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嬰兒斷奶用什麼奶代替正文

嬰兒斷奶用什麼奶代替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化及吸收功能。

嬰幼兒1歲前輔食添加表

月齡添加輔食(每日)4-6個月蛋黃1/4個至1個、米糊、魚泥、動物血、豆腐、菜泥、水果泥7-9個月爛面、烤饅頭片、餅干、魚、蛋、肉末10-12月厚粥、軟面、掛面、饅頭、面包、碎菜、油、豆制品
寶寶4個月後,不論采用哪種喂養方法,這時候都應開始添加輔助食品了,以滿足寶寶的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熱能及各種營養素。

提醒:3個月以內的寶寶一般不應該添加輔食。

不足3個月的嬰兒,其消化吸收系統還不能接受復雜的食物結構。如果太早添加輔食,會引發寶寶消化不良,導致腹脹、腹瀉,給發育不成熟的腎髒帶來很大的壓力,留下隱患。

添加輔食的理由

理由1乳汁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生長需求

4個月後,單純從母乳或配方奶粉中獲得的營養成分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求,必須添加輔食,幫助寶寶及時攝取均衡、充足的營養,滿足生長發育的需求。

理由2為“斷奶”做好准備

嬰兒的輔助食品又稱斷奶食品,其含義並不僅僅指寶寶斷奶時所用的食品,而是指從單一的乳汁喂養到完全“斷奶”這一階段時間內所添加的“過渡”食品。

理由3訓練吞咽能力

從習慣吸食乳汁到吃接近成人的固體食物,寶寶需要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從吸吮到咀嚼、吞咽,寶寶需要學習另外一種進食方式,這一般需要半年或者更長的時間。

理由4培養咀嚼能力

寶寶不斷長大,他的牙粘膜也逐漸變得堅硬起來,尤其是長出門牙後,如果及時給他吃軟化的半固體食物,他會學著用牙龈或牙齒去咀嚼食物。咀嚼功能的發育有利於颌骨發育和乳牙萌出。

添加輔食的時機

時機1,寶寶的頭頸部肌肉已經發育完善,能自主挺直脖子,方便進食固體食物;
時機2,吞咽功能逐漸協調成熟,不再把舌頭上的食物吐出來;

時機3,消化系統中的分解酶素,已經能夠消化不同種類的食物了。

特別提醒:具體到每個寶寶,該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輔食,父母應視寶寶的健康及生長狀況決定。

添加輔食的原則:量和速度都應循序漸進。
可以的
不過給寶寶喝奶有一些誤區
錯誤1給寶寶喝剛剛擠出的牛奶

新鮮的東西最好吃,這個道理幾乎人人皆知。然而,這句話只是相對有道理,對於有些食物來講並不是這樣,例如剛剛擠出的牛奶。

剛剛擠出的牛奶,是去私人處購買其自行喂養擠出的奶。有的媽咪認為這種牛奶的營養最好,因為它是最新鮮的,但是衛生條件卻不能保證。購買者不可得知擠奶的人員是否健康?裝牛奶的器皿是否無菌?奶牛是否感染了布氏桿菌,結核菌等微生物?因此,這種特別新鮮的牛奶不應該給寶寶喝。一旦喝到有問題牛奶,寶寶的健康會受到嚴重損害。

正確做法:應該去市場選購經過國家嚴格衛生標准檢驗過的牛奶。但要注意的是,給寶寶喝時一定要注意保質期限,即使冷藏保存也要盡早喝掉。

錯誤2把牛奶高溫煮沸得時間過久

有的媽咪總怕牛奶被病菌污染,因此在煮牛奶,習慣於把時間加長一些,認為這樣比較保險,其實這種做法很不科學。

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質,在加熱時會發生很多的變化。當牛奶溫度達到60度到62度時,會出現輕微的脫水現象,即蛋白質發生了改變。同時,牛奶中所含的一種十分不穩定的磷酸鹽,由於煮沸時間加長而變為中性磷酸鹽,從而影響腸道吸收鈣和磷。除此,高溫久煮還會使牛奶中的乳糖開始分解,生成少量的甲酸,使牛奶變為褐色,並且使味道變酸。尤其是用小火煮牛奶時間過久,其中的維生素等物質易受空氣氧化而被破壞,從而使營養價值大為降低。

正確做法:最好用旺火煮牛奶,待牛奶煮開即離開火,落滾後再加熱,如此反復三次。這樣,既可殺滅牛奶中的病原菌,又可保證營養成分不被破壞。

錯誤3在煮牛奶時加些糖

有的媽咪常常在煮牛奶時往裡面加一些糖。認為這樣可增加口味,不僅使寶寶喜歡喝,而且還可使蛋白質有效地利用。殊不知,這樣做有損於牛奶的營養價值。

營養學家的科學實驗已經表明,牛奶與糖同煮時,其中的賴氨酸會與蔗糖組成一種新的化合物,即果糖氨基酸。這種物質不但不能被寶寶消化吸收,而且還會產生一種被稱為“梅德反應”的有毒物質,影響寶寶的肝腎發育。同時,牛奶加糖後也會使其中的鈣含量大大丟失,由此降低了牛奶的營養價值。

正確做法:要想讓寶寶喝甜牛奶,最好等牛奶煮沸後,涼至微溫時再放糖。但要注意加糖的比例,如果加的過多,就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通常,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為宜,大約為三分之一湯匙。

錯誤4在牛奶中加果汁喝奶後馬上吃酸水果

有的媽咪覺得牛奶中的鈣質含量高,寶寶喝了容易大便干燥。因此,喜歡在牛奶中加一些果汁,或是讓寶寶喝完牛奶後,馬上就吃酸水果,以為這樣不僅可避免便秘,而且能增加維生素的攝取。然而,這種做法卻影響了牛奶中蛋白質的吸收。

牛奶中的蛋白質遇到果汁或水果中的酸性物質,如vc、果酸等,容易發生凝固變性,形成一些很不容易消化吸收的凝膠物質,從而使寶寶出現腹脹,腹瀉等消化不良的症狀。

正確做法:牛奶與果汁或酸水果不僅要分開食用,而且還要保持一定的時間間隔。通常,果汁與酸水果的食用時間,在喝牛奶前後的一個小時左右較為適宜。

錯誤5牛奶與巧克力同食

寶寶不愛喝牛奶,卻喜歡吃巧克力。於是,媽咪常常在寶寶喝牛奶時,在牛奶中加些巧克力,或在寶寶喝完後,便獎給一小塊巧克力。一是為鼓勵寶寶喝牛奶的積極性;二認為牛奶加了巧克力營養價值會更高,只要注意給寶寶刷牙就是了。

媽咪的這種做法適得其反。因為,巧克力中含有草酸,會與牛奶中的鈣結合,形成不容易吸收的草酸鈣。如果經常這樣食用,會使寶寶的頭發干燥而沒有光澤,還會經常腹瀉,出現缺鈣及生長發育緩慢。

正確做法:不僅不要在喝牛奶時吃巧克力,而且平時也要少給寶寶吃。因為巧克力只是含大量的糖和脂肪,而蛋白質含量卻很少,根本不含纖維素。只是寶寶體力消耗大時,可以兩餐之間適當地吃一點。

錯誤6常以乳酸奶替代鮮牛奶

有些寶寶不愛喝牛奶,讓媽咪傷神費腦。無意中發現寶寶喜歡喝乳酸奶,如樂百事、喜樂等。於是干脆給寶寶換成乳酸奶。然而這兩者在營養價值上卻有著很大的差別。

雖然乳酸奶的口味比較適合寶寶,也易於消化吸收,但其中只含有很少量的蛋白質,牛奶不足總量的三分之一。而牛奶中所含的營養素,要比乳酸奶高得多,其中的蛋白質、脂肪、鐵和維生素的含量均是乳酸奶的三倍以上,因此,乳酸奶與牛奶營養價值相關懸殊。

正確做法:不可以乳酸奶來代替寶寶每天所喝的牛奶,但並不是說不可以喝乳酸奶,只是應該合理安排。通常,在兩餐之間的加餐中,可把乳酸奶作為零食,適當地給寶寶喝一些。
1、每2~7日添加一種新食品

剛開始斷奶的時候,先喂給孩子一種食品比較好。從1勺開始經過3~4天增加至3~4大勺。在2~7天的空檔主要觀察有無發疹、口吐、腹瀉的情況,如果沒有可改換下一種食品。

2、放到固定的位置上坐好再喂

為養成孩子好的飲食習慣,喂飯的時候要讓他坐在嬰兒車或者椅子上。如果抱著的話,媽媽只能一個手自由活動,孩子不老實的話就很容易把媽媽的碗或勺子打翻。可以找個系帶子的座位把孩子放在上邊固定好,選擇固定的位置固定好喂事,這樣可以讓孩子吃飯時不散漫。

3、根據孩子的食量現吃現做

一次做很多然後分幾天喂不是一個好的方法。烹饪的食品在冰箱放兩天以上就不能吃了,而且冷凍後的食品味道也會發生變化,要根據食品的特點選擇合適的保管方法。蔬菜粥比水果更容易變質,只可以保管一天,水果可以保管3天。

4、斷奶初期所有的食品都要煮熟了再喂

用小火慢慢煮的食品,很多時候看上去熟了,但事實上卻不能吃。若想食品真正熟透,至少要在超過72℃的溫度下烹饪。6~8個月大的時候水果(香蕉除外)也煮後吃比較安全。

5、要忌食先做好的斷奶食品和市場上零售的斷奶食品

孩子一生的飲食習慣大都取決於兩歲前的飲食習慣,特別是斷奶時期進行了多少咀嚼練習,是否品嘗了各種味道的食品,都直接影響到他以後的飲食習慣。

從這個意義上講,要盡量避忌先做好的斷奶食品和市場上零售的斷奶食品。斷奶食品原則上一次只添加一種。先做好的斷奶食品和市場上零售的斷奶食品中摻加了很多種食品,讓孩子感受不同食品中固有的味道從而影響孩子味覺的發育。另外因為是非固體食品,所以不能很好的進行咀嚼練習;加上因為是用牛奶瓶包裝,所以不能用勺喂食讓孩子練習。

有很多斷奶食品是可在家庭內自制的,如菜汁、米湯、爛粥、干果沙、肉粥、蛋羹等。應注意的是嬰幼兒食品不宜過鹹過甜,應為溫和單純的味道。不宜用成人的口味和喜惡來判別,要從食品的質量和小兒營養需要出發,總而言之在家自己做的"媽媽牌"斷奶食品最好。

6、開始吃斷奶食品的時候,孩子的大便也發生變化

開始吃斷奶食品的時候,大便會發生變化。大便會變得僵硬或者是腹瀉,而且糞便會發出怪怪的味道。吃的東西不同,糞便自然有變化,但剛開始時卻會讓很多媽媽手足失措。看見孩子腹瀉或者糞便中混雜著吃過的東西時,是不是要緩一緩再喂斷奶食品?很多媽媽都為此苦惱。其實這是孩子對母乳和奶粉以外的食品不能適應出現的現象。只要孩子沒有嘔吐或發燒等異常,狀態良好的話,就可以繼續喂下去。

7、孩子斷奶食品的保存期限

瓶裝的斷奶食品在開封後可以保質2天;烹調過的水果可以保質3天;蔬菜1天,放在冰箱保管的話可以放3天;冷凍肉食和冷凍蔬菜解凍後要馬上吃,不能再次冷凍;生肉類食品,雞肉可以保存2天,牛肉最多可以在冰箱保存5天;果汁或兒童果汁開封後可以在冰箱保存3天。

以上所說的所有的期限僅限於少量使用時。孩子唾液粘到的食品不能保存,因此要馬上吃掉。粉狀的食品放在冰箱保存的話,會沾上濕氣發霉;但若密封得好,且放置清涼的地方,可以保管一個月左右。

8、分階段斷奶食品

時間一天奶粉量材料注意事項4~6個月吃得好的話,一天喂一兩次大米(糙米)和水以1︰10的比率煮爛剛開始不要太計較量,如果孩子不願意吃,那就停1-2個周再喂6~9個月早晨10點,下午2點各一次(奶粉一天四次)開始放一種東西熬成粥,慢慢可以放2~3種材料。豆腐、奶酪、酸奶、柑桔等,肉要以精肉為主,蔬菜要煮爛8個月的時候要讓他自己抓著杯子或勺子吃9~12個月一天以3~4小時為間隔,三次為宜蔬菜,肉,香蕉,面條等都可以嘗試多種食品。12個月前食物中不要放肝髒需要進行咀嚼吞咽塊狀食物的練習,鼓勵孩子自己用勺子,每天奶粉量維持在

6個月之前斷奶,要先從喂米粥開始;

自己做斷奶食品,並開始喂固體食物,等8個月的時候要讓孩子自己抓著杯子或勺子吃;

6~8個月的時候把水果(香蕉除外)弄熟了吃比較安全。
 
斷奶需慢慢來,寶寶的健康成長需要各種營養物質的補充,因此,逐步添加輔食直至順利過渡到正常普食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但在斷奶時機的把握上,年輕的媽媽們常常操之過急,倉猝斷奶,反而造成寶寶食欲的銳減。們知道:嬰兒的味覺是很敏銳而且對飲食是非常挑剔的,尤其是習慣於母乳喂養的寶寶,常常拒絕其它奶類的誘惑。因此,寶寶的斷奶,應盡可能順其自然逐步減少,即便是到了斷奶的年齡,也應為他創造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千萬不可強求其難。正確的方法是:適當延長斷奶的時間,酌情減少喂奶的次數,並逐步增加輔食的品種和數量,只要年輕的媽媽們對寶寶的喂養調整得當,相信寶寶們都能順利通過“斷奶”這一難關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過年回家,北京朝陽附近哪裡有小貓寄養?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