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細數而促或細濕而結。 二。中醫對此的治療手段或處方用藥 在治療上,適宜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的不同而采用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先攻後補、先補後攻、攻補兼施等治療手法,切不能一攻到底或只知補虛而忽視疏導痰瘀。 1.心陽虧虛:心陽不足為心氣不足的重症。古人說:“心包相火附於命門。”心陽不足的根源乃是命門火衰,立方以附子(用量為10g左右,本品有大毒,不可多用)、桂枝益腎中真火。《名醫方論》說:“火少則生氣,火壯則食氣”,故不用肉桂而用桂枝,且附、桂用量不大、其意思在於微微生火,以防過燥傷陰。補氣之品多用紅參(最好是高麗參或吉林參)。冠心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脈瘀阻,所以多配以紅花、桃仁、丹參等活血化瘀藥。在活血化瘀的同時,還應注意理氣、行氣,意在調整髒腑的切機以調理氣血,去瘀生新。冠心病人的血瘀既可因寒而凝,也可因熱而結。寒凝瘀久且可化熱。凡熱結而瘀或瘀久化熱者,如仍用溫通之品,必然助熱傷陰。而應涼血化瘀,其意在於護陰。此外,冠心病患者亦有不同程度上的痰濁阻滯,故往往采用芳香化濁、溫化痰飲的法半夏、陳皮、天南星、蔻仁、春砂仁。但如蘊久化熱者仍用溫化之品,必助熱傷陰,此時必須清化。 2.心陰虛損:冠心病者多見於老人,而老人常見素體陰虛。在病變過程中,多易出現陰虛尤其是腎陰虛的症候,久之陰損氣傷,或氣虛津液生成不足,都可出現氣陰兩虛的症候。因而適宜采用益氣養陰的方法治療。五味子、太子參、白芍、麥冬、石斛均為常用益氣養陰之品。雖藥味不多,而兼有補氣、清熱、滋陰、斂陽四法。養陰能增加氣血的來源,益氣能行血,故益氣養陰的同時,又能促進活血化瘀的作用。太子參、五味子、麥冬為生脈散,根據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生脈散有穩定而持久的強心作用,對已經被損傷的冠狀動脈內壁有修補作用,同時還能穩定正常的血壓。
冠心病
宜:多食含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的果蔬。如菠菜、大蒜、馬鈴薯、蘑菇,能降低膽固醇和血壓,木耳、蘋果均能降低血壓。宜多食植物蛋白:如豆類、豆制品,有利於膽酸排出,使膽固醇合成減少。
宜多吃魚:魚油中的epa(二十碳五烯酸)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血液的稠粘度,防止冠狀動脈血栓形成。
不同人的心絞痛發作表現不一。多數人形容其為"胸部壓迫感","悶脹感""憋悶感",部分病人感覺向雙側肩部、背部、頸部、咽喉部放散,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緩解。 冠心病 冠心病已是許多人熟知的病名了。但是要問冠心病究競是怎麼回事,卻不一定說得清楚。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髒病的簡稱,是1972年全國防治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壓病座談會上所決定采用的名稱。冠心病以前在國內外,還有許多別名,如冠狀動脈性心髒病、缺血性心髒病、動脈硬化性心髒病、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冠狀動脈病等等,均不夠確切。 冠心病的病變基礎,是心髒的唯一營養動脈一冠狀動脈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於是管腔狹窄甚至閉塞,使心髒供血不足。 冠心病的表現多種多樣,但概括說不外乎下面五種情況。 隱性冠心病:平日無症狀,但心電圖(包括休息和運動試驗)有心髒供血不足的改變。這可能是早期冠心病,病人心髒尚有較好的側枝循環,心肌的改變不明顯,即使在顯微鏡下也不一定看得出來。 心絞痛:是冠心病中較常見的症狀。病人有主現的心前區發作性疼痛,心電圖也有缺血改變。 心肌梗塞:是冠狀動脈供血中斷之後引起的心肌壞死。大多數病人心前區疼痛,還可有其他症狀;心電圖有特殊改變,其他客觀檢查也有相應發現。 心肌硬化:是心肌長期缺血或反復小部位心肌梗死之後,心肌破壞,由纖維組織所代替。病人常有心髒擴大,急性或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猝死:在突然死亡的病人中,冠心病占首位。在死亡越迅速的病人中,冠心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冠心病所致猝死,大多數為心室纖維顫動(心室肌肉無效地蠕動而不能收縮),少數為心室突然停止搏動。 雖然年輕人也可罹患冠心病,但畢竟冠心病仍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因此年齡界線常常成為診斷冠心病的一項參考指標。 迄今,關於動脈硬化、血管腔變窄的起因尚不完全明了。但是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的結果表明,冠心病的形成與某些因素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醫學稱其為“冠心病的危險因子”。在10余種危險因子中,主要的有高血壓、高血脂症、糖尿病、肥胖以及吸煙等。為此它們又成為判斷冠心病的佐證。 經統計,絕大多數的冠心病患者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胸痛——心絞痛。因此,心絞痛被視為冠心病的信號。
冠心病如何診斷? 冠心病的確診需要結合患者的病史、臨床症狀及各種檢查綜合判斷。常規心電圖檢查是心髒疾病診療中最基本的檢查手段之一,對於懷疑冠心病的病人可以采取運動心電圖檢查,運動心電圖檢查往往有助於發現一些早期冠心病病例。當然運動心電圖陽性並不是百分百的就是冠心病。雖然心電圖等其它檢查亦可診斷冠心病,但有時並不准確,最准確的冠心病診斷方法是冠狀動脈造影。冠狀動脈造影是目前唯一能直接觀察冠狀動脈形態的診斷方法,曾一度被醫學界稱為“金標准”。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的簡稱。是指供給心髒營養物質的血管──冠狀動脈發生嚴重粥樣硬化或痙攣使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種心髒病亦稱缺血性心髒病。冠心病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器官病變的最常見類型也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本病的發生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的程度和支數有密切關系但少數年輕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雖不嚴重甚至沒有發生粥樣硬化也可以發病。也有一些老年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雖較嚴重並不一定都有胸痛、心悸等冠心病臨產表現。因此冠心病的發病機理十分復雜總的來看以器質性多見冠狀動脈痙攣也多發生於有粥樣硬化的冠狀動脈。 本病多發生在40歲以後男性多於女性腦力勞動者多於體力勞動者城市多於農村平均患病率約為6.49。而且患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
冠狀動脈性心髒病(coronaryarteryheartdisease,chd)簡稱冠心病,是一種最常見的心髒病,是指因冠狀動脈狹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機能障礙和(或)器質性病變,故又稱缺血性心肌病(ihd)。chd是多種冠狀動脈病的結果,但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占冠狀動脈性心髒病的絕大多數(95%-99%)。因此,習慣上把冠狀動脈性心髒病視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cor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disease)同義詞。 引起冠心病的原因: 冠心病是一種由冠狀動脈器質性(動脈粥樣硬化或動力性血管痙攣)狹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絞痛)或心肌壞死(心肌梗塞)的心髒病,亦稱缺血性心髒病。 冠心病症狀表現胸腔中央發生一種壓搾性的疼痛,並可遷延至頸、颔、手臂及胃部。它跟心絞痛不一樣,即使你停止運動,或在緊張情緒消失後,它還會存在。冠狀動脈性心髒病發作的其他可能症狀有眩暈、氣促、出汗、寒顫、惡心及昏厥。嚴重患者可能因為心力衰竭而死亡。 疾病別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 所屬部位:胸部 就診科室:心血管內科,老年科 症狀體征: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壓心悸呼吸異常胸痛心髒雜音心髒震顫 身體檢查:動態心電圖心電圖 疾病用藥:阿托伐他汀鈣片心腦康膠囊寧心寶膠囊龍芪溶栓膠囊(腸溶)地奧脂必妥片 怎樣預防冠心病 1合理飲食,不要偏食,不宜過量。要控制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同時要控制總熱量的攝入,限制體重增加。 2生活要有規律,避免過度緊張;保持足夠的睡眠,培養多種情趣;保持情緒穩定,切忌急躁、激動或悶悶不樂。 3保持適當的體育鍛煉活動,增強體質。 4不吸煙、酗酒:煙可使動脈壁收縮,促進動脈粥樣硬化;而酗酒則易情緒激動,血壓升高。 5積極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這些疾病與冠心病關系密切。 冠心病患者要加強心理的自我調整 冠心病患者大多與人的性格心理活動有很大關系,所以在我們生活當中,要注意,心理的調整,從以下四個方面去預防,治療冠心病: 1、遇事心平氣和。冠心病患者往往脾氣急躁,故易生氣和得罪別人。必須經常提醒自己遇事要心平氣和,增加耐性。 2、要寬以待人。寬恕別人不僅能給自己帶來平靜和安寧,有益於冠心病的康復,而且能贏得友誼,保持人際間的融洽。所以人們把寬恕稱作"精神補品和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維生素"。 3、遇事要想得開,放得下。過於精細、求全責備常常導致自身孤立,而這種孤立的心理狀態會產生精神壓力,有損心髒。冠心病患者對子女、對金錢、名譽、地位以及對自己的疾病都要坦然、淡化。 4、掌握一套身體鍛煉和心理調節的方法。如自我放松訓練:通過呼吸放松、意念放松、身體放松或通過氣功、太極拳等活動,增強自身康復能力。
上一页 [1] [2] [3] [4]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