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摔傷灰了怎麼辦 脊椎病解釋: 脊椎病就是脊椎的骨質、椎間盤、韌帶、肌肉發生病變,進而壓迫、牽引刺激脊髓、脊神經、血管、植物神經從而出現復雜多樣的症狀。常見病種為頸椎病、腰椎病。主要症狀:不能直立、頭痛、眩暈、視力模糊、記憶力下降、頸肩酸痛、食欲不振、反胃、嘔吐、下肢無力,嚴重者可能導致癱瘓。 [編輯本段]最易患脊椎病的情況 1、不正確的姿勢,如:坐姿、站姿、臥姿以及長時間以同一姿勢的伏案工作或其它勞動。 2、不合理的寢具都會引起韌帶、肌肉張力過大而勞損、椎間盤突出、小關節功能紊亂。 3、風寒、潮濕的侵襲,影響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組織變性。 4、外傷會使病情惡化,慢性的損傷逐漸引起病症加重。 5、心理因素及全身健康不佳,都可能引起或加重脊椎病的症狀。 [編輯本段]青少年脊椎病 我國中老年人群中97%患有脊椎疾病,近年來,又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在40歲以下的人群中,40%以上的人脊椎有各種疾病,兒童脊柱側彎症的發病率高達25%以上。 有關調查顯示,中小學生中伏案學習不正確姿勢的約占總數的70%—80%,種種不良的姿勢都容易使脊椎長時間處於屈曲位或某些特定體位,不僅使脊椎椎間盤內的壓力增高,而且也使脊椎部的肌肉韌帶長期處於非協調受力狀態而發生側彎。此外,人體代謝紊亂,特別是鈣、磷代謝和激素代謝失調,往往容易發生各種脊椎病。 青少年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防治脊椎病就特別重要了。首先要養成良好的坐姿,站姿,不要睡尼龍絲繃床和太軟的席夢思床,應選用棕繃床、木板床,以維持脊柱的平衡狀態。學習的空隙多做伸頸運動,經常聳肩,注意鍛煉身體。 此外,還要注重飲食補鈣,保證骨骼的正常代謝,獲得理想的骨鈣峰值。在飲食中常吃含優質蛋白質和鈣豐富的食物,可顯著增加骨密度,對預防脊椎病大有裨益。 [編輯本段]最易患脊椎病職業 最易患脊椎病的職業有:企業家、計算機工程師、設計師、會計、教師、醫生、辦公室職員以及長期進行同一種姿勢勞動的人員得脊椎病的概率明顯高於其它職業。 [編輯本段]治療和預防脊椎病 臨床上對脊椎病的治療主要采用兩種方法即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主要是對症狀較嚴重的,經嚴格的非手術治療無效,身體尚能耐受手術的病人,非手術治療臨床方法常用以下幾種: 牽引:通過外加或者人體自身的重力將脊椎推體之間間隙增寬,這樣有利於突出髓核回復,恢復正常椎體排列,松弛韌帶緊張,從而減少對脊髓、脊神經根的壓迫、刺激。 微創療法:“鉤活術”,這種療法安全有效,它是用中醫的原理解除病灶周圍的壓力和張力,松解粘連的組織、肌肉、韌帶、筋膜達到立平衡的作用,最後達到治愈病症的目的。 固定制動:通過定型枕、頸圍、腰圍將頸椎、腰椎固定制動,能減少繼續損傷,有利十損傷修復。 手法推拿、按摩:通過特種手法將椎體、小關節恢復到正常生理位置及正常生理曲線從而達到康復的目的。” 物理治療:通過各種物理因子作用於人體(如紅外線、磁、電),起到消炎、止痛、加速恢復的目的、對改善臨床症狀是十分有效的。 封閉:將藥物分布於病患局部,效果比較明顯、但不宜長期使用。 藥物治療:通過服用以注射中、西藥,將藥物吸人人體。用藥時間要求較長。且效果較差,副作用較大而不提倡過多、過廣和長期使用。 預防主要有以下幾項: 1.采用正確的工作姿勢,特別是長期從事同—姿勢工作的人要注意適當的活動。 2.使用合理、符合健康要求的寢具。不良的寢具是許多脊椎病的禍根。 3.正確的睡眠姿勢。 4.防止過度疲勞。 5.防止風寒、潮濕的侵襲。 6.加強鍛煉、特別是頸部和腰部的活動。 7.脊椎病能作什麼輔助檢查? 脊椎病能作的輔助檢查較多,臨床上用的最多、最普及的是脊椎x線平片。脊椎x線平片在臨床上有特殊的意義,它較普及,作常規檢查較ct、mri價值高,有助於療效判定,明確病變的性質、范圍、程度及分型分期。除了脊椎x線平片之外,尚有許多特殊攝影,如:體層攝影、電子計算機體層攝影(ct)、核磁共振(mrl)、脊髓造影術、其它作為功能檢測的腦血流圖、肌電圖、誘發電位等,臨床上具體采用什麼輔助檢查。應根據專科醫生的要求。通常按一般檢查、x線平片、脊髓造影、ct這—順序的原則進行檢查。 專家建議療法 脊椎的保護重在平時的注意。因為長期的坐姿、站姿甚至是睡姿的不正確都可能導致頸肩腰腿疼或脊椎病,因此,睡眠時選擇良好的寢具十分重要。 [編輯本段]脊椎病的自我預防與食療 脊椎病是人體頸、胸、腰、骶、尾部位脊柱損傷、損害,功能紊亂、病理變化等病症的總稱。本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頸部、胸背部、腰部疼痛,甚至牽連引發下肢疼痛,每當工作與學習緊張、過累或天氣變化時均可加重症狀。近年來,該病的發病人群越來越大,年齡越來越小,症狀越來越復雜。雖然如此,絕大多數患者沒有手術的必要,保養加防護加食療,即可有效地防治脊椎病。 保養骨骼加強防護: 1、避免肥胖。肥胖會給脊椎帶來過大的負荷,同時由於腹肌松弛而不能起到對脊柱的支撐作用,大腹便便,會迫使脊柱發生變形。 2、學會放松。緊張可使血中激素增多,促使腰間盤腫大而導致腰痛。所以,心情愉快也是防治脊椎病的良方。 3、矯正坐姿。坐立時若身體向前彎曲,則會使腰背部的神經和肌肉受到牽拉而引起疼痛。所以,坐立時盡量使背部緊靠椅背,以使腰部肌肉得以放松和休息。寫寫停停,向後伸腰,也是預防腰痛的好方法。 4、睡硬板床。如果你正在腰痛,不妨從席夢思等舒適的軟床下來,把毯子鋪在地板上,睡上一周。當然,如有硬板床則更好。 5、選擇合適的運動。游泳是增強腰背肌力量的有效運動,對頸椎病、頸肩痛、腰膝關節痛都有很好的療效。但是,跳水、打棒球、打高爾夫球或做體操卻有增加腰痛的危險。收縮腹肌、伸展腰肌以及散步、搖動腰部和騎自行車,都能防止和減輕腰痛。 營養胃骼藥食兼顧: 有脊椎病的你應注意調整飲食生活,每日除了攝取優質蛋白質來補養肌肉組織外,還要大量攝取富含維生素b1的食品如花生、大豆等,因為維生素b1有緩和神經痛的作用。維生素b1類食品和大蒜共用,效果更佳。此外,維生素e、鐵、鈣等都應有意識地補充。 中醫認為,脊椎病的病根主要在腎,因為腎主骨,生髓、藏精。腎氣充盈則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堅硬。腎氣虛虧,骨失主司而妄生,即出現骨質疏松、骨質增生;筋骨失養,則椎關節萎縮、變形、松弛,發生椎間盤膨出、脫出等一系列病症。食療原則應以補腎壯骨、強筋益髓為主。骨得養則自健自壯,從而使因失養引起的代償性增生,在得養後自行吸收,增生自然消失,因松弛而脫出的椎間盤在筋骨強健之後復位鞏固,使經筋解除粘連,恢復功能。 1、黑豆粥。黑豆50克,紅棗30克,大米200克,紅糖30克。制法:先將黑豆、大米浸泡過夜洗淨,入開水鍋內小火熬煮10-15分鐘,再將紅棗洗淨、去核,加入粥中繼續熬煮,待米爛豆熟粥將稠時,加入紅糖稍煮片刻即可食用。功效:補脾益腎,活血壯骨,祛風止痛。 2、火腿冬筍粥。熱火腿肉50克,冬筍20克,水發香菇30克,青豆20克,香油25克,蔥末10克,生姜末5克,肉湯1500克,糯米100克。制法:先將火腿、冬筍切成青豆大小,再將糯米淘洗干淨,放入鍋中,加入肉湯。用旺火燒開後加入火腿、冬筍、水發香菇、青豆、蔥、姜等。改用文火熬成粥,加入香油即成。每日1劑,分多次服用。功效:益氣血,充精髓,益腎生津,健脾開胃壯筋骨。 3、海帶薏米粥。海帶60克,薏米50克,瘦肉50克,大米120克,蔥末5克,姜絲3克,精鹽2克,味精3克。制法:將海帶漂洗干淨,切成小塊,瘦肉切小塊,大米淘干淨備用。鍋內加水適量,放入海帶塊、大米、瘦肉塊、蔥、姜、精鹽共煮粥,待粥熟後,調入味精。每日1-2次,連服兩個月。對慢性腰背疼痛,骨質增生有效。 脊椎是人的中軸骨骼,由頸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的24塊骨頭組成,每一塊骨頭有6個關節,可以向6個方向旋轉,形成上億種不同數字轉動的排列組合,具有支持軀干、保護內髒器官的作用。這條被稱為“人體第二生命線”的頸椎,到人20歲左右就停止發育,30歲左右開始退變。患者因椎骨排列不齊而引發的脊椎病多達上百種:小到頭暈、手麻、頸痛、腰背痛,大到椎間盤突出、心律失常等,嚴重危害人類健康。脊椎病本是中老年病,但近幾年卻有年輕化趨勢。 [編輯本段]頸椎病症狀 脊椎病與骨質增生有密切關系。骨質增生又名骨刺,人們往往認為它是“壞東西”,其實這些認識有些偏面。骨刺的產生是人體自身的一種代償功能。增生的骨刺限制了骨關節的活動范圍,從而減小關節磨損和防止關節活動過度造成新的損傷,這在客觀上起到了保護關節的作用,是有利於人體的一面。但是,骨質增生的形成又造成骨關節疼痛和運動受限,少數病人可出現壓迫周圍的血管或神經產生的病態症狀,稱為骨質增生症。這是不利於人體的一面。骨質增生主要發生在人體承受重量較大和活動較多的關節部位,如頸椎、腰椎、髋關節、膝關節和足跟等部位,以頸椎、腰椎和膝關節為常見。脊椎病的發展過程是逐漸加重的。比如頸椎病,患者開始症狀並不明顯,只是存在頸肌損傷,肌筋膜炎,小關節紊亂等。慢慢地引起椎間盤膨出,出現頸肩疼痛、頭痛、眩暈、手足麻木、記憶力減退、“半身出汗半身干”等症狀。頸椎病可引發腦供血不足,造成“頸胃綜合征”,“頸心綜合征”,嚴重者可喪失工作能力。 呵呵這位朋友對脊椎病了解可真不少,我再給補充一下怎麼治療脊椎病吧。 什麼是“鉤活術” “鉤活術”是利用巨鉤針在頸腰椎旁或脊椎旁鉤治一定部位,用於治療相應脊柱病的一種無痛微創閉合式小手術。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頸腰椎骨質增生症(骨質退行性改變)、椎管狹窄症、手術失敗綜合症(fbss)。 “鉤”有三個含義:①“鉤活術”所用針具是“巨鉤針”;②“鉤”是動詞,通過鉤治使局部減壓、減張、松解、疏通,立平衡而治病;③“鉤”又有鉤型軌跡和鉤突的含義,“鉤突”是解剖學中的頸椎椎體兩側偏後方的脊狀突起,它與上一個椎體相連接,構成滑膜關節或稱鉤錐關節(鉤突關節、側關節)。“活”有使局部重獲新生,舒筋活血,活躍靈活,活動自如,使之活之意。“術”,乃是一種無菌操作技術。 “鉤活術”的治療原理: 張力和壓力是形成腰椎病產生症狀的病因和病機,壓迫就不通,不通則疼痛,為什麼退變的快而且早,其根源於腎,腎主骨生髓通於腦,腎虛必然早退變,退變快易突出,易骨質增生,久則椎管狹窄,對狹窄後手術切除者又會再狹窄,所以要治頸腰病要治“腎”治本。腰為腎之府,腎虛是根本,不通是關鍵,頸三穴位於c5、c6、c7椎體周圍,且頸5、6、7下的神經根是形成臂叢神經的主干,腰三穴位於l3、l4、l5椎體周圍,腰三穴與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相鄰,針刺氣海俞、關元俞可以扶正補腎,針刺大腸俞可以暢通氣機,活血通絡。腰三穴配合可以補腎扶正、活血通絡,調節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使自身免疫反應性炎症引起的疼痛得到緩解,標本兼治,理應有效。 “鉤活術”可治療哪些病? 鉤活術”的治療范圍:頸椎病、老小遺尿、肩周炎網球肘;腰椎間盤突出症、頸腰骨質增生症、腱鞘炎扳機指;頸腰椎管狹窄症、慢性鼻炎鼻窦炎、強直性脊柱炎;手術失敗綜合症、帶疱後遺神經痛、帕金森綜合症;骨性關節炎(膝)、骨質增生症、肋間神經痛;脊柱相關疾病:頸心病、頸高病、頸咽病、頸失眠病、脊源性頭疼、胃疼、腹瀉、嘔吐等。 “鉤活術”不需要手法復位。鉤活術是利用減壓、減張的原理,使頸部緊張、痙攣的肌肉、韌帶、筋膜組織松解、疏通,在人的正常活動中,每一個動作都與脊柱密切相關,隨著人體的活動,就會發生一系列的生理變化,使脊柱整體生理化,從而達到重建脊柱平衡的目的。鉤活術不是牽引、不是按摩、不需要什麼手法,是一種減壓、減張、無菌操作的治療技術。 [編輯本段]脊椎病日常生活注意: 日常坐、立、走、臥時都應保持良好姿勢。要&[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