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蟹洗淨去內髒,將蟹蓋完整剝開,蟹腹切大塊,將蔥、姜拍碎和a料一起放入花蟹中腌漬;白,紅蘿卜切片,姜切片,蔥切段備用 2.將腌漬好的蟹沾少許太白粉,入油鍋油炸,取出備用 3.起油鍋爆香姜片,蔥段,再加入b料,白,紅蘿卜片及2杯水和螃蟹同燒入味,到入沙鍋中,放入冬粉續滾,待冬粉煮開即可 7 黃金面包蟹 選用海蟹“稜子蟹”,此蟹肉質較單薄,殼與肉之間留有空隙,非常適合與面包一起。面包裹住蟹,再在其中加入芝士和牛奶,熟後奶香四溢。切開酥脆的面包,瞬間冒出熱騰騰的帶有芝士香味的熱氣。蟹肉完全吸收了芝士與牛奶的香味,殼隙間充斥著醬汁,一口咬下去,醬汁滲透蟹肉,實在誘惑非常。而外圍的面包還可以當主食享用,不油不膩。 8胡椒蘿卜凌蟹 據《本草綱目》記載:螃蟹具有舒筋益氣、理胃消食、通經絡、散諸熱、散瘀血之功效,選用肥美的紅蟹煲湯最滋補不過了。先在老火雞湯中加入蘿卜用文火焖一小時,再加入紅蟹和胡椒,煮至蟹熟。蘿卜滲透了濃濃的雞湯鮮甜味,偶爾間流露著胡椒的微辣。所有材料相輔相成,紅蟹膏軟肉厚,與蘿卜、胡椒完美搭配成一味富含維生素的秋季潤喉去風老火湯,在秋風干燥的季節,女士們享用最適合不過了。這時,來一杯花雕紅酒,伴以金黃肉蟹,乃是人生一大享受! 不用那麼費事,做紅燒魚時和魚同時下鍋燒就行,很好吃.主料:
水發魚肚500克,雞料子150克。
配料:
水發冬菇15克,火腿20克,黃瓜皮15克。
調料:
清湯500克,料酒20克,精鹽3克,味精2克,白翊15h,雙蛋清3個,水澱粉25克,雞油15克。
烹饪工藝:
1.將水發魚肚反復用清水漂洗幾遍,用沸水汆過。再用清湯,加入料酒、精鹽汆適,撈出,搌干水分。
2.將魚肚切成兩塊長約13厘米、寬6.5厘米的塊。再用刀將魚肚面修平、修好。把冬菇、火腿、黃瓜皮分別切成細絲。雞料子中加入雞蛋清、白油、精鹽、味精攪勻。
3.將切好的魚肚在一面拍上少許面粉,在有面粉的一面抹上一層雞料子。在雞料於的上面顏色相間地、均勻地擺上火腿絲、冬菇絲、黃瓜皮絲(擺成雲彩形)。然後上籠蒸透取出。用刀切成12塊,再原樣擺入盤內。
4.勺內放入清湯、料酒。味精、精鹽,燒開後。用水澱粉勾芡,淋上雞油,澆在魚肚上即成。
特點:
色澤美觀,魚肚柔軟,鹹鮮味美,汁白芡亮,形如彩雲。
2.
菜名】蟹連魚肚 【原料】 活蟹…750克,醬油…5克,鳜魚肉…200克,白胡椒粉…5克,油發鲴魚肚…50克,食鹼…5克,小蔥末…5克,干澱粉…10克,姜末…5克,濕澱粉…3克,香菜…50克,雞湯…100克,精鹽…5克,熟豬油…15克 【制作過程】 1.將蟹洗淨,蒸熟,沖洗一下,剔取蟹肉(蟹腿、蟹黃另放)。香菜切碎 2.鳜魚肉剁成泥,加入蔥、姜末、鹽3克和200克清水,與蟹肉一起攪拌上勁成餡。 3.油發魚肚用溫水泡軟,放入溫水中加鹼5克,邊洗邊擠去浮油,再換溫水洗二三閃,洗淨鹼味後擠去水分,每塊片成兩片,切成4厘米左右菱角形塊,平放在案板上,撒勻干澱粉。 4.取魚肉餡1份,放在魚肚上,蟹腿、蟹黃放在餡上,在菱形的左右兩個尖端上,各撒1小撮香菜末,再輕輕地按一下。如此將魚肚塊逐一做好裝盤,上龍用旺火蒸5分鐘左右取出。 5.鍋放旺火上,將蒸魚肚的原湯滗入,加入雞湯、醬油、醋、鹽,用濕澱分調稀勾芡,淋上熟豬油,起鍋澆在魚肚上,撒上白胡椒粉即成。 注意: 須選用魚回魚魚肚和安徽大閘蟹,方顯徽味特色。俗雲:"蟹內上席百味淡",此菜鮮冠天下。 【特點】 長江安徽河段產鲴魚,肉味平美,其鳔肥厚,干制成魚肚,色淡黃,膠厚,韌性大,為名貴水產原料。配以安徽名產大閘白蟹,集河鮮之珍,魚肚上置蟹肉、蟹黃,並加配料組合成黃、白、桔紅、黑、綠五色。魚肚吸蟹魚之味,非常鮮美,是沿江傳統名菜。
3.
紅梅魚肚的做法
主料: 水發魚肚400克。淨蝦肉250克,豬肥膘肉175克,雞蛋2個,熟火腿15個,水發香菇15克,蝦黃15克,青菜松25克。
調料: 濕澱粉20克,雞蛋清2個,紹酒30克,精鹽4克,白糖50克,蕃茄醬35克,醋15克,蔥末15克,姜末15克,味精4.5克,芝麻油15克,熟豬油150克(實耗約100克),雞湯200克。
做法: 1、魚肚瀝盡水分,切成長6.6厘米、寬3.3厘米的骨牌塊12塊,用精鹽(0.5克)和味精(1克)腌喂10分鐘;
2、蝦肉和豬肥膘肉合——起剁成細茸,加雞蛋清、精鹽(0.5克)、紹酒、味精(1.5克),濕澱粉(10克)調拌均勻。香菇、熟火腿切細絲;雞蛋用平鍋吊成雞蛋皮,切細絲;蝦黃切碎,炒熟;
3、腌喂過的魚肚擺在案上,再把制成的蝦茸(約一半)均勻的抹在每塊魚肚上面(抹得要平滑光潔);為食街
4、然後將切好的香菇絲、熟火腿絲、蛋皮絲和蝦黃末、菜松點綴在蝦茸上面(要點綴得均勻、整齊),擺在盤內,上籠屜用小火蒸熟後,取出,擺在盤的外圈;
5、炒鍋上火,加熟豬油(50克)燒熱,放入蔥末、姜末炝鍋,再添雞湯(100克)和精鹽(1.5克)、味精(1.5克),燒沸時,用濕澱粉(10克)勾成薄芡,淋芝麻油(5克),澆在蒸好的蝦茸魚肚上;
6、另起炒鍋上火,加熟豬油(約100克)燒熱,將另一半蝦泥擠成元宵大小的丸子(約12個)下入鍋中,煎成扁圓的餅狀並呈金黃色時取出;
7、炒鍋留底油(25克)上火燒熱,下入蕃茄醬炒一下,再放白糖、醋、精鹽(1.5克)、味精(1.5克),炒透後添雞湯(100克),再下煎好的蝦餅,移小火慢烯約3—4分鐘時,可將鍋端離火位,用箸一一將蝦餅揀出,擺在盤的裡圈。鍋內余汁添芝麻油(10克)上火稍炒,澆在上面即成。
小貼士: 魚肚,即魚鳔,是魚的沉浮器官,經剖制曬干而成。一般有鲨魚肚、鲵子魚肚等,屬四大海味之一,近代被列入“八珍”之一。產於我國沿海,以廣東的“廣肚”為最佳。福建的“毛魚肚”較次於“廣肚”,但也是佳品。魚肚的品質鑒別比較簡單,除了掌握各種魚肚的特點之外,一般張大體厚,色澤明亮者為上品;張小質薄,色澤灰暗者為次品;色澤發黑者已變質,不可食用。魚肚營養豐富,干品含蛋白質84.4%,含脂肪0.2%。“紅梅魚肚”是遼寧省參加全國烹饪名師技術表演鑒定會表演菜,為沈陽市鹿鳴春飯店特一級廚師劉敬賢(全國最佳廚師)制作。選用遼寧沿海特產魚肚為主要原料,用蒸、烤兩種方法制成。因制茸的大蝦須制成紅梅形狀,故得其名。
此菜美觀悅目,清淡鮮嫩,“紅梅”蝦餅色澤紅潤,鹹甜交融,具有造型美麗,兩色兩味,刀工精細,講究火候,工藝復雜,制做精巧等多種特點。
4.
菠餃魚肚的做法
基本材料 魚肚100克。配料:熟雞肉50克,火腿25克,味精1克,姜10克,蔥10克,醬油1克,紹酒25克,肉湯500克,奶湯500克,白面粉100克,雞油20克,豬油1000克(約號50克)
1.魚肚下豬油鍋炸透,用水泡軟,去盡油脂;切成3.5厘米見方,厚0.8厘米的片,下鍋用肉湯、紹酒煨一次撈起。火腿、雞肉均片成3.5厘米長、1.6厘米寬的薄片。 2.豬肉洗淨剁茸,加醬油及味精(0.5克)、姜(2克)取汁,蔥粒(1克)拌勻成餃餡。菠菜葉取汁入面粉內,揉面做成24張餃子皮,包餡煮熟待用。 3.炒鍋置中火上,下煮油,放姜、蔥炒香加入奶湯燒沸,打去姜、蔥,下味精、胡椒、川鹽後即下魚肚、菠餃、雞肉、火腿煮約1分鐘,舀入大圓盤,菠餃鑲邊,淋上雞油
即成。
紅扒魚肚的做法 【特點】: 色澤金黃,軟嫩鮮濃,營養豐富,冬令佳食
【原料】 主料水發魚肚600克。調料蚝油50克,雞湯300克,濕澱粉10克,醬油30克,料酒30克,胡椒粉少許鹽3克,味精3克,蔥末3克,姜末2克。
【制作過程】 (1)先將魚肚用開水文火煮,見飲後,用涼水浸泡。如此反復加工數次視魚肚膠質及其腥味除淨為標准。然後再用涼水泡24小時,魚肚即爽滑雪白,這就是魚肚的水發法。 (2)將發好的魚肚世成塊,用料酒、蔥末、姜末及雞湯適量,在文火上煨好,控出原湯。 (3)炒勺倒入蚝油,在旺火上燒熱,下入魚肚,再下入雞湯、醬油、味精、鹽、胡椒粉等,出勺上盤前再加入稠稀的濕澱粉芡即成。
菜譜名稱:鳳吞魚肚 所屬菜系:閩菜 制作手法:蒸 菜品口味:清淡 菜品類型:熱菜 制作方法:用料 主料:土雞750克 配料:水發魚肚、冬菇、冬筍、水發干貝、姜、蔥 調料:精鹽、味精、熟豬油、雞湯、紹興酒 制作步驟 1、將雞宰殺煺毛,脫骨,將表皮洗淨揩干,用精鹽、味精、紹興酒對成汁,抹勻雞身,稍腌待用。 2、水發魚肚、冬筍、冬菇切成骨排片。炒鍋置旺火上,下熟豬油,將以上配料及干貝一並下鍋速炒,加適量雞湯、精鹽、味精、紹興酒,顛炒至熟,取出稍冷後,從雞背頸扦口處填入雞腹內,開門處用竹簽封口。整雞焯水,用清水洗淨。 3、將傘雞盛入雞盅加雞湯、精鹽、姜、蔥,加蓋後卜籠屜蒸2小時取出,去除口處的竹簽、姜、蔥,調入味精即可。 制作關鍵 整雞脫骨時,要注意手法,不能破皮。 水發魚肚須漲發得恰到好處。
蝦膠瓤魚肚 烹調類別:燒煨 烹調時間:普通 食材類別:魚類 味道:鹹鮮 適宜季節:無關 菜系:其它
蝦膠瓤魚肚材料:
干炸魚肚50克、姜片10克、蝦膠180克、忽條10克、菜蕪150克、精鹽2克、熟火腿末2.5克、味精1克、香菜葉5克、雞蛋清10克、胡椒粉0.5克、二湯350克、姜汁酒10克、芡湯10克、干澱粉25克、芝麻油0.5克、濕澱粉7.5克、花生油60克、上湯125克
蝦膠瓤魚肚做法:
1、半干炸魚肚用清水浸泡約2小時,反復換水搓洗三次,去掉異味,取出瀝去水分,剪去皮、筋,切成直徑4厘米的圓形片12塊,放入沸水鍋內氽30秒鐘,撈出瀝去水。炒鍋用中火燒熱,下花生油15克,放姜、蔥爆至有香味,烹紹酒,下二湯250克、精鹽1克,燒沸後下魚肚煨約1分鐘,取出,去掉姜、蔥,用潔淨毛巾吸干水分,盛在盤中,晾涼後,在每塊魚肚的一面撒上干澱粉。
2.蝦膠分成12顆小丸,放在干澱粉一面的魚肚上,用雞蛋清把蝦膠抹平。香菜葉、火腿末分別放在蝦膠兩端,入蒸籠用、、旺火蒸約5分鐘至熟,取出,轉放在另一盤中,排成2行,每行6塊。
3.炒鍋用中火燒熱,下花生油10克,放入菜蕪*、精鹽1克,二湯100克,炒至九成熟,倒入漏勺瀝去油。將鍋放回爐上,下花生油10克,放入菜蕪*、芡湯,炒熟取出,分三排放在兩行魚肚中間和兩側。
4.炒鍋洗淨,放在中火上,下花生油10克,再放上湯、胡椒粉、味精,用濕澱粉7.5克調稀勾芡,加入芝麻油和花生油15克推勻,淋在蝦膠上便成。
我喜歡吃紅燒的很糯很好吃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