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子母河水後聽到有小孩叫聲後怎麼辦 子母河水是新資料片裡的物品,現在還未開放,哪裡得到還未確定 沒有結婚的是不能用的 結婚之後最多能有6個孩子 如果已經有6個孩子,然後離婚,又結婚後雙方的孩子數目沒達到6個。則又可以再使用子母河水是新資料片裡的物品,現在還未開放,哪裡得到還未確定,不過可以知道沒小孩的是可以用的,有了小孩也可以用,有個數限制^^具體可以參考官方網頁可以的!等開了之後就可以去潮陰洞去找善財童子!很麻煩的建議你去看看網葉 http://xy2.163.com/activity/baby/瞧瞧去把 <ahref="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00/46/32/1213004632.3374067.jpg "target="_blank"><imgsrc="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00/46/32/1213004632.3374067.jpg "border="0"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a> 一說新疆尹循古城; 尹循古城,也叫米蘭古城,維族人稱“突布提城堡”,意思是“種地人的城”,位於現米蘭鎮東部5公裡,在約長13公裡、寬11公裡的長方型范圍內。古城建於公元前76年的西夏,距今有2000多年歷史,西漢屬樓蘭國管轄的小城。從尹循古城向東再走幾十公裡就是名滿天下的樓蘭古城了,目前樓蘭古城已正式列入新疆旅游開發計劃。因我們還要趕路,樓蘭,我只好與你說再見,但願有機會與你相遇。
不久,車行至尹循古城的入口,一塊牌上赫然醒目地寫著“新疆羅布泊野駱駝自然保護區”,地面的浮土足有半尺厚,車胎碾過,浮塵沖天而起,遮天蔽日,好在反正這是荒漠戈壁,閉著眼睛開車都不會有問題,漸漸塵土少了,戈壁一望無際。放眼望去,這真是個死亡的區域,沒有一點生命的東西……
半小時後,我們終於看到許多土坯建築,一堆堆地堆砌在荒野之中。站在一個頂部為圓柱形的建築前,卻原來這是一座寺廟,該建築原為三層,最低層是經房,二層為樓層,頂層就是高大的圓柱體了。說到這寺廟,還有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呢,大家還不知道吧?這尹循古城就是西游記中的女兒國了,還記得女兒國的女兒們都通過喝那子母河的水來生育嗎?那子母河就在城邊,繞城而去,不過現在已經干涸了,只剩下若隱若現的淺淺的一道白練。女兒國因沒有男性,所以對男性的強壯、活力、健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崇拜,寺廟也就依樣建成了男性生殖器的模樣。 說到這,米蘭鎮的人告訴我們,當初米蘭鎮在選址建鎮時,把鎮中心選在了這裡,那時人們還不知這是個古城,只看到一堆堆的廢舊建築,後來把選址結果上報到陶**將軍那裡,陶**將軍突然想起在哪看到過,這裡應該是古城遺址,決定米蘭鎮址西移5公裡,於是尹循古城得以保護下來。米蘭鎮的鎮民們在建鎮之初,都是食用子母河河床裡的澇壩水,不曾想,鎮裡的婦女基本都生雙胞甚至三胞胎,看來子母河水能使女兒國的女兒們生育的傳說定有道理。後來這裡生活條件好了,自來水通到家家戶戶,鎮上再也沒有雙胞胎或三胞胎出現了。聽到這,男士們做起了美夢,醞釀著到這娶妻生子呢……
一說四川茂縣、汶川一帶。 《西游記》第54回曾描寫過一個大名鼎鼎的“西梁女國”。翻開玄奘親撰的《大唐西域記》卷四,發現他記錄一個“大雪山中”的“東女國”(也叫“蘇伐剌拿瞿呾羅國”),玄奘稱此國“世以女為王,因以女稱國”。史籍記載,在南北朝至唐,青藏高原上有兩個以女性為中心的女權國家,西部的稱西女國,東部的稱東女國。 《舊唐書》記載:“東女國,西羌之別種……俗以女為王。東與茂州、黨項接,東南與雅州接,界隔羅女蠻及白狼夷。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有大小八十余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為船以渡……” 據藏學專家任新建所著《西域黃金》中觀點,茂州即今四川茂縣、汶川一帶,雅州即今四川雅安,白狼夷即今四川理塘一帶,羅女蠻則是今四川西昌一帶。以當時馬道行程計算,東女國中心應在丹巴一帶。 記載中,在東女國,國王與官吏皆女子,國內的男人,不能從政,僅任征戰與種田之役。因女子少而貴,且位高權重,故為多夫制,女王則侍男者眾。當時東女國4萬余戶,散布在山谷間八十余座聚邑中,所居之處均築“重屋”,即碉房;民眾住六層以下,唯女王居九層。可見,東女國擅建高碉且建築水平高超,女王則高高在上。東女國還有女子服飾尚青及男子赭面之俗。即以青(黑)色為美。 或許由於當時東女國沒有自己的文字,這段歷史的記錄少而零散,到唐天寶元年後已無記述。
真的好想有這樣的地方《西游記》中的描述並非完全虛構——
史書中記載的東女國是否就是傳說中的“女兒國”呢?
“‘女兒國’在歷史上的的確確存在過,而且現在有一些村寨一直將‘女兒國’的古老習俗留存至今。”任新建說。任新建是四川省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四川康藏研究中心副主任,他經過長期研究和實地考察發現,今天四川甘孜州的丹巴縣至道孚縣一帶就是《舊唐書》中記載的東女國的中心。
東女國是否就是傳說中的“女兒國”呢?據《舊唐書》第一百九十七卷《南蠻西南蠻傳》記載:“東女國,西羌之別稱,以西海中復有女國,故稱東女焉。俗以女為王。東與茂州、黨項接,東南與雅州接,界隔羅女蠻及百狼夷。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22行。有大小八十余城。”
據任新建解釋,按照《舊唐書》的記載,東女國南北長22天的行程,東西長9天的行程,如果按照過去一天騎馬40公裡或者步行20公裡,那麼東女國應該南北覆蓋400公裡到800公裡,東西覆蓋180公裡到360公裡。
據史書記載,東女國建築都是碉樓,女王住在九層的碉樓上,一般老百姓住四五層的碉樓。女王穿的是青布毛領的綢緞長裙,裙擺拖地,貼上金花。東女國最大的特點是重婦女、輕男人,國王和官吏都是女人,男人不能在朝廷做官,只能在外面服兵役。宮中女王的旨意通過女官傳達到外面。東女國設有女王和副女王,在族群內部推舉有才能的人擔當,女王去世後,由副女王繼位。一般家庭中也是以女性為主導,不存在夫妻關系,家庭中以母親為尊,掌管家庭財產的分配,主導一切家中事務。
歷史上的東女國後來難道已經消失了?
《舊唐書》關於東女國的記載是十分詳細的,但是到了唐代以後,史書關於東女國的記載幾乎就中斷了。難道東女國的出現只是昙花一現嗎?
任新建說,唐玄宗時期,唐朝和土藩關系較好,土藩從雅魯藏布江東擴到大渡河一帶。可是到了唐代中期的時候,唐朝和土藩關系變得緊張,打了一百多年仗,唐朝逐步招降一部分土藩統治區的少數民族到內地,當時唐朝把8個少數民族部落從岷山峽谷遷移到大渡河邊定居,這8個部落裡面就有東女國的女王所率領的部落。
當時東女國女王到朝廷朝見,被冊封為“銀青光祿大夫”,雖然是虛銜,但是品級很高,相當於現在的省級官員。後來到了唐晚期,土藩勢力逐漸強大,多次入侵到大渡河東邊,唐朝組織兵力反擊,在犬牙交錯的戰爭中,東女國的這些遺留部落,為了自保就采取兩面討好的態度。
後來,唐逐漸衰落直至分裂,土藩也漸漸滅亡。土藩崩潰後,曾經被他們統治的青藏高原重新回到了原來的部落時代,唐代分裂後,也沒有力量統一管理,到了後來的宋元明三代,對於青藏高原地區的統治很薄弱,因此基本沒有史料記載,一直到清代才把土司制度健全。而東女國的遺留部落有些由於靠近交通要樞,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女王死後沒有保留傳統習俗,逐漸演變成父系社會,而有一些部落依舊生活在深山峽谷,保留了母系社會的痕跡。
為什麼東女國的習俗能夠保留到今天呢?
任新建認為,隨著社會進程的發展,這個地區至今仍舊保留著母系社會的痕跡,是適應當地生產環境的需要,這個地區處於高山峽谷之中,生產條件差,土地、物產稀少,如果實行一夫一妻制,兒子娶妻結婚後要分家,重新建立一個小家庭,以當地的經濟能力根本無法承受,生產資料分配不過來。而且地處封閉的深山峽谷,和外界交流幾乎隔絕,不容易受到其他文化的影響。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民俗學專家萬建忠教授也認為,一定的生產力,有一定的社會制度與之相配,在這種生產能力比較落後,相對封閉的地方,勞動強度不大,居民自給自足,男性的優勢得不到充分的顯示,女性掌握著經濟大權和話語權。另外還有一種深層的社會心理因素,保持母系氏族制度,表明了人們對過去的社會形態和社會結構的一種追念。
扎壩依舊保留著東女國的古老習俗
根據任新建的考察,歷史上的東女國就處在今天川、滇、藏交匯的雅砻江和大渡河的支流大、小金川一帶,也是現在有名的女性文化帶。“而扎壩極有可能是東女國殘余部落之一,至今保留著很多東女國母系社會的特點。”任新建說。
扎壩過去是一個區,現在有7個鄉,5個鄉在道孚縣境內,2個鄉在雅江縣境內,一共生活著將近一萬人。任新建在扎壩調查時發現,女性是家庭的中心,掌管財產的分配和其他家庭事務,與東女國“以女為王”相似,有的家庭有30多個人,大家都不結婚,男性是家中的舅舅,女性是家中的母親,最高的老母親主宰家中的一切。“很明顯是母系社會的殘余,經過現代社會的沖擊,已經和原始的母系社會不完全一樣,只是保留了一些基本特點。”任新建說。
扎壩人依然實行走婚,通過男女的集會,男方如果看上了女方,就從女方身上搶來一樣東西,比如手帕、墜子等,如果女方不要回信物,就表示同意了。到了晚上,女方會在窗戶邊點一盞燈,等待男方出現。扎壩人住的都是碉樓,大概有十多米高,小伙子必須用手指頭插在石頭縫中,一步一步爬上碉樓。此外,房間的窗戶都非常小,中間還豎著一根橫梁,小伙子就算爬上了碉樓也要側著身子才能鑽進去,就好像表演雜技一樣,這個過程要求體力好,身體靈活,這其實也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選擇。第二天雞叫的時候,小伙子就會離開,從此兩人互相沒有任何關系。男方可以天天來,也可以幾個月來一次,也可以從此就不來了,他們之間的關系叫做“甲依”,就是伴侶的意思。女方可以同時有很多“甲依”,但也有極少數姑娘一輩子只有一個“甲依”,兩個人走婚走到老。女方生小孩後,“甲依”一般都不去認養,也不用負任何責任,小孩由女方的家庭撫養。但奇怪的是,當地的小孩一般都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劉慧) 1.今天四川甘孜州的丹巴縣至道孚縣一帶就是《舊唐書》中記載的東女國的中心。據《舊唐書》第一百九十七卷《南蠻西南蠻傳》記載:“東女國,西羌之別稱,以西海中復有女國,故稱東女焉。俗以女為王。東與茂州、黨項接,東南與雅州接,界隔羅女蠻及百狼夷。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22行。有大小八十余城。按照《舊唐書》的記載,東女國南北長22天的行程,東西長9天的行程,如果按照過去一天騎馬40公裡或者步行20公裡,那麼東女國應該南北覆蓋400公裡到800公裡,東西覆蓋180公裡到360公裡。” 2.寧蒗縣城72公裡的泸沽湖像一顆晶瑩的寶石,鑲嵌在滇西北高原的萬山叢中。在美妙絕倫的湖光山色之間,生活著國內外罕見的延續著母系氏族特點的摩梭人,那獨特的“阿夏”婚姻、自然而原始的民俗風情,為這片古老的土地染上了一層神秘而美麗的色彩,被稱為神奇的東方女兒國。 女兒國風情萬千,一是因湖畔世代居住的摩梭人,至今仍保留著原始母系社會的大家庭制和男不娶女不嫁“阿夏婚”習俗;二是摩梭人“崇母尊女”的文化傳,似乎還影響了泸沽湖的山水[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