蠍子把人蟄了怎麼防御 蠍子毒是酸性的,偏方尿素水治療不錯。
當你被蠍子蟄傷後,應立即用手帕、布帶或繩子在傷口的上方3-5厘米(近心端)處扎緊,同時拔出毒鉤,並用擠壓、吸吮等方法,盡量使含有毒素的血液由傷口擠出,必要時請醫生切開傷口吸取毒液,以防被蠍毒污染的血液流入心髒,並用雙手在傷口周圍用力擠壓傷口,直到擠出血水;而後應在局部塗上些濃肥皂水或鹼水。用3%氨水、5%蘇打水或者0.5%的高錳酸鉀洗滌傷口,或將明礬研碎用醋調成糊狀塗在傷口上。 可用“南通蛇藥片”以涼水調成糊狀,在距傷口2厘米處環敷一圈(藥不要進入傷口)。傷口妥善處理後即可將綁扎帶松開;根據情況,可預防性應用一些抗生素,中毒嚴重者及兒童,應立即送醫院救治。 也可選用以下藥物外敷: ①明礬,研細末,用米醋調敷; ②雄黃、明礬等份,研細末,用茶水調敷; ③大青葉、馬齒苋、薄荷葉搗爛外敷即可。 被蠍子叮螫到以後,有幾個急救辦法:
一、用濃度適中的鹼水塗擦患處,平時食用的鹼面,不要放太多,也不能放太少,多塗一段時間;二、若沒有鹼面,用肥皂水要濃度高一些的,塗擦,多塗泡一段時間;三、用鹼水或濃皂水塗泡一段時間後,待腫疼有所減輕,可尋找旱煙管內煙油,沒有或找不到可用煙灰代替用食油調和後塗患處即叮咬處;四、找些大蒜瓣、生姜搗爛成糊塗抹患處-即整個腫的部位。
原理是:蠍毒呈酸性,用鹼和皂水可以破壞其毒性。上述其它藥品也可以減低其毒性。 上述方法很多人用了有效,無毒副作用。
上述方法用後若效力不大,即速到醫院由醫生施救,因為有的人對毒蟲的毒特別敏感,有的人過敏反應強烈,所以應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到醫院。 蠍子屬於節肢動物門,蛛形綱,蠍目。全世界約有1000多種。我國約有10余種,其中分布最廣的為東亞鉗蠍,屬鉗蠍科。在我國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安徽省及江蘇、福建、台灣等省都有分布。東亞鉗蠍別名很多,如蠍子、鏈蠍、會蠍、劍蠍、荊蠍、主薄蟲、虿尾蟲等。醫學上稱為全蠍。
全蠍是我國傳統的名貴中藥。全蠍入藥已有2000年的歷史。蠍體內含有一種類似蛇神經毒素的毒性蛋白,稱作“蠍毒”,主治驚痫抽搐、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破傷風、淋巴結核、瘡瘍腫毒等。蠍毒對腦炎、骨髓炎、麻瘋病、大骨節病的療效也十分顯著。目前以全蠍配伍的藥方達百余種,以蠍毒素配成的中藥達六七十余種。除藥用外,全蠍還可以作為滋補食品。其中之一的蠍酒是用白酒加全蠍浸制而成,具有息風鎮痙、解毒散結、通絡止痛的功效。常飲蠍酒對人體具有保健、抗癌效力。此外,以全蠍烹調的菜肴為中國一大名菜。食之味美,常食用不僅有良好的祛風、解毒、止痛、通絡的功效,且對消化道癌、食道癌、結腸癌、肝癌等均有抗效。蠍酒、全蠍罐頭均為暢銷的高級營養品。全蠍作為名貴藥材,需求量是很大的。也是出口的重要藥材品種之一。但由於自然蠍源十分有限,供求差距較大,因此,人工養蠍便成為一項大有可為的事業,同時也是利國利民的家庭副業,是國家“星火計劃”的重點項目。
(二)生物學特性
1.形態
全蠍體長約6厘米,分為頭胸部、前腹部和後腹部三部分。頭胸部與前腹部呈扁平長橢圓形,後腹部呈尾狀。頭部有附肢二對,一對為細小的螫肢,可幫助進食;一對為強大的螫肢呈現鉗狀。胸部有四對足,每足有7節,末端有爪。腹部較長,由13個環節組成,末端有銳利的毒刺,能向身體前方彎曲,裡面藏有毒腺,能分泌一種無色透明的毒液。
2.生活習性
蠍產於溫帶與熱帶,棲息於干燥地帶。一般喜愛冬暖夏涼的陰暗處,有穴居性和識窩性。怕陽光,怕水,怕冰凍,晝伏夜出,常潛棲在碎石、土穴、堡縫、壁隙之中。其活動、生長與溫濕度等關系密切。春季氣溫達10℃以上時,開始活動;冬季10℃以下時,蠍蟄伏越冬。冬眠不是蠍子的習性,但因冬季溫度低,活動困難,又難覓食,不適宜生活,才被迫冬眠。蠍子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0~38℃,交配繁殖最宜溫度為28~39℃。當氣溫低於0℃時,需要加溫保暖;當氣溫高於39℃時,需要降溫。濕度要保持泥土不干不濕,霉雨季節要通風降濕,高溫干旱要噴水補濕。蠍怕強光,喜黑暗,很少在燈光下活動,視覺退化。
蠍為雜食性動物,但偏食動物性食物,尤其愛吃土鱉蟲、蟑螂、蜘蛛、蚯蚓、蟋蟀、蚊、蠅、蛾、鼠婦蟲等多汁軟體昆蟲,饑餓時也吃少量麸皮、鼠肉、有機質土。蠍的耐饑力強,飽食一餐後可6~7天不食。蠍嗅覺、觸覺靈敏,遇農藥、化肥、生石灰等易死亡。
3.繁殖
雌雄蠍子的區別:雄蠍頭胸和腹部呈紡錘形,背隆起,鉗肢和後腹部均較粗長,色澤鮮明。雌蠍頭胸和前腹部呈橢圓形,背扁平,鉗肢和後腹部較細短,色澤灰暗。野生蠍子在每年春秋季節進行繁殖活動,6~7月夜間交配,7月下旬至8月開始繁殖。人工飼養的蠍子沒有固定的交配時間,一般是小蠍離開雌蠍單獨生活15天左右交配。交配時雌雄蠍互相擁抱著,前半身直立起來。雙方從開始接近,互相用鉗肢拉拽、挑逗,到交配結束僅幾分鐘時間。雄蠍子個體沒有長成就能發情交配,但一旦交配,生殖器就被破壞,以後再不能交配。雌蠍子交配一次終生都能繁殖,但以後還會發情,需要再次交配。年年都交配的青壯年雌蠍,一次可生育30多條小蠍,最多可生80條。只交配一次或年老的雌蠍,一次最多可生20條,而且死多活少。雌蠍生小蠍時頭胸和前腹部略微昂起,因蠍子的生殖器官在頭胸和前腹連接處,小蠍子一個接一個生下來,就象是雌蠍從嘴裡吐出來似的,實際上是用生殖器官生出來。蠍子為胎生,一生經過卵胎、仔蠍、成蟲三個發育階段,沒有蛹的階段。
(三)蠍子的種類 1.蠍子的種類
蠍子種類很多,產於我國的約十余種。以下介紹幾個主要種類。 (1)東全蠍體型較長,深黑色,喜微酸性土壤,喜食昆蟲,產仔多,母性較差,主要產於山東、河北交界一帶。 (2)會全蠍體型中等,身較短,深褐色,喜鹼性土壤,產仔較早,母性好,以河南伏牛山的南陽和湖北老河口一帶所產最佳。 (3)十條腿蠍比一般蠍多兩足,產於豫西浙川及陝西華陰縣。
(4)藏蠍體型大,較凶悍,產於西藏、川西。
(5)沁全蠍是我國的良種蠍之一,經近年來與青州蠍、會全蠍的雜交優化種,表現出繁殖快、產仔多、成活率高、壽命長等優點。壽命8~10年,繁殖期6年,能在-5~39℃條件下生活,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8~38℃。該品種飼養簡單,只要精心飼養和科學管理,可年產仔3次,每次約產仔蠍30~60只左右,當年即可出售。
(6)東亞鉗蠍是我國分布最廣的種類。東亞鉗蠍,屬鉗蠍科,鉗蠍屬。東亞鉗蠍又名遠東蠍,因其後腹部尾節上的縱溝形狀和問荊的莖相似,故有問荊蠍之稱,屬世界著名的蠍種類。是家庭養殖最普遍的良種蠍。以下主要介紹東亞鉗蠍的養殖技術。
捕捉蠍子需注意以下幾點:
①捕捉時不能讓蠍子受傷,運回家的途中要用帶葉樹枝隔離,盡量避免它們互相螫傷。 ②不同種、不同地區、大小不同的蠍子不能混在一起運輸和飼養。 ③帶有霉菌或寄生蟲的蠍子不能飼養。剛捕回來的蠍子,可用20%的白酒,氣溫在30℃以上時噴灑消毒。
④將野生蠍子放入蠍池後,要少翻動,不驚擾蠍子。因蠍子在新的環境中生活,有一個適應過程。這期間一定會有蠍子被螫傷,感染病菌死亡,但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很久。
3.飼養方式
只要能防止蠍子逃跑,白天蠍子能藏身,晚上蠍子能活動,能加熱、散熱,又便於管理的場所都可以飼養蠍子。常見的飼養方式有如下幾種:
(1)罐養
可作種蠍繁殖場所和養殖小蠍、中蠍。用罐頭瓶做蠍窩是比較理想的。每個窩瓶養種蠍1條,或養仔蠍10~60條,或中蠍2~6條。這樣不僅密度合理,而且可解決相互殘殺的問題。將瓶子用濃鹼水洗刷干淨,再用清水沖洗至透明、無異味,晾干後裝進2~3厘米厚的潮濕土作為窩土。窩土要不帶磚渣、雜草、草根等雜物,其潮濕度以手捏成團落地即散為宜(含水量12%~17%),盛夏和初秋可稍濕一些,養仔蠍和中蠍也可濕一些。窩土的顆粒不可過大,以大的象綠豆粒,小的象谷粒為好。可用一般木板或五合板做成窗板,每塊板能放15個窩瓶,窩板既可防天敵侵害,又可將窩瓶層層上垛,充分利用空間。
(2)盆養
可采用大淺缸、大盆飼養。如盆底太光滑會影響蠍子活動,可以在裡面墊一薄層水泥、土塊或貼上紙,然後再放置網磚、瓦片、木板或包裝用的木盒片,一片一片地疊起來。最好疊成寶塔形,片與片之間的四角可用水泥漿或黃泥粘接住,以增加間隙,供蠍子棲息活動。盆養蠍子不能用灑水的辦法來調節濕度,氣溫高時,灑水多,水分會大量揮發,悶熱潮濕對蠍子生活是不利的;灑水少,水分不夠揮發,悶熱干燥對蠍子生活也不利。目前較好的辦法是放含水分多、帶粗根的青草或帶嫩葉枝的大片樹葉來調節濕度。這些草或樹葉會隨著外界氣溫的變化而揮發水分。氣溫過高時,還可讓蠍子爬在青草或樹葉上降溫。青草和樹葉既要多放,又要保留空間防止蠍子把青草或樹葉當作架子逃掉。氣溫高時,要及時更換干枯或發霉的青草、樹葉。盆口覆蓋鐵紗網或尼龍罩。一般每只家用臉盆可養60~100條,口徑60厘米的淺缸內,可養300多條。盆養蠍子一般適宜少量初養和幼蠍飼養。 (3)箱養
可用木板做成長、寬、高為80厘米×40厘米×50厘米的長方形箱子,四周開小窗,並用塑料紗封擋,蓋子用活頁固定,以便開關。箱內用蜂巢狀的土坯堆砌,供蠍子棲息。堆砌的土坯與四周箱板間留有一定空隙,以便蠍子活動和捕食。在口的四邊,朝箱裡的一面貼上塑料布並向口裡垂吊10厘米寬,就可以防止蠍子從開口處逃跑。箱子便於移動,適宜放養大蠍,但造價較高。 (4)池養
目前家庭養蠍通常采用池養。方法是在室內建造長寬各1米、高0.75米的磚池,用單磚砌成,為防止蠍子爬出外逃,可將無毒的塑料薄膜圍貼池四壁,池底四周用水泥把塑料薄膜抹縫(切忌用生石灰),池口四邊用釘子將塑料薄膜釘入磚縫中,池內用數片大瓦片(即蓋房用的機制瓦)疊在豎直的二塊磚塊上。磚塊之間應有間隙,便於打掃清池。瓦片層層疊到與池壁頂一般高,池內可緊連著放置四個象這樣的磚瓦布局。為便於蠍子飲水,可在池底放置10平方厘米的無毒海綿薄片5~6塊。蠍池也可用掛片式飼養,這種方法可大大提高飼養密度。方法是:在池內放置一個長、寬各50厘米、高20厘米的鐵制或竹制架子,然後在架子上掛上40片左右的紙盒掛片,掛片離池底約1厘米,以便蠍子自動爬上掛片。此外也可用直徑1.5~2厘米的蘆葦鋸成長4厘米的蘆茼,200個捆成一組放置在池內,每個蠍池內可放置20組蘆殼,能供3000條成蠍棲息。池的規格可根據實際情況定,以便於管理為原則。
(5)坑養
選擇林邊或偏遠的場院,挖坑喂養。每個坑長6米、寬4米。坑內再挖4個窩,每個窩長3米、寬0.7米、深1米,窩內填滿碎磚瓦,上面蓋上防雨瓦頂,高出地面0.2米左右,以免漏雨。為防止窩的周圍積水,可在蠍坑四邊修築6~7度的斜坡,並在場地兩端建有帶紗罩的洩水閘門。
(6)房養
用磚或土坯在向陽溫暖處,坐北朝南修雙坡式房屋,蠍房高度不超過2米,長寬各2米。堆砌土坯時要在兩塊土坯之間放小瓦片,以少量泥漿粘接,以增大蠍子棲息活動的面積,向陽面兩邊開窗,中間留門,大小視房而定。窗門均用塑料紗或鐵紗封擋,牆的外面須用泥封嚴。房內用土坯壘成成排的蠍窩。房頂向陽面最好用玻璃做頂,這樣,房內陽光充足,溫度較高。背面可用瓦或稻草做頂,房屋四周留50~100厘米空地,種一些花草,以招引昆蟲,供蠍子捕食。如水源條件方便,也可在蠍房周圍50~100厘米的地方,開寬20厘米的水溝,外沿垂直防蠍爬出,內沿砌成30~40度的坡,便於蠍子下溝飲水。[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