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呈島近日不知什麼原因海邊大量魚死亡 南海網7月8日消息:日前在文昌東郊椰林碼頭發現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儒艮”(又名美人魚)的屍體,如今已開始在海南師范大學被制作標本。標本有望在一個半月後亮相。<br>據悉,為制作“美人魚”標本,充分發揮其科研價值和教學價值,海師將斥資10萬元。 <br><br>文昌海邊漂來的“豬頭魚”竟是“美人魚” <br><br>6月22日晚,文昌東郊椰林海邊突然漂來一只重達千斤的死魚,該魚的頭型和豬頭很像,好奇的村民紛紛前往觀看。 <br><br>6月23日上午,記者在東郊椰林旅游碼頭海邊見到了這條怪魚。這條魚軀體龐大,長3米,全身呈灰白色,重約1000斤。與其它魚不同的是,這條魚的頭部,尤其是嘴巴和豬特別相像,嘴巴上唇還長滿了堅硬的“胡須”。當地村民見它的頭像豬頭,稱它“豬頭魚”或“海豬”。(6月24日,本報曾對此事進行報道。) <br><br>本報報道刊出後,引起各界極大關注。6月24日,海南師范大學生物系副教授王力軍,前往文昌東郊椰林海邊查看“豬頭魚”,經鑒定,這條“豬頭魚”的真實身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儒艮,又名美人魚。 <br><br>經現場檢查,美人魚左側三根肋骨骨折,皮下淤血,鼻孔出血,可能是受外界力量如大型船只經過時撞擊擠壓造成內髒損傷而死。 <br><br>熱心台商提供冷庫為美人魚保鮮 <br><br>據悉,美人魚屍體出現在文昌海邊後,經海南省海洋與漁業主管部門批准,交由海南師范大學生物系用作教學標本。 <br><br>由於美人魚體型較大,又有三根肋骨折斷、肺部有大量積血,且死亡時間較長,已有臭味逸出,緊急處理變成十分棘手的問題。工作人員打遍電話找不到合適的冷庫,這事被台資企業海南永豐冰廠廠長陳豐積得知,他放下部分生意沒做,專門騰出一個冷庫冰凍美人魚,這一冰就是10天。 <br><br>據負責制作標本的專業人員介紹,大型動物教學標本費時較長,一般在冬天制作,最忌在高溫季節。美人魚標本制作前期的剝離骨骼和脫脂防腐處理均在冷庫中完成。近日,美人魚被移出冷庫,送到海師生物系標本室,准備制作標本。 <br><br>美人魚標本可望一個半月後與大家見面 <br><br>8日上午,記者在海師生物系標本室看到,美人魚的皮張生態標本已基本成型,頭部上還鑲嵌了藝眼,看上去很逼真。但是它的皮膚受損嚴重,還需要一定時間的制作。 <br><br>標本室的專家告訴記者,一個好的標本可以存放幾十年,目前美人魚皮張標本的內部已經做好了防腐處理,外表還需要整體整容,然後做防腐處理。 <br><br>海師生物系副教授王力軍介紹,下一步就是要模仿出它的生活姿態,進行充分地整形。除了皮張生態標本外,要把美人魚身體所有的部分都利用起來,還要做骨骼標本、內髒標本,讓大家全方位地了解美人魚。這些標本全部完工估計還要一個半月時間,屆時將在海師生物多樣性博物館展出。 <br><br>王力軍告訴記者,海師已決定斥資10萬元制作此標本,使它發揮科研價值和教學價值。“我們知道一般哺乳動物吃肉,那麼美人魚吃草,通過內髒、骨骼,就可以知道為什麼吃草,就可以了解奇怪的哺乳動物。” <br><br>美人魚和它的美麗傳說 <br><br>人魚的美麗傳說,最早源於14世紀90年代。當時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海員們,在海上漂泊的漫長日子裡,偶見一種怪物浮於海面,上半身像人,下半身像魚,他們看到這種動物伸展前肢,擁抱著幼仔在懷裡吸吮乳汁的樣子,不免聯想到家中的嬌妻愛子,思念之情難於言表。美人魚的傳說由此而生。 <br><br>美人魚學名儒艮,是一種海洋草食性哺乳動物,也是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它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與印度洋海岸,特別是有豐富海草生長的地區。 <br><br>在我國,儒艮主要分布於北部灣的廣西沿海,在廣東和海南省沿海一帶海域也有蹤跡。因它需要定期浮出水面呼吸而被人們當作美人魚。 <br><br>真實的美人魚——儒艮的長相並不靓麗。它肥碩的身體長約3米,體重可達500公斤。在古怪的腦袋上長有一雙小小的眼睛,沒有外耳,扁平的圓嘴朝下,唇邊生有稀疏短硬的胡須滑稽可愛。它的脖子幾乎看不出,其前肢也已退化為槳狀,適宜游泳,後肢退化完全消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