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ot;。閩東畲家左右神堂所祀的地方神和祖公神的紅紙要重寫刷新。長幾桌上要放香案,祖牌、祖圖、斗燈等。幾桌上的一對喜燭長夜點燃忌半途熄滅。"拜堂"禮儀時,新娘先進廚房灶前小坐再轉回中堂行禮,有的畲村新娘先入洞房後再轉廳堂;有的畲村是拜堂後新娘與新郎先進廚房,新娘向灶門添一次火,然後再回新房。拜堂時,閩東風 畲族的婚姻習俗是畲族眾多民俗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其至今仍保留古老而有趣的民俗, 儀式簡單古樸,整個婚嫁過程中以唱歌、對歌來貫徹始終。
畲族婚姻是受父母之命,但婚前戀愛自由,男女通過見面、約會、唱歌、後定情,其中唱歌 是主要形式,在各種公共場合,男女通過唱歌互相了解。
畲族婚姻中較有特色的是在結婚日早上,男方的迎親隊便出發了,一路上吹吹打打,有的抬 紅轎,有的抬嫁妝,在隊伍的前列有一對大鑼,並在前面有一頭大牛,稱“牛踏地”。每次 敲鑼13聲,到女家,女家放鞭炮迎接,請吃點心。不過吃點心有重重難關,沒有椅子和筷子 ,要用對歌進行,對了半天才拿出椅子、筷子。吃的時候也有重重難關,小小湯圓用線串接 起來。爾後一直對歌慶祝,有時進行一二天,有時三天三夜,形式多樣。
與此同時,新娘還要哭嫁(以歌代哭),表示惜別,接下來拜別祖宗、父母,接著由外婆引著 入轎,不可回頭看,轎夫抬轎時,新娘的兄弟、堂兄弟都來抱著轎桿,場面滑稽,前推十余 步,拉回十余步,邊唱邊拉,反復三次,這叫“留風水”表示惜別。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