晚上;聖誕節是12月25號;狂歡夜12月26號。


<ahref="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14/63/53/1060146353.7521201.jpg
"target="_blank"><imgsrc="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14/63/53/1060146353.7521201.jpg
"border="0"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a>基督教徒紀念耶稣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

歐美國家人民歡度“聖誕節”的方式豐富多彩,氣氛熱烈。中國人接觸聖誕節還是最近幾年的事,全過各地的氣氛也不一樣。為增添節日氣氛,按西方習俗,家裡還要擺設“聖誕樹”。聖誕樹一般用常青樹。這種樹在古埃及、希伯來和我國象征永生。最早在法國出現,樹上掛有代表聖餅的小甜餅,象征贖罪;還點上蠟燭,象征基督。
聖誕之夜,人們圍著聖誕樹唱歌跳舞,盡情歡樂。

聖誕大餐;正像中國人過春節吃年飯一樣,歐美人過聖誕節也很注重全家人圍坐在聖誕樹下,共進節日美餐。
聖誕大餐吃火雞的習俗始於1620年。這種風俗盛於美國。英國人的聖誕大餐是烤鵝,而非火雞。奧大利人愛在平安夜裡,全家老小約上親友成群結隊地到餐館去吃一頓聖誕大餐,其中,火雞、臘雞、燒牛仔肉和豬腿必不可少,同時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歡天喜地。
聖誕禮物:據《聖經》記載,來自東方的聖人在耶稣降生的時候贈送禮物,這就是聖誕老人為兒童贈送禮品習俗的由來。英國少年兒童在聖誕前夕把長統襪子放在壁爐旁,相信聖誕老人在夜裡會從大煙囪下來,給他們帶來滿襪子的禮物。法國的少年兒童把鞋放在門口,讓“聖嬰來時把禮物放在鞋裡面。
聖誕老人;聖誕老人原指公元4世紀時小亞細亞專區的主教尼古拉,他因和藹可親慷慨濟貧萬裡聞名。到了6世紀,東方把他尊稱為聖尼古拉。由於民間有關尼古拉的傳說中,都聯系到少年兒童和禮物,從此,聖誕老人便成為專門在聖誕節向孩子們送禮物的慈祥老人的形象。到了18世紀,通過文學和繪畫,聖誕老人逐漸成為身穿紅外衣的白胡子、白眉毛老人形象。
近年來還有;聖誕帽,聖誕襪,聖誕party等習俗。
 

上一页  [1] [2] 

關於養寵物龜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