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不佳的種公兔改用優質飼料來提高其精液品質時,要長達20天左右才能見效。因此,對一個時期集中使用的種公兔,應注意在20天前調整日糧比例。在配種期間,也要相應增加飼料用量。如種公兔每天配種2次,在飼料量中需增加30%~50%的精料量。同時,根據配種的強度,適當增加動物性飼料,以改善精液的品質,提高受胎率。用作種公兔的飼料,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但要求飼料營養價值高,容易消化,適口性好。注意要補加礦物質飼料,每天在精料中加入1~2克食鹽和少量蛋殼粉、蚌殼粉等。在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將3~3.5月齡的幼兔,公母分開飼養,嚴防早配亂交,非種用的肉用公母兔,要進行去勢後肥育,留種用的公母兔,自3~3.5月齡時分籠飼養。 (2)要多運動。長期不運動的公兔,身體不健壯,容易肥胖或四肢軟弱,所以,要增加公兔的運動量,如可將兩個相鄰兔籠打通,增加公兔運動面積和空間。如果條件許可,每天可放公兔出籠運動1~2小時,並使其多曬太陽。 (3)種公兔宜一籠一兔,以防互相毆斗;公兔籠和母兔籠要保持較遠的距離,避免異性刺激,影響公兔性欲。 (4)配種時,應把母兔捉到公兔籠內,不宜把公兔捉到母兔籠內進行。因為公兔離開了自己所熟悉的環境或者氣味不同都會使之感到突然,抑制性活動機能,精力不集中,影響配種效果。 (5)種公兔配種次數,一般以一天2次為宜,初配的青年公兔每天以一次為宜,配種兩天休息一天。如果連續濫配,會使公兔過早地喪失配種能力,減少使用年限。 (6)種公兔在換毛期不宜配種。因為換毛期間,消耗營養較多,體質較差,此時配種會影響兔體健康和受胎率。 (7)要有詳細配種記錄,以便觀察每只公兔所產後代的品質,以利於選種選配;好的種公免除加強飼養管理外,還應充分利用其種用性能,使之繁殖更多更好的仔兔,不斷提高兔群的質量。 種母兔的飼養管理 母兔是兔群的基礎,它除了本身生長發育外,還有懷胎、泌乳、產毛等負擔,因此,母兔體質的好壞,就直接影響到後代,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母兔的飼養管理工作。母兔的飼養管理工作是一項細致而復雜的事情。例如,成年母兔在懷孕、哺乳、空懷三個階段中的生理狀態有著顯著的差異。因此,在母兔的飼養管理上,也應根據各階段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措施。 空懷時期的飼養管理 母兔的空懷時期是指仔兔斷奶到再次配種懷孕的一段時期,一般叫做空胎期,也叫休養期。這個時期的母兔由於哺乳期消耗了大量養分,身體比較瘦弱,需要多種營養物質來補償和提高其健康水平。所以在這個時期要給以優質的青飼料,並適當喂給精料。以補給哺乳期中落膘後復膘所需用的一些養分,使它能正常發情排卵,以便適時配種受胎,這個時期的母兔不能養得過肥或過瘦。空懷時期的母兔所用的飼料,各地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夏季可多喂青綠飼料,冬季一般給予優良干草、豆渣、塊根類飼料,再根據營養需要適當的補充精料,還要保證供給正常生理活動的營養物質。但配種前15日應轉換成懷孕母兔的營養標准,使其具有更好的健康水平。 懷孕兔的飼養管理 母兔自交配到分娩的一段時期叫懷孕期。在懷孕期間,母兔除維持本身生命活動外,還有胚胎、乳腺發育和子宮的增長代謝增強等方面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懷孕母兔在飼養管理上主要是供給母兔全價營養物質,保證胎兒正常發育;加強護理防止流產。所以在母兔交配7天後要馬上進行懷孕檢查,若確實已經受胎的要做好下列工作: 1.加強營養母兔在懷孕期間特別是懷孕後期能否獲得全價的營養物質,對胚胎的正常發育和母體健康以及產後的泌乳能力關系密切。對懷孕母兔在懷孕期間特別是懷孕後期能給予母兔豐富的飼養條件,母體健康,泌乳力強,所產仔兔發育良好,生活力強;相反則母兔消瘦,泌乳力減少,仔兔生活力差。所以,在懷孕期間應給予營養價值高的飼料。尤其是懷孕後期,飼料的數量和質量對胎兒的生長關系很大,我們應根據胎兒的發育情況除要逐步增加優質青綠飼料外,也需補充豆餅、花生餅、豆渣、麸皮、骨粉、食鹽等含蛋白質、礦物質豐富的飼料,自受胎到15天飼料量要相應增加,直到臨產前3天才減少精料量,每天只喂較少的精料,但要多給青飼料。 2.做好護理,防止流產母兔流產,一般多在懷孕後15~20天內發生。母兔流產亦如正常分娩一樣,要銜草拉毛營巢,但產出來未形成的胎兒多被母兔吃掉。為了防止流產,不能無故捕捉母兔,特別在懷孕後期要倍加小心。若要捕捉,應該用兩只手操作,一手抓頸部,一手托臀部,並保持兔體不受沖擊,輕拿輕放。兔籠附近不可大聲驚吵,保持安靜。到懷孕15天後,應單籠飼養。如若因條件所限,在懷孕母兔捨內又養有其他各種家兔(哺乳兔、幼兔、中兔、成兔)時,在每天喂料時應先喂懷孕母兔,尤其是懷孕後期的母兔。兔籠應干燥,冬季最好喂飲溫水,飼料質量要好,忌喂霉爛,要禁止觸頂腹部。毛用兔在此期間應停止采毛、梳毛,以免影響胎兒正常發育。 3.做好產前准備工作集體兔場母兔大多是集中配種,集中分娩。因此,最好將兔籠進行調整。對懷孕已達25天的母兔均調整到同一兔捨內,以便於管理;兔籠和產箱要進行消毒,消毒後的兔籠和產箱應用清水沖洗干淨,消除異味,以防母兔亂抓或不安。消毒好的產箱即放入籠內,讓母兔熟悉環境,便於銜草、拉毛做窩。產房要有專人負責,冬季室內要保溫,夏季要防暑、防蚊。 哺乳母兔的飼養管理 母兔自分娩到仔兔斷奶,這段時期為哺乳期。哺乳期的母兔每天可分泌乳汁60~150毫升,高產的母兔日泌乳可達150~250毫升,甚至高達300毫升,乳汁的蛋白質含量為10.4%,脂肪達12.2%,乳糖18%,灰分2.0%。哺乳母兔為了維持生命活動和分泌乳汁,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而這些營養物質,又必須從飼料中獲得。如果喂給的飼料量不足且品質低劣時,就會使哺乳母兔得不到充足營養,從而動用大量的體內貯存。在生產實踐中,哺乳母兔也常因營養不足,養分入不敷出、虧損過大而影響母兔的健康和產奶量,因此,哺乳母兔應當增加飼料量。同時,除喂給新鮮的青綠、多汁飼料外,還應補加一些精料和礦物質飼料,如豆餅、麸皮、豆渣以及食鹽、骨粉等。另外,在兔奶中水分含量高,要多出奶,還必須供給充足清潔的飲水,以滿足哺乳母兔對水分的要求。在管理上,每天要清理兔籠捨,換除骯髒墊草,每周應消毒兔籠,更換墊草,飼喂用具每次喂料都要洗刷干淨,以保持其清潔衛生;另外要經常檢查母兔的泌乳情況,對母兔的乳房、乳頭也要經常檢查,如發現乳房有硬塊,乳頭紅腫,要及時治療。 仔兔的飼養管理 從出生到斷奶這段時期的兔稱為仔兔。這一時期可視為家兔由胎生期轉至獨立生活的一個過渡階段。胎生期的兔子在母體子宮內發育,營養由母體供給,溫度恆定;出生後,環境發生急劇變化,而這一階段的仔兔由於機體生長發育尚未完全,抵抗外界的環境的調節機能還很差,適應能力弱,抵抗力差。初生仔兔的體重一般在45~65克,在正常發育情況下,生後一周的仔兔體重比出生體重增加一倍。仔兔飼養管理,依其生長發育特點可分睡眠期、開眼期兩個階段。 睡眠期 仔兔出生後至開眼的時間,稱為睡眠期。在這個時期內飼養管理的重點是早吃奶,吃足奶。幼兔出生前盡管可以通過母體胎盤獲得一部分免疫抗體,但是從母乳中增加免疫球蛋白含量仍然是很重要的。另外由於兔奶營養豐富,又是仔兔初生,時生長發育的直接來源,所以應保證初生仔兔早吃奶、吃足奶。這一階段的仔兔如不能早吃奶、吃足奶,死亡率就高。因此,在仔兔出生後6~10小時內,須檢查母兔哺乳情況,發現沒有吃到奶的仔兔,要及時讓母兔喂奶。自此以後,每天均須檢查幾次。檢查仔兔是否吃到足量的奶,是仔兔飼養上的基本工作。必須抓緊抓細。仔兔生下來後就會吃奶,護仔性強的母兔,也能很好哺喂仔兔。這是本能。仔兔吃飽奶時,安睡不動,腹部圓脹,膚色紅潤,被毛光亮;餓奶時,仔兔在窩內很不安靜,到處亂爬,皮膚皺縮,腹部不脹大,膚色發暗,被毛枯燥無光,如用手觸摸,仔兔頭向上竄,“吱吱”嘶叫。仔兔在睡眠期,除吃奶外,全部時間都是睡覺,仔兔的代謝很旺盛,吃下的奶汁大部分被消化吸收,很少有糞便排出來。因此,睡眠期的仔兔只要能吃飽奶、睡好,就能正常生長發育。但是,在生產實踐中,初生仔兔吃不到奶的現象常會出現,這時我們必須查明原因,針對具體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強制哺乳有些護仔性不強的母兔,特別是初產母兔,產仔後不會照顧自己的仔兔,甚至不給仔兔哺乳,以至仔兔缺奶挨餓,如不及時處理,會導致仔兔死亡。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及時采取強制哺乳措施。方法是將母兔固定在巢箱內,使其保持安靜,將仔兔分別安放在母兔的每個乳頭旁,嘴頂母兔乳頭,讓其自由吮乳,每日強制4~5次,連續3~5日,母兔便會自動喂乳。調整仔兔生產實踐中,有時出現有些母兔產仔數多、有些母兔產仔頭數少的情況。多產的母兔乳不夠供給仔兔,仔兔營養缺乏,發育遲緩,體質衰弱,易於患病死亡;少產的母兔泌乳量過剩,仔兔吸乳過量,引起消化不良,甚至腹瀉消瘦死亡。在這種情況下,應當采取調整仔兔的措施。可根據母兔泌乳的能力,對同時分娩或分娩時間先後不超過1~2天的仔兔進行調整。 方法是:先將仔兔從巢箱內拿出,按體形大小、體質強弱分窩;然後在仔兔身上投上被帶母兔的尿液,以防母兔咬傷或咬死;最後把仔兔放進各自的巢箱內,並注意母兔哺乳情況,防止意外事情發生。調整仔兔時,必須注意:兩個母兔和它們的仔兔都是健康的;被調仔兔的日齡和發育與其母兔的仔兔大致相同;要將被調仔兔身上粘上的巢箱內的兔毛剔除干淨;在調整前先將母兔離巢,被調仔兔放進哺乳母兔巢內,經1~2小時,使其粘帶新巢氣味後才將母兔送回原籠巢內。如若母兔拒哺調入仔兔,則應查明原因,采取新的措施,如重調其他母兔或補塗母兔尿液,減少或除掉被調仔兔身上的異味等。 全窩寄養一般是在仔兔出生後,母兔死亡,或者良種母兔要求頻繁配種,擴大兔群時所采取的措施。寄養時應選擇產仔少、乳汁多而又是同時分娩或分娩時間相近的母兔。為防止寄養母兔咬異味仔兔,在寄養前,可在被寄養的仔兔身上,塗上寄養母兔的尿,在寄養母兔喂奶時放人窩內。一般采取上述措施後,母兔不再咬異窩仔兔。 人工哺乳如果仔兔出生後母兔死亡,無奶或患有乳房方面的疾病不能喂奶,又不能及時找到寄養母兔時,可以采用人工哺乳的措施。人工哺乳的工具可用玻璃滴管、注射器、塑料眼藥水瓶,在管端接一乳膠自行車氣門芯即可。喂飼以前要煮沸消毒,冷卻到37~38℃時喂給。每天1~2次。喂飼時要耐心,在仔兔吸吮同時輕壓橡膠乳頭或塑料瓶體。但不要滴入太急,以免誤入氣管嗆死。不要滴得過多,以吃飽為限。防止“吊乳”“吊乳”是養兔生產實踐中常見的現象之一。主要原因是母兔乳汁少,仔兔不夠吃,較長時間吸住母兔的乳頭,母兔離巢時將正在哺乳的仔兔帶出巢外;或者母兔哺乳時,受到騷擾,引起驚慌,突然離巢。吊乳出巢的仔兔,容易受凍或踏死,所以飼養管理上要特加小心,當發現有吊乳出巢的仔兔應馬上將仔兔送回巢內,並查明原因,及時采取措施。如是母兔乳汁不足引起的“吊乳”,應調整母兔日糧,適當增加飼料量,多喂青料和多汁料,補以營養價值高的精料,以促進母兔分泌出質好量多的乳汁,滿足仔兔的需要。如果是管理不當引起的驚慌離巢,應加強管理工作,積極為母兔創造哺乳所需的環境條件,保持母兔的安靜。如果發現吊在巢外的仔兔受凍發涼時,應馬上將受凍仔兔放入自己的懷裡取暖。或將仔兔全身浸入40℃溫水中,露出口鼻呼吸,只要搶救及時,措施得法,大約10分鐘後便可使被救仔兔復活,待皮膚紅潤後即搽干身體放回巢箱內。仔兔出生後全身無毛,生後4~5天才開始長出茸茸細毛,這個時期的仔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差,抵抗力弱,因此,冬春寒冷季節要防凍,夏秋炎熱季節降溫、防蚊,平時要防鼠害、獸害。要認真做好清潔衛生工作,稍一疏忽就會感染疾病。要保持墊草的清潔與干燥。仔兔身上蓋毛的數量隨天氣而定,天冷時加厚,天熱時減少。如果是長毛兔的毛應酌情加以處理,因長毛兔毛長而細軟,受潮擠壓,結成氈塊,仔兔臥在氈塊上面,不能匿入毛中,保溫力差。用長毛鋪蓋巢穴,由於仔時常鑽動,頸部和四肢往往會被長毛纏繞,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