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注射狂吠疫苗後發燒要怎樣處理正文

注射狂吠疫苗後發燒要怎樣處理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進食染毒肉類、吸入蝙蝠群聚洞穴中的含毒氣溶膠而發病。人對狂犬病毒普遍易感,被病犬咬傷而未預防接種者,其發病率平均為15 ̄20%(可高達70%);為病狼咬傷後的發病率較高,平均為50%。發病與否與咬傷部位、創傷程度、局部處理情況、衣著厚薄以及疫苗注射情況等因素有關,國內報告全程疫苗注射後的發病率為0.15%,未注完全程者為13.93%。本病在87個國家有流行,主要流行於東南亞、亞洲及拉丁美洲地區。發達國家由於對人和狗進行預防接種而使本病得到控制。國內很多大城市本病已基本絕跡,但中小城市、農村及邊遠山區仍有病例發生。發展中國家(包括我國)的主要傳染源為病犬,其次為貓和狼。而發達國家由於狗的狂犬病已被控制,本病主要由野生動物如狐狸、食血蝙蝠、臭鼬、浣熊等傳播。近年來注意到流行區一些外觀“正常”的犬、貓也可引起狂犬病。狂犬病臨床表現的特征為恐水怕風、咽肌痙攣、進行性癱瘓等。本病重點在於預防,一旦發病,病死率幾乎100%。

症狀表現:
1.前驅期:低熱、頭痛、乏力,不適等症狀,一半以上病人被咬傷部位及其附近有麻木發癢、刺痛或蟻爬感,常有瀕死感。
2.興奮期:高度興奮、煩躁、恐懼。最突出的症狀是恐水、怕風,甚至連聽到水聲都能引起喉肌痙攣。可有吞咽和呼吸困難,大汗,流涎等。大多神志清醒。
3.麻痺期:痙攣發作減少,出現弛緩性癱瘓。呼吸變慢及不整,最終因呼吸麻痺和回圈衰竭而死亡。

診斷依據:
1.病前有被病犬、貓、狼等咬傷或抓傷史;或被病獸垂液接觸破損皮膚、粘膜史。
2.被咬傷部位先出現痛、癢、麻木、如蟻爬樣感等,隨之出現恐水、怕風、興奮、流涎、發作性肌痙攣等表現,最後出現呼吸、回圈衰竭而死亡。病程一般不超過7天。
3.患者的垂液、腦脊液接種分離病毒陽性並經中和試驗鑒定可確診。

治 療:
治療原則
本病無特效治療,病死率極高。加強對病人的監護治療,可延長存活時間。應做好病員的隔離及醫務人員防護工作。
1.隔離於單獨病房,避免聲、光、水等刺激。
2.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3.對症支援療法:如呼吸麻痺可氣管切開人工呼吸;狂躁痙攣者應用鎮靜劑。

用藥原則
1.本病無特效治療,一旦發病,病死率極高。
2.根據病情對症處理,如有腦水腫者用脫水劑,呼吸衰竭時加呼吸興奮劑,並發感染者加用抗生素等。

預防常識:
  本病是所有傳染病中最凶險的病毒性疾病,無特效治療,病死率幾近100%,因而重點在於預防。一旦被病狗或病獸咬傷,應立即進行徹底嚴格的傷口局部處理,同時應進行狂犬病疫苗接種(醫院或衛生防疫部門有疫苗供應),有條件應盡可能同時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本病絕大多數由病犬咬傷所致,因此,對養狗應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按規定對家犬進行免疫接種。為了盡量避免您和他人患狂犬,建議家庭不要養狗!
提幾點供參考:應在犬咬傷24小時內注射狂犬疫苗,連續5針為一免疫療程;犬咬傷不一定要出血,皮膚劃痕也算損傷;如咬人犬在兩周內不發狂犬病死亡,那被咬者感染狂犬病機率極低。
 

上一页  [1] [2] 

狗狗到處便便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