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籠包隔水蒸七至八分鐘,拌勻 沾汁一同上桌,趁熱進食。 可能用發面,發面吃起來面皮很柔軟,也可以用燙面,不過覺得不怎麼好吃,一點韌性也沒有,面皮象是在吃面疙瘩.最好是一半冷水面團和一半燙面團;這樣最好吃. 制作小籠包是在餡心中加入事先煮好的肉皮凍,在經過蒸制過程中肉皮凍遇熱融化就變成了美味的湯汁,而我們在家裡制作肉皮凍比較麻煩,所以今天這個小籠包是用了直接在肉餡中加水的方法。
材料:
豬肉餡、蔥末、姜末、雞湯、鹽、雞精、花椒粉、香油、面粉、熱開水
做法:
1、豬肉餡中加入蔥末、姜末、鹽、雞精、花椒粉和香油攪拌均勻。然後一勺一勺加進雞湯。加進一勺雞湯後要攪拌至肉餡把水份全部吃進去了再加第二勺。我用了差不多1小碗的肉餡,大概加進了1小碗的雞湯。
2、面粉加進熱開水,邊加邊用筷子攪拌,然後用手揉成面團蓋保鮮膜醒一會。醒好的面團放在案板上,再繼續揉至面團變光滑,搓成條狀再切成小塊,用手按扁擀成皮,大概比平時包餃子大一點就行,但一點要擀得盡量薄一些。
3、在擀好的皮上放一點肉餡,再包起來呈包子狀。
4、包好的包子放在蒸鍋中,沸水蒸大概6、7分鐘就好了。
提示:
攪拌好的餡放進冰箱冷凍30分鐘至餡變得有點固體狀,這樣比較好包。 要用好點的面粉。 小籠灌湯包的做法歷史悠久,在制作過程中您也能感受到這些特色美食的魅力。小籠灌湯包是很有特色的河南特色小吃,小籠灌湯包以菊花為主要材料,烹饪的做法為主,口味屬於,你也一起跟著美食傑網站為您提供菜譜一起做特色小吃吧!
開封小籠灌湯包已有百年歷史,創始人是黃繼善。現有國營第一樓包子鋪經營,是著名風味面點。
原料配方: 精粉5公斤豬後腿肉5公斤小磨油1250克醬油400克料酒150克姜末150克味精55克鹽100克白糖35克
制作方法: 1.將豬後腿肉絞成餡,放入盆內,加上醬油、料酒、姜末、味精、鹽、白糖。冬季用溫水4升,夏季改用涼水3.5升,分5~6次加入餡內,攪成不稀不稠的餡,最後放入小磨油攪勻。
2.將面倒入盆內,兌入2.5升水(冬季用熱水,春秋季用溫水,夏季用涼水),把面和勻。和面時不要將水一次倒入,先下少許水,抄成面穗,再逐步把水下足和成面塊揉勻。反復墊面三次,將面由軟和硬。再用手沾水扎面,和成不軟不硬的面塊。
3.將和好的面從盆裡抄在案板上,反復揉,根據面的軟硬情況適當墊入干面,反復多盤幾次,搓條,下成15克重的面劑,擀成邊薄中間厚的薄片,包入20克重的餡,捏18~21個褶。
4.將包子生坯放入直徑32~35厘米的小籠裡,用旺火蒸制。蒸的時間不宜過長,長了包子易掉底、跑湯,要隨吃隨蒸,就籠上桌。食用時配香醋、蒜瓣。
產品特點: 皮薄餡大,灌湯流油,成品出籠後提起來像燈籠,放下去像菊花。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