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小三陽”?有何臨床意義?
在乙型肝炎的兩對半檢查中,臨床上通常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體(抗hbe)和乙型肝炎核心抗體(抗hbc)三項指標同時陽性的現象稱為“小三陽”,其臨床意義各不相同。凡出現“小三陽”,均提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體內病毒復制,為乙型肝炎病毒復制狀態。在急性期和慢性期出現“小三陽”的臨床意義是不同的。臨床上在急性乙型肝炎出現“小三陽”通常提示急性期病毒復制較慢,病情趨於好轉,近期可能痊愈。而在慢性期出現“小三陽”,通常有兩種意義:(1)非變異株病毒感染由“大三陽”轉為“小三陽”,表明病毒復制減少或消失,病情減輕或穩定。(2)病毒發生變異或感染變異病毒時,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表達缺失,常伴病情反復,進展較快,甚至發展成為肝硬化和肝癌,或出現重症肝炎。
小三陽怎會變大三陽?
網友會好起來的:我女朋友以前是小三陽現在怎麼會變大三陽了啊?大三陽有的治嗎?如果治到小三陽了。怎麼才能讓她不再變大三陽啊?佑安醫院孟慶華:因為本身病毒在身體內你不能清除,說明你已經有一種缺陷,就像有外來物,我們必須要排除。所以是一種缺陷。所以乙肝病毒已經形成了免疫耐受,就是可以和病毒和平共處了,這種攜帶狀態的時候,肝髒的損傷是不同程度的。應該不會一定炎症都沒有,如果耐受得很好,就比較好,如果彼此之間打架的話,就會是浮動的,所以我們說的檢測反應這個機體裡病毒的狀態。如果說有大三陽的時候,或者小三陽的時候,要通過檢測才能排除。我們很重要的一點解決要看肝功能是否正常,因為肝髒的損傷是不是明顯的,如果是一個大三陽,肝髒功能正常,b超看到的肝髒損傷很輕微,或者看不到明顯的損傷的話,這種時候就建議你定期觀察。不主張藥物治療。因為目前沒有一個藥物說可以徹底的清除病毒。還有一個就是當我們要把大三陽變成小三陽的時候,我們的藥物去干預會把機體的免疫狀態打斷,原來是和平共處的,你現在打人家,人家就要打你了。所以如果是在攜帶狀態,免疫耐受的這種狀態,肝功能正常,沒有明顯的肝損傷的時候,我們不主張把耐受狀態打斷,所以就不主張用藥物去干預。
乙肝小三陽要不要治療?
小三陽有時比大三陽危險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乙肝“小三陽”病情比“大三陽”輕,無需治療,但醫學研究表明,這種觀點並不嚴謹。如果是乙肝病毒dna低水平復制,患者的功能絕大多數是正常的,但恰恰是這部分“小三陽”患者很可能會轉化為肝硬化、肝癌,危害更大。 北海市西塘醫院肝病專科蔣醫師介紹說,對待“小三陽”患者,有三種情況需要分清楚,第一:如果“小三陽”dna檢測呈陰性,肝功能、b超等均長期正常,說明病毒已不復制,無傳染性,所以無需隔離與治療。這種情況約占“小三陽”患者總數的60%~70%,目前國內外尚無進一步治療的方法。一味追求轉陰而服用大量治療性中西藥物只會增加肝髒負擔,甚至招致不良後果。 第二:“小三陽”還有一種表現為乙肝病毒dna低水平復制(pcr檢測<106),肝功能正常或輕度異常,腹部b超脾稍厚,稱為慢性乙肝病毒殘留期。這種情況約占“小三陽”患者總數的20%,目前國內對此種患者最容易忽視。如果不積極治療,任其發展,可導致肝硬化、肝癌。 第三:最嚴重的是乙肝病毒dna高水平復制(pcr檢測>106),肝功能不正常,稱為“e抗原陰性的慢性乙肝”。這種情況約占“小三陽”患者總數的10%,它的特點是病毒復制活躍,傳染性強,是由於乙肝病毒變異所致。這種“小三陽”反而比“三大陽”嚴重,其轉化為肝硬化、肝癌的幾率更高。在治療上可采取免疫療法與抗病毒藥物相結合,促使乙肝病毒dna轉陰,肝功能恢復正常,而不應僅僅是護肝降酶這種治標不治本的“姑息療法”。 據悉,我國目前大約有1.2億乙肝病毒攜帶者,其中現症患有2000~3000萬人,部分可能向肝硬化轉化,而肝硬化的病人有3%~5%會發展成肝癌。 參考資料:<ahref=" http://www.gxbh.net/bbs/display.asp?title_id=38667 "target="_blank"> http://www.gxbh.net/bbs/display.asp?title_id=38667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