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鼓勵的態度外,更應留意孩子的心理需要,了解吸吮手指的動機,這樣才能幫助孩子糾正過來。
吸吮手指原因
嬰兒時期:??1喂奶方式不當。母親喂奶時的方法不正確,或速度太快,未能滿足孩子吸吮的欲望。寶寶肚子雖然飽,但心理上還未滿足,便會以吸吮手指來代替。??2嬰兒感到寂寞。有些嬰兒並不愛整天睡覺,若母親過分忙碌,或忽略了嬰兒與外界交流的需要,嬰兒便會自然地玩弄自己的手指和吸吮手指來解悶。??3有些嬰兒的吸吮欲望較強,卻又得不到注意和滿足。幼兒時期:三、四歲的孩子吸吮手指,是一種倒退的行為表現。當孩子焦慮和緊張時便會倒退回嬰兒時期,用吸吮來滿足口腔的欲望,以減少其內心的憂慮。
原因在於:1父母沒有空余的時間陪伴他(她)。2害怕父母減少對他?熕??牭陌?。3父母之間的感情出現不和諧的表現。4家中發生了較大的變故,例如父母離異。5父母對孩子的管教不一致。6父母對糾正孩子吸吮手指過於緊張。7孩子初入幼兒園,幼稚園等。
預防方法
吸吮手指最好的預防方法,當然是在嬰兒時期,吃奶的時候開始注意:
一、母親在喂哺時,要留意不單只給孩子營養,還要提供足夠的愛和溫暖。母乳喂哺更是最佳的選擇。
二、奶嘴洞口的大小要適中,不可太大,要讓嬰兒有足夠的時間,滿足吸吮的需要。
三、母親在喂哺時,心境要保持平和,不急不躁,以免給嬰兒造成壓力。
四、當嬰兒睡醒後,不要讓他單獨留在床上太久,以免孩子感到無聊而把手放進嘴裡,因而養成吸吮手指的習慣。
五、當嬰兒有吸吮手指的傾向時,盡量把他?熕??牭氖種蓋崆崮每?,並用玩具或其他東西吸引他?熕??牭淖⒁饬α?
六、為幼兒著想,父母應利用空閒時間和他談話、唱兒歌、玩積木或看圖書等,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忘記吮手指。
七、在孩子剛有吸吮手指的傾向初期,把衣袖拉長遮蓋著手指也是可行的措施。但在手指上塗上苦、辣味的藥,使孩子放棄吮手指的方法,不是不可行,但要特別留神,因為有很多外用的藥物是不能舔食的,因此使用時要特別小心,以免發生意外。
有些嬰兒的吸吮欲特別強烈,不能用以上方法來滿足的話,父母不妨借助假奶嘴,一般也能避免寶寶養成吮手指的習慣。不過,假奶嘴絕不能代替父母的愛和照顧,當嬰兒一哭鬧,就把奶嘴塞進口裡,而不去探究孩子的需要,反而會促使孩子凡事更依賴奶嘴來自我安慰,有礙孩子的成長。 教你6個糾正吃手的辦法
有人認為,吃手是否會造成上颌的變形,要看吃手時間的長短和吸吮的力度(如果每次孩子每次都會吸吮至少30分鐘,就很可能會造成牙齒咬合異常及上颌骨的變形)。那麼,如果他只是把手指頭放在嘴裡,放在那兒,就不會造成什麼傷害了嗎?不是的,只要是手指放在上下牙之間,就可能造成上下牙齒之間出現楔形間隙,不能正常咬合。雖然一般說來,差不多有80%吃手的孩子會在5歲以前放棄這種習慣,可是,專家還是建議我們,如果你的孩子有吃手的習慣,你最好從3歲左右就開始糾正他。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能真正聽懂大人說的一些道理了,而且,在准備進入幼兒園的初期,開始具備了一定的社會性,也很有助於孩子自覺地克服不良習慣。如果當四五歲時,孩子仍然保持著這種習慣,不僅會加劇我們前述的那些危害,也更加容易形成孩子心理上的發展遲滯,改起來困難也更大。有這樣一些方法和建議,家長們可以嘗試。
1.了解孩子吃手的狀況。在平時生活中仔細觀察孩子都什麼時候吃手,進而了解他吃手的一些原因,可能的話便於對症下藥(比如,他一看見陌生人就會吃手,那可能是因為他心理緊張,等等)。
2.耐心地給孩子講道理是必不可少的。3歲左右的孩子盡管有些逆反,但也還是很願意遵從“好孩子”“大孩子”的原則,做“好孩子”“大孩子”做的事情的。家長要把吃手的壞處告訴孩子,告訴他“小弟弟小妹妹才會經常吃手,你已經長大了,就不該老吃手了”等等。
3.家長不要緊張過度。諸如打罵、唠叨,反而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造成他心理更加緊張不安。向孩子表達你的對吃手這件事的關注和對他的關心,家長營造的輕松和諧氛圍對於孩子改掉不好習慣有很大的作用。
4.可以嘗試借助別人來勸導孩子。比如到醫院,讓牙醫告訴孩子吃手的壞處,醫生的話,孩子總是很信的(就像他們很信任警察叔叔一樣)。
5.不管是孩子吃手了,還是一時沒有吃,都不要“提醒”他。如“樂樂,你今晚沒吃手,很好!”或經常對他說“別吃手!”你每說一次,其實都是在提示他記住吃手這件事。
6.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尋找其他能讓他發洩情緒、安慰心靈或取得樂趣的方式。有了新的更健康的方式和寄托,吃手的不良習慣自然也就消失了 將我們戒奶嘴的方法介紹給您,讓您借鑒來戒除含手指的壞習慣:
(1)減少寶寶的無聊時間。寶寶在無聊的時候,會特別依賴奶嘴。那麼,就盡量不要讓他無聊。增加與寶寶游戲的時間,讓他的注意力轉移,寶寶對游戲的興趣足以讓他放棄奶嘴。
(2)讓小嘴巴動起來。多跟寶寶說話,教他念兒歌,說單詞,他的小嘴巴動個不停,自然就減少了含奶嘴的時間了。
(3)。拿掉奶嘴再說話。有的時候,寶寶會含著奶嘴跟你說話。這時,你一定要輕輕地幫寶寶拿掉奶嘴,並且告訴他,你含著奶嘴我就聽不清你說話了。這樣寶寶就知道了,不能一直含著奶嘴。
(4)轉移注意力。寶寶哭鬧的時候,我們有時會主動將奶嘴放在他的嘴裡,希望停止他的叫喊。可是,如果希望幫助寶寶戒掉奶嘴,就不要這麼做了。寶寶哭鬧的時候,陪他玩個游戲,可以轉移他的注意力。並讓寶寶知道別的東西也可以讓他愉悅。盡量別讓寶寶養成含著奶嘴入睡的習慣。如果含著奶嘴入睡以後,奶嘴掉落了,就不要再給他含,用你溫柔的語言哄哄他吧。
許多孩子一般到3歲-3歲半就不會吮吸手指或其他東西了,除非偶爾感到累了或發現自己無事可做、無所適從以及暫時感到不安時才會吮吸手指。如果孩子4歲以後還繼續吮吸手指甚至養成習慣,家長就必須注意了。因為這些孩子可能會因吸吮時間太長或太過用力,影響上面一排牙齒的整齊排列。對這種情況,家長往往會直接制止、不許孩子吮吸手指,但很快會發現收效甚微。如果家長細心觀察就會發現,這類孩子往往在其他方面或事情上感到不高興或很失望,轉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吮手指上。家長要注意找出孩子不開心的症結所在,多給孩子以關心和愛護,這比直接干預他的吮吸行為更有效。有些家長采取諸如固定孩子的手,往手上塗有異味的東西,或者給孩子戴上手套等不恰當的手段,不但收效不大,還會有意無意地傷了孩子的心。 每個寶寶都有這個階段,吃手指是證明牙齒開始發育了,正常,不用太擔心 媽媽喂奶時方法不正確或速度過快,不能滿足寶寶吸吮的欲望,由於心理上未得到滿足,便會用吸手指來滿足需求;
由於媽媽過於忙碌,忽視了與寶寶的交流,寶寶就會玩弄自己的手指來解悶;
有的寶寶在出牙前後會出現吃手指的情況;
爸媽感情出現不和諧,影響了寶寶情緒;
較大的寶寶在剛入托兒所時不習慣。
月齡不一利弊不同
2~7個月的寶寶吸吮手指是有一定好處的,這是他想了解自己能力,對外界積極探索的表現,說明寶寶支配自己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標志著寶寶手、口動作互相協調的能力己達到一定水平。吸吮手指還可以穩定情緒,當寶寶肚子餓了,感到疲勞、生氣的時候,吸吮自己的手指就會安定下來。此時爸媽可以允許寶寶吸吮手指,否則會影響寶寶手眼協調的能力及抓握能力的發展,使寶寶失去特有的自信心。
當寶寶到了8~9個月後,大多數就會不再吸吮手指了,僅有少部分寶寶會養成吸吮手指的習慣,該習慣在18~20個月時達到高峰,約80%的寶寶在5歲前自動放棄吸吮手指的習慣。若在1歲左右吸吮手指的習慣未能改去,那麼吸指處的牙就會萌生不足,而造成上下牙之間有一個指尖大小的空隙。此外,寶寶不斷地吸吮會使兩側面頰部收縮,使牙齒排列形成弓狀變窄,上前牙前突,同時由於手指的牽引,還可以引起下颌前突畸形。寶寶喜用手摸各種東西,若手較髒,手上的病菌在吸吮時進入了體內會引起各種疾病。愛吸吮手指的寶寶在長大後,會出現咬指甲,甚至愛吸煙等壞習慣。
如何改掉吃手習慣
*媽媽在哺喂時,不要急躁,要注意提供寶寶足夠的愛撫,用手輕輕地摸摸寶寶的頭、面頰,叫叫他的名字。 *對於人工喂養的寶寶,要挑選奶嘴孔大小適宜的奶瓶,不能過大或過小,要讓寶寶有足夠的時間滿足吸吮的需要。 *當寶寶睡醒後,不要讓他在小床上留的時間太久,以免他感到很無聊而把手放進口中吸吮。 *當寶寶吸吮手指時,轉移他的注意力,盡量把手拿開,多讓他進行動手游戲,這樣就無法吸吮手指了。 *對於那些“上瘾”的寶寶,爸媽可以借助安撫奶嘴,還可以把衣袖拉長遮蓋手指。 *對大年齡的寶寶可采用講道理和獎勵的方法。組織他參加各種游戲,讓他們在游戲活動中忘記吸吮手指。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