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老鼠很大,專咬我家的電線和網線,我們接好又咬斷,真是沒辦法。 貓貓捉老鼠,然後自己會把老鼠清理掉,相對還比較干淨
鼠藥還是少用最好別用,因為老鼠要發作需要一段時間,難免到處亂跑,如果家裡有寵物的話很可能誤食,還是盡量別用 去買張粘老鼠的東西放點吃的在上面,然後放在老鼠經常出沒的地方 老鼠痣的治療(一)
我治老鼠痣的經驗單方,是用鮮旱蓮草揸擦。
皮膚上為什麼會長疣,現代科學還沒有弄清楚。而且疣的種類也很多,治療方法也不一樣。例如扁平疣,就不能用旱蓮草來治療。
老鼠痣與黑色素痣有些相似,判斷的方法:一是看,老鼠痣顏色有些灰白色,黑色素痣則呈黑色或淡黑色;用手指來摸,光滑的不是老鼠痣,摸去粗糙的才是。我們用鮮旱蓮草揸擦後,只要能染上黑色的,就可以判斷的為老鼠痣。老鼠痣是疣的一種。疣是皮膚病,由病毒感染造成。我想大概這種病毒,害怕鮮旱蓮草的黑色素之故吧。
用旱蓮草治老鼠痣,有的擦一次就能掉落,有的要擦多次。老鼠痣經揸擦後,第二天,你會發現老鼠痣的頭上有的萎縮,有的裂開,這就是有效的標志,堅持下去必定掉落。
老鼠痣也有公、母之分的。公老鼠痣不會復制。母老鼠痣會沿著某條暗線不斷長出它的“子女”。皮膚上東一粒西一粒實在難看。這是一條什麼暗線我們現在也不知道。但是,有意思的是,只要治住了母痣,其他的統統不治自落。我的一個親戚大腿上長了一顆,後來小腿上連著長了十多顆。他用生桐子劈半,用繃帶綁在母痣上,沒幾天母痣掉落。隨後再過幾天,小腿上的統統不見了。為什麼治住了母痣,其他的都會自然掉落?為什麼老鼠痣會有公母?為什麼經激光刺激後,公的會突然會變成母的了?這些問題都很難答復。
我鄰居的孩子小腿上長了一顆老鼠痣,母親是西醫,不願意用旱蓮草。她認為草藥不干淨,有細菌,擦了怕感染,就帶他到醫院裡用激光治療。豈知使用激光後,沒幾天,整個小腿發滿了老鼠痣。於是我采了旱蓮草給她,囑揸擦最早的一顆,其他的都可以不理。後來,這第一顆被治愈了,因激光激發的都不見了。激光治療為什麼反而激發增生?我認為這可能與激光束太小,不能將它全面殺死。而艾條熱熏或者所用的藥物能全部覆蓋,連根除掉。
旱蓮草是一種中草藥,菊科植物,開白色的花,土名白花兒。學名鳢腸。因為鮮草的汁,壓出來會變黑色,所以又名墨旱蓮。農村裡農民割稻時被割破的傷口都用它止血,所以又叫稻劫(鐮刀溫州土名稻劫)草。很有意思的是,它的果實像裂開的老鼠痣的頂部,以形治形。這也是某些中草藥治病的特色之一。旱蓮草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植物,農村菜園邊、水溝邊、田頭屋角陰濕的地方都有生長,是很容易采到的。溫州過去是個小都市,有些小弄堂裡的牆腳,花壇,也時時可以看到。中醫用它作為補益肝腎的藥物。
用鮮桐子劈半,等於是用它的肉來治老鼠痣。桐子汁是桐油的原料。可是用桐油來塗抹,能治老鼠痣嗎?從來沒有聽人說過。不過,有興趣的人,看了我這篇文章,如果你碰到患老鼠痣的,而且正好有桐油,也可以試一試,反正這是沒什麼危險的。
我的朋友告訴我,他祖上傳下起痣法,治老鼠痣的針刺單方:一枚毫針直刺老鼠痣的中心,四周的根,再橫刺四針,捻轉、留針15分鐘。然後,它就會自然脫落。
我這裡只講了三種方法。我相信民間一定還有很多的藥物或方法。各人的經驗都不一樣,就像老鼠痣一樣,各不相同。
老鼠痣治療聯想(二)
老鼠痣各不相同。單拿大小來說,有的很少,像針尖樣,有的大到如指頭面樣;有的生長很快,有的永遠不長大;有的生子生孫(母的),有的永遠獨處(公的)……。總之,這都說明不同的老鼠痣也都有它自己的性格。因為它們也是生命,生命都具有個性。這就是我們碰到的許多人,按病名治病經常失敗的原因。
我發現,單方治病,效果很好,但又不是百分百的。有一例很有意思,它外面是老鼠痣,我用旱蓮草擦它多次,才見它外面慢慢干燥掉落。裡面卻是一個色素痣,摸去光滑滑的。我知道再用旱蓮草不行了,就用艾條熱熏的方法。二三天後見它沒掉下來,用手摸摸有一粒像橡皮一樣的小球形硬粒還連在皮膚上。
這個例子我覺得很有意思,三個不同的贅生物長在一起,很少見。外面讓老鼠痣包著一層,裡面卻是別的東西。色素痣為什麼長在肉痣上?無法答復。色素痣裡面還有一粒細小的肉痣。色素痣經熱熏後干癟脫落,肉痣像個小皮球掛著。我就用手指甲卡住把它一下子扯下來。皮膚感覺當然有點痛,也出了一點血。上一個創口貼,用手指壓迫止血,也沒事了。
由於某些宣傳過分,現在很多人都害怕色素痣會變成色素癌。其實,這種思想是多余的。如果真的是癌變,也不必害怕。因為,疾病上身,害怕是沒有用的,反而會損害自己抗病的能力。人的思想、精神,在穩定的狀態下,抗病能力強;在不穩定的狀態下,小病也容易變成大病。所以,思想、精神好的人不怕病,也不容易得病。看出來有癌變,不需要知道是不是癌。是癌怎麼樣,不是癌又怎麼樣,反正是要治療。如果出現癌變的現象,怎麼辦?不必要急急於去做病理切片檢驗。因為,病理檢驗是要切下一塊組織,放在顯微鏡下面看。這樣做很容易造成擴散。所以,不必要知道它是不是癌變,不要切片檢查,只要治沒了就是。
人的心理有個特點,總是很想知道自己得的是什麼病名。誤以為只要知道病名就能治。其實,根據我的經驗,知道病名對某些人來說,毫無好處。現代西醫是根據病名治病的。但臨床結果告訴我們:根據病名治病不是很有效的。例如我有位病人,得肺結核(空洞)咳嗽出血,醫生給開了一批抗結核藥物,服後反而增加了頭暈,走路不穩。據說這是藥物不適應中毒。醫生用藥沒有錯。錯在病人自己不適應。現代西醫把它叫做藥物過敏。此一事例告訴我們:不同的人得同樣的病,用同樣的藥物,有治好的,也有治不好的,還有治壞了的。所以,最好是不要把知道病名當回事。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知道病名的很多,單拿肝病,就有乙肝、丙肝、戍肝……等,可以檢查出來,西醫卻沒有藥可用。所以,不知道還好,知道了,反而是個思想負擔。 消滅老鼠
一、老鼠的危害 1、傳播疾病:鼠類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密切,數量多,分布廣,遷徙頻繁,是很多疾病發生和流行的傳播媒介,能傳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等30多種疾病。 鼠疫是原發於鼠類並能引起人間流行的烈性傳染病,傳染性極強,歷史上死亡率很高,有古詩為證"東死鼠,西死鼠,人見死鼠如見虎。鼠死不幾日,人死如圻堵"。據估計,有史以來,死於鼠源疾病的人數,遠遠超過直接死於戰爭者。人間鼠疫已有1500年的歷史,公元一世紀埃及、敘利亞就有記載,歷史上鼠疫有過三次大流行:6世紀東羅馬帝國第一次大流行,流行時間長達50年,死亡1億人;14世紀在歐洲第2次大流行,死亡2500萬人口,占當時歐洲人口的1/4。18世紀末19世紀初,第三次大流行,死亡4000萬人。鼠疫疫源地分布世界各地,全世界有200多種老鼠是鼠疫菌的保菌動物。人間鼠疫在世界一些地區還時有發生。如停息了26年之久的印度,1994年又重新爆發人間肺鼠疫。 sars流行可能與老鼠有關。去年我國一些省市暴發流行sars,相關機構對其病源開展了廣泛研究。有關專家認為非典可能與老鼠有關。
2、損耗糧食:老鼠是一種貪吃的動物,每只老鼠每天要吃掉相當於它體重的1/5/font>1/10的食物。老鼠北方叫耗子,真是名符其實。據估計,每年生產的糧食約有5%被老鼠奪去,全世界每年被損耗的糧食有5000萬噸,損失上億美元。另外老鼠還能盜食森林的種子,啃食幼苗,樹皮,給森林帶來嚴重的危害。老鼠能破壞草原,與牲畜爭奪牧草,影響畜牧業。
3、老鼠對工業及建設事業的危害也是很嚴重的。因老鼠咬破電線造成短路引發的事故屢見不鮮,危害嚴重。
二、消滅老鼠的辦法 滅鼠方法很多,一般可分為物理學滅鼠、化學滅鼠、生物學滅鼠和生態學滅鼠。 1、環境滅鼠:老鼠需要水、食物以及隱蔽的棲息條件,才能生存和繁殖。因此,創造一個不適宜其生存的環境,就能使一個地方的鼠量大大下降,並能使滅鼠成果容易得到鞏固。所以我們首先要搞好環境衛生、清除住宅周圍的雜草、隨意堆放的物品,經常清掃室內外衛生,各種用具雜物收拾整齊,衣箱、衣櫃以及書籍、鞋帽等要經常檢查,不使鼠類營巢。 斷絕老鼠的食物:鼠的食物不僅包括人的食物,還包括飼料、垃圾、食品行業的下腳料、糞便等,這些東西要存放在加蓋的而且沒有縫隙的容器內,使老鼠得不到食物而被動地去吃投放的毒餌,以達到消滅老鼠的目的。 2、物理學滅鼠法:又稱器械滅鼠法,應用較久,應用方式也較多。它不僅包括各種專用捕鼠器,如鼠夾、鼠籠,也包括壓、卡、關、夾、翻、灌、挖、粘和槍擊等。物理學滅鼠也講究一定的的科學技術,如安放鼠籠(夾)要放在鼠洞口,應與鼠洞有一定距離,有時用些偽裝,可以提高捕殺率;鼠籠上的誘餌要新鮮,應是鼠類愛吃的食物。一般第一個晚上老鼠不易上籠因有“新物反應”,二、三天後上籠率會提高。 3、化學滅鼠法:又稱藥物滅鼠法,是應用最廣、效果最好的一種滅鼠方法。藥物滅鼠又可分為腸毒物滅鼠和熏蒸滅鼠。作為滅鼠所用的腸道滅鼠藥,主要是有機化合物,其次是無機化合物和野生植物及其提取物。胃腸道滅鼠藥要求對鼠有較好的適口性,不會拒食,毒力適當。由它為主制成各種毒餌,效果好,用法簡便,用量大。其次是毒水、毒粉、毒膠、毒沫等。熏蒸滅鼠,如磷化鋁、氯化苦可用於倉庫、輪船熏蒸滅鼠。 4、生物學滅鼠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利用天敵滅鼠,鼠類的天敵很多,主要是食肉目的小獸如黃鼬、野貓、家貓、狐等,鳥類中的猛禽如鷹、貓頭鷹等,還有蛇類。因此保護這些鼠類天敵,對減少鼠害是有利的。 5、生態學滅鼠:也就是通過改良環境,包括防鼠建築、斷絕鼠糧、農田改造、搞好室內外環境衛生、清除鼠類隱蔽處所等,也就是控制、改造、破壞有利於鼠類生存的生活環境和條件,使鼠類不能在那些地方生存和繁衍。生態學滅鼠是綜合鼠害防治中很重要的一環。
三、滅鼠藥物 1、根據滅鼠藥進入鼠體後作用快慢,分為急、慢性兩類。 急性滅鼠藥,又稱急性單劑量滅鼠藥,鼠類一次吃夠致死量的毒餌就可致死。這類藥的優點是作用快、糧食消耗少,但它們對人畜不安全,容易引起二次中毒,同時在滅鼠過程中老鼠死之前反映較激烈易引起其它鼠的警覺,故滅效不及慢性鼠藥。這類藥有磷化鋅、氟乙酰胺、毒鼠磷、毒鼠強溴代毒鼠磷、溴甲靈、敵溴靈等。氟乙酸胺和毒鼠強、甘氟由於毒性強,無特效解毒劑,很容易引起人、畜中毒,國家已明令禁用。 慢性滅鼠藥,又稱緩效滅鼠藥,可分第一代、第二代抗凝血滅鼠劑。第一代抗凝血滅鼠劑如敵鼠鈉鹽、殺鼠靈、殺鼠迷(立克命)殺鼠酮、氯敵鼠等,如要達到理想滅鼠效果就要連續幾天投藥。第二代抗凝血滅鼠劑的急性毒力相對較強,老鼠吃二次、三次就可致死,且對第一代滅鼠藥有抗性鼠也能殺滅。這類藥有溴敵隆、大隆、殺它仗、硫敵隆等。 2、為什麼慢性滅鼠藥比急性滅鼠藥好? 慢性滅鼠藥的優點是:用量小,鼠不拒食,至死方休,因而滅鼠效果好,家畜中毒機會少,中了毒也可以用特效解毒藥(維生素k1)來搶救。慢性滅鼠藥符合老鼠吃東西的習性,老鼠吃東西是斷斷斷續續的,吃吃停停。而慢性滅鼠藥多數種類老鼠吃一次,毒性不太強、吃後也無不舒服的感覺,它就可以連續吃幾天,毒性積蓄起來就強了,老鼠就會死亡。慢性滅鼠藥作用較慢,吃藥三天以上多數鼠死亡,死前沒有劇烈的症狀,故臨死還在取食毒餌。因此,在鼠大量死亡時,幾乎所有的老鼠都已吃足了鼠藥的致死量,即使有的鼠不再吃或搬家,也難免一死。不存在大批死鼠把幸存者嚇跑的問題。慢性滅鼠對多種鼠類均有殺滅作用,大面積使用比較安全,滅鼠效果好,死鼠數量多,是[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