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剛出生3天的嬰兒吐出吃的東西意味什麼正文

剛出生3天的嬰兒吐出吃的東西意味什麼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剛出生3天的嬰兒吐出吃的東西,並且哭意味什麼,有關系嗎,如何治療
 
比如說大便,要准備多少條褲子換洗?怎樣給他洗澡?現在又逢春季該給他穿幾件衣服不會凍到他或悶到他.給新生兒洗澡前,首先要做好准備工作,要准備洗澡用的物品,如小浴盆、洗澡和洗頭的小毛巾、無淚洗發精、沐浴液或嬰兒皂、潤膚露或爽身粉等,洗澡後的用品也要事先准備好,如大浴巾、干淨尿布、衣褲、包被等。然後,將洗澡房間的溫度調到25℃-30℃,准備洗澡水,溫度在38℃-40℃,摸上去不燙手,或滴在大人的手背上感覺稍熱而不燙手,也可以用成人的肘部放入水中,以不燙而是溫熱感覺就可以了。准備工作做好之後,可以開始洗澡了。

洗澡應安排在新生兒吃奶前1-2個小時左右,以免發生吐奶。大部分7天內的新生兒臍帶還沒有脫落,因此,不能將全身浸泡在水中洗澡,而是應當將上下身分開來洗,具體方法是:成人坐在小椅子上,給新生兒脫去衣服,用大毛巾將新生兒的身體包裹好,讓新生兒仰臥在成人的左側大腿上,先給新生兒洗頭,給新生兒洗澡的成人用左手托住新生兒的頭部和頸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從新生兒頭的後面把耳廓像蓋子似的按在外耳道口上,以防止洗澡水流入耳道內,再用右手為新生兒洗頭。洗頭用的洗發精最好是對眼睛無刺激性的,以免流入眼睛中引起疼痛,影響小兒以後懼怕洗頭或洗澡。洗完後一定要用清水沖洗干淨,並用毛巾輕輕擦干頭發。第二步是洗頸部和上半身,先用大毛巾將下半身包裹好,用浴盆中的水依次清洗頸部、腋下、前胸、後背、雙臂和雙手,洗淨後擦干,注意洗上半身時,不要使洗澡水流入臍部。第三步是用干淨的大毛巾將新生兒的上半身包裹好,開始洗下半身,這時應當使新生兒臥在成人的左手臂上,頭靠近成人的左胸前,用左手托住新生兒的大腿和腹部,從前面向後清洗會陰部,然後再清洗腹股溝處、臀部、雙腿和雙腳。注意清洗會陰部時應從前向後肛門方向清洗,洗男嬰兒的外陰時,應將男嬰的包皮輕輕上翻,用水洗去積垢,以防以後的包皮粘連;清洗女嬰會陰時,應將大陰唇輕輕分開,用水沖洗其中的污垢,但不可用力擦洗。洗完後用毛巾擦干。如在夏天,在洗完澡後可用棉花沾上少許爽身粉或成人用手塗上薄薄一層爽身粉,輕輕地塗在新生兒的皮膚上,決不可直接將爽身粉撒在新生兒的身上,以免新生兒吸入鼻孔中或散落在眼睛中。在皮膚的皺折處最好不用爽身粉,可塗上少許經過消毒的嬰兒潤膚油,以防皮膚糜爛。新生兒的會陰部不可撒布爽身粉。冬季可使用嬰兒潤膚露滋潤寶寶肌膚,減低表面摩擦。最後給新生兒墊尿布、穿衣、用包被包裹起來,可喂一點奶,可起到保暖的作用,再放入小床中,不久新生兒就會安靜入睡。


自胎兒出生到滿28天這段時間稱為新生兒期,此是嬰兒脫離母體後逐漸適應外界生活的重要過程。新生兒組織器官功能發育尚末完善,對外界環境適應力低下,因此,做好新生兒的家庭護理,是促進嬰兒健康成長的關鍵。
1.心理調攝:新生兒已有視、聽、嗅、觸等感覺和肌張力活動等表現,不舒服時常以哭泣的辦法與外界勾通,吸引父母的注意。因此,父母要將新生兒作為一個會聽話的孩子對待,多和他談話,玩耍,並給予各種感官刺激,如親吻,撫摸等,使其有安全感,滿足感,這樣有助於孩子身心健康地發展。
2.居室通風:居室應選擇朝南向陽的房間,冬天室溫最好保持在15℃左右,經常濕式掃地及開門窗通風,並避免太多的人出入,保持居室清潔衛生。
3.加強護理:新生兒用具要專用,衣被、尿布要選擇柔軟,吸水,透氣性好的淺色純棉布,勤洗勤換,日光下曬干。每日要洗澡更衣,保持皮膚清潔、舒適,洗澡的水溫以不燙手背為宜,一般40℃-45℃,環境溫度以22℃為宜。保持臍部清潔,干燥,每次洗澡後用2%碘酊消毒臍帶殘端,直至臍帶脫落,干燥無滲液。臍部不宜塗用香粉等,以免異物刺激,導致感染。每次大便後要用清水沖洗臀部,並用紗布吸干,保持局部清潔干燥,尿布應放平整,以防紅臀發生。若發生紅臀,可用5%鞣酸軟膏塗擦。保持耳道和耳後清潔,防止淚水用嘔吐物流入耳道,引起中耳炎。新生兒眼部有時可見膿性分泌物,這是由於產道細菌感染所致,可用刺激性小的抗生素眼藥水外用,每日2-3次,每次1-2滴。新生兒口腔粘膜嬌嫩,易受損傷而感染,故不宜擦洗口腔。
4.母乳喂養:母乳經濟、方便,營養成分易被新生兒吸收,且富含抗體,又能增進母嬰感情,故以母乳喂養為佳。每次哺乳前應清洗乳頭,左右交替哺乳,以利乳汁分泌。哺乳後應將嬰兒豎抱起,輕輕拍背,以排出吸入的空氣,預防嘔吐。提倡按需哺乳,孩子有饑餓性哭鬧時也應哺乳,且喂奶間隔時間不宜超過3小時。當出現體重增長緩慢及尿量減少時,應考慮母乳喂養不足,在添加牛乳的同時,仍要堅持母乳喂養,乳母因病不能哺乳時可考慮用牛乳喂養。根據嬰兒的消化能力及體重,可配制3∶1或4∶1牛乳,滿月後可喂全奶。
5.適時保暖:新生兒衣被宜輕松柔軟,保暖性好,不宜穿很多衣服或包的太緊。睡覺時不能蒙被。洗澡、換衣、換尿布、喂奶時要注意保暖,防止受涼。
新生兒的家庭護理不僅需要細心和耐心,更需要科學性。若護理不當,可招致新生兒疾病的發生,從而危害嬰兒身心健康及生命質量。若新生兒有其它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以免誤事。
參考資料:
http://www.qqbaobao.com/baobaowendang/yuerwenda/200602/19935.html

 
比如說大便,要准備多少條褲子換洗?怎樣給他洗澡?現在又逢春季該給他穿幾件衣服不會凍到他或悶到他.給新生兒洗澡前,首先要做好准備工作,要准備洗澡用的物品,如小浴盆、洗澡和洗頭的小毛巾、無淚洗發精、沐浴液或嬰兒皂、潤膚露或爽身粉等,洗澡後的用品也要事先准備好,如大浴巾、干淨尿布、衣褲、包被等。然後,將洗澡房間的溫度調到25℃-30℃,准備洗澡水,溫度在38℃-40℃,摸上去不燙手,或滴在大人的手背上感覺稍熱而不燙手,也可以用成人的肘部放入水中,以不燙而是溫熱感覺就可以了。准備工作做好之後,可以開始洗澡了。

洗澡應安排在新生兒吃奶前1-2個小時左右,以免發生吐奶。大部分7天內的新生兒臍帶還沒有脫落,因此,不能將全身浸泡在水中洗澡,而是應當將上下身分開來洗,具體方法是:成人坐在小椅子上,給新生兒脫去衣服,用大毛巾將新生兒的身體包裹好,讓新生兒仰臥在成人的左側大腿上,先給新生兒洗頭,給新生兒洗澡的成人用左手托住新生兒的頭部和頸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從新生兒頭的後面把耳廓像蓋子似的按在外耳道口上,以防止洗澡水流入耳道內,再用右手為新生兒洗頭。洗頭用的洗發精最好是對眼睛無刺激性的,以免流入眼睛中引起疼痛,影響小兒以後懼怕洗頭或洗澡。洗完後一定要用清水沖洗干淨,並用毛巾輕輕擦干頭發。第二步是洗頸部和上半身,先用大毛巾將下半身包裹好,用浴盆中的水依次清洗頸部、腋下、前胸、後背、雙臂和雙手,洗淨後擦干,注意洗上半身時,不要使洗澡水流入臍部。第三步是用干淨的大毛巾將新生兒的上半身包裹好,開始洗下半身,這時應當使新生兒臥在成人的左手臂上,頭靠近成人的左胸前,用左手托住新生兒的大腿和腹部,從前面向後清洗會陰部,然後再清洗腹股溝處、臀部、雙腿和雙腳。注意清洗會陰部時應從前向後肛門方向清洗,洗男嬰兒的外陰時,應將男嬰的包皮輕輕上翻,用水洗去積垢,以防以後的包皮粘連;清洗女嬰會陰時,應將大陰唇輕輕分開,用水沖洗其中的污垢,但不可用力擦洗。洗完後用毛巾擦干。如在夏天,在洗完澡後可用棉花沾上少許爽身粉或成人用手塗上薄薄一層爽身粉,輕輕地塗在新生兒的皮膚上,決不可直接將爽身粉撒在新生兒的身上,以免新生兒吸入鼻孔中或散落在眼睛中。在皮膚的皺折處最好不用爽身粉,可塗上少許經過消毒的嬰兒潤膚油,以防皮膚糜爛。新生兒的會陰部不可撒布爽身粉。冬季可使用嬰兒潤膚露滋潤寶寶肌膚,減低表面摩擦。最後給新生兒墊尿布、穿衣、用包被包裹起來,可喂一點奶,可起到保暖的作用,再放入小床中,不久新生兒就會安靜入睡。


自胎兒出生到滿28天這段時間稱為新生兒期,此是嬰兒脫離母體後逐漸適應外界生活的重要過程。新生兒組織器官功能發育尚末完善,對外界環境適應力低下,因此,做好新生兒的家庭護理,是促進嬰兒健康成長的關鍵。
1.心理調攝:新生兒已有視、聽、嗅、觸等感覺和肌張力活動等表現,不舒服時常以哭泣的辦法與外界勾通,吸引父母的注意。因此,父母要將新生兒作為一個會聽話的孩子對待,多和他談話,玩耍,並給予各種感官刺激,如親吻,撫摸等,使其有安全感,滿足感,這樣有助於孩子身心健康地發展。
2.居室通風:居室應選擇朝南向陽的房間,冬天室溫最好保持在15℃左右,經常濕式掃地及開門窗通風,並避免太多的人出入,保持居室清潔衛生。
3.加強護理:新生兒用具要專用,衣被、尿布要選擇柔軟,吸水,透氣性好的淺色純棉布,勤洗勤換,日光下曬干。每日要洗澡更衣,保持皮膚清潔、舒適,洗澡的水溫以不燙手背為宜,一般40℃-45℃,環境溫度以22℃為宜。保持臍部清潔,干燥,每次洗澡後用2%碘酊消毒臍帶殘端,直至臍帶脫落,干燥無滲液。臍部不宜塗用香粉等,以免異物刺激,導致感染。每次大便後要用清水沖洗臀部,並用紗布吸干,保持局部清潔干燥,尿布應放平整,以防紅臀發生。若發生紅臀,可用5%鞣酸軟膏塗擦。保持耳道和耳後清潔,防止淚水用嘔吐物流入耳道,引起中耳炎。新生兒眼部有時可見膿性分泌物,這是由於產道細菌感染所致,可用刺激性小的抗生素眼藥水外用,每日2-3次,每次1-2滴。新生兒口腔粘膜嬌嫩,易受損傷而感染,故不宜擦洗口腔。
4.母乳喂養:母乳經濟、方便,營養成分易被新生兒吸收,且富含抗體,又能增進母嬰感情,故以母乳喂養為佳。每次哺乳前應清洗乳頭,左右交替哺乳,以利乳汁分泌。哺乳後應將嬰兒豎抱起,輕輕拍背,以排出吸入的空氣,預防嘔吐。提倡按需哺乳,孩子有饑餓性哭鬧時也應哺乳,且喂奶間隔時間不宜超過3小時。當出現體重增長緩慢及尿量減少時,應考慮母乳喂養不足,在添加牛乳的同時,仍要堅持母乳喂養,乳母因病不能哺乳時可考慮用牛乳喂養。根據嬰兒的消化能力及體重,可配制3∶1或4∶1牛乳,滿月後可喂全奶。
5.適時保暖:新生兒衣被宜輕松柔軟,保暖性好,不宜穿很多衣服或包的太緊。睡覺時不能蒙被。洗澡、換衣、換尿布、喂奶時要注意保暖,防止受涼。
新生兒的家庭護理不僅需要細心和耐心,更需要科學性。若護理不當,可招致新生兒疾病的發生,從而危害嬰兒身心健康及生命質量。若新生兒有其它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以免誤事。
參考資料:
http://www.qqbaobao.com/baobaowendang/yuerwenda/200602/19935.html

 
相信一定有很多新媽媽第一次懷抱著自己的小寶寶時,心中充滿的除了幸福的喜悅,還有好多驚訝和難以置信:這幼嫩的小家伙有著那麼多與自己想象中不一樣的地方!而當你把小寶貝的身體情況了解清楚之後,就一定會和我們一起有這樣釋然的感歎:哦,小寶寶原來是這樣的呀……
原來如此之一:軟軟的頭蓋骨在分娩時幫了很大的忙
新生兒的頭蓋骨是非常軟的。在分娩時,嬰兒得以因這樣柔軟的頭蓋骨無須受到永久性傷害的擠壓、甚至重疊,而順利把頭鑽出產道——這也是我們常常會看到的新生兒的“尖腦袋”。這種頭蓋骨的自發調整,會在幾天後原樣。同時在拼聯的4塊頭骨之間還都留有縫隙,尤其頭前部的囟門縫隙最大,所以你會感覺此處柔軟且凹凸不平,還會感受到有脈搏的跳動。不用擔心,這裡覆蓋有厚厚的骨髓,可以幫助寶寶免受傷害。
原來如此之二:面部發紅是產道擠壓的緣故
在生產時,新生兒是通過母體狹窄的產道被分娩出來的。在通過產道時,他們的肺和心髒等會受到強烈的壓迫,返回心髒的靜脈血都向臉部匯聚。在這種強烈淤血的情況下所出生的嬰兒自然是發紅的。此期間,如果嬰兒因血管破裂而有少量血液滲流到皮下的話,那麼寶寶的皮膚就會出現點狀的血斑或青紫斑塊。但大約3天到1周左右之後,這些斑點就

[1] [2] 下一页

斗牛犬好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