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寶寶到兒童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寶寶腹瀉了媽媽怎麼辦?
http://kiddy.online.sh.cn 2004-09-0710:07:14
腹瀉多發生在秋季和初冬。1歲左右的小兒較多見,以腹瀉稀水便為主,伴有嘔吐發燒等症狀。因為腹瀉、嘔吐及發燒等症狀丟失了大量液體,所以很容易引起脫水,加重病情。如果不及時補充液體,造成嚴重脫水,可危及小兒生命。
幼兒病症:小兒11個月,平時身體很壯實,家中也很注意衛生。不知什麼原因,最近3—4天來出現腹瀉。初起時每天3—4次,近1天腹瀉加重,約5—6次,像蛋花湯樣稀水便,並且有一種酸臭味。同時伴有發燒,體溫38度左右,有時嘔吐,精神差,不愛玩,口渴愛喝水,尿量減少。
專家診斷:夏秋季天氣炎熱是各種細菌、病毒生長繁殖的季節,嬰幼兒在這個時期最容易患腹瀉。根據以上症狀,小兒診斷為腹瀉,可能為病毒感染。此病又稱秋季腹瀉。這種病多發生在秋季和初冬。1歲左右的小兒較多見,以腹瀉稀水便為主,伴有嘔吐發燒等症狀。因為腹瀉、嘔吐及發燒等症狀丟失了大量液體,所以很容易引起脫水,這樣就加重病情。如果不及時補充液體,造成嚴重脫水,可危及小兒生命。
發生小兒腹瀉時,家長不要著急,首先要觀察孩子有無脫水,還要學會估計脫水程度。輕度脫水:一般小兒容易煩躁、愛哭、口渴、哭時眼淚減少,尿量也相應減少。兩眼窩稍凹陷,皮膚略干燥,捏起後回縮減慢。
中重度脫水:小兒精神差,煩躁不安或嗜睡,重者出現昏迷,四肢軟弱無力,哭時無眼淚或口舌干燥,兩眼窩明顯凹陷,尿量明顯減少或無尿,皮膚捏起後回縮很慢,小兒突然明顯消瘦,體重減輕約3%—10%,甚至更多。
對策:根據小兒的症狀,由於腹瀉引起的輕度脫水,可以在家中治療。首先不要控制飲食,應該繼續母乳或牛奶喂養,可配合粥、面條等容易消化的食物。最主要原則給小兒口服足夠的液體,以預防或治療脫水。不要喝白水,因為它不含有電解質,達不到補液的目的。要按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常用口服補液方法,配方如下:
1.米湯口服液:取米湯500毫升(約1斤裝的啤酒瓶)細鹽1.75克(約半啤酒瓶蓋)。2.糖鹽水:取白開水500毫升(約1斤裝的啤酒瓶)細鹽1.75克(約半啤酒瓶蓋)加白糖10克(約2小勺)。
用法與用量: 1.預防脫水:選擇以上任何一種液體,按每千克體重約20—40毫升,4小時內服完。以後能喝多少給多少。 2.輕度脫水:選擇以上任何一種液體,按每千克體重50—80毫升。例如:11個月小兒,體重約9千克,總液量應450—720毫升,4個小時內服完。口服補液同時可以配合一些消化道藥物,如媽咪愛、思密達、乳酶生等。家庭治療期間一定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如果腹瀉次數和量增加,出現頻繁嘔吐、高燒不退應及時找醫生治療。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