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嬰兒斷奶用什麼奶代替正文

嬰兒斷奶用什麼奶代替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什麼時候斷奶好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母乳所供給的各種營養成分已不能滿足小兒生長發育的需要,一般在9至12個月時可以斷奶,在奶制品或其他代乳品缺乏的地區,斷奶可適當延遲至1歲半左右。

但斷奶的月齡沒有硬性規定,如果母親奶多可多喂一段時間,一般到1歲左右斷奶。母乳少,但小兒願意同時吃牛奶或其他食品,也可多吃一段時間,如果母乳少,而小兒又不願吃奶制品及其他食品的,則應早一點斷奶,可提前到6個月就斷奶了。

錯誤的斷奶方法

(1)往奶頭上塗墨汁、辣椒水、萬金油之類的刺激物。對寶寶而言,這簡直是殘忍的“酷刑”。媽媽以為寶寶會因此對母乳產生反感而放棄母乳,效果卻適得其反,寶寶不嚇壞才怪呢,而且還會因恐懼而拒絕吃東西,從而影響了身體的健康。這下可好,母乳沒斷,倒把其他該吃的食物給斷了。

(2)突然斷奶,把寶寶送到娘家或婆家,幾天甚至好久不見寶寶。斷奶不需要母子分離,對寶寶的情感來說,媽媽的奶沒有了,可不能沒有媽媽呀!長時間的母子分離,會讓寶寶缺乏安全感,特別是對母乳依賴較強的寶寶,因看不到媽媽而產生焦慮情緒,不願吃東西,不願與人交往、煩躁不安,哭鬧劇烈,睡眠不好,甚至還會生病,消瘦。奶沒斷好,還影響了寶寶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實在得不償失。

(3)有的媽媽不喝湯水,還用毛巾勒住胸部,用膠布封住乳頭,想將奶水憋回去。這些所謂的“速效斷奶法”,顯然違背了生理規律,而且很容易引起乳房脹痛。如果媽媽的奶太多,一時退不掉,可以口服些回奶藥,如乙烯雄酚每次5毫克,每日3次口服(乙烯雌酚1毫克1片,一次要吃5片),若吃後感到惡心,可加服維生素b6,斷奶後媽媽若有不同程度的奶脹,可用吸奶器或人工將奶吸出,同時用生麥芽60克、生山楂30克水煎當茶飲,3-4天即可回奶,切忌熱敷或按摩。

正確的奶斷方法

斷奶不僅僅是媽媽和寶寶的事,在這個過程中,爸爸也將起著關鍵的作用。以下的建議供你參考:

(1)循序漸進,自然過渡。斷奶的時間和方式取決於很多因素,每個媽媽和寶寶對斷奶的感受各不相同,選擇的方式也因人而異。

快速斷奶:如果你已經作好了充分的准備,你和寶寶也都可以適應,斷奶的時機便已成熟,你可以很快給寶寶斷掉母乳。特別是加上客觀因素,如果媽媽一定要出差一段時間,那麼很可能幾天就完全斷奶了。如果媽媽上班後不再吸奶,那麼白天的奶也很快就會斷掉。

逐漸斷奶:如果寶寶對母乳依賴很強,快速斷奶可能會讓寶寶不適,如果你非常重視哺乳,又天天和寶寶在一起,突然斷奶可能有失落感,因此你可以采取逐漸斷奶的方法。從每天喂母乳6次,先減少到每天5次,等媽媽和寶寶都適應後,再逐漸減少,直到完全斷掉母乳。

(2)少吃母乳,多吃牛奶。開始斷奶時,可以每天都給寶寶喝一些配方奶,也可以喝新鮮的全脂牛奶。需要注意的是,盡量鼓勵寶寶多喝牛奶,但只要他想吃母乳,媽媽不該拒絕他。

(3)斷掉臨睡前和夜裡的奶。大多數的寶寶都有半夜裡吃奶和晚上睡覺前吃奶的習慣。寶寶白天活動量很大,不喂奶還比較容易。最難斷掉的,恐怕就是臨睡前和半夜裡的喂奶了,可以先斷掉夜裡的奶,再斷臨睡前的奶。這時候,需要爸爸或家人的積極配合,寶寶睡覺時,可以改由爸爸或家人哄寶寶睡覺,媽媽避開一會兒。寶寶見不到媽媽,剛開始肯定要哭鬧一番,但是沒有了想頭,稍微哄一哄也就睡前了。斷奶剛開始會折騰幾天,直到寶寶一次比一次鬧的程度輕,直到有一天,寶寶睡覺前沒怎麼鬧就乖乖躺下睡了,半夜裡也不醒了,好了,恭喜你,斷奶初戰告捷。

(4)減少對媽媽的依賴,爸爸的作用不容忽視。斷奶前,要有意識地減少媽媽與寶寶相處的時間,增加爸爸照料寶寶的時間,給寶寶一個心理上的適應過程。剛斷奶的一段時間裡,寶寶會對媽媽比較粘,這個時候,爸爸可以多陪寶寶玩一玩。剛開始寶寶可能會不滿,後來就習以為常了。讓寶寶明白爸爸一樣會照顧他,而媽媽也一定會回來的。對爸爸的信任,會使寶寶減少對媽媽的依賴。

(5)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斷奶前後,媽媽因為心理上的內疚,容易對寶寶縱容,要抱就抱,要啥給啥,不管寶寶的要求是否合理。但要知道越縱容,寶寶的脾氣越大。在斷奶前後,媽媽適當多抱一抱寶寶,多給他一些愛撫是必要的,但是對於寶寶的無理要求,卻不要輕易遷就,不能因為斷奶而養成了寶寶的壞習慣。這時,需要爸爸的理智對媽媽的情感感起一點平衡作用,當寶寶大哭大鬧時,由爸爸出面來協調,寶寶比較容易聽從。

注意:斷奶期間寶寶不良的飲食習慣是斷奶方式不當造成的,可不是寶寶的過錯。斷奶期間依然要讓寶寶學習用杯子喝水和飲果汁,學習自己用小勺吃東西,這能鍛煉寶寶獨立生活能力。

寶寶斷奶後的飲食

●斷奶與輔食添加平行進行。不是因為斷奶才開始吃輔食,而是在斷奶前輔食已經吃得很好了,所以斷奶前後輔食添加並沒有明顯變化,斷奶也不該影響寶寶正常地輔食。

●斷奶後寶寶喝什麼?和平時一樣,白天除了給寶寶喝奶外,可以給寶寶喝少量1:1的稀釋鮮果汁和白開水。如果是在一歲以前斷奶,應當喝嬰兒配方奶粉,一歲以後的寶寶喝母乳的量逐漸減少,要逐漸增加喝牛奶的量,但每天的總量基本不變(一歲至兩歲幼兒應當每日600毫升左右)
斷奶後營養補充需注意

斷了奶不等於孩子可以隨便吃,或者與成人同飯菜。專家認為,斷奶後飲食安排好壞,直接影響孩子發育及健康,不可隨便。

斷奶後,要保證嬰幼兒每日需要的1100-1200千卡之間的能量,以及35-40克的蛋白質。因此蛋白質食物對斷奶後的寶寶最為重要,如瘦肉、魚、蛋等。主食以粥、面為主,副食以魚、肉、蛋、豆制品為主,水果適量。烹調時應將食物切碎、煮爛,可煮、可蒸、可炖,不宜油炸及使用刺激性配料。

此外,斷奶後寶寶的進食次數,一般每日以4-5餐為宜,分早、中、晚餐及午前點、午後點。早餐要保證營養,如牛奶、雞蛋等,午餐宜清淡些。

另外,初斷奶的孩子容易食欲不佳,要引起孩子的食欲,飯菜要色、香、味、形經常變換花樣,有助於促進孩子食欲,增多食物攝入,加強其消化及吸收功能。

嬰幼兒1歲前輔食添加表

月齡添加輔食(每日)4-6個月蛋黃1/4個至1個、米糊、魚泥、動物血、豆腐、菜泥、水果泥7-9個月爛面、烤饅頭片、餅干、魚、蛋、肉末10-12月厚粥、軟面、掛面、饅頭、面包、碎菜、油、豆制品
寶寶4個月後,不論采用哪種喂養方法,這時候都應開始添加輔助食品了,以滿足寶寶的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熱能及各種營養素。

提醒:3個月以內的寶寶一般不應該添加輔食。

不足3個月的嬰兒,其消化吸收系統還不能接受復雜的食物結構。如果太早添加輔食,會引發寶寶消化不良,導致腹脹、腹瀉,給發育不成熟的腎髒帶來很大的壓力,留下隱患。

添加輔食的理由

理由1乳汁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生長需求

4個月後,單純從母乳或配方奶粉中獲得的營養成分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求,必須添加輔食,幫助寶寶及時攝取均衡、充足的營養,滿足生長發育的需求。

理由2為“斷奶”做好准備

嬰兒的輔助食品又稱斷奶食品,其含義並不僅僅指寶寶斷奶時所用的食品,而是指從單一的乳汁喂養到完全“斷奶”這一階段時間內所添加的“過渡”食品。

理由3訓練吞咽能力

從習慣吸食乳汁到吃接近成人的固體食物,寶寶需要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從吸吮到咀嚼、吞咽,寶寶需要學習另外一種進食方式,這一般需要半年或者更長的時間。

理由4培養咀嚼能力

寶寶不斷長大,他的牙粘膜也逐漸變得堅硬起來,尤其是長出門牙後,如果及時給他吃軟化的半固體食物,他會學著用牙龈或牙齒去咀嚼食物。咀嚼功能的發育有利於颌骨發育和乳牙萌出。

添加輔食的時機

時機1,寶寶的頭頸部肌肉已經發育完善,能自主挺直脖子,方便進食固體食物;
時機2,吞咽功能逐漸協調成熟,不再把舌頭上的食物吐出來;

時機3,消化系統中的分解酶素,已經能夠消化不同種類的食物了。

特別提醒:具體到每個寶寶,該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輔食,父母應視寶寶的健康及生長狀況決定。

添加輔食的原則:量和速度都應循序漸進。
可以的
不過給寶寶喝奶有一些誤區
錯誤1給寶寶喝剛剛擠出的牛奶

新鮮的東西最好吃,這個道理幾乎人人皆知。然而,這句話只是相對有道理,對於有些食物來講並不是這樣,例如剛剛擠出的牛奶。

剛剛擠出的牛奶,是去私人處購買其自行喂養擠出的奶。有的媽咪認為這種牛奶的營養最好,因為它是最新鮮的,但是衛生條件卻不能保證。購買者不可得知擠奶的人員是否健康?裝牛奶的器皿是否無菌?奶牛是否感染了布氏桿菌,結核菌等微生物?因此,這種特別新鮮的牛奶不應該給寶寶喝。一旦喝到有問題牛奶,寶寶的健康會受到嚴重損害。

正確做法:應該去市場選購經過國家嚴格衛生標准檢驗過的牛奶。但要注意的是,給寶寶喝時一定要注意保質期限,即使冷藏保存也要盡早喝掉。

錯誤2把牛奶高溫煮沸得時間過久

有的媽咪總怕牛奶被病菌污染,因此在煮牛奶,習慣於把時間加長一些,認為這樣比較保險,其實這種做法很不科學。

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質,在加熱時會發生很多的變化。當牛奶溫度達到60度到62度時,會出現輕微的脫水現象,即蛋白質發生了改變。同時,牛奶中所含的一種十分不穩定的磷酸鹽,由於煮沸時間加長而變為中性磷酸鹽,從而影響腸道吸收鈣和磷。除此,高溫久煮還會使牛奶中的乳糖開始分解,生成少量的甲酸,使牛奶變為褐色,並且使味道變酸。尤其是用小火煮牛奶時間過久,其中的維生素等物質易受空氣氧化而被破壞,從而使營養價值大為降低。

正確做法:最好用旺火煮牛奶,待牛奶煮開即離開火,落滾後再加熱,如此反復三次。這樣,既可殺滅牛奶中的病原菌,又可保證營養成分不被破壞。

錯誤3在煮牛奶時加些糖

有的媽咪常常在煮牛奶時往裡面加一些糖。認為這樣可增加口味,不僅使寶寶喜歡喝,而且還可使蛋白質有效地利用。殊不知,這樣做有損於牛奶的營養價值。

營養學家的科學實驗已經表明,牛奶與糖同煮時,其中的賴氨酸會與蔗糖組成一種新的化合物,即果糖氨基酸。這種物質不但不能被寶寶消化吸收,而且還會產生一種被稱為“梅德反應”的有毒物質,影響寶寶的肝腎發育。同時,牛奶加糖後也會使其中的鈣含量大大丟失,由此降低了牛奶的營養價值。

正確做法:要想讓寶寶喝甜牛奶,最好等牛奶煮沸後,涼至微溫時再放糖。但要注意加糖的比例,如果加的過多,就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通常,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為宜,大約為三分之一湯匙。

錯誤4在牛奶中加果汁喝奶後馬上吃酸水果

有的媽咪覺得牛奶中的鈣質含量高,寶寶喝了容易大便干燥。因此,喜歡在牛奶中加一些果汁,或是讓寶寶喝完牛奶後,馬上就吃酸水果,以為這樣不僅可避免便秘,而且能增加維生素的攝取。然而,這種做法卻影響了牛奶中蛋白質的吸收。

牛奶中的蛋白質遇到果汁或水果中的酸性物質,如vc、果酸等,容易發生凝固變性,形成一些很不容易消化吸收的凝膠物質,從而使寶寶出現腹脹,腹瀉等消化不良的症狀。

正確做法:牛奶與果汁或酸水果不僅要分開食用,而且還要保持一定的時間間隔。通常,果汁與酸水果的食用時間,在喝牛奶前後的一個小時左右較為適宜。

錯誤5牛奶與巧克力同食

寶寶不愛喝牛奶,卻喜歡吃巧克力。於是,媽咪常常在寶寶喝牛奶時,在牛奶中加些巧克力,或在寶寶喝完後,便獎給一小塊巧克力。一是為鼓勵寶寶喝牛奶的積極性;二認為牛奶加了巧克力營養價值會更高,只要注意給寶寶刷牙就是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過年回家,北京朝陽附近哪裡有小貓寄養?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