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皇冠魚和地圖魚是大型魚嗎?他們分別能長多大?能混養嗎?皇冠魚能群養嗎?正文

皇冠魚和地圖魚是大型魚嗎?他們分別能長多大?能混養嗎?皇冠魚能群養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皇冠魚和地圖魚是大型魚嗎?他們分別能長多大?能混養嗎?皇冠魚能群養嗎?
 
可以混養,但大小要考慮了,這裡面皇冠最厲害,所以地圖鹦鹉的體型要比皇冠的大才好,再一個,地圖長的速度比其他的魚快,又能吃,所以時間長了怕地圖會反過頭來攻擊皇冠或者鹦鹉,這個樓主要考慮好了。缸的大小不定看你養幾條魚了,一樣兩條的話要起碼1米的缸,再多了缸還要大,但太大的缸不實際,主要是魚大了以後活動空間就少了,所以建議開始的時候大缸養少魚.
皇冠魚是世界上比較長的一種魚,有8英寸,它是吃燕子魚生活的,在800—1650米深水.
雖然在自然環境裡地圖魚可以長到30厘米以上,但對於水族愛好者而,把魚養得最大並不是目的,有窄小的族缸裡再追求魚長快長大,就以為著要化出極大的代價,如通過大量喂食,大量換水,努力增氧,但即使這樣也未必能夠達到目的,因為過於窄小的水體會對魚的體格成長受到限制,其結果是得不償失,即魚在還沒有養到足夠大的時候,就以夭折。所以在水族箱中養魚,常以把魚的體色、體型、健康作為目標,而不是大小。所以我們可以把它養得好好的,但不能指望把它養得大的。這種說法不知您能同意否?
地圖魚原則上是可以和其它魚混養但一定是要同習性、個體大小相當的魚混養,不過既然您的魚缸不大,就別追求混養,不如找體色不同的地圖養在一起更好,既有體色搭配又有體態協調,相互也更能適應,一舉多得。不知您能同意否?

以下簡要介紹地圖魚的養護和繁殖

一如何養好地圖魚
1地圖魚的飼養非常容易,身強體壯的它們幾乎適應任何水質環境,只要將水溫控制在20℃左右,並提供充足的食物,它們就會生活的非常好,並不需要特殊的照顧。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它們有時為了捕獲食質會在水中橫沖直撞;有時又真的和豬一樣,會吃會睡,也會拉--會排洩大量糞便。所以,地圖魚缸中並不適合養植水草,因為水草既經不住它們的折騰,也受不了它們的排析物的污染。
2還需注意的是,如果沒有一套很好的過濾系統,最好在飼養它們的水族箱中鋪設一層2cm以上的底砂,用以給硝化細菌提供足夠著床來維持水族箱的生態平衡,以防止過多的糞便沉積,導致水質驟然惡化。
3地圖魚體型較大,行動遲緩,習性並不凶猛,只是食量驚人,非常貪吃,它們幾乎吞食任何可以接受的餌料,但是最喜歡的食物還是鮮活的小魚、小蝦。在進食的時侯,甚至嘴裡含著一條還未吞咽下去的小魚就去追逐捕食另外的,它們的貪婪由此可見。所以,千萬不可將它們和體形較小的如虎皮這樣的其他魚類一起混養,以免成為它們的點心!

二如何繁殖地圖魚
地圖魚一年左右即可性成熟,地圖魚性成熟後,雌魚腹部出現黃褐色小斑點,漸成深黑色,它們會自然配對,當水溫為26-28度左右,親魚會石塊上用嘴啃出一塊產卵巢。雌魚將卵產在清理過的石塊上,雄魚隨後使之受精。產卵結束後,卵主要由雄性親魚保護,孵化率較高。受精卵經三天左右孵化出仔魚,5-6天後仔魚始能游動、攝食。

地圖魚很容易飼養,繁殖也不困難,因此受到人們的歡迎。因地圖魚個體較大,飼養時一定選較大的水族箱。由於這種魚食量很大,而且排洩能力極強,所以其生長速度很快,大約每個月可以生長3cm左右。但是這樣一來,其排洩的大量糞便造成對水質的污染很嚴重,所以缸底不適合鋪沙,養草,而且要建立強大的消化系統,以保證水的質量!它對飼水要求不苛刻,在弱酸性、中性和鹼性水中均能正常生活,適宜水溫為22-26攝氏度。地圖魚的顏色隨年齡大小而異,亮度與光照密切相關,飼養時應給予充足的光照。地圖魚看起來笨拙,實際上游泳很靈活,捕食敏捷,比較貪食,喜食動物性活餌料,屬肉食性凶猛魚類,能水蚯蚓、蝌蚪、小魚、小蝦,所以不宜與其它魚類混養。家庭喂養時,要注意它的雜食性,除喂它一些小魚、小蝦、蝌蚪外,也可以喂一些瘦肉等,以免造成它的食性單一。在吃飽喝足以後,它們有時會側著身子平躺在水族箱的底部,這時,可不要以為它們有什麼不適,它們只是開始偷懶稍作休息而已。地圖魚屬地層水域魚,生長迅速,壽命也較長,可活10年以上,可謂長壽的熱帶魚了,是一種非常有趣的觀賞魚。


參考資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31691.html?wtp=tt

 
他們是大型的,不能群養和混養.
 
胎生鳉魚科:代表品種:月光魚、孔雀魚、摩利魚、劍尾魚。 

卵生鳉魚科:代表品種:黃金鳉、琴尾鳉、rac鳉(漂亮寶貝)。 

鯉科:代表品種:虎皮魚、斑馬魚、紅尾黑鲨、白雲山金絲魚。 

脂鯉科:代表品種:紅綠燈、寶蓮燈、紅鼻剪刀、剛果霓虹燈。 

鲶魚科:大型鲶魚類代表品種:代表品種:反游貓、狗仔鯨、帝王貓、鴨嘴鲶。鼠魚類代表品種:豹鼠、熊貓鼠、綁眼鼠、珍珠鼠。異型魚類代表品種:皇冠豹、直升機、小精靈、黑鑽異型。 

鳅魚科:代表品種:蛇仔、三間鼠。 

斗魚科:代表品種:麗麗魚、接吻魚、泰國斗魚、珍珠馬甲。 

慈鲷科:美洲類代表品種:神仙魚、地圖魚、七彩鳳凰、七彩神仙。非洲類代表品種:阿裡、馬面、非洲王子、剛果鳳凰。短鲷類代表品種:鳳尾短鲷、黃金短鲷、酋長短鲷、阿卡西短鲷。 

刀魚科:代表品種:七星刀、虎紋刀、黃金刀、斑紋刀。 

彩虹魚科:代表品種:紅蘋果、藍美人、燕子美人、霓虹燕子。 

骨咽魚科:代表品種:銀龍、黑龍、金龍、紅龍。 



月光魚

別名:月魚、滿魚、新月魚 

英名:platyfish 

原產地:墨西哥、危地馬拉 

體型:月光魚體短小、側扁,腹稍圓,鱗片大,尾扇形。雄魚體長可達6厘米,雌魚可達9.5厘米。魚體褐色,有的黑色,體側有少數藍色斑點,尾柄上有半月形黑斑紋。



繁殖:

它的適應性和繁殖能力很強。還可與劍尾魚類進行雜交,繁殖出新品種的熱帶魚。常見的月光魚品種有:紅月光魚、藍月光魚、黃月光、黑尾紅月光魚、黑尾黃月光魚、帆鳍紅月光魚、紅鳍金月光魚、金頭月光魚、雙鳍月光魚、金頭帆鳍月光魚等,但不要將這些形形色色的魚養在一起,否則它們互相雜交,體色不典型,種也不純了。 



月光魚對水質要求不嚴,它喜歡弱鹼性(ph7.4)水,水溫以22-25攝氏度為佳,月光魚能與所有的熱帶魚和平相處,適宜混養,它屬雜食性魚類,既能吃動物性餌料,又能吃植物性餌料,雄魚臀鳍呈尖狀,繁殖時變為交接器官,雌魚臀鳍末端圓形,身體比雄魚粗壯。 



當雌魚腹部明顯膨脹,肛門突出時,便是臨產征兆,應將臨產的雌魚移至繁殖箱。繁殖水溫應保持在27攝氏度左右,月光魚每次可產幼魚20-60尾,多者可產100尾以上,幼魚生出後即可游動攝食,適合喂小型魚蟲,雌魚在繁殖後不要立即放順,以免被雄魚追逐而受傷。 

幼魚5個月可達到性成熟,成魚的繁殖周期為40天左右



摩利魚的基本資料

別名::黑摩利、花摩利、三色摩利、珍珠摩利、金摩利、銀摩利等

科種:鳉魚科(胎生)

產地:北美洲的墨西哥、美國。成魚體長6-12公分

水溫:25~28℃℃

硬度:9~11 

ph值:7.2~7.6 

食物:活水蚤、搖蚊幼蟲等動物性飼料及開水燙過的碎菠菜葉或莴苣葉

性情:性情溫和、喜在水的各層游動屬鳉形目 



摩利魚的形態特征

體長而側扁,背鳍和胸鳍都很長,胸鳍可長至腹部,體色墨黑。成年雄魚體長可達7~8厘米,成年雌魚體長可達10~12厘米。

雌雄鑒別∶雄魚較瘦小,臀鳍為棒狀尖形,雌魚較粗壯,臀鳍圓形。



摩利魚的飼養方法

飼養容易,在水溫10~30℃的條件下生長良好,最適宜水溫為23~27℃,對水質的變化十分敏感。應常換新水(部分換水),井加少許食鹽於水中,宜在箱中種植大量水草。喜歡陽光,應將水族箱置於日光充足的地方,食性雜,可以投喂活水蚤、搖蚊幼蟲等動物性飼料(俗稱活食),也可常喂些開水燙過的碎菠菜葉或莴苣葉,使它長得更加健壯。



摩利魚的繁殖

繁殖較容易卵胎生,水溫以25~28℃為宜,ph為7.2~7.6,硬度9~11。雌雄比最適宜為,1∶2,把挑選好的親魚放人密植水草的大水族箱裡精心飼養,待雌魚腹部膨大後撈出雄魚,以防雌魚流產及仔魚被雄魚吞食。每條雌魚每次可產仔30~50尾,幼魚出生後即可游動攝食,剛出生的仔魚顏色暗灰,以後逐漸變黑,兩個月後可辨雌雄,5個月可達性成熟。繁殖周期35天左右。



摩利魚的習性

喜在水的各層游動,對水質要求不嚴格,但喜歡有鹽分的水。雜食性,性情溫和,可混養,喜光,喜啃食水草和缸壁上的綠苔。



摩利魚的其它信息

黑瑪麗魚為高鳍瑪麗魚雜交培育出的一種小型熱帶魚。經雜交培育,目前有燕尾黑瑪麗魚、帆鳍黑瑪麗魚、帆鳍燕尾黑瑪麗魚、燕尾皮球黑瑪麗魚(胸腹部渾圓似皮球)等品種



劍尾魚(xiphophorushelleri)

學名:劍尾魚(xiphophorushelleri),俗稱紅劍魚,英文名swordtail。

分類和產地:屬鳉科,原產墨西哥南部及危地馬拉

劍尾魚又名劍魚、青劍、花斑劍魚,因該類雄魚的尾鳍上都延伸有劍狀物,故名“劍魚”。雄魚都較雌魚體小。劍尾魚是熱帶魚中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尤其是紅色系品種。體紡錘形,頭尖尾長。紅劍魚遍體通紅,是水草缸中的調色者,俗話說“萬綠叢中一點紅”,正是它的寫照。另外友性攜長劍,雌性著圓裙(圓形尾),性別特征分明,也是其他魚類少見的。該魚多色系,雜交變異多端,雜交後代往往會出現一些令人興奮的特色性狀,使愛好此魚的“發燒友”非常著迷。

朱砂劍尾魚屬花鳉科,是由紅劍尾和白劍尾魚雜交,經人工長期培養而產生的品種,體形與劍尾魚相同,通體艷紅,無一絲雜色,眼青也是紅色的,體色非常純正,體表象披上綢緞一樣,在陽光下更顯得優雅美麗,招人喜愛。在朱砂劍尾魚的基礎上,人們又培育出燕尾劍尾魚、高鳍紅劍尾魚和高鳍燕尾紅劍魚等品種,為劍尾魚家族增添了不少美麗迷人的新成員。尤其近年培育出的高鳍劍尾魚為上品,這種劍尾魚的背鳍長而寬,有的背鳍超過尾鳍的長度,游動時就如同一面飄動的紅旗,特別壯觀。

劍尾魚的原始種是青劍魚,體色呈淺藍率色,體形呈長紡錘形、側扁,體長可達12厘米。雄魚有劍尾,背鳍有紅點,雌魚無劍尾,背鳍無斑點。 

劍尾魚經人工飼養後,體形小型化,只有7-8厘米。體色呈橄榄綠,鱗片邊緣褐色,兩側中部從鰓蓋後直至尾部有一條深紅色條紋,條紋上下有淺藍色鑲邊,腹部銀白色,背鳍上有紅斑。經人工與月光雜交,不斷地優選培育,劍尾魚出現了不少新品種,其中有紅劍魚、黃劍魚、鴛鴦劍魚等。目前飼養比較多的紅劍魚,依背鳍和尾鳍的形狀分為兩類:一類是背鳍較高且寬,尾鳍上下末端均有劍狀延伸的
 

蜥蜴的屎什麼樣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