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歪和舌頭歪屬於什麼病 沒有關系,每個人從小的生活習慣導致了身體各個肌肉部分的使用不均勻,每個人成對的肢體都不盡相同,看看自己的左右手左右腳,最明顯的是每個人的左臉和右臉都完全不相同,明星也是總喜歡照側面像展示自己最美的一面麼? 不過就是有的人可能自己的肌肉使用偏斜更厲害一點,以後自己注意調整好了:) 是面癱引起 面癱,對一般人來講是個陌生的字眼,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平常,會見到一些人嘴歪了,眼也閉合不嚴,吃飯後想漱漱口也很困難,或感到臉部麻木,尤其在笑時,臉部兩側就顯得極不對稱,其實這就是面癱(俗稱口眼歪斜)。所謂面癱,就是面部肌肉癱瘓的意思,它是由支配面部肌肉的面神經受到損傷而引起的,所以也叫作面神經麻痺。做個形象的比喻,好比面神經是電話線,面部肌肉是電話機。電話線斷了,即使電話機是好的,也一樣聽不到聲音。 據臨床統計,周圍性面癱以青壯年居多。老年人的面癱常因腦血管疾病導致,如腦出血、腦梗塞後出現的面癱,屬於中樞性面癱,一般伴有四肢的運動或感覺障礙。我們這裡指的面癱主要是周圍性面癱。 周圍性面癱是一組非常特殊的疾病,病因很多,起病急,症狀重,但一般都沒有生命危險,所以患者不要驚慌失措胡亂投醫,應到正規醫院確診。面癱經過及時有效的治療,是可以康復的,康復率在90%以上。
專家建議:“面癱康搭檔”的“內外呼應”療法用於治療面癱、面肌痙攣、口眼歪斜、刷牙漏水、耳後跟疼痛、眉不能抬、眼閉不實、無額紋、吃飯存食、面肌抽動、眼角嘴角連帶運動、面部麻木僵硬等症,療效顯著,大多數患者使用一個療程)即可消除表情障礙,1-3個療程可達治愈不需長期服藥,急性期(15天之內)患者,顯效率99%,治愈率97%以上。面癱後遺症病史較長的面肌痙攣患者有效率97.8%。治愈率高達95%——98%。經過一萬人的臨床,平均有效率達到97%,已經超過國際水平,深受世界各國
醫學專家的關注。
嚴格意義上來說,面癱後遺症及面肌痙攣是完全可以徹底治愈,恢復正常面容狀態的。但有些患者由於不恰當的治療方法導致不良後遺症、面肌嚴重萎縮等因素,相對比急性期的治愈率要低一些。有些患者數次治療失敗,失去信心不再尋求治療,結果與病魔終身為伴,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在此專家建議:面癱疾病應該使用專業權威的產品治療。還沒有“面癱康搭檔”的患者不要失去康復的信心。“面癱康搭檔”就是你的康復樂園,按照專家建議使用,徹底治愈偏癱絕對不是夢想。
對面癱、面癱後遺症、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的傳統治療,都采用針灸、貼藥、拔罐、割治、火針、電針、理療、鼻塞藥、介入治療、面部注射藥物等及一些民間的土辦法如擦鳝魚血等。這些傳統的辦法,為中華民族的發展、興旺解除疾病,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是祖國醫藥定庫中的瑰定。 但是,就治療面癱、面癱後遺症、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等面部肌肉的疾病上卻有著它嚴重的,甚至不可克服的後遺症,是造成大量病人一生極大痛苦的根源。 面部肌肉都呈扁平、扁薄的皮肌和條狀的扁平肌,這些肌肉起自於顱骨的不同部位,分布在眼裂、口裂、鼻孔的周圍,呈扁平環形肌和扁平輻射形肌肉與周圍的肌肉組織聯結在一起。在這些肌肉收縮和舒張時,有開大和縮小眼、口、鼻孔的作用。同時牽動著面部皮膚活動,表現出喜、怒、哀、樂等各種表情,面部的肌肉大約有26塊之多。它們互相重疊在一起各有各的功能,如果在面部上針灸、拔罐、貼藥、電針、火針、面部注射營養神經的藥物,介入治療。這些治療方法,會造成這些肌肉的損傷、出血、纖維化及炎性反應。所以面癱最好以針灸治療,並以手法為主,治療過程中不加用藥物或電針。
針灸治療
法則:祛風通絡。 處方:合谷、太沖、牽正、頰車透地倉,地倉透頰車,風池,下關,迎香,承漿或頰承漿。每次選三或四穴。 加減法:眼睑不能下合、露睛流淚者,加攢竹、魚腰、絲竹空,陽白透魚腰。耳後痛者,加翳風。味覺減退者,加廉泉。手法:平補平瀉,抽針法。 操作:合谷,太沖,風池針用瀉法,下關,牽正,迎香,平刺,采用平補平瀉法,陽白向下平刺透魚腰,地倉向頰車平刺,頰車向地倉斜刺,並采用抽針法,使面肌向後抽動,留針20分鐘。余穴均用平補平瀉法。[4]
食療
中醫認為面癱多因脈絡空虛,風寒之邪侵襲,或風熱、風痰、瘀血阻滯經脈,氣血失和,引起筋肌弛緩不收。若早期重視中藥加針灸療效佳良。西醫則主張早期應用糖皮質激素以及改善血循環、營養神經、抗病毒等類藥物。但如果過用激素,將產生許多反作用和副作用,讓人肥腫難分、水鈉潴留、免疫力下降,恢復緩慢。在進行醫生定出的治療方案下,可以配合科學的飲食方法,可以有效的輔助治療面癱。可選擇如下食療方法: 1、防風粥:防風10—15克,蔥白口莖,粳米30—60克,前兩味水煎取汁,去渣,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藥汁,煮成稀粥,溫服。該方可祛風解表散寒,適用於風寒襲絡引起的面癱,肌體肌肉酸楚等。 2、薄荷糖:簿荷粉30克,白糖500克,將白糖放入鍋內,加水少許,文火煉稠,後加入薄荷粉,調勺,再繼續煉於不粘手時,即成該方具有疏風清熱,辛涼解表的功效,對於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閉合不全,咽干微渴等症有效。 3、川芎白芷水炖魚頭:川芎3—9克,白芷3—9克,鳙魚頭500克,蔥、胡椒、姜、鹽適量。武火燒沸,再以文火炖半小時,分早、晚食魚喝湯。該方祛風散寒、活血通絡,適用於外感風邪引起的面癱。 4、姜糖蘇葉飲:紫蘇葉3—6克,生姜3克,紅糖15克,以沸水浸泡5—10分鐘。該方具有流風散寒,常浸解表的功效。適用於外感風邪引起的諸症。 5、大棗粥:大棗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煮至熟爛成粥,該方補氣養血,適用於氣虛弱之口眼歪斜,氣短乏力者。 6、參枸蓮蓉湯:白人參,枸杞子,葡萄干各2克,蓮子肉,山藥各2克,肉蓮蓉,火麻仁各12克,橘紅3克,大棗,胡桃肉各2枚,煎湯取藥汁服,口服2—3次。該方有補中益氣,兼滋養肝腎之陰的功效。 7、生地蠍子湯:以生地黃20克、枸杞子10克、全蠍3至5只、天麻10克、豬肉100克及陳皮、生姜適量煲湯。其中全蠍為治風要藥和著名的昆蟲食品,與各藥食料相配,能滋養陰血、祛風通絡,適合中期和恢復期病人尤其是素來肝腎陰虛,伴頭暈耳鳴肢麻,外風、內風兼見者飲用。而孕婦慎用。 8、參芪烏雞湯:備黨參15克、北芪15克、田七10克、竹絲雞四分之一只除去皮脂,生姜2片,煲湯飲食。該湯可以補虛扶正、祛痰糾偏,適宜恢復期氣血較弱的患者使用。另外,當症狀穩步改善後,病人尚可咀嚼口香糖(香口膠),雙側均可,而以患側為主。通過主動鍛煉相關筋肉,促進功能恢復。[6] [編輯本段]護理 患者多為突然起病,難免會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的情緒,有的擔心面容改變而羞於見人及治療效果不好而留下後遺症,這時要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釋和安慰疏導工作,緩解其緊張情緒,使病人情緒穩定,身心處於最佳狀態接受治療及護理,以提高治療效果。 由於眼睑閉合不全或不能閉合,瞬目動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長期外露,易導致眼內感染,損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護的非常重要的,減少用眼,外出時戴墨鏡保護,同時滴一些有潤滑、消炎、營養作用的眼藥水,睡覺時可戴眼罩或蓋紗塊保護。 以生姜末局部敷於面癱側,每日1/2小時;溫濕毛巾熱敷面部,每日2—3次,並於早晚自行按摩患側,按摩時力度要適宜、部位准確;只要患側面肌能運動就可自行對鏡子做皺額、閉眼、吹口哨、示齒等動作,每個動作做2個八拍或4個八拍,每天2—3次,對於防止麻痺肌肉的萎縮及促進康復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面癱患者應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臉,避免直接吹風,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添加衣物,防止感冒。[5] 是傻子,智力出問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