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什麼是鍛鐵正文

什麼是鍛鐵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酒驅除一日之辛勞。所以清詩人韋謙恆不無同情的唱出:“獨憐奇技坐天窮,江天日暮酒錢空”。更為甚者,辛苦勞作一年,到年終竟連房租也付不出,只得用鐵畫等去作抵。房主人的曾孫、蕪湖大書畫家黃钺,在所著“湯鵬鐵畫歌·引”中記有:“鵬字天池,钺鄉人,幼聞先大父言甚詳,初賃屋於先曾祖,貧甚。”所以當黃钺看到其家所收藏的湯天池抵作房租的鐵畫時,不禁慨然歎到:“我家有屋臨莊馗,湯久賃之缗未酬,歲終往往以畫投,燈屏獨檠多藏收”。從這些資料看,足以說明湯天池的铮铮鐵工本色。
湯天池原是一個普通鐵工,但他不滿足在鐵工技藝上所取得的成就,進而追求更高鐵藝。雖受各種條件限制,但能勇於克服困難,虛心求教,勤奮學習,終於成為一代鐵畫宗師。鐵畫的創制為中國藝壇綻開一朵奇葩,成為我國文化寶庫中一分珍貴遺產。
儲炎慶,安徽桐城縣枞陽鎮人,生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世為鐵業,有兄妹六人,自己排行第四。六歲時父親去世,到舅父家放牛。十二歲時母親又亡故,大哥大姐及五弟也相繼夭折,二姐被人領去當養媳。自己年幼,生活無著,只得領著小妹沿街乞討過日。街坊鄰裡都很同情他兄妹的不幸遭遇,後經鄰居汪興發的介紹,儲才進汪永和鐵鋪作學徒。1917年三年徒工期滿,被介紹到安慶一楊姓鐵鋪幫工。後又經該鐵鋪楊老板一位在蕪湖的親友楊吉年介紹,於1920年到蕪湖西花園楊同興鐵鋪幫工。後因意見不和而離開。以後則流落街頭,夜晚便棲息在老城隍廟裡,與一群乞丐為伍。儲炎慶從乞丐們閒談的民間的傳說中得知清代蕪湖鐵工湯天池創制了鐵畫,還知道了湯天池為提高鐵畫藝術水平而向畫家肖尺木學畫的曲折經過。這故事是說鐵匠的事,而自己也是鐵匠,所以特別感興趣,記憶也特別深刻,當時雖未見過鐵畫,但已產生要學打鐵畫的念頭。
儲炎慶傳世珍品《綠竹垂蔭》第二年,當他聽說開設在寺碼頭的沈義興鐵鋪老板、綽號沈胖子的會打鐵畫,便央人介紹拜沈為師,學打鐵畫。以前多年的打鐵生涯,幫助他較快地掌握了鍛打、接火和疊形等鐵工技法。這樣,經過一年多的刻苦學習,自己也能獨立鍛制鐵畫了。
1949年4月,蕪湖市委根據黨中央的文藝方針,發掘民間工藝,經市手工業部門多方調查、訪問下,方才了解到儲炎慶有打鐵畫的技藝,但已有二十多年未操此業了,並且也是幸存的唯一的鐵畫藝人。現人已年近花甲,技藝也已荒疏,如不及時搶救,鐵畫技藝將瀕臨“人亡藝絕”的險境。蕪湖市委當機立斷,指定市手工業局負責抓鐵畫的恢復工作。局技術科派人與儲炎慶組建鐵畫恢復組,儲感慨頗深地說:“我是一個扁擔長的‘一’字,認識不滿一擔的鐵匠,黨和政府這樣看得起我,我一定要把鐵畫技藝獻出,為人民服務”。經過籌辦設備、購置原材料、搜集資料、設計畫稿、選取藝徒工作,並在自家屋後小院內砌了一個紅爐,架起鐵砧,帶著藝徒們經過半年的試鍛,一幅取材於白蛇傳的“斷橋相會”鐵畫誕生了。儲和藝徒們興高采烈地抬著披紅掛彩的鐵畫向市委報喜。蕪湖市委、市政府領導,熱情接待了他們,表示衷心祝賀,並勉勵要再提高技藝,打出更美更多的鐵畫。鐵畫試制成功後,得到省領導的重視和大力支持,並委派安徽師范大學藝術系王石岑和宋哨虎兩位老師來廠幫助設計畫稿和對鐵畫工人進行藝術教育,以提高鐵畫的藝術性。儲和兩位老師朝夕相處,談論國畫和鐵畫的溶合問題,談論鐵畫的藝術意境的表現方法等。當鍛打老師們設計的鐵畫畫稿時,兩位老師都在紅爐邊當場講解畫上的筆意在鍛制時應具有的藝術效果。儲和藝徒們因此不僅掌握了繪畫知識,並掌握將繪藝與鍛技溶合於一起的技巧,故技藝提高甚為顯著,他們之間的友誼也與日俱增而成為知心好友,這次藝術家與鐵工的合作,勝過清代的肖雲從與湯天池的合作。在此期間制作的“關山雪霁”、“黃山蓮花峰”、“松鷹”、“花蝶”、“牛郎織女笑開顏”的鐵畫,藝術水平較高,被選和應邀參加在布達佩斯舉行的[社會主義國家造型藝術展]及在巴黎舉行的[世界博覽會]受到中外人士高度評價,鐵畫聲譽日高。
1957年到1959年,儲炎慶連續出席了安徽省手工業先進生產者代表會,全國手工藝老藝人座談會,全國社員代表大會。在手工藝老藝人座談會上,服務人員向朱德委員長介紹了儲炎慶是鐵畫藝人時,朱委員長緊握儲的手詢問鐵畫情況,儲講述了清代蕪湖鐵工湯天池打鐵畫的故事和解放後蕪湖發掘、恢復鐵畫的經過。朱委員長聽後笑著對儲說:“老儲啊,窮人總是有志氣的,湯天池就是一個有志氣的人,湯天池的鐵畫好不好呢,當然好得很,但是只要我們肯努力,就一定可以超過他!”不久,北京新建的人民大會堂訂制一批大型鐵畫作室內裝飾,這任務由儲帶領藝徒赴合肥模型廠進行鍛制。當1960年朱德委員長視察安徽時,再次接見了儲炎慶,緊緊握住儲的手說:“三年不見了,你那個湯天池打鐵畫的故事,還記在我腦子裡。你們現在打鐵畫的班子怎麼樣?”聽了儲的匯報後又說:“老儲啊,你看看,我們都老了,各項事業都該考慮後繼有人的問題。鐵畫工藝也要好好地培養接班人啊!”1959年,毛澤東主席視察安徽時,參觀省博物館陳列的鐵畫說:“很好”,並在儲制作的“奔馬”鐵畫前與省委書記曾希聖合影。1962年,年已花甲的儲炎慶,對鐵畫藝術更是精益求精。還將木刻、剪紙、金銀首飾鑲嵌等技法,溶進鐵畫制作技藝中,鍛制時碰到在藝術手法上存在的問題,常和畫家王石岑、張貞一、黃近玄、黃葉村及堆漆畫老藝人吳思才、通草畫老藝人謝白水等進行探討。盡最大努力使鐵畫作品的藝術性得到最大提高,還將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藝徒們。1964年,郭沫若付委員長來廠參觀,他仔細地看了鐵畫和鍛制過程,連聲贊說:“是個創造,是個創造!”並當即揮寫了“以鐵的資料創造優美的圖畫,以鐵的意志創造偉大的中華”題詞,高度評價了鐵畫藝術和鐵畫藝人的貢獻。同年,儲炎慶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赴京開會,會間與國家領導人同桌共餐,鄰座是中國末代皇帝溥儀。面對此情此景,儲心潮澎湃,思緒萬千,心想:“我從一個乞兒到窮鐵匠,能有今天這崇高的榮譽,是黨的恩情。我粉身碎骨也難以報答黨的恩啊。”會後,回到廠裡時,有人說:“今天鐵畫的成就,不能忘記儲老的功勞。”他聽後,深情地說:“沒有共產黨,也沒有我今天的儲炎慶啊。”
“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鐵畫被說成是“封、資、修”的“黑畫”。鐵畫工藝品被砸爛,工藝美術資料被銷毀,工藝廠被並轉為汽車電機廠,儲炎慶先被批斗,後調去看大門,其他藝徒也都被迫改行。經過千辛萬苦挖掘、整理出的鐵畫,就這樣被一刀砍掉了。儲炎慶目睹這一切,憂憤成疾,他躺在病榻上還時時惦念著鐵畫的命運,反復叨念著說:“鐵畫是黨用心血培養的花朵啊。”
1973年市革會根據中央文件精神,以革生字(73)08號文件,批准以汽車電機廠鐵畫藝人與另兩單位組建蕪湖市工藝美術廠,鐵畫得以恢復生產。儲炎慶和藝徒們都欣喜若狂,儲以病後虛弱的身子,帶領藝徒們為全國工藝美術展覽會制出了“松鷹”、“黃山山水”等精品及傳統的普及型的“四君子”、“奔馬”等鐵畫。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精神和肉體都遭受嚴重摧殘的、年逾古稀的儲炎慶再次病倒,經多方醫治無效,終於在1974年12月28日離開人世,終年七十二歲。在鐵畫藝術的繼承和發展上起著“承先啟後、發揚光大”關鍵作用的一代藝術大師儲炎慶與世長辭了,治喪委員會收到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共中央統戰部、安徽省輕工業廳、蕪湖市人民代表大會、蕪湖市手工業局等單位及儲的生前友好送來花圈,深致哀悼。
 

上一页  [1] [2] 

如何辨別美國可卡犬是否純種?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