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如何早教
我家寶寶1歲了,從8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在美吉姆上課了,到現在為止感覺很不錯,孩子很喜歡! mygym美吉姆,是源自美國的全球早教領導品牌,致力於為孩子帶來更多歡樂、更多體驗、更多挑戰。幫助0至13歲的孩子進行體能、情感、認知及社交能力的發展,目前在全世界25個國家和地區擁有200多個教育中心。美吉姆獨特的課程綜合了精彩趣味的游戲、運動、體操、音樂、舞蹈、接力比賽、騎乘游戲等,在每周一次的結構性的適齡性課程中,孩子們在獲得無限歡樂的同時收獲力量、平衡、協調、敏捷和靈活性的發展,進而發展社交能力,並樹立良好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將在之後的生活中影響到孩子發展的各個方面
如何教育寶寶,培養小寶寶和寶寶智力的開發是個大問題,在這裡,是說不清楚的。這一問題已不知經耗費多少代人的心血。我國有位被稱為早教之父的馮德全的老教授,在過去的30多年裡,研究古今中外的經驗,不斷反復的摸索總結,才寫出了《立體早教革命》的專著。盡管如此,也未必就是一個萬能的良方。我認為,凡是有這樣疑問的朋友,都應該關注一下《早教革命》,在那裡找找答案。 現在,馮式早教非常火!但是,我認為任何形式的廣告宣傳只能當成一個信息,千萬不要完全相信。看了電視廣告後,我先到網上看看大家的評價,結果是褒貶不一。了解中發現,早教革命並不是簡單的幾張光盤+幾本書。還要加上漢字、英語、音樂等配套的教材,全套買下才可以用的,淘寶網上最便宜的也要1000多元,冒然購買當然是不理性的。
後來同事們議論說,淘寶網上有人拷貝下來低價分享的,價錢很便宜,可買來先看看,覺得確實好,再買正版的。我花了幾天時間,在網上找到了賣家,確實非常便宜,全套電子版的僅用了老公的半包煙錢,正在仔細研究。建議樓主去看看。那家小店的旺旺名好像是:青芳鶴,還有一個旺旺名叫:地球旺鋪也在賣的。
馮式早教的全套教材由《早教革命》8張vcd+3本電子書+《啟智音樂》(8張cd105首世界名曲)+啟智音樂目錄+啟智音樂指導攻略+《仔仔通》課件(19套)+《0-3歲嬰幼兒家長指導手冊》+寶寶識字計劃+《漢字宮三部》(430集)+《愛迪英語》(4張cd138個單元)等等。這種全方位多角度,聲像圖文有機配套的現代教育方式,亦被稱為“馮式立體早期教育法”。
我大體看了一下,原來《早教革命》是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學家馮德全教授,經過30多年深入研究,總結千萬家庭及國內外教育方法,專為孩子家庭而著作的一套嬰幼兒教育方案。主要讀者對象是0—6歲孩子的父母及家人,主要內容是告訴人們采取什麼樣的方法對孩子進行“潛能開發”、“行為早教”、“性格培養”等方面的早期教育。主要目的是讓7歲前的孩子在語言理解能力、表達力、判斷能力、記憶力、空間感知力、觀察力、思維能力、藝術修養、性格塑造等多方面獲得巨大進步。從而改變孩子做事任性、缺乏毅力、性格孤僻、自私專橫、自理能力差、依賴父母、嬌生慣養、高分低能等缺點。
我的感覺是“馮式立體早期教育法”教育介質和表現形式多樣,比較適合家庭,應對家庭不同對象都可以輕松自如地學習和實施立體教育的方法。書籍可以給家長們在閒暇時閱讀,講座vcd光碟可以方便給家長們在電視機前觀看,也方便文化水平較低的孩子祖輩們共同學習。
本人認為,早教是十分必要的。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怎樣指導孩子的家長和親人,完成0—6歲期間孩子大腦智力開發,是事關孩子一生的關鍵。科學的早教應該和以前那種對孩子進行填鴨式的知識型教育為主的早期教育具有本質上的區別。
這種教育方式的改變,已經引起了70後和80後年輕父母的高度關注。看來,早教的成敗,將是事關誰的寶寶贏在起跑線上關鍵所在。因此,花點時間和精力了解一下是十分必要的。 《媽咪寶貝》不錯。我和我姐都看這個雜志 《媽咪寶貝》不錯。我和我姐都看這個雜志 孩子還小,不要進行什麼早期教育 這樣孩子會厭倦學習興趣,這時候應該 多和他玩,交流, 讓他有個快樂的童年比什麼都重要. 和他玩耍,這樣就行了,注意自己的行為。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每個家庭的寄托。天下的父母,幾乎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欲望。隨著社會的進步及人的思想觀念的變化,獨生子女的大量出現,家長的這種欲望也與時俱增。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才競爭,勞動就業競爭,以及各類報刊上宣傳的各類神童的感染,更加刺激了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早教育早培養的意識。 早期教育對於人的發展有著及其重要的影響。俗語說:“三歲看八歲,八歲定終身”,這是人們從長期生活中概括出來的一條相對真理。日本著名教育家木村文一曾斷言:“早期教育能造就天才”,他把一個新生兒看作是具備一百度能力的兒童。如果從五歲開始教育,只能成為八十度能力的成人;如果從十歲開始教育,那只能是具備六十度能力的成人。這與美國科學家布盧姆的觀點異曲同工。布盧姆人為認為:如果把17歲時所達到的普通智力水平看作100%,那麼從出生到4歲就獲得50%的智力,從4-8歲又能獲得30%的智力,而余下的20%智力則在8-17歲這個時期獲得。100年前,神童卡爾?威特的父親說過:“兒童的教余必須與兒童的智力曙光同時開始。”威特在9歲那年考取了萊比錫大學,14歲時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6歲時又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在我國也湧現了許許多多的少年大學生或少年期就成名的特殊人才。這些少年人才不能不說與他們的家庭對其實施早期教育有著密切的因果關系。早期教育抓得恰當,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可能培養出超常的兒童。
現代腦科學研究證明:幼兒期兒童大腦發展最迅速。3歲時兒童的腦重量是出生時的三倍約1000克左右,相當於成人腦重量的三分之二。而7歲時兒童腦重量已達1350克左右,接近成人的腦重量。當然,人的智慧不僅僅取決於腦的重量,而主要取決於腦細胞之間的神經聯系。大腦是人類心理發展的物質基礎,嬰幼兒的大腦發展水平為早期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再說,兒童的神經系統正處於生長發育期,可塑性大,及其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響,而這種刺激卻是兒童潛力發揮的重要條件。研究證明,3-4歲的幼兒,腦細胞之間的神經聯系已達60%左右。再說嬰幼兒本身存在這具大的學習潛能,他們好奇、好動,對所有的事物都懷有極大的興趣,都想親自聽一聽、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正是由於這些感知器官不斷地受到刺激,使他們的腦機能迅速發展,腦神經之間的聯系不斷建立,這是構成早期教育的生理基礎。同時,也促進了心理的發展,如感知、注意、記憶、想象、思維等各種心理能力在早期教育中會不斷地向更高的水平發展。從人的記憶發展特點來看,幼兒期的記憶帶有很大的不隨意性和直觀形象性的特點。孩子以無意識記為主,有很強的機械記憶力。隨著教育的深入和年齡的增長,幼兒有意識記和追憶的能力逐步得到發展,並能由此及彼地達到理解性的記憶。
現在,許多家長對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有了一定的認識。尤其在獨生子女的家庭中,那些有一定文化知識的年輕家長都捨得在孩子身上花時間、花精力、花金錢,但真正得到理想收效的甚微,甚至孩會遭到孩子逆反心理的抗拒。這是我們需要研究探索的另一個新問題。
早期教育要重在啟蒙,而不在於單純地向孩子灌輸多少知識。木村文一說過:“如果孩子的熱情和興趣得以順利發展,就會成為天才”。正常智力的兒童,對周圍的事物極易產生興趣,但許多家長卻沒有及時發現或發現後不去尊重或不保護孩子剛剛萌芽的興趣,使這種求知的欲望被無情地毀滅。如每個孩子都喜歡在地上和牆上亂圖亂畫,用孩子的話來說:“我在畫畫”,如果家長對他們的“作品”不加指導或鼓勵,相反,予以簡單阻止或指責,那麼,他們想作畫的興趣就會被扼殺在萌芽狀態。
早期教育貴在能力的培養。所謂能力可分兩類:即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中又分智力和操作能力。其中智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注意力和思維力。一般能力的發展為特殊能力的發展創造內在的有利條件,特殊能力的發展需要扎實的一般能力作支撐。對嬰幼兒的能力培養則重於一般能力的訓練和啟蒙。只有夯實基礎,才能建造萬丈高樓。早期教育並不是局限於提前教會孩子讀、寫、算,或者簡單地把小學的知識提前到幼兒期內完成。這樣做,既妨礙了幼兒身心的健康,過早地泯滅了孩子的童心,又達不到早期教育的真正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