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嗚嗚嗚嗚…… 如果身上攜帶乙肝病毒,還能生小孩嗎?正文

嗚嗚嗚嗚…… 如果身上攜帶乙肝病毒,還能生小孩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乙肝病毒攜帶
者,多指無症狀乙肝病毒攜帶者(asc),就是指血液檢測單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也有說指乙肝抗原、抗體檢測陽性各種模式者(表面抗體單項陽性除外),但無肝炎症狀和體征,各項肝功能檢查正常,經半年觀察無變化者。一般認為,乙肝病毒攜帶者可照常工作和學習。
據統計,我國約十分之一人可能攜帶乙肝病毒。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母嬰傳播及免疫功能較弱的青少年、成人接觸乙肝病毒。
無症狀hbsag攜帶者分為3類:1.患過肝炎而本人全然不知。因其臨床症狀和肝髒損害輕微且很快痊愈,僅表現為病後的hbsag攜帶狀態。2.健康攜帶者,經多次反復化驗肝功能均屬正常,無任何症狀體征,甚至作肝活檢時亦未見病理損害,肝組織結構完整。3.經肝活檢病理診斷為慢性遷延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
第一類無症狀hbsag攜帶者應進行醫學跟蹤,每3個月復查一次肝功能,以便及時了解有無肝損害,若有肝損則應及時治療。
第二類無症狀hbsag攜帶者可以照工作、學習和勞動,大部分人預後良好,經過一段時間後,隨著機體自身免疫狀態的改善可以自然轉陰。
第三類無症狀hbsag攜帶者經證實肝髒有病理損害後,應按現症病人對待,及時進行治療。
無症狀hbsag攜帶者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健康人“,這些人體內有病毒存在,而且有進行復制或傳染他人的可能性,故不應從事飲食服務行業及保育工作。hbsag攜帶者要注意個人衛生及公共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實行分餐制;不與他人混用洗漱用品。女性還要注意經期衛生,防止經血污染日常生活用品。
目前對無症狀hbsag攜帶者的醫學處理原則主要有三條:1.保護肝髒:絕對戒酒,避免過勞,保持心情舒暢,合理營養,定期復查乙肝病毒標志物及肝功能,必要時可服用抗壞血酸、保甘維養粉以增強機體抵抗力和加強肝髒營養,忌盲目用藥。2.抗乙肝病毒治療:在專科醫生指導下用藥,如選用干擾素、拉米夫定、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以及中成藥等。3.家庭個人衛生處理:家庭其他成員可注射乙肝疫苗預防感染。無症狀hbsag攜帶者的生活用具、衣物等可用0.2%的84消毒液浸洗(20分鐘),餐具亦可采用蒸煮30分鐘的辦法消毒或分離使用。
總之,乙肝病毒攜帶者一般轉歸良好,有一小部分可自然轉陰;大部分為持續穩定的終身乙肝病毒攜帶狀態(其中約有半數出現肝髒輕微的病理變化,這種變化是相對穩定的一種乙肝病毒持續感染的低反應狀態,需要治療。);但大約3%可發生肝炎,且發生肝癌的可能性也較非攜帶者大得多。
乙肝病毒攜帶者要加強免疫調整和肝髒營養,請參考肝髒針對性高營養新方法:肝病的營養
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通過血液與體液傳播,具有慢性攜帶狀態的傳染病,臨床表現多樣化,包括急性、慢性、淤膽型和重症型肝炎,容易發展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數病例可轉變為原發性肝細胞癌。本病在我國廣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達60%,hbsag陽性率約為10-15%。是當前危害人民健康最嚴重的傳染病。

乙肝的傳播途徑

1.血源性傳播:接受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2.母嬰傳播:乙肝病毒能通過胎盤傳播(宮內傳播),或在孕婦分娩時從產道傳播(圍產期傳播)。3.醫源性傳播:如醫療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而未經消毒或處理不當可造成傳播。4.性接觸傳播:性亂交、同性戀性接觸及夫妻之間性生活未采取防護措施。5.密切接觸傳播:乙肝患者或攜帶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都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可污染器具、物品而具有傳染性。

乙肝二對半檢查

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學標記一共3對,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體(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體(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體(抗hbc或hbcab)。由於核心抗原在血中不易測到,目前試劑盒也不過關,所以還剩二對半抗原抗體,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乙肝"二對半"檢查,或稱"乙肝五項"檢查。乙肝五項臨床意義如下:1.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殼蛋白,本身不具有傳染性,但它的出現常伴隨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標志。在感染乙肝病毒2個月~6個月、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前2周~8周時,可在血清中測到陽性結果。它的出現表明是急性乙肝、慢性乙肝患者或病原攜帶者,急性乙肝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轉陰,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攜帶者表面抗原可持續陽性。2.乙肝表面抗體:是對乙肝病毒免疫和保護性抗體。它的陽性表明既往感染過乙肝病毒,但已經排除病毒,或者接種過乙肝疫苗,產生了保護性抗體。血清中乙肝表面抗體滴度越高,保護力越強。但也有少數人乙肝表面抗體陽性而又發生了乙型肝炎,可能為不同亞型感染或是乙肝病毒發生了變異。3.e抗原:急性或慢性乙肝患者體內可查出e抗原,它的陽性說明乙肝病毒在體內復制活躍,傳染性強。4.e抗體:它的陽性表明患者的傳染性降低,病毒復制降低或緩解。也有個別人e抗體陽性,病情遷延不愈,多為感染了變異的乙肝病毒所致。5.核心抗體:它的滴度高,表明乙肝病毒正在復制,有傳染性,可持續存在數年至數十年。低滴度的核心抗體表明既往感染過乙肝病毒。

如何看化驗單(乙肝三系檢查、肝功能檢查)

(一)乙肝三系檢查(代表體內病毒情況)1.hbsag(表面抗原)2.hbsab(表面抗體)3.hbeag(e抗原)4.hbeab(e抗體)5.hbcab(核心抗體)a1、3、5項陽性說明感染的是大三陽,病毒復制快,有傳染性。b1、4、5陽性說明感染的是小三陽,病毒復制相對較慢,傳染性相對較小。c單獨2項陽性說明原來感染過乙肝,或者注射過乙肝疫苗。d1、5或者4、5陽性說明正在感染其間,或者正在康復之中。具體分析看病情而定。e1、3陽性說明正在感染之中,應該及時治療。(二)肝功能檢查(代表肝髒本身的變化)項目單位參考范圍總蛋白:g/l60-83白蛋白g/l35-53球蛋白:g/l25-33谷丙轉氨酶u/l0-40谷草轉氨酶u/l0-50總膽紅素umo/l0-20直接膽紅素umo/l0.0-6.0肝功各項化驗指標的臨床意義:通常醫院所做的肝功能化驗指標包括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鹼性磷酸酶(alp),γ-谷酰轉肽酶(ggt),白蛋白/球蛋白(a/g),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alt與ast主要分布在肝髒的肝細胞內,如果肝細胞壞死,alt和ast就會升高,但這兩種酶在肝細胞內的分布是不同的,alt分布在肝細胞漿,ast分布在肝細胞漿和線粒體中。急性肝炎和輕症的慢性肝炎,主要表現為alt的升高,因此,ast/alt<1;慢性肝炎的後期,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細胞的破壞程度是嚴重的,線粒體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因此,ast升高明顯,ast/alt>1甚至>2。alp和ggt在淤膽型肝炎和肝外梗阻時明顯升高,酒精性肝炎患者的ggt明顯升高。白蛋白是在肝髒制造的,當肝功能受損時,白蛋白產生減少,球蛋白是機體免疫器官制造的,當體內存在"敵人"時,球蛋白產生增加,因而慢性肝炎病人由於肝功能減退,白蛋白產生減少,又由於體內存在肝炎病毒這個"敵人",球蛋白產生增加,而造成a/g比值倒置。肝細胞受損時,膽紅素的代謝及洩均發生障礙,因此t-bil和d-bil均升高。

何謂"大三陽",何謂"小三陽"

肝功化驗1、3、5陽性,屬於"大三陽",即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體(hbcab)同時出現陽性。這些患者由於hbeag(+),因此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在體內復制(繁殖)活躍,且傳染性較強。這些患者還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肝功正常的患者,說明這些患者雖然病毒在體內較活躍,但並沒有引起嚴重的肝損害。這些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和學習。又因其病毒復制活躍,還應經常檢查肝功能,一旦發現異常及時治療,同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免疫治療和抗病毒治療。另一種是肝功異常的患者,這些患者不但傳染性強,而且已有了較明顯的肝髒損害。對這樣的患者首先要積極治療肝功能異常,可在保肝功物的基礎上加用免疫調節治療,而且要注意休息。如果沒有很好的治療,患者則容易發展為肝硬化。其次,在肝功能穩定的情況下,由醫生決定是否應用抗病毒藥物。還有,由於其傳染性強,密切接觸的親屬、配偶、子女也應注射乙肝疫苗。肝功化驗1、4、5陽性,屬於"小三陽",即表面抗原(hbsag)、e抗體(hbeab)和核心抗體(hbcab)同時出現陽性。相對於大三陽患者來說,小三陽患者體內的病毒復制已經由活躍轉為靜止,血中的帶病毒量也明顯減少,傳染性相對降低,病情開始好轉。對於"小三陽"患者還應區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肝功能長期正常(每3個月復查肝功一次,持續2~3年),稱之為"穩定的小三陽",這是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或急性乙肝患者較好的轉歸,可看成是一個健康者,一般不會發展為慢性乙肝病人,也不具有傳染性。第二種情況是肝功檢查經常異常,時好時壞,稱之為"不穩定的小三陽";這主要是由於乙肝病毒發生變異所致,當肝功能異常時要按肝炎進行治療,也具有較強的傳染性。

乙型肝炎的發病機理

乙型肝炎的發病機理是一個復雜的問題,迄今尚未完全闡明。國內外學者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結果表明,乙型肝炎病人的肝髒受損,並不是乙型肝炎病毒在肝細胞內繁殖的直接結果,而是機體的免疫反應造成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體後,可激發機體產生對乙型肝炎病毒的各種細胞免疫反應和體液免疫反應,並激發自身免疫反應引起免疫調節功能紊亂。機體的這些免疫反應,可清除已感染病毒的肝細胞,又可引起肝細胞的損傷,造成不同類型的病理變化及臨床轉歸。幼兒時感染hbv,常常因免疫功能不健全,而缺乏上述的免疫反應,造成乙型肝炎病毒攜帶狀態或慢性肝炎。成年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多數患者病毒是可以通過上述免疫反應,引起急性肝炎的症狀,同時清除肝炎病毒的。

什麼是"澳抗"

"澳抗"的全稱是澳大利亞抗原,它是乙型肝炎(簡稱乙肝)病毒免疫指標之一,亦叫做乙肝表面抗原(hbsag),由於首先在澳大利亞發現,故稱之為"澳抗"。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應注意的問題

攜帶者除不能獻血外,可照常工作和學習,一般不必治療,但必須注意下列幾點:(1)定期(3-6月)復查,包括肝功能、b超、afp(甲胎蛋白)及白細胞、血小板。一旦發現異常,就需根據不同情況進行治療。雖然肝功能檢查正常,但肝、脾腫大或白細胞、血小板減少也應引起重視。進行必要的治療;(2)忌酒;(3)生活規律,勿過累;(4)注意個人衛生和月經衛生,防止唾液、血液污染周圍環境,感染他人,所用食具、刮刀修面用具、牙刷、盥洗用品應與別人分開;(5)如hbeag陽性或hbvdna陽性,則不宜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食具和嬰幼兒工作。要知道無症狀hbsag攜帶者中有一部分人的肝髒可能有炎症,實際上為慢性肝炎;也有一部分攜帶者在某一時期可能會發病,母嬰傳染的攜帶者常常在青春期前後發病。一般認為30歲以上攜帶者發病的可能性明顯減少。

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有哪些限制

由於人們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的認識不夠全面,以至一些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中的青年在升學、就業、結婚甚至出國等都發生了各式各樣的問題。其實有些問題並非那麼嚴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約占我國總人口的10%,他們中不乏有科學家、名演員和為國爭光的優秀運動員。除了某些學業,如幼兒師范、護士、飲食服務行業等外,對升學、就業,甚至出國不應有太多的限制。這是因為乙肝

[1] [2] 下一页

大師您好,什麼是 乙肝小三陽  它會傳染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