鴕鳥生活在炎熱的沙漠地帶,那裡陽光照射強烈,從地面上升的熱空氣,同低空的冷空氣相交,由於散射而出現閃閃發光的薄霧。平時鴕鳥總是伸長脖子透過薄霧去查看,而一旦受驚或發現敵情,它就干脆將潛望鏡似的脖子平貼在地面,身體蜷曲一團,以自己暗褐色的羽毛偽裝成石頭或灌木叢,加上薄霧的掩護,就很難被敵人發現啦。另外,鴕鳥將頭和脖子貼近地面,還有兩個作用,一是可聽到遠處的聲音,有利於及早避開危險;二是可以放松頸部的肌肉,更好地消除疲勞。事實上,並沒有人真正看到過鴕鳥將頭埋進沙子裡去的情景,如果那樣,沙子會把鴕鳥悶死的。 60年代,在報刊上常出現“鴕鳥政策”的名詞。當人們談及某人或某國的自欺欺人行為時,喜歡把鴕鳥埋頭沙裡以躲避敵人來作比喻。但是,動物學家只粗,這種比喻毫無根據。 南非某地區曾飼養過20萬只鴕鳥,為的是收取羽毛。據那裡的一位動物學家介紹,在有案可查的80多年裡,人們從未看見鴕鳥把頭埋進沙裡。 實際情況是:有時,鴕鳥確實會低下頭,在靠近地面處探聽動靜;有時甚至垂下頭,放松一下長脖子的肌肉;有時,它們會好奇地把頭探進灌木叢裡。但是它們從不原把頭埋進沙裡,它們如果真的要這麼做,就會窒息而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