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犢牛多少奶最合適 1.可以減輕草場壓力。農區草場面積小,農作物秸稈等飼草資源比較豐富,加之近年來各級政府加大了生態建設與禁牧力度,加強了人工種草工作,飼草較為充裕,為捨飼圈養奶牛提供了基礎。捨飼圈養奶牛,可以避免因超載過牧而踐踏草場,達到緩減草場壓力、恢復植被的目的。 2.可以減少各種疫病的傳入和傳出。現在每頭奶牛的價格平均在1萬元左右,因此奶牛的健康與否,直接關系到農民的切身經濟利益,而推廣捨飼圈養奶牛,可以避免因同群放牧而引起疫病的交叉感染,防止各種疫病的傳入和傳出。 3.可以實現農牧業的良性循環。捨飼圈養奶牛,可以將大量的農家肥收集起來,經發酵後變為農業上寶貴的綠色有機肥,既能肥田,促進糧食增產,又能防止環境污染。建立“奶牛多—糞便多—肥料多 —糧食多—秸稈多—奶牛多”的良性循環格局,促進農牧業的有機結合。 4.可以實現奶牛的規模化飼養、集約化經營和科學化管理,減少了不必要的消耗。夏末秋初,農區降雨普遍增多,傳統的飼養方式是讓奶牛長時間站立在泥水中,易引起腐蹄病等疾病,夏季氣候炎熱,奶牛長期在陽光下曝曬,易引起奶牛中暑,影響產奶量;冬季氣候寒冷,放牧散養不僅要消耗掉奶牛大量的體能,使奶牛掉膘,降低產奶量,而且容易導致奶牛誤食農田裡的廢棄塑料薄膜,久而久之奶牛將會喪失反刍功能而消瘦死亡。捨飼圈養奶牛,可以為奶牛創造個冬暖夏涼的生活環境,避免上述情況發生,維持正常的飼料消耗,保持最佳的產奶狀態,提高奶牛的繁殖成活率。 (二)飼養管理 1.建造奶牛圈捨。建造牛捨要根據奶牛的飼養量來確定,要求其結構必須體現冬暖夏涼的特點,每頭奶牛占有的空間至少達到長2.4米,寬0.8~1.2米,並為奶牛建一處活動場所。入場前,必須進行徹底的消毒處理。 2.制定科學的日糧配方。根據不同時期奶牛的營養需要,來儲備奶牛全年的飼料,每頭奶牛年儲備飼草料量要達到:泌乳成年奶牛精飼料為2500公斤,干草2300公斤,青貯玉米6000公斤,糟渣類2500公斤,塊根塊莖1500公斤;育成牛精料900公斤,干草1300公斤,青貯玉米2000公斤;犢牛精料300公斤,干草350公斤,青貯玉米500公斤,牛奶300公斤。奶牛的日糧中,精料與粗飼料要合理搭配,精料多、粗料少會影響奶牛反刍,精料少、粗料多則營養跟不上,產奶量下降。奶農可以在實際飼喂過程中靈活掌握,少喂勤添,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費,並且嚴禁飼喂霉爛變質飼料、冰凍飼料、農藥殘留污染嚴重的飼料等。 3.要保證青綠多汁飼料的常年均衡供應,有條件的地方要每天喂給奶牛適量的苜蓿草,滿足奶牛的蛋白質供應。每頭奶牛要達到0.134公頃的青貯玉米和0.067公頃的紫花苜蓿。 4.要保證奶牛每天有清潔飲水,冬季切忌讓奶牛飲用冰凍涼水,以防妊娠奶牛流產。要經常刷拭牛體,促進血液循環,每次擠奶前要用溫水清洗並按摩奶牛乳房,刺激泌乳,保證鮮奶質量。 5.適時配種。當奶牛達到16~18月齡時,已達到性成熟,這時配種較合適。配種過早,會影響後代的個體生長發育;配種過晚,則會影響奶農的經濟收入。 6.要切實搞好奶牛的疫病防治工作,特別是要搞好奶牛疾病的免疫注射,保證做到一年兩防,免疫注射密度必須達到100%。(內蒙古阿盟阿左旗家畜改良站 750300 多新華 劉光兄) 喂犢牛奶有四定原則 ①定質:喂給犢牛的奶必須是健康牛的奶,患有結核病、布氏桿菌病等病的牛所產的奶不能喂犢牛,也不要喂患乳房炎牛的奶。②定量:哺乳期為3個月時,生後第1個月每天喂奶5kg,第2個月6kg,第3個月3kg,全期喂奶430kg。哺乳期為2個月時,第1個月每天喂奶6kg,第2個月為4kg,全期喂奶300kg。③定時:要固定喂奶時間,嚴格掌握,不可忽早忽晚。④定溫:喂奶最合適的溫度是37℃~38℃,千萬不可忽冷忽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