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性;不液化明膠。生化試驗結
6.2細茵學檢測 6.2.1 取病死豬肝、脾和淋巴結抹片染色鏡檢,會發現有少量散在的兩端鈍圓的革蘭氏陰性短桿菌。 6.2.2 取病料接種於培養基上37℃恆溫培養,24h觀察結果。 6.2.2.1 在普通培養基上長出光滑、灰白、濕潤、圓形邊緣整齊、稍隆起的小菌落。選擇的典型菌落,在麥康凱和5%的鮮血瓊脂培養基上。麥康凱培養基上呈紅色菌落,鮮血瓊脂培養基上菌落周圍有溶血環。 6.2.2.2 發酵葡萄糖、乳糖、甘露糖、麥芽糖,不發酵木糖、蔗糖、鼠李糖,不分解尿素,不產生h。 6.3鑒別診斷 依據本病的流行規律,臨床症狀和剖檢變化,一般可作出診斷。但如果變化不明顯,而又有廣泛的充血或出血病變時則應與豬瘟、豬丹毒相區別。水腫病一般多發於斷奶後的仔豬,體溫不升高,而豬瘟可侵害各種年齡的豬只,丹毒多見於架子豬,並導致體溫明顯升高,剖檢豬瘟和丹毒都具有特征性的病理變化,故不難區別。本病可從小腸前段分離出大量溶血性大腸桿菌,而血液和實質器官一般無菌;豬丹毒可從血液和實質器官中分離出丹毒桿菌。 7、防治措施 7.1減輕仔豬斷奶後營養應激的影響 合理的早期斷奶可提高母豬的繁殖能力,加快仔豬的生長。但早期斷奶對仔豬來說是一種應激,主要包括3個方面,一是母子分離的心理應激:二是仔豬從分娩捨到保育捨的環境應激;三是仔豬營養從母乳轉向飼料的營養應激。國內外專家對這3種應激都作了一些研究報道,其研究結果表明,這3種應激中以營養應激最為強烈,影響也最大,而心理應激和環境應激的影響則較小。為此,則應在斷奶前及早開始補料來過度適應。實踐證明,從7日齡開始,用乳豬料誘食,使仔豬在斷奶前能適應植物性飼料。胃腸消化機能得到適應、鍛煉和加強,斷奶後1周內不要更換飼料,1周後采取逐漸換成仔豬料的方法,可以減輕仔豬斷奶後營養應激的影響。 7.2降低仔豬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 仔豬早期斷奶後胃酸分泌少。各種蛋白酶的活性低,尤其不適應植物性蛋白質高的飼料。因此,斷奶後3周內仔豬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不應高於19%,其中植物蛋白不應高於15%。 7.3應用酸化劑 仔豬斷奶後1個月內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1.00%–1.50%的檸檬酸(乳酸和食醋也可),提高胃內酸度,既適合有益的乳酸桿菌的繁殖,又能抑制有害大腸埃希氏菌及其他病原菌的滋生繁殖,還可提高消化酶的活性,對控制水腫病和仔豬腹瀉都有明顯的效果。值得大力廣。 7.4補鐵 仔豬常常發生缺鐵性貧血現象,缺鐵性貧血不僅影響仔豬的正常生長發育,還會引起繼發感染大腸埃希氏菌,導致腹瀉和水腫病的發生。為此,仔豬應在3日齡內股內側注射牲血素、鐵鑽針、豐血寶等補鐵補血劑。 7.5補硒 在飼料中添加亞硒酸鈉一維生素e添加劑,或肌肉注射亞硒酸鈉注射液,亞硒酸鈉一維生素e缺乏,機體免疫器官遭過氧化物破壞,使機體抵抗力下降,並改善飼養管理,不僅可以預防白肌病、仔豬肝營養不良和桑葚心等病的發生,而且還對仔豬水腫病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7.6藥物預防 常用的藥物有桿菌肽鋅、土霉素、金霉素、痢特靈、喹乙醇、新霉素、喹諾酮類、一磺胺類等,使用藥物飼料添加劑,對預防仔豬腹瀉和水腫病有一定效果。 7.7疫苗預防 目前國內已有許多科研單位和廠家研制生產水腫病疫苗和預防仔豬黃、白痢的菌苗,所有這些疫苗都可預防仔豬的大腸桿菌病。我們采用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生產的k88、k99基因工程苗在仔豬斷奶前、後給仔豬皮下注射1/4頭份~1/3頭份,發現不僅使仔豬斷奶後腹瀉降低了90%以上,而且仔豬水腫病的發病率明顯下降。我國采用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微生物室研制的仔豬水腫、副傷寒二聯滅活菌苗(中試產品),給臨產20d的懷孕母豬和15日齡以上的仔豬每頭肌肉注射2ml,使仔豬水腫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下降了約30%。因此,應用疫苗預防該病效果明顯,費用也較低,值得大力推廣。 7.8斷奶前後驅蟲 在仔豬斷奶前後使用各種驅蟲劑驅蟲,可以避免寄生蟲侵蝕腸粘膜,防止大腸桿菌侵人破損腸粘膜,從而可減少仔豬水腫病和腹瀉的發生。 7.9消滅傳染源 隔離病豬,搞好豬捨衛生,每天清理糞尿,定期嚴格消毒,圈捨內不積尿,不存污水,安裝自動飲水器等都有利於控制本病的發生和流行。 7.10水腫病的治療 仔豬水腫病難治,但不是不可治,治療的關鍵是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臨 床實踐證明,使用抗菌消炎藥加維生素c,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同時要盡量減輕對病豬的,驚擾。 7.10.1 控制全身症狀將磺胺嘧啶鈉按每千克體重20–25mg和50%葡萄糖10ml混合耳靜脈注射,硫酸卡那霉素2-4ml、維生素c6ml、維生素b2–3ml和50%葡萄糖10ml混合一次耳靜脈注射,每天2次,連用2–3天。消除水腫應選用20%甘露醇100–150ml耳靜脈注射。保護心髒用10%安鈉咖4m1肌肉注射。 7.10.2 鞏固預防對病情好轉的仔豬,為鞏固療效可選用氫化可的松20–50rag,或用氯霉素25萬單位或慶大霉素6–8萬單位肌肉注射,每天1次。為了預防同窩仔豬發病,選用磺胺嘧啶鈉片劑喂服,每頭每天1–1.50片,連服2–3天。 8、治療方法 可采用中西藥物結合和對症療法,以抗過敏、消除水腫和抑制腸道致病菌協同進行,而且應及早診斷和早期治療方可取得比較好的療效。 8.1 用20%復方磺胺嘧啶鈉10ml或6甲氧磺胺嘧啶loral,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用3—5天;5%–10%氯化鈣和4%烏洛托品各510ml,混合後靜脈注射;0.1%亞硒酸鈉注射液深部肌肉注射,51okg仔豬2—3ml,20kg以上仔豬5ral,嚴重病例隔5—6天重復用藥1次。此外對病豬可應用敲類緩瀉劑通便,以減少毒物的吸收,對治療可起到積極作用。 8.2 蒽諾沙星4—6ml,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用3天;0.1%亞硒酸鈉3—4ml,深部肌肉注射1次,病重者隔5—6天重復注射1次。 8.3 硫酸卡那霉素按每千克體重用藥25mg肌注,每日2次,連用3天;5%葡萄糖200ml靜脈注射,按豬病情需要和體型大小加減,每日2次,連用2天;內服中藥:蒼術15g,白術、酒芍、茯毛、枳殼各10g,官桂、桂枝、麻黃、廣木香各6g、陳皮9g、甘草3g,水煎灌服,每日l劑,連服2天(30icg體重豬的劑量)。 8.4 維生素bl20.15mg–kg體重,板藍根注射液0.6ml/kg體重,鏈霉素30mg/kg體重,三藥混合肌肉注射;另亞硒酸鈉維生素e0.3ml/kg體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用3天。配合中藥:芒硝50g、大青葉25g、大黃25g、牽牛子2og、茵陳25g、栀子20g、膽草15g、茯苓15g、郁金15g、陳皮15g、jilsb15g、車前子15g、蘆荟10g、瓜蒂10g,共為細末,開水3000rrd沖調,加紅糖250g為引(以上為10頭10kg重豬的劑量),一次灌服或讓豬自飲,隔日1次,連用2次。 8.5 中藥赤商姜蒜散:赤小豆100g、商陸16g、生姜1o片、大蒜6個,水煎,胃管投服,每日1劑,一般1—2劑可愈。同時采用西藥:肌注亞硒酸鈉維生素e,首次10ml,次日減半;磺胺嘧啶鈉、磺胺5甲氧嘧啶鈉、板藍根注射液各510ml,每天上下午交替肌肉注射1次;50%葡萄糖3o6ortll、葡萄糖酸鈣2040ml、烏洛托品10ml、混合一次靜注。便秘時可用肥皂水深部灌腸。痊愈後,為防止復發,除加強飼養管理外,可應用bl2、維丁膠性鈣、三磷酸腺苷各2ml混合肌窪,一般隔4天1次,連續2次,效果很好。 8.6 鮮青棗葉10%、車前100g、糖30g、搗爛飼喂,病重無食欲者灌服,同時停喂飼料3—4天(只給喂藥及飲水),有條件的進行放牧,加強運動。日服3次,連服3~4天可愈。 9、討論 9.1 仔豬水腫病的病原體一溶血性大腸埃希氏菌,存在於健康豬的腸道內,當斷奶後的仔豬因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在機體中的消失,和由於氣溫突變,飼料中的蛋白質、澱粉含量過高,而含植物性蛋白質低的青綠飼料、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供給不足,都是發生該病的誘因。 9.2 仔豬水腫病雖然在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但4~10月是該病的多發期。而氣溫突變是誘發該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每當北方冷空氣南下,氣溫變冷時,應當及時做好豬捨的保溫保暖工作。 9.3 在臨床實踐中觀察到,那些身體強壯、營養良好的仔豬先發病或死亡。我們認為誘發的機制主要是過食了高澱粉飼料和富含蛋白質精料,缺乏低蛋白的青綠飼料。由於斷奶仔豬胃腸道消化機能發育不完全,胃酸分泌量少,各種蛋白酶的活性,當胃腸道接受很多濃厚的優質飼料時,在胃腸道內會發生異常發酵並產生有害物質,導致消化機能紊亂,這樣,在抵抗力減弱的情況下,致病的溶血性大腸埃希氏菌乘機侵入,並大量生長繁殖,產生大量的毒素而致病。因此,斷奶前後的仔豬應減少飼喂高澱粉和富含蛋白質的精料,而要多喂些含植物蛋白質少的青綠多葉飼料,適當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是十分必要的。 9.4 對於仔豬水腫病的治療,目前還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如果能夠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可收到較為滿意的效果。 9.5 用仔豬水腫病疫苗預防接種是目前預防該病的重要方法,而采取綜合性預防措施效果更佳。 參考文獻: [1]畢可東、宋春陽等.仔豬水腫病的診治.中國獸醫科技.2000,(5):35—36 [2]陸文富、韋建強等,幾種方法對仔豬水腫病的防治效果比較試驗.中國獸醫科技.2000(3)37 [3]廖治清.仔豬水腫、副傷寒二聯滅活菌苗的效果觀察.獸藥與飼料添加劑2000,(6) [4]彭興順.硒對豬水腫病的防治效果.中國獸醫雜志1984,(3):29 [5)陳正禮、陳宜等.仔豬水腫病左旋咪唑——葡聚糖佐劑苗的制備及免疫效力測定.中國獸醫科技.2000 [6]譚勳,張克春,仔豬水腫病病理學特征的研究,上海畜牧獸醫通訊,1992,(2):17 [7]徐福南,缪德年,方明生.大腸埃希氏菌腹瀉仔豬各組織的超微病理學觀察.中國獸醫科技,1997,27(12):7-8 [8]胡至剛,許亞琴,郭秀誇等.仔豬水腫病的治療,寧波農業科技,1993,(3):30 [9]陸亞明.仔豬水腫病的治療探索,畜牧獸醫科技,1990,(3):32 [10]楊建泉.豬水腫病高免血清的制備及其療效觀察,畜牧與獸醫,1999,31(1):25-27 [11]陳豫川,朱茂清.豬水腫病的針灸療法,中獸醫醫藥雜志,1994(5):29 [12]蔡寶祥,等.家畜傳染病學[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0. [13]張友思,等.常見豬病防治[m].長沙:湖南科技出版杜,2001. [14]鄒品揚,等.畜禽疾病防治良方[m].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1. [15]蔡寶祥.家畜染群(第3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50-55. [16]於書敏,寧章勇,劉聞菊,等.仔豬水腫病的防治研究進展[j].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2003,20(3):18. [17]郭萬柱,吳彤.動物微生物學[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401-408. [18]廖延雄.獸醫微生物實驗診斷手冊[m].北京:北京農業大學出社,1992.1-70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