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房養金毛該注意些什麼啊? 我養了一只2個月大的小金毛,可是她亂撒尿搞的家裡味味兒的,老婆提意見還害我每天多拖幾遍木地板。有行家指點一下樓房改怎樣養金毛?怎麼樣能夠訓練出聽話的好狗狗? 一般三個月以前的幼犬,一天喂四次,三至六個月的幼犬一天喂三次,六個月以後一天喂二次,成年了一天喂一次即可。成長期間注意補鈣和微量元素,想毛毛好看的可以吃美毛的東西。喂的時間要固定,如果一次喂後不剩一點食物,犬又久久不離開食盤,下次喂食時加一點食物,但不可有剩食。
凡是調料都不要喂狗狗,如,醬油、味精、糖、花椒、大料等,鹽最好也不要放,或少放一點。以下的食物狗狗都不能吃:
1、烏賊、貝殼類,香菇等不易消化的食品,可能造成腹瀉或者嘔吐。
2、姜、咖喱粉、辣椒等刺激性香料,太過於刺激腸胃。
3、洋蔥含有溶解紅血球的毒性、攝食後易造成血尿或者貧血等中毒症狀。
4、巧克力,也可能會產生有毒物質而引起尿失禁、痙攣、羊癜瘋等病狀。
5、雞骨和魚骨尖銳且硬,容易刺傷口腔及消化器官,也不可以喂食。
6、有些狗一喝牛奶就會造成腹瀉,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給狗喂食酸奶。
7、幼犬切忌喂食火腿腸,香腸,尤魚絲等含防腐劑、色素等食物。
狗狗食物的營養配比要保證在——
幼犬:肉類35%谷類33% 成犬:肉類28%谷類40% 蔬果30%添加劑2%添加劑2%蔬果30%
水要供應充分,容要器干淨,不要喂生水,涼開水最好,每天更換。
喂食建議補充
1、2——8個月大是小狗生張速度最快的期間,所以此期間食物應以完全營養的小狗專用飼料為主。完全營養的小狗專用飼料含有小狗生張所需的所有營養,以及高單位的蛋白質量。高單位的蛋白質是小狗急速生長所必須的。事實上,有些完全營養的小狗專用飼料已經含有充分的鈣質及維他命d、a、b、e,所以不必再另外給他吃鈣片及維他命片。至於何種完全營養的小狗專用飼料適合你的小狗,以及是否需再補充其他營養,最好詢問專業的醫生。
2、用煮熟的牛肉或剩菜作為調味,將完全營養的小狗專用飼料稍微泡軟再給小金毛吃,都是預防厭食症的好方法。金毛不喜歡純吃飼料,特別是幼犬。
3、每次吃飯,如果狗狗15分鐘之內沒有吃完,必須把食物拿走,不要養成壞習慣。更不要養成吃零食的習慣。
4、8個月大以後生長速度變慢,可以慢慢加多一般的食品。家裡的剩菜剩飯(飯是很好的成犬主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但要注意不要太鹹。
5、可以給小狗吃蛋黃,但一周不能超過三次。蛋白則在禁止喂食之列。豬肝牛肝可以喂食少量,一周最多一次。內髒類的食物必須徹底煮熟才能喂食。
6、整根未切斷的牛或豬大骨才可以給你的愛犬。切記:不要胃禽類的骨頭!!
7、要訓練你的愛犬,你可以隨時從他的嘴巴內把東西拿出來,以避免他吃下有害的東西。訓練時利用大骨頭,把骨頭緊緊握住,拿給他啃兩下,把骨頭拿走,重復這些動作,讓他知道你有控制的權利,一直訓練到你可以輕易的把他口中的食物拿走為止。
你的小金毛滿兩個月以後再給它洗澡,並且是在接種預防針後兩個星期以上才開始。室外飼養的狗每月洗3至4次,室內養的20天至一個月一次為宜。狗的皮膚不象人類那樣容易出汗,不需要經常洗澡。洗多了對狗的皮膚不好。
洗澡前應讓它散步,讓它排出尿和便便,然後按順序進行洗澡。把小狗放在36℃~38℃溫水裡,然後從頭部向後把全身洗一洗,之後,用清水把它清洗干淨。注意勿讓洗頭水進入眼睛、鼻子和嘴。也可用同樣溫度的水進行淋浴。
清洗完畢後,讓狗將身上的水分抖落,然後用毛巾擦干。擦淨體表的水分後,用吹風機和梳子把毛吹干整理。
注意!!!!一定要吹干!!把毛盡量梳直!!
小金毛如果有反常表現,就應考慮有患病可能,如果狗狗出現以下的症狀你就要引起注意了:
1、雙眼混濁,有眼淚或眼充血 2、口臭,牙龈充血此時能感染寄生蟲或傳染玻 3、食欲突然減退,平日嗜好改變 4、健康的犬鼻子是冰涼濕潤,若流鼻涕或鼻子干燥也是發病的前兆 5、皮毛失去光澤,或脫落是出現皮膚病的前奏 6、咳嗽、打噴嚏或嘔吐也是發病的表現 7、尿液變成乳白色或褐色,大便稀或粘也是病兆表現。犬容易患的疾病有外傷、濕疹、寄生蟲、腸炎、狂犬並犬瘟熱、傳染性肝炎等
金毛幼犬並不需要太多的運動,特別是天氣熱時。幼犬最佳運動是讓它在草地上自由自在的游戲奔跑。自四到六個月起可以開始帶著它散步(千萬不要用腳踏車或機車牽著跑),但是一開始時不要走太遠,要逐漸的加長散步距離。
絕對不要讓金毛幼犬與其它的狗粗魯的玩在一起。金毛幼犬快速生長的四肢是很容易受傷的。十二個月大以前,不要帶著金毛幼犬跑步,如此會給尚未完全鈣化的骨胳帶來太大的壓力。
金毛幼犬四個半月大以前,不要讓它自行上下樓梯,要抱它。如果你的金毛幼犬太胖了,不要增加它的運動量。先減少喂食量起直到體重恢復正常,再慢慢增加運動量及食量直到兩者達到平衡。
游泳是一項很好的運動。金毛幼犬喜歡游泳但必須有逐漸的讓它習慣水,最好是你跟它一下水。
金毛尋獵犬二十一個月大就算是成犬了。記得它是獵犬,要適當的戶外運動,以及適當的食物及照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