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小兒五歲,吃壞肚子,現在不拉也不吐了,一天未進食,只喝糖水,今天尿色暗綠,有問題嗎?正文

小兒五歲,吃壞肚子,現在不拉也不吐了,一天未進食,只喝糖水,今天尿色暗綠,有問題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小兒五歲,吃壞肚子,現在不拉也不吐了,一天未進食,只喝糖水,今天尿色暗綠,有問題嗎?
 
不應該喝糖水吧,應該喝淡鹽水。拉肚子缺水醫院補液不都是補鹽水嗎!
 
趕快送醫院啊!孩子有病變化大,應及時就醫,以免贻誤病情,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家長要認真看每種藥的說明使用書後,再讓孩子服用有關藥物。
小兒發熱的護理和降溫措施
判斷孩子是否在發熱,測量體溫是可靠而科學的方法。測量體溫一般常用三個部位,即口腔、腋窩及肛門。正常體溫在口腔處為36.2℃~37.3℃之間,在腋窩處為35.9℃~37.2℃之間,在肛門處為36.5℃~37.5℃之間。凡超過正常范圍上限0.5℃時,均可稱為發熱。體溫不超過38℃稱為低熱,超過39℃者為高熱。

發熱要經過三個階段

上升期:該期體溫迅速上升或緩慢上升,有時伴有寒戰。

高峰期:指達到高熱後維持一定時期,該期有面紅膚熱等表現。

退熱期:發熱常常是體內的病灶及病理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主要症狀,可根據熱型特點去探察病灶及病理過程的性質。

發熱也是人體在疾病過程中和適應內外環境溫度異常時的保護性反應,有利於調節人體免疫防御系統以消除病原體。但如果高熱持續過久,使體內調節功能失常,可造成許多不良反應,如氧耗量增加、大腦皮層興奮過度、驚厥等,進而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下降;另外,發熱會使消化道分泌及酶活力降低,胃腸運動減慢。

護理

孩子發熱可見於多種疾病,例如感冒、扁桃體炎、肺炎、麻疹、腦炎、腸傷寒、結核病、風濕病及膠原性疾病。發熱可使孩子全身不適、煩躁,如果發熱時間太久,會使氧耗量增加而影響孩子健康。因此遇到孩子發熱,一般都需要采取適當的退燒措施,尤其是高熱,它會引起抽風甚至威脅孩子的生命安全。

對於發熱的處理,首先應查明發燒的原因,作出明確的診斷。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從根本上控制發燒。但在診斷發燒的前後,父母對發燒的孩子可作如下的臨床處理:

一般護理

孩子發燒時新陳代謝加快,消耗多,進食少,身體虛弱,此時應使其臥床休息,保持室內安靜,避免各種刺激,衣被要適當減少。室內溫度要適當,室溫過高不利於人體散熱,且會使孩子煩躁;過低則易使孩子受寒。一般室內溫度以20℃左右為宜,並且防止空氣對流直吹患者。

高熱時,唾液分泌減少,口腔黏膜干燥,口腔自我清除能力大大減退,使得食物殘渣滯留於口腔,利於細菌繁殖而引起口腔炎、齒龈炎等口腔疾病。所以,對發熱孩子還應作好口腔護理,可用消毒棉蘸3%硼酸水輕輕擦洗口腔或用淡鹽水含漱,早晚各一次。

發熱時人體營養和體液消耗較大,必須注意適當補充。要多喝水,飲食給流質(牛奶、豆漿、蛋花湯)或半流質(如面湯、粥、蛋羹)食物為主,以清淡為宜。適當吃些新鮮水果及飲用果汁等,水果以梨、西瓜、荸荠、藕等為好。避免吃油膩、辛辣及生冷食物。如孩子食欲減退,不能保證營養和液體的攝入,必要時要及時到醫院輸液。

降溫措施

如體溫超過38.5℃,應采取降溫措施。家庭可采用物理降溫,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降溫。

一、物理降溫

1.溫水浴:溫水擦澡,主要在頸、胸、背及四肢等處多擦洗。

2.冷敷:用冰袋或冷濕毛巾置於額部或枕部大血管部位。

3.酒精擦浴:用30%~50%濃度的酒精(或二鍋頭加一倍水),以紗布或小毛巾蘸濕酒精擦浴,力量要均勻。擦四肢及背部各3~5分鐘,全部擦浴時間要20分鐘左右。擦至腋窩、肘窩、腹股溝等血管豐富處,停留時間要稍長。禁擦前胸、後頸和腹部,這些部位對冷刺激敏感。擦浴時如發生寒戰,神色、呼吸、脈搏異常,應立即停止擦浴。

4.冷鹽水灌腸:嬰兒用100~300毫升的鹽水,兒童用100~500毫升的鹽水(水溫約20℃)灌腸,既可降溫又可取大便送化驗以確定診斷。(無經驗者易傷害孩子的腸道,所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二、藥物降溫

家庭應用以上辦法後,及時將發熱孩子抱送醫院。父母不宜自行使用退燒藥,應由醫生檢查診斷,以利於進一步治療。

流感期間高熱不退怎麼辦

每當冬春季節或氣候驟變時,常有流感發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發病突然,傳播迅速,容易流行。主要表現為突發高熱、頭痛、疲乏和呼吸道症狀,以孩子發病為多。

對於流感,西醫無有效的治療藥物,所以,不必抱孩子反復去醫院。而應該著重加強護理,如適當休息,合理飲用清淡飲料,適當、適時地應用退熱藥等。若無其他並發症,一般3~5天體溫就會逐漸減退。如果一天數次去醫院,反倒容易並發細菌感染而加重孩子病情。

在流感的治療上,中藥有一定的療效。

小兒腹瀉如何護理?
“腹瀉”是由於不同病因所引起的一種綜合症。是嬰幼兒時期發病率較高的常見病之一,多發於夏秋季。因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尚未成熱,消化酶的活性較低,常因外界或內在的環境變化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亂導致腹瀉。夏季腹瀉以細菌感染為主,秋季腹瀉以病毒感染為主。如飲食不當、氣候突變、營養不良、呼吸道感染等,均可導致腹瀉。2歲以下的嬰幼兒尤易得病。輕型腹瀉,大便每天5—6次,稀薄,含有少量粘液和白色奶塊,或呈蛋花湯樣,有時伴有嘔吐;重型腹瀉,大便每天10次以上,粘薄水分多,伴有嘔吐、納差、精神萎靡、嗜睡,常可引起脫水,表現為口干唇燥,眼眶和前囪凹陷,哭時無淚,尿少。嚴重脫水時,常伴有酸中毒,表現為精神萎靡,口唇櫻紅,呼吸既深且快,以及出現皮膚花紋,脈搏細弱,四肢嵌冷,少尿等休克症狀。

護理要點

◆調整飲食是腹瀉的主要治療措施之一。輕型腹瀉一般只需調整飲食,很快會痊愈。母乳喂養患兒,母親應盡量少吃油膩食物,多飲水,以稀釋奶液,縮短每次哺乳時間,以減輕胃腸道負擔。人工喂養患兒,暫停喂牛奶,可改為脫脂奶或酸奶或米湯;注意糖勿加入太多,以免發酵脹氣,也不宜加蜂蜜,因蜂蜜有輕瀉作用。吐瀉嚴重的患兒,暫時禁食6~8小時,吐止後可給以口服補液鹽溶液。腹瀉期間暫停輔助食品,以利消化吸收,待病情好轉,大便成形後,再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否則可引起反復腹瀉。

◆記錄患兒大便、小便和嘔吐的次數、量和性質。就診時帶上大便采樣,以便醫生檢驗、診治。

◆腹瀉患兒往往易脫水,加之飲食控制,易畏寒,若出現四肢厥冷,體溫不升,可用熱水袋保暖,但使用時注意不要燙傷。

◆腹瀉患兒大便次數增多,應勤換尿布,每次大便後用溫水揩洗臀部(女孩應自前向後沖洗),然後用軟布吸干。可塗以鞣酸軟膏,或復方硫酸銅鋅軟膏,防止產生紅臀,若已出現紅臀,出現皮膚破損或糜爛,可先用0.1%利凡奴溶液濕敷,然後塗復方硫酸銅鋅軟膏或搽次沒食子酸铋撲粉,也可塗以蛋黃油(用雞蛋煮熟取蛋黃,用文火熬油)。

◆腹瀉患兒有時由於使用較長時間的抗菌素,可使口腔霉菌生長而發生鵝口瘡,因此要多喂開水以清潔口腔。有嘔吐時,可用棉花醮溫開水輕擦口腔。已發生鵝口瘡可在患處塗以1%龍膽紫藥水。

◆重型腹瀉或雖然是輕型腹瀉,但遷延不愈,患兒逐漸消瘦,全身症狀加重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腹瀉未愈,又發生肺炎或尿路感染等並發症,也應及時就診。

面對這情況,我們也不能給你什麼回答.最好去看醫生.因為你不知道病因.我覺得上醫院聽醫生得是最好得,合並了拉肚子就應該住院聽你說的情況比較嚴重,盡快去醫院,遠水救不了近火,你在這裡問也太慢了,不要擔誤孩子的病情。從你的描述看是胃腸道發炎,建議你給小孩服用"黃連素"一日三次,一次二片,當天即可見效,適量補充一些糖水既可,不用慌,願你小孩早日康復.小孩子生病最好還是上醫院的好便藥是應急用的,病情減緩後應該去醫院或診所看。更何況小孩的體質較弱,病情容易反復不定,不能拖,盡快去看病吧看情況是急性胃腸炎,要去醫院確診。到門診也可以,可靠的門診,需大點滴,主要消炎。吃退燒藥是治標不治本,還贻誤治療時間。要快。送醫院.小孩子生病不要自己吃藥算了,一定要找醫生診斷.腸胃性感冒一般是腸胃受涼引起的不適.一般會有漲痛的感覺.還會有腸鳴.拉肚子.惡心.食欲不振.一般吃些暖腸胃的藥就成,甚至喝些熱湯或者熱水就能化解症狀。
預防:
1、多喝水,最好不要用冷藏的飲品;
2、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
3、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4、作到居住的房間空氣流通,少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
5、注意防止著涼,堅持身體鍛煉。

我家小孩,愛吃冷飲,最近總說肚子疼,前幾天還高燒,輸了液好了,現在基本上控制她吃涼的和辣的東西,好多了.
 

怎麼訓練八哥不怕人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