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但血的層次畢竟只能停留在一個平面上,血的走向往往也會出現紊亂。此類石章只局限於正方形或長方形,圓形、畸形、帶鈕的、薄意浮雕的石意卻不行也無法截然和刻邊款,因為這樣一來,薄片燙貼的痕跡就顯露出來了。 添補法 在真的昌化雞血章上,再添加硫化汞塗料,並在添補的部分和周圍再施以浮雕,用圖案和刀法來掩蓋添加上去的硫化汞假紅色,磨光後即成,這叫錦上添上。這類方法血中加血,不但是石章,在其他雞血石的山子擺件中都有出現,它不但增加了血色,而且還掩蓋了石中原來的如隔、釘、殼風、品相差等疵病,使價格大增,並且真真假假,使眼花缭亂,稍一疏忽便會上大當。 拼裹法 此法用於中件和大件的雞血石擺件。昌化雞血石本是稀有之物,而大聲雞血石擺件更是鳳鱗角,制偽者往往取一小塊、一小塊的雞血,中間裹一塊無血的昌經石或青田石,用膠水拼裹起來。此類雞血擺件價格高昂,制偽者心狠手辣,往往每件要價幾萬和幾十萬元。 那麼,我們怎麼來識別它呢? 首先假雞血石的手感分量比真雞血石略輕,這是天然石與人造石的重要區別。畢竟它們的分了排列結構、形成的時間與條件不一致。 其次假雞血石的石性盡管經改進有脆硬之感,但若把它放到玻璃桌上輕輕敲擊,其聲如電木(從前用來制作電燈的開關),過於脆硬,與用同樣的方式對真雞血石的撞擊聲有異。 第三,用此種方法制成的假雞血石無筋無隔,地子過分通透,使人感覺到一股“妖”氣。 第四,可以用小刀來檢測,天然雞血石用小刀輕刮,其粉末為白色,而紅油漆仿冒的雞血石有韌性,小刀不易刮成粉末,粉末亦為紅色。 科學技術在日新月異地發展,雞血石制偽的手法、技術、原料也在不斷地變換,使雞血石的鑒賞和收藏變得撲朔迷離。所以,我們若在遇到高檔的特別好的雞血石章時,心中就必須聯系到雞血石的偽品和制偽手法,多作比較分析,切勿過於激動和心血來潮,只有膽大心細,方可避免“大意失荊州”。 雞血石礦的形成和開采
1、形成
雞血石為朱砂(硫化汞)滲透到高嶺石,地開石之中而形成,這樣兩者交融,共生一體的天然寶石,在國內外是極為罕見的。
2、性狀
雞血的成份是硫化汞,石質則為地開石或高嶺石,硬度為2—3度。石中時常帶有水銀斑及少量的石英顆粒突起於石表面。雞血中除主要成份為硫化汞外,還含有少量的致色元素鐵、钛,它們是深色染劑,它的含量多少是雞血呈現不同紅色的主要原因,含量多則血色呈暗紅色。另外,雞血石也含有不同的感光元素硒、碲,這也是雞血在光照和熱烤下退色或變色(呈現暗紅)的主要原因。
3、分布
昌化雞血石產地在浙江省臨安縣上溪鄉玉巖山,礦洞分布在康山嶺一帶。
4、開采
雞血石開采於明初,當時雞血石露出巖石表層,古人根據熱漲冷縮的原理開采,在露出巖石表面的雞血石上燒柴,巖石全部燒熱後,用冰冷的溪水澆潑,使石頭分裂,再用鐵鏟很容易即把雞血石采下。這樣的采法少有裂紋,但雞血石在沒有開采出前很可能多已變黑或變暗,而采出量也非常小。這種采法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初,基於表層露頭的雞血石都已采竭,改用炸藥爆眼,再用手掘或機掘深挖。 首先,選購雞血石時不但要看它的血色塊面大小,更重要的一點要看它的石料質地和血色鮮艷程度。石料質地的好壞直接與市場價格有關系。昌化雞血石的質地分為凍地、軟地、鋼地、硬地四大類。凍地最佳。在識別質地時最簡易的方法是用刻刀刻。凍地石料質地很軟,刻刀刻下去很脆。軟地是指凍地軟地相結合的石料或完全沒有凍地又很軟的一些石料,用刻刀比較容易刻入。鋼地石料看上去像凍地但沒有凍地石質明亮,鋼地中的血色有些暗淡,刻刀不容易刻入,一般制作擺件較多。硬地是昌化石中最差的石料,石料的質地無光質、無生氣,刻刀刻上去會打滑,無法入刀,不是收藏者選購的對象。
雞血石的價格主要根據石料質地、血的塊面、血色的鮮度三個方面來定價。所以選購雞血石必須三看:一看質地,二看雞血塊面大小,三看雞血鮮艷的程度。有時從外型來看,同樣的石料、血面價格差距甚遠,游人低價買進還以為撿了便宜,實際上價格低廉血色較多的成品石大都是鋼地或是硬地。
其次,在選購時要注意看它是否有裂縫,現在開采多用炸藥開礦,難免有裂縫。在加工制作時,雞血石經過工匠處理往往不容易看出裂縫。在選購雞血石時,不要選購浸在油中的雞血石,要選購打蠟、拋光的成品,打蠟拋光的成品比浸在油中的能看出問題。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