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大便後有象腸一樣的東西露外面怎麼回事 您好 大便帶血,是下消化道,特別是結腸、直腸和肛門部出血的一個特殊症狀,提示腸道有器質性病變,必須十分重視,及時明確診斷,抓緊治療。大便帶血時應考慮下列疾病:(1)肛門疾病①血色鮮紅無疼痛者,多見於內痔,ⅰ期痔核以便血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點滴不已,或一線如箭,或僅在手紙上帶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脫出肛門之外。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門疼痛及典型的便後周期性疼痛。③肛管癌主要表現為便血及疼痛,疼痛於排便前加劇。(2)直腸疾病①直腸息肉的主要症狀是便血,呈間歇性,色鮮紅,一般量不多,這種病常見於兒童。②直腸癌的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糞便變細,帶粘液及血,伴裡急後重或排便不盡感,便血早期為鮮紅,或暗紅,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惡臭粘液,體重減輕,應高度重視。③放射性直腸炎也可大便帶血,但應有放射治療史。(3)結腸疾病①結腸息肉:a.幼年性結腸息肉病,平均發病年齡是6歲,無家族史,主要表現是大便帶血,常伴有營養不良、貧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長遲緩,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腸旋轉不良、臍疝和腦水腫等;b.家族性幼年性結腸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狀以大便帶血、直腸脫垂和生長遲緩為常見特征;c.cronknitecanda綜合征(ccs):為錯構瘤息肉綜合征,至成人發病,大便帶血,多有腹瀉,排便量大,並可含有脂肪,兼見腹痛、厭食、乏力、嘔吐、性欲和味覺減退。幾乎總有指(趾)甲的改變、脫發及色素沉著。②結腸癌:常見於左半結腸癌,患者多有頑固性便秘,也可間見大便次數增多,癌腫破潰時,可使糞塊外面染有鮮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膿液。(3)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與細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見便血,且多與粘液或膿液同時排出,伴有腹痛。(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為主要症狀,其大便呈醬紅色,粘液多,且有惡臭味。(5)出血性大腸桿菌腸炎:表現為急性起病,伴發熱,腹瀉,可有進食腐敗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建議去醫院檢查,不要輕易服藥,是藥三分毒,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完成治療。運動多喝水多吃含雙歧因子的食品幫助排洩脂肪的食物1.凍豆腐:能吸收腸胃道脂肪,且幫助脂肪排洩。2.陳皮:幫助消化、排除胃氣之外,還可減少腹部脂肪堆積。3.烏賊:烏賊脂肪含量很低,不易變胖,是減肥時的好食物。4.薏仁:對水腫型肥胖有效。5.木瓜:可治水腫、腳氣病,且可改善關節。6.竹筍:低脂、低醣、多粗纖維的竹筍可防止便秘,但胃潰瘍者不要多吃。7.菠蘿:具有蛋白質分解酵素,能分解魚、肉,適合吃過大餐後食用。8.腌漬類蔬菜:植物性脂肪在制作過程被分解了,但水腫型肥胖者不能吃,以免體液滯留。9.綠豆芽:含磷、鐵、大量水分,可防止脂肪在皮下形成按摩通便:先用手指揉按臍上13厘米處的中脘穴,順時針方向環繞50~100次;再以手掌按揉腹部(以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環繞50~100次;再以兩手掌小指側,由上向下推擦50~100次;然後擺動腰部,順時針方向50~100次;最後雙手插腰,提肛50~100次以加強提肛肌張力。飲食治療:飲食應該增加含植物纖維素較多的粗質蔬菜和水果,適量食用粗糙多渣的雜糧,如標准粉、糙米、山芋、綠豆、涼粉、薯類、玉米、燕麥片等;多食各種新鮮瓜果和蔬菜,尤其是西瓜、香蕉、梨、蘋果、苦瓜、黃瓜、荸荠、白菜、芹菜、絲瓜、黃花菜等;適當吃一些富含油脂類的干果,如松子、芝麻、核桃仁、花生等;涼開水、蜂蜜等也有助於排便;少吃肉類和動物內髒等高蛋白、高膽固醇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蜂蜜:適宜腸燥便秘者食用。蜂蜜180克,黑芝麻30克研碎,調和,蒸熟,每日2次當點心吃。香蕉:清熱、潤腸、解毒,適宜熱性便秘和習慣性腸燥便秘之人服食。生食,每日2~3次,每次2支。蘋果:每日早、晚空腹吃蘋果1~2個,治大便燥結,常吃有效。桑椹:潤腸,適宜體虛之人腸燥便秘,也適宜慢性血虛便秘者服食。新鮮黑桑椹擠汁,每次服15毫升,每日2次。或用鮮桑椹2000克,絞汁,白砂糖500克,先將白砂糖放入鋁鍋內,加水少許,小火煎熬,待糖溶化後加入桑椹汁,一同熬成桑椹膏。每日2次,每次15克,開水化服,連服1周。甘蔗:功在清熱、生津、潤腸,適宜熱性便秘者服食。可用青皮甘蔗汁、蜂蜜各一酒盅,混勻,每日早、晚空腹服下。松子仁:適宜慢性腸燥便秘者食用,有養顏、潤肺、滑腸之功。可用松子仁30克,每日早、晚同粳米煮稀飯吃。或用松子仁250~500克,炒熟後搗爛,同白糖500克,再加適量清水,—同用文火熬成膏,冷卻後裝瓶內,每日早、晚空腹食用,開水沖飲。胡桃:適宜大便燥結之人服食。用胡桃仁、黑芝麻各500克,炒後共搗爛研碎,早、晚空腹用少許蜂蜜調服,既可補養身體,又治習慣性便秘。也可單用胡桃肉30~50克,同粳米煮粥,早、晚食用。韭菜:可用新鮮韭菜,洗淨,然後搗汁一杯,約30~50毫升,加15~20毫升黃酒,滾開水沖服。蘿卜:可用新鮮白蘿卜250克,洗淨後絞取蘿卜汁,然後兌入少量蜂蜜,空腹時1次服下,每日1次。尤其適宜欲便不得、腹中脹痛的氣秘之人。苋菜:清熱利竅,民間多用苋菜炒食,治大便秘結干燥者。習慣性便秘之人,也宜用苋菜煮粥服食。馬鈴薯:適宜習慣性便秘之人食用。將馬鈴薯洗淨後切為薄片,放入攪拌機內攪成糊狀,用消毒紗布絞汁,每早空腹及午飯前各服半玻璃杯。大部分人在服用2~4天後有效,個別便秘者服用20天才有效。芝麻:潤腸通便,適宜腸燥便秘之人服食。以黑芝麻炒同冬桑葉研為末,蜂蜜調和為丸,日服12~15克。海蜇:清熱、化痰、消積、潤腸,適宜大便燥結者食用。以海蜇30克,荸荠4個,煎水服,除可用於慢性咳嗽、吐濃痰之外,對大便干結者亦宜。菠菜:200克,置沸水中燙約4分鐘後撈出,用麻油調拌,早晚各食1次。有利五髒下氣調中,有潤腸通便之功。藥物通便:可以任選下面一種方法:①生大黃9克,煎湯服,每日1次;②玄明粉3克,吞服,每日1次;③番瀉葉6克(每日量),代茶泡服;④酚酞每片0.1克,每次1~2片;⑤開塞露灌腸。“冷飲療法”通便:定時定量飲服一些冷飲,如冷牛奶、冷開水、冷果汁、冷蜂蜜水、冷汽水等,可以刺激胃腸產生蠕動,促進腸道反射性收縮,有利於通便。尤以早晨起床後飲服為佳。泡澡泡個熱水澡活絡血液循環,藉由流汗幫助加速體內的代謝循環。可在浴缸中加入一些精油如:天竺葵、迷迭香、杜松、檸檬草,此外使用海鹽按摩肌膚也很不錯。多吃益菌產品食用專為排毒設計的膠囊,能補充腸道的益生菌,淨化腸道,含有益生菌的優酪乳或優格也有具有同樣的效果。改變飲食習慣以天然食品取代精致加工食物,新鮮水果是最強力的淨化食物,菠蘿、木瓜、奇異果、梨子都是不錯的選擇,此外,減少刺激性飲食,改掉喝咖啡和紅茶的習慣,不妨以花果茶和綠茶取代。 痔瘡或者脫肛 建議您去醫院看看 吃母乳的寶寶也會發生便秘。可能有兩種原因:
如果媽媽的乳汁不足,寶寶會隔2~3天排一次大便,而且大便數量較少。
如果母乳中的蛋白質較多,那麼乳汁中的鈣含量就會高,大便會偏鹼性。這種大便較硬而干,不易排出。
推薦辦法
媽媽若乳汁較少,可多食用催奶的食物,如豬腳黃豆湯、豆腐鲫魚湯、河蝦三鮮湯等。
針對乳汁中蛋白質較多的情況,媽媽應適當減少蛋白質攝入,雞蛋每日不超過一只,牛奶每日限250克。媽媽可以吃點蜂蜜、核桃、含纖維素高的蔬菜,適當增加母乳中所含的糖類。媽媽多喝湯,也對寶寶有益處。
兩頓奶之間喂點水,可以使便秘得到改善。如果寶寶已滿4個月,添加一些果汁和菜泥,可以預防便秘。
已出現便秘的寶寶可在肛門處塗沫凡士林,起到潤滑作用。為引便,可在肛門處塞入小肥皂條。
<br/><br/><fontcolor=#0556a3>參考文獻:</font> http://baby.sina.com.cn/health 我寶寶最長一次不拉大便的時間有8天,最後還是用了開塞露才拉了。 為此我帶寶寶看了兒科醫生,醫生建議我們給寶寶喂果汁。我們試了,覺得效果不錯。 另外,也可以多給寶寶喂開水,一次給他喝四五十毫升,讓水直接沖到直腸,這樣對排便很有幫助。 現在,我的寶寶幾乎每天都拉大便了,用的都是這兩個辦法。我寶寶是純人工喂養,月子裡就開始便秘,我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解決: 1.煮薏米水給寶寶喝,可以直接喝,也可以用來沖牛奶,效果好.寶寶月子裡就開始吃了. 2.吃奶伴侶 3.吃胡蘿卜湯, 4.香蕉 喂香蕉,用勺子刮給他吃如果糞便在結腸內積聚時間過長,水份就會被過量地吸收,導致糞便過於干燥,造成排便困難,假如超過兩天以上仍未排便就可以判斷是便秘了。 常見便秘原因: ①食物搭配不合理如食物中含蛋白南的量較多,含碳水化合物少,食物在腸道內的發酵過程微弱,大便較干燥。小少孩子都有偏食的毛病,喜歡吃魚肉類,不愛吃水果、蔬菜。由於食物中纖維素少,當然易便秘。人工喂養嬰幼兒,牛奶內酪蛋白及鈣質比人奶多,類便中含有多種不能溶解的鈣皂,易發生便秘。 ②缺乏良好的排便習慣兒童自幼應養成定時排便習慣,在條件反射的作用下定時排便。孩子貪玩,有意識抑制便意,時間久了,腸末稍神經對糞便刺激敏感度下降,糞便久存於直腸,水份被吸收變干硬,當然難於排出。 ③精神因素的影響孩子受到突然精神刺激,如驚嚇,或生活環境改變等,可出現暫時的便秘現象。 ④疾病某些疾病可引起便秘如肛門狹窄或先天性肌無力等。
新生兒(指出生後不滿28天)便秘的原因大多為: 人工喂養:牛奶經消化所含的皂鈣較多,易引起大便干結,從而便秘。 乳量不足:如果吃奶吃得少,或嘔吐較多,或進食補液的小兒可引起暫時性的無大便。另外,新生兒的消化道肌層發育尚不完全,這樣易引起便秘,還可同時伴有吐奶。只要小兒體重不下降,嘔吐和便秘的現象都是正常的。 外科性疾病:可能的畸形包括腸道閉鎖、腸狹窄、腸旋轉不良、先天性巨結腸、先天性無肛、骶尾部脊柱裂、脊膜膨出、腫瘤壓迫馬尾部神經等,這些疾病常伴有嚴重的嘔吐和腹脹的現象,需及時診治。 值得注意的:新生兒幾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
新生兒由於解便機制未發育成熟,所以無法定時解便,常常要大便積多,直腸壁的神經感受到膨脹壓力,引發反射性的解出,這就是有些嬰兒幾天才解一次大便的原因,用溫度計刺激,因為可引發反射,所以也可以使其解便。吃母奶的小孩,由於母奶吸收較完全,大便量較少,有些嬰兒反而會好幾天才解一次便,不一定隨吃隨解。所以,新生兒幾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判斷新生兒是否便秘的方法是觀察大便性狀,如果性狀正常,幾天不大便也屬正常。
正常新生兒的大便什麼樣: 母乳喂養的小寶寶的大便是黃色或金黃的,稠度均勻,藥膏狀,可有小顆粒,偶爾稍稀薄,可以帶少量綠色。如果奶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較多,即我們平時所說的糖類較多,在腸道中發酵,使得大便柔軟,並且含有很多的泡沫,可以使大便的次數增多。 人工喂養的新生兒,若以牛奶喂養為主,大便為淡黃,質地可以較干燥,可有明顯的臭味,這是因為牛奶中含有高蛋白,分解時較臭。大便中可有白色奶塊,這是因為牛奶中含大量絡蛋白,消化時易於與鈣結合形成皂鈣的緣故。
嬰兒(指出生未滿1歲的小兒)便秘的原因是: 食物中所含的纖維少:引起大便干結,可適當添加蔬菜類食物。 按時排便的習慣沒養成:小兒沒有養成良好的排便規律也易引起便秘,所以要每日定時訓練排便,建立一定的排便條件反射,這樣才能養成排便的好習慣。 精神因素:如果小兒突然受到精神刺激,或生活環境及生活習慣突然改變也可引起短時間的便秘。此外,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小兒易引起便秘,但此類小兒還伴有其他表現。另外,便秘如有家族史,或家族性的腸道過長,也會造成便秘發生,這可能與遺傳有關。
便秘的不良後果: 便秘的[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