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養了幾只法國蝸牛,發現其中兩只交配完了之後頸部會有一個大概一毫米的小管子,多次觀察確定不是戀矢的部位。幾天前,他們交配完了後,一條一指長彎曲的半透明的管子流出,尾端連著戀矢,問題: 1,一毫米的小管子是蝸牛的器官嗎 2,那個一指長的管子會是寄生的線蟲嗎 3,管圓線蟲怎麼排出蝸牛身體?會像鐵線蟲鑽出螳螂那樣鑽出蝸牛身體來嗎,還是通過蝸牛的粘液傳播? 4,蝸牛從哪個部位產卵?
注:需要有知識的朋友幫忙。那些復制粘貼大段wiki百科的網友就別忙活了。 只要加工方式得當,福壽螺還是可以食用的。
人體感染這種寄生蟲主要是因食用生的或食用未熟透的含有幼蟲的螺肉所致,所以加工食用福壽螺時一定要煮熟煮透,用高溫的方式滅殺螺類攜帶的寄生蟲。
此外,生食海鮮或其他肉類時最好能喝點白酒,或與芥末,生蒜等一同食用,也有消殺細菌的作用。福壽螺目前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 1981年引入中國。其肉質細嫩鮮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胡蘿卜素、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是餐桌上的佳肴,由於含脂量低,是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的優質滋補品。另外,它還是一些珍貴水產動物的飼料。福壽螺個體大、食性廣、適應性強、生長繁殖快、產量高,中國各地均有養殖。食用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內感染。 [編輯本段]物種屬性 名稱:福壽螺 異名:大瓶螺、蘋果螺 學名:amazoniansmail;ampullariagigasspix 科別:蘋果螺科 棲地:溪流、池塘、水田 尺寸:7cm左右 分類上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中腹足目、瓶螺科、瓶螺屬。福壽螺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 危害特性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作為高蛋白質食物最先被引入台灣;1981年引入廣東,1984年前後,已在該省作為特種經濟作物廣為養殖,後又被引入到其他省份養殖。但由於養殖過度,口味不佳,市場並不好,而被大量遺棄或逃逸,並很快從農田擴散倒天然濕地。福壽螺食量極大,並可啃食很粗糙的植物,還能刮食藻類,其排洩物能污染水體。其對水稻生產造成的損失顯然大大超過其作為美食的價值。除威脅入侵地的水生貝類、水生植物和破壞食物鏈構成外,福壽螺也是卷棘口吸蟲、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 寄主:水稻、茭白、菱角、空心菜、芡實等水生作物及水域附近的甘薯等旱生作物。 危害特點:孵化後稍長即開始嚙食水稻等水生植物,尤喜幼嫩部分。福壽螺是新的有害生物。水稻插秧後至曬田前是主要受害期。它咬剪水稻主蘖及有效分蘖,致有效穗減少而造成減產。專家提醒,淡水產品煮熟食用才安全,喝酒吃辣無助殺菌
新快報訊(記者楊升華通訊員陳起坤)近期,北京涼拌福壽螺“毒倒”70人的消息傳出後,引起全國范圍的巨大反響。一時間,北京、廣州的餐館紛紛叫停跟福壽螺沾邊的菜式,上海、天津、湖南、廣西等地也在“圍剿”福壽螺,市民“談螺色變”。究竟福壽螺能不能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科專家表示,螺類攜帶的寄生蟲經過高溫處理可以被殺滅,市民只要不吃生的或未熟透的螺肉,就不會致病,不必過分恐慌。
“生吃”是罪魁禍首
廣州管圓線蟲病為人獸共患性寄生蟲病,人體感染主要是因食用生或未熟的含有幼蟲的螺肉所致。廣州管圓線蟲主要寄生於鼠類肺部血管,中間宿主包括有褐雲瑪瑙螺、皺疤堅螺、短梨巴蝸牛、中國圓田螺、東風螺和福壽螺等。此外,淡水魚、蝦、螺、蟹、蛙等身上也可能寄生有管圓線蟲。
中山一院消化內科王錦輝副教授介紹說,單從螺的外觀或口感,很難判斷螺是否感染了管圓線蟲。當人們吃下生的或未熟透的螺肉後,管圓線蟲經消化道進入血管,隨血管侵入腦內神經系統,可伴有頸部運動疼痛、惡心、嘔吐、低度或中度發熱等症狀,嚴重的還會出現神經系統異常、視覺損害、眼部異常、緩慢進行性感覺中樞損害、腦神經受損、眼外直肌癱瘓和面癱。血液充沛的肺部是管圓線蟲的最後聚集地,它會引起肺部的血管病變,使患者出現咳血,甚至呼吸衰竭。
<br/><br/><fontcolor=#0556a3>參考文獻:</font> http://www.ycwb.com/xkb/2006-08/25/content_1192271.htm 據食品安全專家介紹,福壽螺以及其他淡水產品,如果加工加熱至熟透,可以殺死隱匿其中的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的幼蟲,保證食用安全。因此,預防食源性寄生蟲病的關鍵是切忌生食或食用未熟透的淡水魚、蝦、螺、蟹、蛙、蛇等食物。當然可以吃,福壽螺本身並無毒,而且富有極高的蛋白質。 每100克福壽螺肉的營養價值 —食物能83卡 —蛋白質12.2克 —脂肪0.4克 —碳水化合物6.6克 —灰3.2克 —磷61毫克 —鈉40毫克 —鉀17毫克 —核黃素12毫克 —煙酸1.8克 —其他食物價值:維生素c,鋅,銅,鎂和碘
福壽螺主要是對莊稼有害,它咬剪水稻主蘖及有效分蘖,致有效穗減少而造成減產。 法國蝸牛 又叫葡萄蝸牛,因主要生活在葡萄種植園內,以葡萄莖、葉、芽、果等為食而得名。又因其形似蘋果,故而又稱蘋果蝸牛,學名叫蓋罩大蝸牛。亮大蝸牛品種產於法國、意大利、前蘇聯等國。溫度與散大蝸牛適應界限基本相同。本品種體重可達400克。 貝殼呈圓球形,殼高28~35mm,寬45~60mm。殼質厚而堅實,不透明,有5.0~5.5個螺層,螺旋部增長緩慢,呈低圓錐形。體螺層膨大,殼口不向下傾斜,殼面呈深黃褐色或黃褐色,有光澤,並有多條黑褐色帶。殼頂鈍,成體之臍孔被軸唇遮蓋。殼口呈橢圓形,口緣鋒利,口唇外折,內質呈淡黃色或淡褐色 1.蝸牛雌雄同體,異體交配,雌雄均產卵。蝸牛本身既當爹又當娘。兩只蝸牛相互配合,雙方將戀矢(陰莖)反復刺激對方的生殖孔,經過激烈刺插運動,雙方陰莖便都插入對方的陰道中射精。受孕10天後,雙方均可產卵,8天後卵可孵化出小蝸牛。
2.交配時間長,產卵速度慢,難度程度高。發情的蝸牛每次的交配時間長達2~3個小時,有的長達6小時以上。蝸牛每分鐘可產卵2粒,每次產卵時間長達1~2小時,有的在3小時以上。蝸牛在產卵過程中,常因飼養不良營養缺乏虛脫難產而死亡。有的因難產而死亡的占種蝸牛總數的30%左右。
3.繁殖率高。立體恆溫養殖蝸牛,每只蝸牛每年可產卵6~7次,每次平均可產卵200粒。體重在35克的種蝸牛每次可產卵120粒,體重在40~50克的蝸牛,每次可產卵150~180粒;體重在60~100克的蝸牛每次可產卵300~400粒。
4.蝸牛的生殖不受年齡的限制。在同等適宜的生殖條件下,蝸牛越大產卵量就越多。
5.壽命較短。蝸牛的壽命一般在5~6年。在不適的生活條件下,會加速蝸牛的死亡,縮短蝸牛的壽命。
6.三慢二快一難一多。三慢是行動慢、交配慢和產卵慢;二快是生長快、縮殼快;一難一多是產卵難和產卵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