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感冒屬於什麼感冒 風寒感冒概述 風寒感冒是因風吹受涼而引起的感冒,秋冬發生較多。其症狀為渾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治療上西藥、中藥皆可,亦可采用食療,不但祛病,而且保健。預防措施為注意保暖,加強體育鍛煉,提高免疫力,也可提前打預防針。 目錄[隱藏]
中醫解釋 病因 症狀 治療風寒感冒食療 生物制品食療 易混淆的疾病中醫解釋 病因 症狀 治療風寒感冒食療 生物制品食療 易混淆的疾病
[編輯本段]中醫解釋 風寒感冒是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症狀可見: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苔薄白。治法應以辛溫解表為主。常選用麻黃、荊芥、防風、蘇葉等解表散寒藥。代表方劑為《蔥豉湯》、《荊防敗毒散》。服中成藥可選用感冒清熱沖劑、正柴胡飲沖劑、感冒軟膠囊、川芎茶調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藥後可喝些熱粥或熱湯,微微出汗,以助藥力驅散風寒。患風寒感冒也可服用驗方:蔥白5節、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紅糖30克,煎湯分三次服用。 [編輯本段]病因 風寒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勞累,沒休息好,再加上吹風或受涼。風寒感冒通常秋冬發生比較多。 [編輯本段]症狀 風寒感冒屬於太陽經症,太陽開機受阻。其特征症狀為: *後腦強痛,就是後腦袋疼,連帶脖子轉動不靈活。 *怕寒怕風,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蓋大被子才覺得舒服點 *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帶點黃。如果鼻塞不流涕,喝點熱開水,開始流清涕,這也屬於風寒感冒 *舌無苔或薄白苔 鼻塞聲重.噴嚏,流清涕,惡寒,不發熱或發熱不甚,無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質稀,舌苔薄白,脈浮緊. *如果你會把脈,你應該可以測到脈像是浮緊,浮脈的意思是陽氣在表,輕取即得。 [編輯本段]治療 治療風寒感冒的關鍵就是需要出點汗(中醫稱辛溫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熱水泡腳(最好加點酒)、蓋上兩層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等等。風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湯,傷寒論首方,也稱和劑之王(麻黃湯也主治風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總結:辛溫解表,宣肺散寒
風寒感冒食療
【姜絲蘿卜湯】 配方:生姜25克,蘿卜50克。制法:生姜切絲,蘿卜切片,兩者共放鍋中加水適量,煎煮10~15分鐘,再加入紅糖適置,稍煮1~2分鐘即可。功效:祛風散寒解表。用法:每日1次,熱服。 【蔥豉湯】 配方:蔥白2根,豆豉10克。制法:用水500毫升,入豆豉煮沸2~3分鐘,之後加入蔥白、調料出鍋。功效:解表散寒。用法:趁熱服用,服後蓋被取汗。 【香菜蔥白湯】 配方:香菜15克,蔥白15根,生姜9克。制法:將香菜、蔥白、生姜分別洗淨,切碎共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煎煮10~15分鐘,去渣取汁飲服即可。功效:發表散寒。用法:每日2次,連服2~3日。 【姜糖飲】 配方:生姜10克,紅糖15克。制法:生姜切絲,以沸水沖泡,加蓋約5分鐘,再調入紅糖。功效:疏散風寒,和胃健中。用法:每日1次,趁熱頓服。服後蓋被睡臥取汗。 【蒼耳雞蛋】 配方:雞蛋1個,蒼耳子6克。制法:將蒼耳子去刺炒黃,研成細末,加入雞蛋中打成蛋漿,炒熟。功效:散風止痛。用法:每日1次,趁熱食用。連服3日。
生物制品食療
鋅元素能促進人體胸腺的發育,從而保證胸腺能正常分泌t淋巴細胞,提高體液免疫的功能,促進疾病的恢復;硒元素能刺激抗體的生成,從而也能有效提高人體免疫力。 [編輯本段]易混淆的疾病 1.過敏性鼻炎:鼻塞、流涕、鼻癢、打噴嚏,可能是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在作祟。過敏性鼻炎的這四大典型症狀與感冒的症狀相似。但過敏性鼻炎是由過敏原引起的,需要用抗過敏藥物治療;感冒是由病毒、細菌引起的。有些患者把過敏性鼻炎誤認為是感冒,僅自行服用簡單的感冒藥物進行治療,豈不知這樣不但起不到治療作用,還會延誤正確的診斷治療,嚴重的會造成鼻窦炎、中耳炎、鼻息肉、支氣管哮喘等並發症。 2.風疹:風疹在發病的頭24小時,可有輕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如發熱、流涕、咳嗽等。1~2天後皮膚出現淺紅色丘疹,先從面部開始出現,在發病1~2天遍布全身,並在2~3天皮疹消退,不留痕跡。出疹時有耳後淋巴結及枕部淋巴結腫大。 3.流行性腮腺炎:常以普通感冒形式出現,而後突然高熱不退,同時腮腺腫大,面頰腫痛,持續3~5天。該期若沒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化膿性腮腺炎及各種並發症,如腦炎、副睾炎、急性胰腺炎和腎炎等。 4.流行性腦膜炎: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疾病,病原菌經呼吸道飛沫傳染。春季多發、傳染性強,兒童發病率最高。流腦的最初症狀是發熱、鼻塞、流涕、咳嗽、咽紅、渾身酸痛等症狀。當病菌侵入血液後,就表現為突然高熱、頭痛、寒戰、嘔吐、頸項強直、角弓反張、昏迷等。 5.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發病初期多有發熱、精神不振、倦怠乏力、頭暈頭痛等症狀,與感冒症狀也很相似,其主要鑒別點有病程長、厭油膩、有黃疸、肝區痛、化驗可見轉氨酶增高。若已患感冒且纏綿不愈並出現上述症狀者,應及早確診並治療。 6.麻疹:麻疹在發病的頭1~2天有發熱,呈感冒症狀,伴流淚、流涕、眼結膜充血發紅、怕光。第3天起先在口內黏膜上出現麻疹斑,其後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先出現在耳後皮膚,繼之出現於頭部、面部、軀干、四肢。隨出疹增多,發熱也加重。 7.水痘:水痘是由一種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見於兒童。病初有輕度發熱、流涕、咳嗽等症狀,約2天後,皮疹可依次從軀干、頭部、面部、四肢出現,不高於皮膚,數小時後變為丘疹,高出皮膚,再變成透明飽滿的水痘,以後變為渾濁,再變為干癟的水疱。水疱周圍皮膚發紅、發癢。 8.肺結核:肺結核早期臨床可出現持續反復的低熱、盜汗、食欲下降,伴咳嗽、咯痰等症狀,與感冒有很多相似之處。如果經常不明原因地“感冒”,應考慮到肺結核的可能,應做胸部透視,或者反復痰檢可查到結核桿菌而確診。 9.猩紅熱:猩紅熱是細菌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表現為發熱、咽炎與皮疹。皮疹的特點是:在發熱的第2天左右出疹,在全身皮膚彌漫充血(壓之褪色)潮紅的基礎上,可見到針尖大小的點疹。同時舌面有白苔,而舌質發紅,很像草莓,故稱為草莓舌。 10.風濕性疾病:許多風濕性疾病常發於普通感冒之後,伴著漫長的病程,逐漸出現游走性關節腫大疼痛。若此期得不到合理治療,可引起心髒瓣膜受累進而繼發風濕性心髒病。 受涼啊 咽喉炎是由細菌引起的一種疾病,可分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兩種 急性咽炎: 常為病毒引起,其次為細菌所致。冬春季最為多見。多繼發於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急性扁桃體炎,且常是麻疹,流感,猩紅熱等傳染病的並發症。受涼、疲勞、長期受化學氣體或粉塵的刺激、吸煙過度等,降低人體抗力,容易促其發病。成年人以咽部症狀為主,病初咽部有干癢,灼熱,漸有疼痛,吞咽時加重,唾液增多,咽側索受累則有明顯的耳痛。體弱成人或小兒,則全身症狀顯著,有發燒怕冷,頭痛,食欲不振,四肢酸痛等。 慢性咽炎: 主要是由於急性咽炎治療不徹底而反復發作,轉為慢性,或是因為患各種鼻病,鼻竅阻塞,長期張口呼吸,以及物理、化學因素、頸部放射治療等經常刺激咽部所致。全身各種慢性疾病,如貧血、便秘、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等也可繼發本病。自覺咽部不適,干、癢、脹,分泌物多而灼痛,易惡心,有異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以上症狀在說話稍多,過食刺激性食物後、疲勞或天氣變化時加重。呼吸及吞煙均暢通無阻。 一、咽喉炎中藥中醫治療 1、強自身整體抗病功能才不會反復發作,用“正氣中藥方”。 2、結合清熱化痰、養陰止渴中藥。 3、用疏肝解郁、活血化痰中藥。 4、急性發作時可短時服用抗生素。 5、萎縮性咽炎,加強補脾胃、補肺、養陰、降火中藥。 二、咽喉炎注意事項: (1)注意勞逸結合,防止受冷,急性期應臥床休息。 (2)經常接觸粉塵或化學氣體者,應戴口罩、面罩等防護措施。 (3)平時多飲淡鹽開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4)避免煙、酒、辛辣、過冷、過燙刺激食物。 (5)注意口腔衛生,養成飯後漱口的習慣,使病菌不易生長。 (6)冬苋菜、蜂蜜、番茄、楊桃、檸檬、青果、海帶、蘿卜、芝麻、生梨、荸荠、白茅根、甘蔗等食品,具有清熱退火,潤養肺腎陰液的作用,可適量選食。 (7)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8)不要長時間講話,更忌聲嘶力竭地喊叫。 咽喉炎避免誤診: 慢性咽炎並無細菌感染,不宜反復施用抗菌類藥,一則無效,二則會產生副作用,對身體不利。只求藥物治療,忽視咽喉日常保養,自療效果較差,甚至反復發作,遷延多年。咽喉炎急發,見到呼吸困難,吞咽不利,膿性白點不能擦去等症,不宜自療,應送醫院診斷治療。 0 nk0208 2009-9-2619:53:4660.22.250.*舉報如果醫院查不出有什麼異物,而且經常感覺到喉嚨有異物感,就是神經官能症。 主要是精神上的,太緊張或壓力大。 不少人都有過喉頭“卡”著異物的感覺,在又干又冷的冬季,這種症狀更為明顯。老是感覺喉嚨被異物梗住,非得把它排出不可,動不動就想清喉嚨把異物排出,但不管怎樣努力,都無濟於事,症狀依然存在。時間久了,有人懷疑是否咽喉出了問題,但檢查結果顯示往往是多慮了。為此,耳鼻喉科專家提醒,千萬不要為此整日清喉嚨或猛喝水,因為這些錯誤的行為只會使喉嚨變得更干、更不舒服,甚至導致慢性咽炎。
咽喉的感覺神經特別發達,因此不少人都曾有過“喉頭異物感”。當這種症狀發生時,需要先檢查鼻咽、喉頭等部位,以排除鼻咽癌、食道癌、喉癌等器質性病變。只是喉頭有異物感,吃東西又沒有痛感,但喝水或咽唾液時感覺有東西“卡住”喉嚨。專家認為有這類症狀者通常有兩種反應,一是整日干咳或清喉嚨,一是猛咽口水,兩種小動作對喉部都不好。因為清喉嚨會使空氣刺激咽喉壁的粘膜,使喉頭變得更干;猛咽口水也會使有滋潤作用的喉部粘膜變干,喉嚨會感到不舒服,一而再的清喉嚨,形成惡性循環。還有些人會覺得咽喉干燥,從早到晚喝水,可是不管喝多少水,口干依然。這種現象應是自主神經失衡,唾液腺分泌量減少,致使喉嚨干燥所致。
當喉頭有異物感時,給你一個小小的建議:喝一口溫開水,然後咽下去,以緩解喉嚨的不適。否則若一直清喉嚨,不但不衛生,對喉壁也是一種傷害,可能因而造成慢性咽喉炎。
若是感冒了、喉嚨不舒服,可運用幾種簡易的招式:洗澡時,用淋浴噴頭清洗喉嚨內部,可以把表面空氣污染的成分和病毒微粒沖洗掉,再把水吐出來;另一種則是用溫開水加鹽漱口,減少感染機會。
不過,有些人喉頭異物感也是壓力所致,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放松自己,別太在意喉間的“異物感”,只要睡眠充足、別說話太多、減輕壓力、放慢生活步調、多補充水分,並且少接觸冰涼、辛辣等刺激食物,一般症狀都可緩解。 咽喉部異物感是很多咽喉部感覺異常的泛稱,如燒灼,梗阻,壓迫感,球塞感,粘著感,蟻行感等。很多疾病均可以出現咽喉部異物感。如咽喉部疾病,包括各種類型咽喉炎,咽喉腫瘤,懸雍垂過長,囊腫等。鄰近器官疾病,如鼻窦炎,食管炎,莖突過長,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屈光不正,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另外,煙酒刺激,消化不良,甲狀腺功能異常,貧血等可以出現咽喉部異物感。精神性疾病如癔病,神經衰弱也可以引起咽喉部異感症。以下病史可以供參考:
1、進行性加重的咽喉部異物感,可伴有吞咽困難,要排除腫瘤。
2、癔病性咽異感症,可時輕時重,但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異感也[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