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寄生蟲正文

寄生蟲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糞檢可查到哪些寄生蟲病原體
 
所謂寄生蟲是指寄居在別的生物(即宿主)體內或體外的一類生物,它們利用宿主作為食物的來源以及作為生長發育和繁殖的場所,並能使宿主生寄生蟲病,給宿主帶來危害甚至致其死亡。寄生蟲(parasite)指一種生物,將其一生的大多數時間居住在另外一種動物,稱為宿主或寄主(host)上,同時,會造成被寄生動物的危害稱之。其特征為,寄生在宿主或寄主(host)體內或附著於體外以獲取維持其生存、發育或者繁殖所需的營養或者庇護的一切生物。其方式稱為寄生。另外在社會學領域中,寄生蟲還指泛那些依靠別人,自己不肯努力的人。寄生蟲所包括的生物種類繁多,一般都為原生生物(protista)、無脊椎動物(invertebrate)、脊椎動物(vertebrate)。分類以生物種類分類廣義上來說,細菌和病毒也是寄生蟲。原生生物:此類寄生生物也很廣泛,常見的比如瘧疾原蟲(plasmodiumsp.)、賈干弟鞭毛蟲(giardialamblia)。無脊椎動物:此類寄生蟲從數量和種類上都是最多的,甚至許多門的無脊椎動物是專性營寄生的。常見的如營內寄生的扁形動物豬肉絛蟲(taeniasolium),中華肝吸蟲(clonorchissinensis),和營外寄生節肢動物的陰虱(phthiruspubis)、頭虱(pediculushumanuscapitis)、庫蚊(culex)。脊椎動物:此類寄生生物很罕見。盲鳗(myxine)是脊椎動物中唯一的內寄生動物。在阿馬遜流域有種魚名為candiru(vandelliacirrhosa),它會鑽進水中作業的漁民的生殖器,可達13厘米長。寄生蟲與人類對於寄生在人體身上的寄生蟲來說,人體是非常理想的繁殖棲息地點。它們可通過空氣,飲用水,食物和直接接觸進入人體。30分種內它們既可找到合適自己的棲息場所。而寄生蟲為適應寄生生活而發展出來的器官,如豬肉絛蟲的新皮(neodermis),帶鉤和吸盤的頭節(scolex),退化的腸,節片(proglottid)繁殖和水蛭的吸盤;或者是寄生蟲形態的變化,如candiru吸血後身體會膨脹。這兩點又保證了它們成功的固定在人體身上。一條牛肉絛蟲在10周內可從一受精卵生長至2米長。而且受感染者開始並無感覺。數周後發現大便裡含有會動的蟲體節。每個蟲體節可含5萬個受精卵。人的表面皮膚,會受到螨蟲等細小昆蟲的襲擊。而人的消化道更是豬肉絛蟲,牛肉絛蟲等的理想棲息地。若寄生蟲進入人體循環系統,一方面可以攻擊白細胞,另一方面可達肺,肝等髒器或是堵塞血管或淋巴管道,會引起如肝硬化,門脈高壓,象皮病等疾病。而人如果是豬肉絛蟲的中間宿主,寄生蟲甚至會達眼球和大腦,危及生命。在烏干達等非洲國家肆虐的昏睡症則是寄生蟲錐蟲(trypanosoma)入侵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的結果,病人會不斷陷入昏睡狀態,直至永遠醒不過來,死亡率近100%。而人類想完全隔絕寄生蟲又是不可能的。據bbcexklusiv稱,全球有14億人受到寄生蟲危及健康的威脅。而每個人身上都“棲息”有過100萬只寄生細菌,昆蟲。特別是在衛生條件較差的非洲和亞洲,蚊子猖獗,飲用水污染嚴重,人民營養不良,可見到絲蟲引起的象皮病等寄生蟲疾病。寄生蟲可以改變寄主的行為,以達到自身更好地繁殖生存的目的。人類若受到一些寄生在腦部的寄生蟲,如終生寄生在腦部的弓形蟲(toxoplasmosis),反應能力會降低。非洲一種寄生蟲,產卵到水中。它們寄生在人身上,如腳掌,給與病人灼燒感,使得病人不得不進入附近河流湖泊之類的水域洗刷,寄生蟲隨即得到其需要的繁殖環境。鼠類感染弓形蟲後,不會逃避天敵貓的捕食。其結果是,寄生蟲在終宿主貓身上繼續發育。但寄生蟲也有對人類有益的一面。對於一些遭受自身免疫力過強疾患的病人來說,寄生蟲是一劑良方。寄生蟲為了自身生存,會分泌一些化學物質,降低人體的免疫力。這種寄生蟲藥方,服用間期長(3周一次),藥效比化學藥物要好。
 
蛇寄生蟲病的防治

石冬梅 



 隨著養蛇業的不斷發展,預防和治廳蛇疾病巳成為蛇飼養管理中的重要工作。蛇寄生蟲的存在,影響了蛇的生長發育,降低了蛇的體質,容易導致其它疾病的發生,嚴重者使蛇致死。因此,應做好蛇寄生蟲病的預防和治療工作,以保證蛇的健康生長和發育,提高經濟效益。
 l治療
 1.1體內寄生蟲病
 蛇體內的寄生蟲約有10多種,其中危害較大的有蛇蛔蟲、蛇絛蟲、蛇假類圓線蟲、蛇棒線蟲、蛇鞭節舌蟲等。有的寄生於消化道,有的寄生於呼吸系統;輕的引起蛇體消瘦或呼吸困難,嚴重的引起蛇衰竭或窒息死亡。以上幾種寄生蟲可采用以下藥物治療:
 蛇蟲清每公斤體重2g,用適量溫開水化開,兌入50g鮮雞蛋汁或蛙肉漿,灌服,一般1次治愈。
 人用腸蟲清每公斤體重0.01g,如上法灌服,每日1次,連用3天。
 精制獸用敵百蟲每公斤體重1z,如上法灌服,每日1次,連用2~3次。
 1.2體外寄生蟲病
 蛇體外寄生蟲主要是螨類,蛇螨寄生在蛇皮上,以蛇血為食,嚴重影響蛇的健康。蛇感染了螨以後,可用蓖麻油塗抹蛇身,使之在蛇體表面形成一層不透氣的蓖麻油膜,蛇螨因不能呼吸而死亡,死亡的螨隨蛇蛻一起脫下。
 2預防
 蛇感染寄生蟲主要是由於餌料攜帶病原而引起的。另外,外界環境中如有蛇寄生蟲的感染性蟲卵及外寄生蟲存在,也能導致蛇感染寄生蟲。因此為了有效地預防蛇寄生蟲病的發生,應采取綜合性的防治措施。
 預防性驅蟲用上述藥物定期對蛇群進行預防性驅蟲,以減少感染和病原傳播。
 搞好環境衛生注意蛇窩、運動場及飲水、餌料的衛生,定期清掃、消毒蛇運動場和蛇窩。帶螨的蛇蛻一定要燒掉,以防螨脫離蛇蛻重新寄生於其它蛇體上。
 加強飼養管理蛇喜歡活食,要充分滿足蛇對餌料的需要,並要注意餌料的多樣化。尤其在蛇的繁殖季節,更要加強對蛇的飼養管理,通過蛇體質的提高,以增強對寄生蟲的抵抗力。
 
.決定病原體致病的因素:1)病原體的毒力大小
2)存在狀態:
3)數量多少:(許多病原菌都是條件致病菌)
2.病原體的來源:1)原發性來源:
2)次發性來源:疾病來自於帶有病原的水體,餌料和工具等
預防:四消—魚種消毒,餌料消毒,食場消毒和工具消毒
3.病原體的傳播方式:1)經口感染:
2)經皮感染:主動經皮感染,被動經皮感染
4.病原對宿主的危害:1)機械損傷:
2)奪取營養:
3)分泌有害物質:
4)壓迫和阻塞:如:絛蟲,孢子蟲的胞囊等(影響性腺發育)
5)其他疾病的媒介:如:魚蛭,桡足類等
(二)宿主
1.宿主因素:1)與宿主的大小與性別有關:
2)與宿主的遺傳因素有關:
3)與宿主的營養狀況有關:如缺vc,缺鈣等
4)與宿主的免疫能力有關:
2.宿主對病原體的作用:1)組織反應:病原(侵入)→宿主組織反應(形成)→寄生部位胞囊(引起)→組織增生,發炎2)體液反應
(三)環境因素
1.水溫(t水):1)t水不適:生物體抵抗力下降,發生缺樣甚至死亡;
2)與某些疾病發生有關:如水霉病(20℃),白斑病
2.水質變化:
3.季節變化:4.人為因素:1)種苗放養密度不當:
2)種苗搭配比例不適:
3)餌料管理不當:
4)藥物使用不當:
病原,宿主和環境的相互關系
疾病的發生往往不是某個單一因素影響的結果,而是病原,宿主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第二節疾病的控制
疾病的控制包括三部分:診斷,預防和治療
一,疾病的診斷
(一)疾病診斷的基本原則:
1.診斷方法:先外後內,先腔後實,先肉眼後鏡檢
2.診斷材料:具典型症狀的活的或剛死不久的材料
(二)疾病的宏觀觀察診斷
1.觀察症狀和尋找病原:
2.調查飼養管理情況:養殖品種和放養密度;投餌種類,數量和質量;攝食情況和活動情況3.調查水體環境因子:
包括:水源,水溫,鹽度,do,ph值,h2s,nh3-n,池塘環境條件等
4.調查發病史及以往采取的措施:避免抗藥性
(三)疾病的微觀觀察診斷
通過鏡檢(放大鏡,顯微鏡和電鏡)查找病原及宿主的病理變化
1.細菌性疾病的診斷:病原分離→純化培養→人工感染→病原種類鑒定2.病毒性疾病的診斷:
1)病毒的特點:
2)病毒的檢測方法:組織學檢測(只適於具有包涵體的病毒種類),電鏡檢查,試劑盒等快速診斷(pcr),等.
二,疾病的綜合預防
水產疾病的防治原則:無病早防,有病早治,防重於治
(一)為什麼水產病害要實施綜合預防
發現難,
,,診斷難,治療難
(二)疾病的綜合預防措施
1.徹底清池:清淤,漂白粉或漂白精清池,茶餅(粕)清池,氨水清池
2.保持適宜的水深和水色:養魚先養水1)水深的調節
2)水色:黃褐色水系,綠色水系,紅色水體(原因),黑褐色(醬色)水體(原因),白濁色水體(原因)
,澄清色水體(原因)3)水色的調節方法:
3.放養健壯的種苗和適宜的密度
4.餌料應質優量適
5.改善養殖水體生態環境條件
:混合養殖,使用水體改良劑和生物制劑.
6.操作要細心:以免受傷
7.經常進行檢查:早晚巡塘,檢查餌料台
8.在日常管理中要防止病原傳播
1)四消:種苗消毒,餌料消毒,食場消毒,工具消毒
2)隔離:病池,病體要隔離;死亡個體及時撈出深埋
3)加強檢疫:患病或帶病個體不能外移,以免病原傳播
9.制訂並嚴格執行檢驗檢疫制度(舉例:福建東山鮑病)
10.定期藥物預防
:進苗消毒,養殖時消毒
11.人工免疫
12.選育抗病力強的新品種
1)spr的選育2)雜交育種:如:
三,疾病的治療
1.目的:通過藥物控制或消滅病原,或改善環境及營養條件
2.治療的時機:早發現,早治療why
第三節水產養殖動物的健康管理
一,改善和優化養殖環境
1.合理放養:搭配要合理,混養的種類搭配要合適
2.保證充足的溶解氧
3.不濫用藥物
4.適時適量使用環境保護劑:
(1)種類:石灰類,em制劑
(2)作用:淨化水質,分解有害物質,抑殺病原,補充氧氣,補充營養.
二,增強養殖群體抗病力
1.培育和放養健壯種苗:(1)spf親本;(2)50ppmpvp-i洗卵;(3)使用清潔水;(4)忌高溫育苗,忌濫用抗生素;(5)餌料優
2.免疫接種:
3.選用抗病力強的養殖種類:spr;
4.降低應激反應:
三,控制和消滅病原體
1.使用無病原污染的水源;
2.池塘徹底清淤消毒:3.強化疾病檢疫;4.建立隔離制度;
5.實施消毒措施
四,加強飼養管理,保證優質飼料
(三)第三章免疫學原理在疾病診斷和防治中的應用
本章教學時間:6學時
本章教學目的與要求:要求學生了解海水養殖動物免疫的基本概念,主要類型和特點,掌握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及其影響因素,並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海水養殖動物疾病的免疫診斷,免疫預防和免疫治療.
本章教學重點:海水養殖動物免疫的基本概念和主要類型,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對疾病發生的影響,免疫學方法在海水養殖動物疾病的診斷,預防和治療中有哪些應用.
本章教學難點:不同海水養殖動物的免疫特點及其與疾病發生的關系,海水養殖動物疾病的免疫檢測技術,各種魚用疫苗的制備方法與應用方法.
 

[1] [2] 下一页

豬流感是不是甲型hini流感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