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城裡的警察卻只管瞅。後來,當他看見衛生巾,才頓時醒悟——從城裡的創可帖來看,城鄉差別還是蠻大的。
宋:(笑)這老頭真逗。不過說起這城鄉差別來也是,農民工不就經常受歧視。
趙:農民工也是人,上班只要按時出勤,合法權利不能當做空文。假如要是農民都不進城了,那城市成啥樣了?
宋:保姆越來越少了,樓房越來越老了,飯店的服務員也都跑了,澡堂裡也沒人搓澡了,老板給工人的工資也不再是低保了,到那時有人穿戴象農民都成一種時髦了。
趙:不光要會總結還要善於思考,問:鷹象箭一樣撲向兔子,可兔子喊句話,鷹就死了,兔子喊啥了?
宋:兔子喊‘你走光了,鷹急忙用翅膀緊捂內褲,結果一頭摔地上了。’
趙:你說這鷹都知道害臊,某些演員卻故意不戴胸罩,在舞台上又喊又叫亂蹦亂跳,把觀眾弄得莫名其妙。
宋:那是為了吸引觀眾的眼球,不用提高演技就可以提高名氣,你不懂。
趙:不提高演技光提高名氣結果丟了人氣,你說這圖啥呢?
宋:你咋恁老土呢?現在講究名人效益,只要出了名不管是啥名譽。這條說的好:‘龍蝦想成名,機會終於來了,電視台拍廣告,台詞是:白白嫩嫩,象水晶一樣透明。龍蝦嚇一跳問:這不是蝦仁嗎?導演回答:不就脫一次嗎?不脫咋成名呢?’
趙:我明白了,過去,農作物產量最高的是紅薯,現在,醫院最賺錢的是美容手術,當今時代,最流行的是人體藝術。
宋:算你想通了。現代就連作家都用人體寫作了,何況演員呢?演藝界不是有這麼句話:一脫成名,二脫走紅,再脫全球巨星。
趙:看來啥都沒有人的思維方式改得快,大街上驢把車撞壞,如何處理交警也很無奈。
宋:驢撞車不是事故是行為藝術,象把廢棄物撿到廣場上堆砌,就不再是垃圾而是現代雕塑,這就是時尚。
趙:要說時尚應該看看國際動向。(看手機)‘石油價格快要上房了,歐美限制中國的棉紡了,女人的性欲越來越強了,小日本也要入常了,趙本山不演小品去足球場了。’
宋:日本再猖狂也不可能入常,聯合國秘書長不是小泉純一郎。
趙:(激動)可日本象吃多春藥的二奶,營養過剩、激素過量,軍國主義的欲望又在膨脹,耗子美容就為陪貓上炕,狐狸精敢向雄獅逞強,簡直是小羊想吃它娘。
宋:你激動啥呢?這事兒有安南哪!咱還講笑話——小泉家有只蚊子突然要和汽車賽跑。
趙:說明小泉服用了興奮劑,鬧得蚊子也跟他一個脾氣。
宋:結果它把滅蚊器當綠燈給撞了。
趙:城裡有只蚊子,扎到一大波胸前猛咬,發現皮膚下面全是硅膠,於是仰天長歎道:綠色食品真是越來越少!
宋:這蚊子肯定是公的,要不咋跟你們男人一樣喜歡騷擾。
趙:這都是因為女人穿得太少。男女不平等,其實是女人凌駕於男人頭頂,比如偷情,男人就是情欲旺盛,女人則是感情沖動,‘八三男人節’已經有人向聯合國申請,說明男人的地位有待公平。
宋:你這不是抬槓嗎?剛才說蚊子現在是蒼蠅‘蒼蠅和螢火蟲結婚了,螢火蟲問:為什麼嫁給我?蒼蠅回答:這還用問?!節約照明電呗。’
趙:(笑)你那蒼蠅不行,水平太低,也就為節省點兒電費。
宋:現在是全民共建節約型社會,我這蒼蠅知道啥是資源浪費。
趙:宣傳力度挺大的,連蒼蠅都覺悟了。看我的,一只蒼蠅想嫁個有錢的,條件是有房——歐式別墅的,有車——奔馳、寶馬的,存款——八位數以上的。於是,一只蝸牛騎著蟑螂拿著日元就來了。
宋:要說這我就不該跟你。你沒錢!
趙:你是蒼蠅啊?那日元本來就不值錢,又貶值得跟陰鈔差不多,你也要啊?
宋:我不是蒼蠅,可人家蒼蠅都知道嫁個有錢的,何況我還是大型脯乳動物呢?
趙:(笑)拉倒吧,就你還想嫁個有錢的呢。 宋:咋的?我年輕時啥樣你最清楚,那身段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性感魔鬼,你第一次見我就直流口水。
趙:拉倒吧!那時我患面癱瘓,見誰都流口水。
宋:不管你是否承認,我那時是老騾鄉牤牛屯的絕色佳美人,身後一大堆粉絲兒。
趙:嘿——嘿,大伙不知道,牤牛屯男女老少滿打滿算才二十一口人,她的粉絲也就隔壁患腦血栓的光棍兒——吳老二,我跟崔永元都說過這事兒。
宋:你咋不實話實說呢?那吳老二就是因為我才得的腦血栓。
趙:就算你很迷人,可後來你嫁了不該嫁的人。
宋:我懷了不該懷的孕,心中充滿怨憤,我的身上盡是傷痕,受盡家庭的暴力,卻找不到可以解脫的門,我萬分悔恨,於是想到跳河自盡。
趙:要不是我救你,你早就喂王八了,現在都化成鱉精了,哪還能站這兒跟大伙說笑話。
宋:早知道成為寡婦是必然的,我又何必和他認真。
趙:過去你的人事權是父母的,管理使用是丈夫的,隨著你丈夫的辭職,你就被改制了。
宋:一句話,我是自主經營了。
趙:可惜權利移交太晚,再看你五官,面部編制已嚴重超員(滿臉褶子),身材負債累累瀕臨破產,走路不搖三下都不會往前,喉嚨時常發炎,原本美麗的聲音就連咳嗽都在發喘。
宋:我都成了單身潰族了,可你為啥還苦苦追求呢?
趙:(認真)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兒。咱倆年輕時沒能成為結發伴侶。現在,我只想牽著你的手一天天變老。我這裡有一首詩,送給你的。
宋:拉倒吧,你那是洗腳盆灑了——滿屋子濕。
趙:別糟踐藝術!這可是正宗現代意識流、浪漫主義朦胧愛情詩,詩味兒濃得象一碗菠菜湯。(大聲念)啊——白雲/你象盛開的棉花/純潔得讓藍天流淚。。。。。。
宋:(打斷)倆字,酸!!
趙:酸啥呀,這又不是醋。
宋:比醋酸,都啥年齡了還純潔呢?我這兩顆潔白的門牙都是你給我酸掉的。
趙:你那倆牙是因為機構改革、人事分流,被你的口腔部門優化組合掉的,不怨我。
宋:你是光說不練。你看現在年輕人求婚,小伙找人多地方一跪,展開寫著姑娘名字的標語,手捧鮮花大聲喊“我愛你!”再給姑娘戴上一鑽戒。你呢?
趙:我找一沒人的地方,在樹上寫上你的名字,手捧狗尾巴花兒用手機給你發條短信說‘嫁給我吧!我將送你一枚大大的鑽戒,碰到腳面知道疼的,掉到地上砸出坑的,落到水裡撲通的,戴到手指頭上是不可能的。’
宋:你忽悠誰呢?這是鑽戒嗎?
趙:這是鑽頭。你說你,咱都快入土的人了,還跟年輕人比啥呢?
宋:你沒聽說年齡分兩種?我雖然老了,可心理年齡卻很年輕,內心深處還有許多美好的願望,不是有句話叫‘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嘛?
趙:那我想上夢想劇場。
宋:想上夢想劇場只要你有特長。你不是會二人轉嗎?
趙:那可是中央電視台。
宋:cctv-3綜藝頻道,主持人老畢,福建人兒。
趙:怪不得都叫他畢福劍,你認識?
宋:那當然,老熟人了。你知道導演為啥讓他當主持人。
趙:我咋會知道呢?
宋:大伙把中央電視台想得太神秘,結果許多優秀的人才沒有勇氣。現在大家一看見老畢,心想——他那模樣和年紀,誰還不躍躍欲試。
趙:感情是這麼回事兒。可人家上過廣播學院。
宋:那你不是上過村廣播站?
趙:這檔次,距離也太大。
宋:大啥啊!你買兩張機票咱倆一會兒就到。
趙:你也想上夢想劇場?
宋:我是想見趙忠祥。
趙:(生氣)拉倒吧,都這麼大歲數了,還吃著碗裡看著鍋裡,啥人呢?不跟你玩了,我走。
宋:你上哪兒?
趙:我找倪萍去。
宋:我給大伙兒說,倪萍是他夢中情人,地球人都知道! 早在1804年,一個名叫德裡維斯克的英國礦山技師,首先利用瓦特的蒸汽機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車。這是一台單一汽缸蒸汽機,能牽引5節車廂,它的時速為5至6公裡。這台機車沒有設計駕駛室,機車行駛時,駕駛員跟在車旁邊走邊駕駛。因為當時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們都叫它“火車”,於是一直沿用至今。 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機械交通工具,早期稱為蒸汽機車,也叫列車。有獨立的軌道行駛。鐵路列車按載荷物,可分為運貨的貨車和載客的客車;亦有兩者一起的客貨車。 在1781年,火車先驅喬治.斯蒂芬森出生在一個英國礦工家庭。直到18歲,他還是一個目不識丁的文盲。他不顧別人的嘲笑,和七八歲的孩子一起坐在課堂裡學習。1810年,他開始制造蒸汽機車。1817年,當斯蒂芬森決定他主持修建從利物浦到曼徹斯特的鐵路線上完全用蒸汽機車承擔運輸任務。但是,保守的鐵路擁有者卻對蒸汽機車的能力表示懷疑。他們提出,在鐵路邊上固定的牽引機,用拖纜來牽引火車。斯蒂芬森為了讓人們充分相信火車的性能,制造出了性能良好的“火箭號”機車。這種機車的卓越表現終於讓懷疑者改變了態度,利物浦--曼徹斯特鐵路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條完全靠蒸汽機運輸的鐵路線。 最早使用燃煤蒸汽動力的燃煤蒸汽機車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必須在鐵路沿線設置加煤、水的設施,還要在運營中耗用大量時間為機車添加煤和水。這些都很不經濟。在19世紀末,許多科學家轉向研究電力和燃煤蒸汽機車。 世界上第一列真正在軌上行駛的蒸汽火車是由康瓦耳的工程師查理‧特裡維西克所設計的。它的火車有四個動力輪,1840年2月22日試車,空車時,時速20公裡,載重時,每小時8公裡(相當於人快步行走的速度)。不幸,火車的重量壓垮了鐵軌。 電力機車1879年,德國西門子電氣公司研制了第一台電力機車,重約954公斤,只在一次柏林貿易展覽會上做了一次表演。1903年10月27日,西門子與通用電氣公司研制的第一台實用電力機車投入使用。其時速達到200公裡。 燃油機車1894年,德國研制成功了第一台汽油內燃機車。並將它應用於鐵路運輸,開創了內燃機車的新紀元。但這種機車燒汽油,耗費太高,不易推廣。 1924年,德、美、法等國成功研制了柴油內燃機車,並在世界上得到廣泛使用。 1941年,瑞士研制成功新型的燃油汽輪機車,以柴油為燃料。且結構簡單、震動小、運行性能好,因而,在工業國家普遍采用。 20世紀60年代以來,各國都大力發展高速列車,例如法國巴黎至裡昂的高速列車,時速到達260公裡;日本東京至大阪的高速列車時這也達到200公裡以上。 人們對這樣的高速列車仍不滿足。法國、日本等國率先開發了磁懸浮列車。我國也在上海修建了世界第一條商用磁懸浮列車線,由地鐵龍陽路站到浦東機場。這種列車懸浮於軌道之上,時速可達400-500公裡。 [編輯本段]中國第一輛火車
中國有鐵路始於清朝末期。然而清政府腐敗、保守、專制,唯祖宗之規是從,不肯接受新生事物。他們把修建鐵路、應用蒸汽機車視為“奇技淫巧”,認為修鐵路會“失我險阻,害我田廬,妨礙我風水”,因而頑固地拒絕修建鐵路。 1876年7月3日,由英、美合謀,由英國在華的代理人——怡和洋行——背著清政府詭稱修建從吳淞到上海的一條“尋常馬路”,擅自在中國的土地上修建的中國第一條營業性鐵路上海吳淞鐵路建成通車了。隨後,清政府出銀28.5萬兩,分3次交款贖回這條鐵路並予以拆除。 1879年,洋務派首領李鴻章為了將唐山開平煤礦的煤炭運往天津,奏請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鐵路。清政府以鐵路機車“煙傷禾稼,震動寢陵”為由,決定將鐵路縮短,僅修唐山至胥各莊一段,胥各莊至蘆台間開鑿運河,連接薊運河,以達北塘海口;為避免機車震動寢陵,決定由騾馬牽引車輛。 然而用騾馬牽引車輛根本不能發揮出鐵路應有的效用,1881年唐胥鐵路通車時,中國工人憑借時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